难度:    题型:   

 排  序  方  式       
试题篮试题分布情况

  • 难度: 使用次数:178 入库时间:2017-11-12
    来源: 山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千活吧。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扎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札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晋书祖巡传》记载,祖邀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跳说:“此非恶声也。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唐《艺文类聚鸟部》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乌,双睛在目。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

    古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谐音,鸡年就是吉祥之年。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富贵。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凤凤的别名是鸭鸡。《尔雅释兽》说:“鸡三尺为鹤。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

    (摘编自《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4下列关于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农耕时代的古人会利用公鸡能啼晨这一习性来安排作息,下至百姓的劳作上至国君的早朝。

    B. 古人以鸡鸣励志,后来很多人受祖遨闻鸡起舞故事的激励,听到鸡叫就及时奋起,舞剑健身。

    C. 谐音,寓意吉祥,所以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年画。

    D. 古人认为鸡能辟邪,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就在门上木刻或者铸造其图形,后来画鸡贴于门上。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鸡人在周朝时期负责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鸡人负责打更报时,职责范围有所缩小。

    B. 古人将母鸡打鸣与女人干政或主政相提并论,均视为不祥之事,古书认为前者会妨碍主人,后者会危害国家。

    C. 民间把鸡当辟邪之物可能与舜有关,据载,献给尧的重明之鸟双睛在目,勇猛善斗,它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D. 《山海经中山经》中多次提到用雄鸡、白鸡进行祈祷祭祀,缘于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阳鸟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鸡被称为,还有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别称,都与鸡守时且鸣叫准时的特点有关,蕴含着古人对鸡的赞美。

    B. 农业在古代处于主导地位,又没有发达的计时工具,鸡文化地位重要,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对现代的影响就相对小了。

    C. 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古人根据鸡的特点赋予其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质,可见,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

    D. 鸡和凤凰大体类似,鸡三尺则为鹅,而凤凰的别名是鸭鸡,凤的原型是鸡,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58 入库时间:2017-02-17
    来源: 2016-2017学年山东淄博淄川一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包含着宇宙的无穷信息,而我们的认识相对于无限的宇宙来说,永远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有限的认识不仅不能穷尽大宇宙,就是那些小宇宙,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比如一只苍蝇,一块石头,甚至我们自己,也不能彻底认识。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它的无穷性质中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在它之中永远有一个无穷的未知的海洋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对我们来说,任何一个存在物都是神秘的,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彻底认识它。甚至于,我们的认识究竟是否正确、正确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一无所知。我们所认识的那些事物,本来就早已存在着了,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于是就成了知识,如槐树、鹦鹉、原子、万有引力定律等。至于这些东西本身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我所谓不可知是绝对不可知,即这个世界的本质、它存在的意义以及它为什么要这样存在、为什么会产生这许许多多的事物、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规律等问题,是我们永远没有能力解决的。知只是相对的,我们只具有相对的认识能力,我们只能生活在我们所能够认识的世界之中。

    在大自然这个宴席上,人并不是一位特殊的宾客,每一种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是其他存在物不能替代的。我们人类尽管比其他存在物有着更强大的能力,可是,我们永远无法体验蚂蚁所体验到的世界。如果赶走了其他客人,人类也将从大自然中消失。

    我们常常以不屑一顾的口吻来谈论那些“低级”的存在物,还常常把其他动植物只是当作一种食物来谈论。这实在是对大自然的亵渎,因为它们也同样是大自然智慧的体现啊!而且从进化史的角度看,那些“低级”的生物、无生命的存在物还是我们的祖先,没有它们,人类就不可能出现。因而对它们的不敬就是对祖先的不敬。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也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 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完全错了,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只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小聪明是狂傲的,而大智慧却是谦逊的。人类的智慧绝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也远不是最高的智慧,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就本质来说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二百亿年的历史了,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也许,他们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有限的认识不仅不能穷尽大宇宙,即使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比如一只苍蝇,一块石头,甚至我们自己,也不能彻底认识。

    B.对我们来说,任何一个存在物都是神秘的,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彻底认识它。甚至于,我们的认识究竟是否正确、正确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一无所知。

    C.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科学史只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

    D.知只是相对的,我们只具有相对的认识能力。不可知同样是相对不可知,关于这个世界的本质、它存在的意义等问题的认知所需的过程只是会无限漫长。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其实,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也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没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

    B.在大自然的构成中,人并不是一位特殊的宾客,每 一种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是其他存在物不能替代的。

    C.我们人类尽管比其他存在物有着更强大的能力,比如有一天能够体验蚂蚁所体验到的世界,但如果赶走了其他客人,人类在自然的生存将是孤独的。

    D.从进化史的角度看,那些“低级”的生物、无生命的存在物是我们的祖先,没有它们,人类就不可能出现。因而对它们的不敬就是对祖先的不敬。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智慧绝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也远不是最高的智慧,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就本质来说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B.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二百亿年的历史了,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有可能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C.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包含着宇宙的无穷信息,而我们的认识相对于无限的宇宙来说,永远是微不足道的。

    D.宇宙中存在的更高级的生物,他们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也许,他们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00 入库时间:2016-05-10
    来源: 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认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4.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应当包括儒家、佛教、道教经典,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考虑历史、文字学名 著以及唐诗、宋词、元曲里的名著佳篇等。

    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身,用道教思想治心。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它们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了重新解释和引申,就能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83 入库时间:2016-03-16
    来源: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1)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鲁迅先生叹息说:(2)“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3)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绝口不提。他经常为青年们改稿,作序,介绍出书,资助金钱,甚至一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也乐于代劳。

    6.对第一处划线句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对青年的教导,有独特的方式和平等的态度。

      B.对青年,鲁迅言传身教,启发他们思考、觉悟。

      C.鲁迅对青年的教导,讲究形象和实际效果。

      D.对青年,鲁迅提倡正面教育,反对妄自尊大。

    7.对第二处画线句,鲁迅讲话的用意分析正确的是(   )

      A.尖锐地批判不懂当时政治腐败而一味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的青年。

      B.委婉地喻示在政治黑暗之时夸耀地大物博是不适宜的。

      C.嘲讽身受人宰割境地而不自知的官僚。

      D.讽刺自夸地大物博而甘心受奴役的青年。

    8.对第三处画线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勉青年不要沾上污泥,要清白做人。

      B.劝勉青年不要自惭浅薄,要保持自己的“明澈”

      C.劝勉青年不要被夸夸其谈的学者吓倒。

      D.劝勉青年不要做夸夸其谈的学者。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53 入库时间:2015-11-17
    来源: 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限时训练一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反复烧开的水究竟能不能喝?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它对健康的影响也就特别让人们关注。生活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已经烧开过的水如果喝不完,就不能再烧开了喝。如果反复烧开水,喝了就会致癌。就连中学化学教材都告诉学生不要喝反复烧开的水。

    为什么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呢?理由众说纷纭。一种是说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我们人类不是鱼,不靠从水中吸收氧气,而是通过呼吸吸收氧气。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大约呼吸16~20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250毫升,等于360毫克氧。常温常压下一升水的溶氧量大约是6~10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超过了一升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另一种说法是,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让水变硬,对健康不利。硬水中浓度较高的钙、镁离子,煮沸以后,生成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等不溶性物质沉淀下来,形成水垢。反复烧开水的结果,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不仅不会让水变得更硬,反而会让水变得更软。而且,钙、镁并不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实际上它们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镁,反而对人体有益。如果喝的是纯净水、蒸馏水、去离子水,基本上不含杂质,再怎么烧,水还是水,更不会变成别的物质。

    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的第三条理由就是,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了,对人体就有害了。但是我们烧水时一般是盖着盖子的,而且烧开了就会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多少。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都喝下去的话,那么不管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质的总量都是一样的。

    高中化学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的理由是,煮沸多次后水中原有的硝酸盐会分解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毒性比硝酸盐大,过多地摄入亚硝酸盐,会破坏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导致体内缺氧;而且,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摄入有可能致癌。

    理论上,硝酸盐受热能分解成亚硝酸盐和氧气,但是有的硝酸盐很稳定,不容易发生分解,有的则较不稳定。所以,硝酸盐能不能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种类和反应条件都有关系。那么,水中的硝酸盐经过多次沸腾后能不能生成亚硝酸盐呢?这必须用实验来证明。有人把水煮沸了10次,发现硝酸盐的含量不变,也没有检测到亚硝酸盐,因此认为硝酸盐在这个条件下不会分解成亚硝酸盐。也有人更长久持续地用饮水机反复加热桶装水,发现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增加,加热到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离子的含量是一开始时的约5倍。

    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每隔20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上述实验中,加热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到3.53微克/升,超过了桶装水的卫生标准(2微克/升),但也超得不多,要引起中毒更差得远了。而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地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的。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饮食中经常会遇到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作为合法防腐剂和着色剂,被广泛用于肉制品中。即使是没有超标的肉制品,其中的亚硝酸钠含量也能达到每千克0.03克,比水中的亚硝酸盐更让人担心,如果亚硝酸盐真的那么可怕的话。长期摄入微量的亚硝酸盐会不会致癌呢?亚硝酸盐其实不是致癌物,它要跟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酸胺才是致癌物,微量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是无害的。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

    9.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

    10.人们为什么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请简要概括理由。 (4分)

    11.根据文本内容,简要谈谈怎样养成健康、合理的饮水、烧水习惯? (6分)

    12.关于“反复烧开的水究竟能不能喝”这一问题的讨论,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42 入库时间:2015-10-17
    来源: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五.阅读与语基(16)

    纸上思量

    ①把一张六尺宣纸徐徐展开,铺在宽大的案上。两边用厚重的镇纸压住,纸面一下子就平整起来。我的心情也随之渐渐平静,眼前宛若出现一片素淡的旷野、一片晴朗的天幕、一片水波不兴的宽阔河面。

    ②真的要下笔,我反而谨慎了。对如此精良的雪一般的宣纸我一直心存郑重。有好几次,柔软的羊毫在砚边濡染了润泽的墨汁,我提了起来,踌躇再三,还是把笔搁下了,那个时刻似乎还未到来。

    ③通常我不是这样。平时用廉价的宣纸练字,废纸千万,每一张都在线条的纵横交错中默契淋漓,写到密不容针方才放弃。无数的廉价宣纸训练出了一个人的胆量,还有手上准确精到的技巧。那些附庸风雅的人,他们对于宣纸轻慢、漠视的眼神,我是一直【耿耿于怀】的。上chéng)的宣纸,遭逢了没有技巧储备、没有性情濡养的zhuó)劣书手。他们不管不顾,一笔下去,肯定不行,揉搓丢弃;再来一张,还是不行。结局是可望而知的。这种人永远都无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他们不惜纸,更不善用纸,只是以蹂躏糟蹋纸为快意。

    ④少年学书,成年以后把笔挥毫成为我的专业,更成为精神上的倚重。我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内,把玩古帖,独自书写。书法给予我的快乐就是这种独立性,可以避免受人牵pàn),也不必迁就他人,享受孤独之趣,因此才得笔无凝滞、圆融无痕。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白居易在《夜琴》中说:“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正是在自弄自罢中,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抚琴和挥毫都有一种萧疏感,他们甚至【相辅相成】。秋风黄叶,林壑清肃,这边琴师弹的是《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清逸的琴声汨汨而出,冲和疏淡。那边的书家静听中凝神绝虑,墨香氤氲,填词抒怀,笔底清旷飘逸。秋色点染,琴音笔调都附着了萧疏淡远的韵味。琴声随风而逝,而形于纸上的晕化之痕,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一次雅集的印迹。

    ⑤少年时我曾想改学绘画,色泽斑的画面,那么富贵、冶艳,整个世界就像浸在缤纷的春光里。人进中年,浮艳心思已渐消遁,对于色调的喜爱也重新规划分野。一个人不可能长期面对喧闹的视觉对象,就像我们不敢长久仰望炽热的骄阳。而皎洁的月光,它的澹泊之色,让人可以长久注目,感受到它的亲和与抚慰。相比于泥金、泥银、大红镶嵌龙凤纹路的宣纸,我更喜欢素洁如雪的玉版宣,它驱逐了富贵、妖娆的气息,显得孤寂、清寒。

    ⑥一个喜好在白宣纸上驰骋的人,他的目光是平静安详的。素净洁白的纸,冰冷细腻的砚,竹木与毛羽制成的笔,汲日月精华的松枝烧制成的墨,都是纯朴之物。书法家以此为己所用,天长日久,也如这些自然之物,质朴浑成。

    ⑦西晋时期人们争相传抄左思的《三都赋》,以致纸价上涨,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那是一个欢欣鼓舞令人感动的场面,人人以笔墨相见,在宣纸上寄寓情怀。那是一个生活节奏徐缓的时代,是一个在纸面上刻画性灵的时代。宣纸的使用率达到极致的时候,城市安静下来,人人行止优雅,他们在一点一划的讲究中,心性被磨洗得从容安闲。而在物品包装越来越华丽、文化作秀现象【层出不穷】的现在,古雅素净的宣纸日渐陌生,朴实无华的笔墨淡出人们的生活,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逼近心灵的深处。

    ⑧爱纸惜纸,算起来也是我四十岁以后的事。“惜墨如金”,也就是惜纸如金,每一次下笔都像是举办一个庄重的仪式。书写之前,研墨以使心静,焚香以使室清,沐浴更衣以使神清气爽。此时,下笔的氛围形成,自然笔随心动。那些“书法表演”,是今人恶作。应景而表演,笔在手中,动作很大,口中有声,这是很不敬畏的。书法本是寂寞之道,运用在人声鼎沸的娱乐场景里,博人一粲,“表演者”毫无矜持,随便而轻率,内心不复清静。现如今,还有多少人在效古人之行,恪守笔墨之道呢?

    ⑨提按快慢,纵敛卷舒,纸上的动作都是一些怀旧的影子,我的内心还停留在对古雅的喜好上。我喜欢收藏各式各样淡雅的信jiān)。白色的笺上,浅浅地浮动着异兽、云水、钟鼎、瓦当的纹路,逗引我书写。在各类书写中,写信札最没有负担,笔提起来,文思涌出,于是疾疾向前。文词错了,就圈起来,或者涂抹一下,只求一个随意。若把信写得笔笔不爽,在我看来已失天趣。今天,人们爱发电子邮件,用笔墨写信的人越来越少,许多精美的宣纸信笺,搁在柜台上【无声无臭】,渐渐蒙上了尘泥。

    ⑩又是一个夜晚来临,春日将过,初夏将至,空气中弥漫着滋润清新的气息。我照例在案上铺开一张白宣,书房似乎一下子亮堂许多,四周岑寂了下去。我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心动时刻。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19.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chéng           B.    zhuó)劣

    C.   pàn             D.    jiān

    20.下列词语中的与第⑨段笔笔不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爽约       B.直爽     C.神清气爽     D.屡试不爽

    21.文中【   】内的成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耿耿于怀        B.相辅相成        C.层出不穷       D.无声无臭

    22.下列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所写作者的想象,既折射出他的心境,又暗示了他追求的精神境界。

    B.作者认为笔墨纸砚自然纯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书法家的心性、气质。

    C.作者的内心停留在对古雅之物的怀旧上,所以对今人不恪守笔墨之道心怀不满。

    D.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营造了宁静的氛围,表现出作者对书法创作的庄重的态度。

    23.在文中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琴师抚琴?请简要作答。(4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26 入库时间:2015-10-14
    来源: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0月学情调查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与人类同步结束伊甸园幸福时光的受难者是蛇,只因说出一个真相,蛇受到了上帝的①惩罚。灾难于此,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没有良好的视力......从此,这终日与尘土为伍、因残疾而匍匐的先知,累积了对天堂的仇恨。蛇最感兴趣的食物是鸟,那些唯一能够来往天堂的飞翔使者。它②伺机偷袭,洗劫,吞食幼鸟和蛋卵。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明亮的歌喉和的羽毛,将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
      身体柔软而富于弹性,蛇的嘴几乎可以碰触到自己体表的任意部分,它可以慵懒地枕在自己波斯地毯般复杂的花纹上度过悠长的午后。蛇类生长,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因与死亡衔接而放弃努力。响尾蛇每次时最后一个鳞片都不能脱落而加在末端,这些鳞环就是它的年轮,它慢慢聚敛的财富。鳞环叠合在一起,起来就像响板──这是一种罪恶的音乐,因为它常常是发出攻击的前奏。野外的旅行者高度警觉,他知道这种节奏出自一个可能比他更经风雨、更有经验的老家伙。毒牙是空心的,就像一支快速注射的针头,毒液传送到齿尖,可以让一个大动物几分钟之内昏迷──不喜欢有失身份的博斗,蛇从不过多支付体力上的代价。蛇的报复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比如,一个人要为他不识趣的打扰付出昂贵代价,以余生的残疾补偿它受到破坏的几秒种的宁静,直至抵押生命。

                                                           (选自周晓枫的《斑纹》)

    1.文中①②③④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惩(chěng)  伺(cì)  炫美   退皮    B.惩(chěng)  伺(cì)  绚美  蜕皮

      C.惩(chéng)  伺(sì)  绚美   蜕皮    D.惩(chéng)  伺(sì)  炫美  退皮

    2.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止   消逝    终身   振动             B.不只   消逝    终身   震动

      C. 不只   消失    终生   震动              D.不止   消失   终生   振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歌手尹相杰曾被聘为北京禁毒教育义务宣传员。近日,歌手尹相杰因涉毒被警方抓获,目前案情仍在调查中,这样的消息真是让尹相杰的粉丝们不忍卒读啊! 

    B.中国的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陈陈相因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C.钱钟书爱看电视剧《西游记》,但与众不同,他边看、边学、边比划,口中振振有词,时而悟空,时而八戒,“老孙来也”,“猴哥救我”,一边手舞足蹈,乐此不疲。 

    D.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10 入库时间:2015-07-02
    来源: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2015年6月模拟考试语文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苏东坡得以吃上新鲜荔枝,是在其晚年被贬谪到当时的烟瘴之地惠州的时候。在那里,他为荔枝的甘醇所征服,写下了那首脍灸人口的《惠州一绝》。有了荔枝可以大块朵颐,东坡居士竟然顾不得岭南的酷热难耐,也不理会贬谪的颠沛落泊,心甘情愿呆在广东不走了。但他痛感于百姓疾苦,曾就上贡荔枝写诗说“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苍天不要有荔枝这种佳果以免让百姓怨声载道。

    我国幅员广阔,川、粤、闽、桂等省都盛产荔枝。各省    ,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有荔枝品种。如今每年六月,荔枝飘香。一串串果实红彤彤、沉甸甸,压弯了枝头,惹人喜爱。摘下一一颗,剥开龟裂的外壳,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除了给人以味觉享受,成熟的荔枝点缀在翠绿的枝叶之间,格外诱人。绿叶云舒,朱食星映,说的是初熟之际,稀疏点缀的微妙;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丽天,说的是全树果实累累的胜景。“香连翠叶真堪画,口口口口口口口”,荔枝    以其味美,    以其可爱的外貌赢得人们的青睐。

    【注】疮痏:疮疡,伤痕,引中为祸害。

    1.文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烟 zhàng  贬谪     大块朵颐      B透(    幅员    怨声道(zài

    C裂(jūn     胜景     脍灸人口      D.落    垂涎    果实累累1éi

    2.在文中方格处填人下列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A.玉雪肌肤罩绛纱                    B.露浓冰厚更芳馨

    C.红透青笼实可怜                    D.可怜生处是天涯

    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人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祈求    因利乘便    不是  而是    B.祈求    因地制宜  不仅 

    C.乞求    因势利导    不是  而是    D.乞求    因时制宜  不仅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25 入库时间:2015-06-23
    来源: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点评:从题目提供的材料看不出命题人的倾向性,因此,考生需要选择自己的观点,并作文。这算得上比较成功的题目。题目没有歧义,考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同时评阅老师也不容易有预设立场,相对而言能比较针对学生的思考和文字评判,而不是学生的态度。

    3、北京卷

    作文题目: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或深入灵魂的热爱。(二选一)★★

    点评:两个题目都比较失败。第一个题目本身已经限制和设定了学生的态度选择和思考,不难想象如果一个考生通过想象写出一个解构英雄的故事,哪怕思考和文字一流,也很可能成为传说中的零分作文。这个题目与其说是考察学生的写作,不如说是甄别考生的态度和立场。第二个题目令人费解。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深入灵魂的热爱”,题目的设定已经意味着大量考生需要编造这种“热爱”来敷衍行文。如果单独评判,两个题目分别都只应该★;好在提供了二选一,考生起码可以两害相比取其轻者,所以★+★。

    4、天津卷

    作文题目:范儿②。★★

    点评:“范儿”是一个北京方言词,对熟悉北方语言的考生或许理解起来没有问题,但对南方考生则存在理解上的费劲。由于题目设计太过开放,考生揣摩题意容易出现发生分歧,很难想象命题人和评阅人能有相对一致的评阅标准和尺度。这种题出现同一份作文不同老师评出悬殊的分数不足为奇,问题出在命题上。

    5、上海卷

    作文题目:人心的坚硬和柔软★

    点评:用比喻来命题本身就极不严谨。人心的“坚硬”与“柔软”本来就因人而宜,人言人殊;题目抛出的观点“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则根本就缺乏逻辑,只是命题人自以为是的武断结论,既缺乏普适性,也不符合生活常识。难以理解这样的题目会用来影响甚至决定数以十万计的考生前程。

    (节选自腾讯《大家》,2015/6/9

    相关链接:

    唐映红,腾讯·大家专栏作者,高校心理学教师,自由撰稿人,从事心理学科普写作。

    ②《我的范儿》范冰冰李晨中枪,2015高考语文首个高考0分作文。据现场监考老师口述,一名长相憨厚的男生写出了如下文字。老师还私下表示,从未见过如此意淫的文章,虽然脑洞开得很大,但依旧还是给零分。

    ③据参加过多年高考阅卷工作的李老师透露,高考阅卷量大,阅卷时间长,但平均起来(用语文作文示例)教师停留的时间大约5秒。

    1 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高考作文考试既缺乏信度,也缺乏效度。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述其原因。(6分)

    2)在文中提到的5类试卷中,作者认为2015年命题比较失败的作文有哪些?任选其中一类试卷,简要分析“比较失败的作文”的原因。(5分)

    3 结合文本内容,请从效度、信度和标准化角度论述“一个在心理测量学上失败的考试,其效用与抛硬币没有本质的区别”的合理性。(6分)

    4)通读全文联系实际,如何才能使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成功?(8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82 入库时间:2015-03-04
    来源: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小题。

    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信、达、雅”三字就很恰当。

    “信”,指谜作的内容要求。整条谜作要符合情理、文理和谜语本身的内在逻辑。

    “达”,可以依据字典解说为三层意思:一是通达,指谜面文义要通顺,谜思要通明,谜路要通畅;二是全面,达观,扣合妥贴,无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穿凿牵强等缺陋;三是达到,实现,指谜作的艺术构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雅”,包含的内容远比前二者丰富和深厚。第一,是正确,合乎规范,所谓“雅者,正也”(《毛诗序》);第二,是高尚,美好,“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荀子·荣辱》注);第三,才是文雅,高雅,即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雅致、优雅。这还是第二义引申出来的意思。因此,“雅”不仅指对形式美的追求,还应指对谜作思想性方面的要求:首先,谜作的思想甲(格调/腔调)一定要正确;其次,内容乙(方向/倾向)要健康,立意要积极向上,不能矮化道德水准,放任庸俗、低俗、粗俗的问题存在。

    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势)美感这一层,要包括谜面、谜底、谜目以及标注的谜格。如果谜底不“雅”、褒贬失当,谜目拉杂不堪、混浊不清,都将损害谜作的品位。因此,“雅”主要是指对谜作思想内涵的要求。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能大胆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理念,变革技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等多种变化,以及之间具有的丁(奇妙/微妙)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语境,力求特立独行,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谜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逻(jì)      B.牵(qiánɡ)     C.贬(bāo)   D.另蹊径(bì)

    2.文中划线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妥             B.支离破        C.致         D.引

    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格调 方向 形式 奇妙

    B.腔调 倾向 形势 奇妙

    C.腔调 方向 形势 微妙

    D.格调 倾向 形式 微妙

    4.文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断章取义          B.特立独行        C.别出心裁        D.推陈出新


    5.下列谜作的谜面,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

    A.胸前一钩新月

    B.车马炮出击脚底两瓣残花相士将出战

    C.有风不动无风动                  

    D.荷展小池静不动无风动有风莲枯风雨喧

    6.下列谜作猜的都是古诗文中的语句。请根据提示的内容,在方格内填写相关的诗文。(限选其中四道题)(4分)

     

    谜面

    谜底出处

    谜底

    倾谈

    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

    说尽心中无限事

    保密

    陶渊明《桃花源记》第三段

    □□□□□□□

    和龙王有深交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颈联

    □□□□□

    百花争艳

    杜甫《春夜喜雨》首联

    □□□□□

    流星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

    □□□□

    少年不识愁滋味

    陆游《书愤》首联

    □□□□□□□

    心事浩茫连广宇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片

    □□□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42 入库时间:2015-01-13
    来源: 2015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

    国学与市场经济

    ①从表面上看,国学与市场经济似乎是两回事。国学是以治经、史、子、集为主的传统学问,而市场经济则是以市场为主导配置资的经济制度。有人说,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提倡国学意义不大。但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学实际上已经或隐或显地与市场经济发生一定联系了。而问题是:国学通过什么方式对市场经济产生影响并发挥一定作用。回答的前提:一定的经济制度总是与一定的思想文化传统有着广泛的联系。

    ②国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可以从隐性和显性两大层面分析。就隐性层面而言,国学为认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民族文化基础提供思想维度。这种思想维度可以分为两个侧面,一是比较宏观的社会理论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植根于该国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大量文化史的研究证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经济伦理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不论是从反面否定儒家伦理难以产生近代资本主义精神,还是从正面肯定儒家伦理有助于近代商人精神的形成,人们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儒家思想文化传统的一定影响。国学在研究儒家思想的过程中也必须深入研究这种影响,为中国的社会理论贡献新的思想成果。

    ③在比较微观的学科史方面。国学中存在大量经济方面的文献,为研究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史的参照。自《史记货殖列传》之后,中国的史书有了丰富的经济史文献。《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也可视为某些今日城市商业繁荣的历史剪影。这些对于研究今天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许多具体问题都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④如果说国学与市场经济的隐性联系更多地带有间接的学理性质,那么国学与市场经济的显性联系则更多地带有直接的商业性质或产业性质。国学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的领域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说到底是一种“内容产业”或“创意产业”。国学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大量的文化符号及文化素材。它们通过适当的创意转换就构成资可再生的文化资本。有人提出,今天已进入内容生产的后制造时代,已经形成服饰文化制造业、饮食文化制造业、医药文化制造业、礼仪文化制造业等等。国学以其博大精神的内容完全可以参与这些文化产业的产品生产。国内外已经有大量成功的文化产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的如美国的动漫《花木兰》、韩国的电视剧《大长今》等,国内的收视率不断上升的央视“百家讲坛”及其配套的畅销书,如易中天《品三国》、于丹《于丹〈论语〉心得》等。

    ⑤国学作用于市场经济的另外一个直接领域就是企业文化与管理以及市场营销。前者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要做强做大,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构自己的企业文化,加强对员工的精神管理。很多华人企业都充分利用国学典籍将之作为企业文化的主干和企业精神的支柱,如有的企业要求员工人手一册《论语》,提出“先做人后做事”的文化理念;有的企业把《老子》的“上善若水”等格言作为企业管理的座右铭;有的企业还邀请大学里的国学教授去企业作企业文化和管理方面的讲座、培训或策划。就更直接的市场经济意义而言,国学还为市场营销提供可资借鉴的销售策略。如很多商家运用《孙子兵法》或《三国演义》的思想进行商品的销售战略的制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⑥总之,国学通过隐性和显性两种方式对市场经济产生影响并发挥一定作用,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未国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究竟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这取决国学自身的活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3.根据文意,下列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    (3分)

    A.一定的经济制度总是与一定的思想文化传统有着广泛的联系。

    B.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植根于该国民族文化传统之中。

    C.国学拥有博大精神的内容,它完全可以参与这些文化产业的产品生产。

    D.国学通过隐性和显性两种方式对市场经济产生影响是不争的事实

    4.国学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3分)

    5.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国学在整个企业管理领域里的作用。(3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37 入库时间:2015-01-13
    来源: 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文学的生命力

    文学好象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变化、发展、革新,一旦凝固下来,就会逐渐失去生命力。所谓变化、发展、革新,无非有两条路线:一是各种文学体裁之间互相渗透,吸取其他体裁的艺术特点,变化出带有新的气质的作品,以诗为词,以赋为词,以文为词就是典型的例证。另一条路线是,一种文体内部的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陈子昂、韩愈都是走的这条路线。中国三千年来文学之所以能延续不衰,原因即在于它始终在变化,从先秦诗骚,到汉赋,到南朝骈文,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一代一代不断有新的支流加入整个文学的长河之中。

    然而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三千年来文学在本土翻新了多少次,后来再也翻新不出什么新鲜的花样来了。

    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五四”以后引进了西方的文明。西方文学也像潮水一样涌进这个古老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学吸取西方文学的新鲜血液,改变了自己的旧面貌。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华大地,植根于传统文学的肥沃土壤,又必须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学的营养,培植新的文学之花。事实上,“五四”以后的小说和传统的文言小说、白话章回小说相比,“五四”以后的话剧和传统的戏曲相比,在体制风格上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不继承传统就没有根,不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学就没有变,这就是统观了中国文学之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在中国传统文学体裁里,赋和骈文早已衰落了,今后也难以复兴。词和散曲本来有希望配合新的音乐,以新的面目求得新的繁荣,可是“五四”以来新的歌词创作并没有吸引大诗人的注意,歌词的一般创作水平一直处在较低的阶段。小说是“五四”以后成就最高的一种体裁,也是当代文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在这个领域里最有希望于近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五四”以后的散文创作改用白话文,但和其他体裁相比,较多地保留了传统风格,也是很有希望的一个领域。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遗产是最丰富,可是“五四”以后的新诗,主要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几乎割断了传统形式,未能在广大读者中扎根,这是最让人失望的一个领域。但是我相信,在中国这个诗国里,诗歌一定会复兴的。  节选自《中国文学概论》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诗为词、以赋为词和以文为词的现象的出现,是文学在变化、发展、革新过程中文体内部的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的结果。

    B.受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学在经历了三千年来的发展与翻新之后,再也无法在本土翻出新鲜的花样。

    C.在“五四”运动以后发展的中国文学体裁中,小说是成就最高的一种,同时也是当代文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更是最有希望于近期内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学体裁。

    D.“五四”运动之后的新诗,主要借鉴西方文学,但在继承传统特色上明显不足,未能在广大读者中扎根。

    7.通过本文的论述,作者认为从哪些方面才能增强中国文学的生命力?(3分)

    8.作者认为“在中国这个诗国里,诗歌一定会复兴的”的依据是什么?(3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28 入库时间:2015-01-13
    来源: 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电视剧仍需直面现实的勇气

    张德祥

    电视剧,作为影响范围最广泛的大众艺术之一,毫无疑问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与现实共振,为社会发展与改革提供助推力。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能够做到直面现实,揭示矛盾,呼唤改革,鼓舞人心,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推进,文艺理应发挥它的鼓舞作用。电视剧不只是娱乐工具,它是艺术,就应当承担艺术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在今天,具体说就是直面现实,反映现实,以文艺的力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这对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说还任重道远。

    近些年电视剧收视群的流失,固然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对受众的分流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电视剧本身不能提供人们期待的精神营养。想有营养,就得接地气;想有力量,就得扎根现实土壤,关心大众的关心,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情感。在经过了“雷剧”、“神剧”、“闹剧”之后,电视剧在情节的“离奇古怪”上几乎走到了尽头。见怪不怪的观众,要看的不是你如何“雷”与“神”,而是你是否关心着他们的关心。可惜的是,许多作品不接地气。所谓“雷”、“神”、“闹”,都是以荒唐求刺激,以离谱求娱乐,因而绕着现实走。这从就是艺术创作的末路。离开了生活之,离开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与思考,你的故事再天花乱坠,也不过是假花而已。缺少了鲜活的生命气息,怎能动人?

    从数量上看,现实题材电视剧也不少,甚至很多,一些作品也反映了社会敏感问题,比如养老机制、教育方向等,但还是有许多作品在绕着社会现实走,很少切入社会现实的内核。怎么绕呢?首先,故事限定在家庭之中,不涉及家庭之外的社会现实;其次,在家庭里,讲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为要不要生孩子、孩子吃什么牌子的奶粉争吵不休,或者是财产分割、利益争夺之类“家斗”;再次,这类家庭伦理剧,多是喜剧定位,吵吵闹闹,大家看得热热闹闹,最后误会消除,皆大欢喜,家和万事兴了。这是很好的娱乐,也是很好的抚慰。于是,在现在的电视剧中,你很难看到社会的真实面貌,遑论社会内在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有意无意地绕开了现实,也就离观众的精神需求越越远了。

    一种艺术的活力,首先自于其感应与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一旦这种能力下降了,那么,这种艺术就会逐渐失去进取性和创造性。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泉,不仅是素材的泉,也是感情的泉、力量的泉。如果不能感应生活、不愿响应生活,那么,从哪里获得泉呢?艺术的活力与激情又从何而?所以,回到现实,脚踏实地,与现实对话,用艺术思考回应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把握社会的新状态,是电视剧获得精神力量、也是电视剧推动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唱响时代主旋律,表达人民的心声,才能获得更多的观众。这一切,都只能从现实出发。

    电视剧介入现实、关注社会能力的下降,跟市场有关系。谁都知道,市场是变化的,变化的东西难以把握,过深地介入现实,投资制作的风险较大。所以,历史题材可以一拍再拍,而捉摸不定的变化着的现实题材却令人却步。但是,艺术的发展是没有退路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中推进,电视剧也是如此。长时间徘徊在一个平台期的电视剧,迫切面临着突破,不是技术或技巧的突破,而是精神与思想的突破。正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政治勇气一样,电视剧真正面向现实需要艺术勇气。时代在召唤!

    (选自《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3日 24 版,有删改)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 分)

    A.电视剧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与现实共振,但时至今日都未曾落实。

    B.目前有些电视剧能够取材现实,也切入到了社会现实的内核。

    C.电视剧不反映社会真实面貌,就谈不上体现社会内在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

    D.电视剧只要跟上了时代步伐,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就不会被社会淘汰。

    E.电视剧真正面向现实需要突破技术或技巧,但更重要的是突破精神与思想。

    6.对近些年电视剧收视群流失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决定了电视剧收视群的流失。

    B.其根本原因是电视剧本身不能提供人们期待的精神营养。

    C.观众已对离奇古怪的电视剧情节见怪不怪。

    D.电视剧缺少了鲜活的生命气息,不能动人。

    7.当今很多电视剧为什么要绕着现实走?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其原因。(4 分)

    8.抗日神剧《女子炸弹小队》有一情节:一女兵为打下日本飞机,用炸药炸岩石,炸飞的石头果真将日机击落。此类神剧令观众反感不已,面对这类问题,今后的电视剧制作需做怎样改进?理由是什么?请依据文意简要分析。                                             (4 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32 入库时间:2015-01-13
    来源: 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电视剧仍需直面现实的勇气

    张德祥

    电视剧,作为影响范围最广泛的大众艺术之一,毫无疑问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与现实共振,为社会发展与改革提供助推力。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能够做到直面现实,揭示矛盾,呼唤改革,鼓舞人心,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推进,文艺理应发挥它的鼓舞作用。电视剧不只是娱乐工具,它是艺术,就应当承担艺术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在今天,具体说就是直面现实,反映现实,以文艺的力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这对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说还任重道远。

    近些年电视剧收视群的流失,固然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对受众的分流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电视剧本身不能提供人们期待的精神营养。想有营养,就得接地气;想有力量,就得扎根现实土壤,关心大众的关心,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情感。在经过了“雷剧”、“神剧”、“闹剧”之后,电视剧在情节的“离奇古怪”上几乎走到了尽头。见怪不怪的观众,要看的不是你如何“雷”与“神”,而是你是否关心着他们的关心。可惜的是,许多作品不接地气。所谓“雷”、“神”、“闹”,都是以荒唐求刺激,以离谱求娱乐,因而绕着现实走。这从就是艺术创作的末路。离开了生活之,离开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与思考,你的故事再天花乱坠,也不过是假花而已。缺少了鲜活的生命气息,怎能动人?

    从数量上看,现实题材电视剧也不少,甚至很多,一些作品也反映了社会敏感问题,比如养老机制、教育方向等,但还是有许多作品在绕着社会现实走,很少切入社会现实的内核。怎么绕呢?首先,故事限定在家庭之中,不涉及家庭之外的社会现实;其次,在家庭里,讲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为要不要生孩子、孩子吃什么牌子的奶粉争吵不休,或者是财产分割、利益争夺之类“家斗”;再次,这类家庭伦理剧,多是喜剧定位,吵吵闹闹,大家看得热热闹闹,最后误会消除,皆大欢喜,家和万事兴了。这是很好的娱乐,也是很好的抚慰。于是,在现在的电视剧中,你很难看到社会的真实面貌,遑论社会内在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有意无意地绕开了现实,也就离观众的精神需求越越远了。

    一种艺术的活力,首先自于其感应与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一旦这种能力下降了,那么,这种艺术就会逐渐失去进取性和创造性。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泉,不仅是素材的泉,也是感情的泉、力量的泉。如果不能感应生活、不愿响应生活,那么,从哪里获得泉呢?艺术的活力与激情又从何而?所以,回到现实,脚踏实地,与现实对话,用艺术思考回应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把握社会的新状态,是电视剧获得精神力量、也是电视剧推动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唱响时代主旋律,表达人民的心声,才能获得更多的观众。这一切,都只能从现实出发。

    电视剧介入现实、关注社会能力的下降,跟市场有关系。谁都知道,市场是变化的,变化的东西难以把握,过深地介入现实,投资制作的风险较大。所以,历史题材可以一拍再拍,而捉摸不定的变化着的现实题材却令人却步。但是,艺术的发展是没有退路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中推进,电视剧也是如此。长时间徘徊在一个平台期的电视剧,迫切面临着突破,不是技术或技巧的突破,而是精神与思想的突破。正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政治勇气一样,电视剧真正面向现实需要艺术勇气。时代在召唤!

    (选自《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3日 24 版,有删改)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 分)

    A.电视剧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与现实共振,但时至今日都未曾落实。

    B.目前有些电视剧能够取材现实,也切入到了社会现实的内核。

    C.电视剧不反映社会真实面貌,就谈不上体现社会内在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

    D.电视剧只要跟上了时代步伐,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就不会被社会淘汰。

    E.电视剧真正面向现实需要突破技术或技巧,但更重要的是突破精神与思想。

    6.对近些年电视剧收视群流失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决定了电视剧收视群的流失。

    B.其根本原因是电视剧本身不能提供人们期待的精神营养。

    C.观众已对离奇古怪的电视剧情节见怪不怪。

    D.电视剧缺少了鲜活的生命气息,不能动人。

    7.当今很多电视剧为什么要绕着现实走?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其原因。(4 分)

    8.抗日神剧《女子炸弹小队》有一情节:一女兵为打下日本飞机,用炸药炸岩石,炸飞的石头果真将日机击落。此类神剧令观众反感不已,面对这类问题,今后的电视剧制作需做怎样改进?理由是什么?请依据文意简要分析。                                             (4 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08 入库时间:2015-01-13
    来源: 2015届广东阳江市阳东县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苦难的精神价值

    周国平

        ①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二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折磨。在《活出意义来》一书中,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并非像一般受难者那样流于控诉纳粹的暴行,而是能细致地捕捉和分析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其他受难者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受难心理学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材料。不过,我在这里想着重谈的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精彩之处,便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

        ②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③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者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作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永久性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机会,并因此而放弃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④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基督教),或遁入空门(佛教)。与他们不同,弗兰克的思路属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他是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来发现苦难的意义的。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界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⑤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绝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当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

    B.人只有通过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C.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他仍有可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D.所有的苦难都是暂时的,因为苦难的生活是虚幻的生活。

    E.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即在立足现世人生的立场上使人得以救赎原罪。

    6.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处于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一定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

    B.人陷入绝境的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

    C.宗教把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让人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D.当人带着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更有深刻的底蕴。

    7.请具体阐释文中画线句子中“最后的内在自由”这一短语的内涵。(4分)

    8.廖智是一名美丽的舞蹈教师,有着和睦的家庭和热爱的事业。汶川地震,她在废墟被埋30多小时,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之后又遭受了失去幼女和肉体截肢的痛楚,最终还被丈夫离弃,但她积极治疗,坚强地活下来并舞出精彩人生。依据文意,试对苦难在廖智不幸生活中所发挥的精神价值作简要解析(4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63 入库时间:2015-01-13
    来源: 2015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10分)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江南文化自古迄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且先锋性显明。 

    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

    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               

    6.关于“江南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江南文化特性是在与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及荆楚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B.作为一种诗性文化,在感性审美、现实诉求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层面得以体现。

    C.江南文化富有抗争性,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且逐渐占据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D.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江南文化圈先锋作家对文学的信仰源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

    B.当代江南优秀作家的作品,受益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影子。

    C.先锋作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且习惯用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同的反讽方式加以体现

    D.厚重而精致的江南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江南先锋作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更加夺目的未来

    8.根据全文,概括江南文化有哪些影响?(4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59 入库时间:2015-01-12
    来源: 2014-2015学年安徽安庆怀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期待新诗与旧诗的共舞

    新诗与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割裂,本应并肩携手,共创中国诗歌的辉煌前程,但可惜两者间似乎一直存在深沟高垒,不由得令人感慨万端。

    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当然有新旧之别。但新旧之分仅是从时间、内容与形式上作出的区分,并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新的作品好,旧的作品未必不佳,有许多艺术形式与艺术品,所历年代越久,价值反倒越高。艺术不是时装,不能以追新逐奇来掩饰内中的空虚。简单的线性进化思想并不足以概括艺术的发展。艺术作用于人类的灵魂,因此触动心弦、深入人心才是它的价值所在。惟有将人类的体验深化、升华,清晰准确地予以美的表达,给人以无穷启迪的艺术,才永远是新的、伟大的、不朽的艺术。

    新诗旧诗皆是诗。古体诗中有不少宣扬封建落后思想的作品,这是需要我们加以摒弃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有许多风清骨峻、思精韵美的流芳之作,有许多感时忧国、魂牵中华的灿烂篇章,怎么能将其一笔勾销而全盘否定呢?如果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新诗,同样不也是精品稀少,而多有应时应景、歌功颂德、肤浅跟风之作吗?

    若说诗歌是人类文化的无价珍宝,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珍宝和明珠是由旧诗新诗共同组成的。倘若说中国曾是诗的国度,那么这诗指的主要是旧诗而非新诗。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近百年来,旧诗被放逐得太久,被不加分析地排斥得太厉害,已到了该重新认识它的时候。

    新诗与旧诗需要结盟。新旧诗相互以自己的意趣与标准去评价不同的东西,不是致力于求同存异、互相学习,而是希望以己驭人,让别人来归顺自己,这都是不可取的。诗歌的天地大得很,与其独演独舞,何如联手共舞?新诗旧诗合手联盟,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大于三。

    从实际来说,只需将现今散落在民间的旧诗词组织、刊物吸引、纳入到文联、作协和诗歌学会,给予他们同等的政治待遇、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存活成长,就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创作力量。同时,积极开展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深度对话,在交流中不断消除分歧,扩大融通。总之,对新诗旧诗需要一视同仁,不能怀抱歧视与偏见而区别对待。

    新诗旧诗要互相学习,具体来说,新诗可以向旧诗学习其严谨、简洁、精炼,学习其重音韵、重意境,音调铿锵,朗朗上口,易记易流传。旧诗可以向新诗学习其自由无拘、求新求变、永不满足、永远探索的精神。新诗旧诗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只要能打消人为芥蒂,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一定能接续《诗经》传统,彰显汉语音、形、义的内部特质和精妙关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诗歌审美言志、表情达意的深刻内涵,推动中国诗歌进一步的发展。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想要让旧体诗词重新振兴,与新诗一道发展,除了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外,每个写诗爱诗和关注诗歌命运的人都应尽己之力,献计献策,去接续文脉,创造佳构。最根本的是要写出音韵铿锵、神足意满、打动人心,能传之久远的诗来,“让金子般的诗句出现”,就一定能迎来诗歌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 

    (2014年02月04日《人民日报 》   作者  蔡 毅)

    7.根据文意,下列对“新诗与旧诗的关系及现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诗与旧诗本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两者相互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B.新诗与旧诗有着本质的联系,但我国近百年来注重发展新诗,对旧诗不加分析地排斥。

    C.新诗、旧诗同属诗歌艺术,二者只有内容、形式的新旧区别,没有质量、成就的高低。

    D.新诗、旧诗在当今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彼此想以己驭人,衡量标准不一。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新诗旧诗本应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但二者之间似乎一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B.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它的价值就在于能触动人的灵魂、深入人心。所以新诗不必注重形式和内容,发扬它的自由无拘、求新求变、充满探索精神即可。

    C.旧体诗要想在新时代辉煌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写出有思想内涵、触动心弦的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作品。

    D.新诗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可惜二者现在没有一道发展,令人感慨。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旧体诗中有部分作品思想内容不健康,宣扬封建落后思想,这些都需要摒弃。而新诗需要学习旧体诗的严谨、简洁、精炼、重音韵、重意境、音调铿锵等特点。

    B.作者认为旧诗才是人类文化的珍宝,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在写作新诗时勿忘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重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取向。

    C.诗歌的发展天地大的很,新诗与旧诗应该“共舞”,对此作者满怀期待,希望彼此之间能求同存异,互相学习。

    D.对于新诗与旧诗的结盟,目前具体的措施是要把民间诗词组织等人员纳入到正式机构内,提高他们的待遇,积极开展沟通交流、深度对话等活动。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53 入库时间:2015-01-12
    来源: 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九姑中学高二下学期段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的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4.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3分)(  )

    A.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

    C.清明节继承了上巳节的一些传统,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D.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

    5.下列关于清明节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明节的起源不仅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古代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

    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节日。

    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而广之要拜祭自己的祖先。

    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

    6.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清明之日,桐始华”,古籍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了清明的节气特点。

    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魄,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

    D.在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28 入库时间:2015-01-12
    来源: 2015届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

    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汉学研究当然也具有某些历史的局限,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代代汉学研究者的艰辛努力,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丰富。

    6.下列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西方注重主客体关系和精确描述对象,中国则倾向于圆融和体悟,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差异”指的是作者所说的“殊途而同归”中的“殊途”、“百虑而一致”中的“百虑”。

    C.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和共识的前提和基础。

    D.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弥补各自的不足。

    7.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

    B.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

    C.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D.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

    8.根据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对如何促进汉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3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
  • 难度: 使用次数:141 入库时间:2015-01-12
    来源: 2015届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羌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又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古羌文化,被人们喻为东方的“玛雅文化”,是人类史前文明的显现和演化,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羌族没有像历史上许多古老民族那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始终以自己的族名绵延相传,至今仍顽强地保持着本民族所独有的风俗和文化。

    由于羌族特殊的历史沿革、生活环境,至今他们仍承继着祖辈的传统,信奉以巫师为代表的原始自然宗教,崇尚“万物皆有灵”的观念,视天地日月、山川树石为神祗,是一个沿袭氏族社会多神崇拜的少数民族。他们信奉的自然神之多不胜枚举,诸如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寨有寨神、树有树神……而且各神都有一定的祭期,因而羌族每年都要举行祭天、祭山等多种宗教祭祀活动,按时崇祭,从无懈怠。

    羌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观念,但在多神崇拜中,却独尊白石神。这是因为羌族同蒙古族一样都崇尚白色,其古老服饰是以白色麻织为装饰,而白色的火成岩石则成为羌族最为普遍的图腾崇拜。白石以其质地的晶莹、纯洁、坚强,象征和蕴含着羌族的传统品格和精神。

    羌人白石神信仰起于上古时期,当时中华大地上只有西羌、东夷两个族团,西羌族团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北、西南和中原。原始羌人在狩猎和制造石器中,偶然发现两块坚硬的白石相撞可以发出火星,而火为人带来了光明、温暖和熟食。先民们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便伏地向苍天祭拜,以后又逐渐演化为向白石祭拜。火的发现,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古羌人当立首功。至今,羌人仍沿袭着用白石取火的风习。有些边远山寨的羌族男子远行,往往带上小白石、火镰刀、棉花草,需用火时,便将火镰刀在白石上一擦,火星点燃棉花草即取火成功。

    羌族的白石崇拜,具有极其丰厚的内涵。依羌族的观念,日月江河、山树祖先,各有具象代表神祗,因此均有局限,而唯有白石神是诸神的象征。它与山结合,即为山神;与火结合,即为火神;与林木结合,则为树神。白石象征天地人间的所有神灵,是将所有诸神均用白石涵盖代表,是一种抽象的无形。这与封建社会盛行的有庞杂的神灵谱系的人为宗教有很大的不同,显示了自然宗教巨大的包容性和原始神话丰富的艺术想象。

    羌族的白石崇拜还紧紧地维系着民族斗争的历史。传说古羌人在迁徒途中受到戈基人的追击,伤亡惨重,面临全族覆灭的危险。此时多亏始祖天神木比塔相助,他从天空扔下三块白石,落地立刻变成三座大雪山,挡住戈基人前进之路,羌人靠天神赐予的三块白石化险为夷,从此在富饶美丽的“日补坝”安居乐业、繁衍子孙。可见,白石崇拜又贯穿着羌人的祖先崇拜和雪山崇拜的观念。

    汉代以后,羌人开始修建专门敬奉白石神的山王塔、山神庙。1923年四川羌区理县星上人(今西山村)八寨在天盆山顶建了专敬白空、白羲、白郎三尊白石神的白空寺。人除在神庙、神山敬奉白石神外,还在各家的房顶正中修有供奉白石神的石塔,或在房角、大门顶上供放着白石神,以镇邪驱恶。白石在羌寨随处可见,或供于林岗,或奉在屋房,或竖于寨顶,或立在田间,或设于炉边,或置在水旁……可谓无所不在。尽管羌人并不认为白石即是神灵本身,但却认为它是神灵的代表,所以供奉白石便是供奉某位神灵,能够得到神灵的庇护,“白石神”寄托着羌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企盼。

    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羌人的祖先们崇尚“万物皆有灵”的观念,信奉原始自然宗教,这种宗教以巫师为代表,是一种多神崇拜,信奉的自然神不胜枚举。

    白石本身不过是白色的火成岩石,而羌族之所以独尊白石神,一是因为羌族祟尚白色;其二,白石除了色白外,还有晶莹、纯洁、坚强的质地,可以象征和蕴含羌族的传统品格和精神。

    白石崇拜是一种自然宗教,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它没有庞杂的神灵谱系,与封建社会盛行的人为宗教有很大不同。

    羌人从汉代以后开始修建专门敬奉白空、白羲、白郎三尊白石神的塔、庙。此外,羌人可以在山、房、寨等各种地方供奉白石神,可谓无所不在。

    6.下列关于“白石神”的描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白石神是原始羌人因在狩猎和制造石器中的偶然发现而确立的,他们发现两块坚硬的白石相撞可以发出火星,而火为人带来了光明、温暖和熟食,先民们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因而产生了崇拜心理。

    白石神可以与山、火、林木等等结合而成为不同的神,因此相比于那些有具象代表的神祗,它是没有局限性的。

    至今,羌人仍沿袭着用白石取火的习俗,有些边远山寨的羌族男子远行,往往带上小白石等取火工具用以取火,以此表达对白石神的崇拜。

    羌人认为,“白石神”能代表天地间所有的神,但必须要与其他神灵一起供奉,才能得到庇护。

    7.结合全文,分条陈述羌族白石崇拜的内涵。(3分)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