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0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957
2010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957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1-07-15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4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媒体认为:有NBA打球经历的王治郅的回归,将成为姚明的最佳搭档,他们二人将联手在今年的世锦赛和2008年的奥运会上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

B、这次两岸经贸论坛以两岸经贸交流和直接通航的主题,必将对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D、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3.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值得我们重视。含有音译成分的外来词有:()纯音译,如布丁;()半音半意译,如千瓦;()音译加类别,如卡片;()音意兼译,如俱乐部。下列外来词依此顺序排列的选项是:    (    )

    A.嬉皮、啤酒、吉他、华尔街    B.吉他、华尔街、啤酒、嬉皮   

    C.吉他,嬉皮、啤酒、华尔街    D。啤酒、吉他、华尔街、嬉皮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6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二、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表述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5)

1)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2)东隅已逝,               (王勃《滕王阁序》)

3)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6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1)千载准堪伯仲间 2)桑榆非晚  3)觉今是而昨非  4)齐彭觞为妄作  5)哀吾生之须臾   6)落霞与孤鹜齐飞

三、未分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凄与悲的距离

白水河

听《二泉映月》,在优美的乐曲中,你能感受到一种感伤,一种凄凉。它这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它这样的凄怨,凄怨得让人落泪。深入它,才知道它凝聚了一位贫苦艺术家一生的感慨、叹伤,它又凝聚了他一生的流浪。阿炳,这样一位被众人叫做“瞎子阿炳”的人,在无锡市一流浪就是50多个年头。他脖子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在无锡市漫步。他看不见了往日的风景,但他有自己的歌声。曾有一度,在无锡市,谁不熟悉阿炳的歌声、笛声?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阿炳保留着自己的尊严,探索着自己的痛苦而又艺术的生活。

无锡惠山二泉亭附近风景独美。这里有一泉水,号称“天下第二泉”。在这里,在阿炳26岁以前的时光里,留下了他的多少欢歌笑语。而今当无锡市一个瞎眼的老汉拉着名曲在挣着微薄的生活费时,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永恒?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辛酸?这样的乐曲差点儿就要成为历史天空中的一朵云,最终也将烟消云散。不是一句教授偶然听到自己的学生在拉阿炳的《二泉映月》,不是这位教授去无锡找到阿炳录了音,这种优美的音乐恐怕也随着阿炳的逝去而无声了吧。1950年夏找阿炳录音时,阿炳说:“我不奏音乐已经两年了,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也都破坏得一件都不能用了。”就这样一个靠音乐技艺吃饭的人,却两年不闻乐曲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凄苦。在危危之颠终于保存下了这首乐曲。1950年冬,阿炳就与世长辞了。如果不是夏天去找他,而是冬天,何以能让这样的绝唱唱到今。

现在再听这首曲子,你会由开始莫名的忧伤而转变为一种形象――曲子如泣如诉,叮咚的泉水依然叮咚,但物是人非:一个瞎了眼的衣服破烂的老汉,手拿二胡在认真地拉呀拉呀,多少人驻足侧耳倾听。你又会联想到多少像阿炳一样命运的人,在风雨中艰难地行走着,他们叹息,却没处抱怨。这凄凉比“秋风扫落叶”还要凄,这韵味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还要无穷。这美是如此的美,才有如此的凄,而正因为有这样深沉的凄,才孕育了如此绝妙的美。凄与美结合得天衣无缝,才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太凄了则成悲,太美了则“物极必反”。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又何尝不是一种凄美呢?春天花开,有如少女的粉面,有如少女含羞的笑脸,一旦春归去,花衰至落,落下的花像落下的泪,流到树下却浸不进去半分。黛玉拿着笤帚,轻轻地打扫着散落的花瓣。她是那样的轻,害怕再给已落的花瓣染上半点污点。然后她轻轻地把聚积到一起的花瓣装进一个粉红的丝袋里,再轻轻地把丝袋的口扎上,已泪湿粉面,泪洒春衫。四周静静的,不时还传来悦耳的鸟鸣。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黛玉轻依花锄,做着这样优美的事,难道不是美与凄的结合?这种结合早已感动了它的第一位听众――宝玉。宝玉的感动与黛玉的导演又是凄与美的结合:天真纯洁的爱情,最终也如这些花,葬送在黛玉自己所设的花冢里。这样的结合才让人感动得叹服,让人在审美的过程中无言以对。

然而,当我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我正在看《张良传》,看到吕后造成戚夫人的悲,感受着曲中的凄,才算真正理解了悲与凄的艺术距离。刘邦得天下而称汉高祖后,吕后人老珠黄,当日风采照人的吕后已是雨后黄花了,然而这时的戚夫人却是玉洁冰清、出水芙蓉,深得刘邦的宠爱。刘邦几度要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无奈太子已请来了刘邦一生都找不来的四位隐士,羽翼已成,不可废立。刘邦指着四位隐士对戚夫人说:“我想废太子,可他们四人辅助着他,羽翼已成,不能再废了。”戚夫人如失魂魄,为刘邦唱了一曲哀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缴,尚安所施!”联想戚夫人平日的幻想,而一旦幻想破灭,这是一种何等的伤痛。及至吕后专权,把戚夫人双眼挖去,舌头割掉,四肢吹掉,衣服扒光,扔在猪圈里叫做“人彘”,让人观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啊!这悲能与美结合吗?永远不能,它永远只能是悲哀。

凄与悲都会让人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但它们的距离就在于凄能与美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而这种统一是最美的悲剧也无法达到的。

(选自《写作》2008年第3)

14.请你根据文章前三段,谈谈作者在文中所说的“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

 

15.你如何理解“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这句似乎矛盾的话?这反映了阿炳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中?(5)

 

 

16.文章写《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事例和戚夫人被杀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4)

 

17.作者理解的“凄”与“悲”分别指什么?二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距离?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说凄与美的“和谐统一”“是最美的悲剧也无法达到的”,你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请结合另外的例子加以说明。(7)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本卷还有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8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8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37.5%
名句默写
1
12.5%
未分类
2
25.0%
填空题
2
25.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单元测试
8
10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邓颖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