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0高中语文月考试卷3971
2010高中语文月考试卷3971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1-07-15
题号
评分
一、未分类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

在鄂东丘陵地带有一座铜绿山,这里北、东两面紧靠大冶湖,水运可达长江,交通便利。此山每当暴雨过后,可见无数铜绿如雪花小豆般点缀在土石之上,因而得名铜绿山。显然,铜绿山是铜矿石富集地区,现代矿山就建在这里,而古铜矿遗址的发现正是现代矿山开采中的另一收获。

1965年,在铜绿山矿山生产建设中不断发现古代采矿、冶炼的遗物和遗迹,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3年,当时某矿将一件铜斧寄送中国历史博物馆请求鉴定。中国历史博物馆当即派专家前往湖北,对发现古物的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和勘测。他们在调查中发现,被当地群众称为“老窿”的古代矿坑在矿山露天开采的工地上几乎遍地都是。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处在现代露天采矿场场区,矿场由于长期的开采,形成一个低于海平面16米的巨大深坑,这些老窿就是在采矿过程中发现的。调查组清理了一个残存的老窿竖井,发现了大量用来支护井壁的圆木和采矿用铜斧、铜锄、铜锛、铜凿等用具。经初步调查、试掘,认定这是一处春秋末至战国前期的矿冶遗址,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商周时代是我国矿业大发展的时期。当时的楚国就不止一地产铜,湖北阳新县港下、安徽铜陵、南陵大工山、江西瑞昌铜岭、湖南麻阳九曲湾等地,都发现有商周时期的古铜矿。由于金属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历代官府对矿山开发都实行了垄断经营。楚国也用严刑酷法,禁止民间私自采矿,显然,铜绿山古铜矿是由楚国官府一手经营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当时铜绿山已能提炼出红铜。那么,由这里炼出的红铜又到哪里去了呢?1973年,湖北随县擂鼓墩东周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6000多件,总重量达10万多吨,随县与铜绿山相去不远,曾侯乙墓与铜绿山矿又处于同一时代,完全有理由认为它所用的铜原料取自铜绿山。商王朝为了直接控制这里的矿山开采,在矿山通往中原的重要交汇之地长江北岸曾建立盘龙城。盘龙城与铜绿山仅一江之隔,又与其他几处古铜矿在同一条长江运输线上,矿山产出的红铜在商王朝的控制下源源北上,到达都城的铸造铜作坊。   

在铁器出现以前的青铜器时代,铜产量就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春秋时期,楚国能够问鼎中原,争霸天下,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丰富的矿藏和发达的矿业。

铜绿山古铜矿是我国发现最早、规模最大、开采时间最长并且也是最完整的一处矿冶遗址。其采掘和冶炼工艺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堪称矿冶史上的里程碑。矿井支护、排水、通风和选矿等技术,对于现代矿山生产仍有借鉴意义。

1.根据上文,下列对“老窿”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65年,在“老窿”不断发现古代采矿、冶炼的遗物和遗迹,但当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B.“老窿”是现代矿山开采中发现的古铜矿遗址,在铜绿山几乎遍地都是。

  C.专家初步认定被当地群众称为“老窿”的古代矿坑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D.调查组在“老窿”中发现了许多古代采矿用的遗物,如铜斧、铜锄、铜锛、铜凿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铜绿山是铜矿石富集地区,这里交通便利,开采的铜矿可以通过水运源源不断地运送出来。

  B.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铜矿不止一处,对铜矿的开采和冶炼,都已经拥有了精湛的技术。

  C.盘龙城是商王朝为了直接控制铜绿山的矿石开采而建立的一座城邑,这座城处在长江运输线上。

  D.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表明,古铜矿对该地区的开采,为现代矿山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4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B(“在铜绿山几乎遍地都是”应为“在矿山露天开采的工地上几乎遍地都是”)

2D(文中说:“古铜矿遗址的发现正是现代矿山开采中的另一收获。”可以表明古铜矿对现代矿山没有产生影响,更谈不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6分)

生命源泉的枯竭――水污染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人体的水分占体重的50%60%,儿童体内的水分多达体重的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这3%的淡水中,可直接饮用的又只有0.5%。所以说,水是宝贵的资源,是生命之泉。

    但目前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这些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致病微生物,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达200亿吨,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的“水华”现象,沿岸的一些城市已不能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环保专家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及时保护,十年内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此外,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是地下水也难逃厄运。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医务

人员曾经发现,江苏省兴化县患伤寒病的人竟占全县总人数的万分之一,患者多是中小学生和青壮年。据调查,其中因喝生水而引起伤寒病传播的人占75%以上。这一事例说明,水污染可以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污水中的汞、镉、铬、铅等金属化合物更危险,它们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现在世界上每年有1500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死亡原因大多与饮水有关。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天有2.5万人由于饮用污染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

    水污染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和影响。2004年沱江被四川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下游内江市停水持续26天,逾百万人受影响,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2005年吉林石化发生爆炸,危害人体健康的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006年二三月间,白洋淀再次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当地渔民损失惨重;“华北明珠”白洋淀风光不再,游客寥寥。

现在,治理水污染已成了人类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治理水污染,一定要统一规划,综合

治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有毒物质等可引发传染病,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蔓延。

   B.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大量排入长江,沿岸一些城市已不能直

       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C.污水中的金属化合物进入人体后造成的慢性中毒很难发现,发现时已经无法治愈了。

   D.据调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了受到污染的水,致使每天有2.5万人得病或死亡。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达200亿吨,已经丧失了自身水体功能。

   B.受河流污染的影响,海湾和湖泊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有的地方连地下水都不能饮用。

   C.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原因之一是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水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此以往,许多地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将不复存在。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3BA项中“有毒物质直接导致中毒”错;C项中“很难发现”的信息与原文不符;D项中“得病或死亡的原因并非都是喝了受污染的水”错)

4AA项推断不正确,原文信息不能推知长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B项由地下水难逃厄运推知;C项由治理水污染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推知;D项由“华北明珠”白洋淀已经污染等信息推知)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草之情   

(日)薄田泣堇

暴雨即将降临的天气,原野的道路上沙尘飞扬。我看到一个农夫急急忙忙将割下的草收集起来,浓郁的青草气息向四方飘散。闻到草香,我的脚步自然放慢了。我尽力翕动着牡牛一般的鼻孔,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无法言状的草的芳馨。站到草堆前的一瞬间,我的胸中蓦然浮现出一系列那些被割下的草名称:蓬艾、萱草、野菊、犬蓼、杉菜、露草、酸叶……我不但感知着它们那种不怕践踏、不畏蹂躏的生命之魂,而且切实品尝到了这些杂草可人的清香。我有着天生如牛一般愚钝、正直和坚韧的性格,也有着牛一般的嗅觉。我若也有牛一般的胃袋,我将同牛们一样,变成一个极端的素食主义者。我对此确信无疑。

我对草的这种深情来自何处?

在我看来,草不论多么渺小,多么细弱,都是嵌镶在大地上的生命之眼。它们有触觉,它们知冷热。所谓“生命”,不管采取多么飘忽不定和徒然无为的表现方式,其内里总是积聚着美、力量和光辉。万物之中再也找不到比草的生命更加谦恭、素朴、正直和坚毅的东西了。对于我,草就是“语言”。它是一种一刻也不能安住的奇异的存在。草没有蹄爪,它是一直伫立于同一地方的小兽;草没有声带,它是永远保持沉默的小鸟。

然而,我对于草的亲情并不仅限于此。

孩童时代,我是在草丛中长大的,更确切说,我和草一起成长。我生在乡野寒村,我只有几个小伙伴,我同这几个仅有的小伙伴玩耍,总是选择草地。当我和伙伴们不在一起时,就一个人在草丛上跌打滚爬。因为小草已经开花,结籽,我可以同它们一道玩了。朝鲜牵牛花吸附在手指上,稍一接触,会发出蝈蝈般的鸣声,同时从荚里弹出一棵酸浆果来,使得还是小孩子的我甚感惊异,更促使我玩得天昏地暗,忘了时间。

草地里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小虫,有纺织娘,土蜘蛛,屁股挂剑、俨然军人模样的蟋蟀,生着长长的触角、酸意十足的螽斯,装模作样的螳螂,花花公子般的放屁虫,还有蝼蛄,蚯蚓……这里有着神话之国的君主和小百姓们忙碌而又悠闲的生活。拨开草叶,压弯草茎,向里边一看,这些演员们正上演一幕幕好戏,对我发出一阵阵难以抵挡的诱惑。虫的亮相,虫的情恋,虫的对打,虫的舞蹈,虫的谋反……一声一景,颇为动人。他们一发现有我在盯着,大吃一惊,立即收敛一切动作和表演,草草退场,落荒而逃。于是,这些气急败坏的小冤家们,便来咬我的手指,用长满细毛的双腿,抓蹬我的额头。

那是什么时候,我和上田敏先生一起在京都御苑散步。苑内的草地上嫩芽新萌,在阳光里耀目争辉。上田喜欢法国,他看到这副景象,立即若有所思地说:

“日本的草,大多手感粗硬,法国草原上的青草既柔软又很少生虫,看上去十分舒服。”

我听了,不由感到,这位长在大都市的学者和我这个乡巴佬之间,对于草和昆虫的感触真是相差万里。虫时时咬我的手指,螫我的肌肤,然而它们始终是和我嬉戏的伙伴。

不光是虫,草偶尔也向人露出白牙。萱草有剃刀般的叶子,数度割伤我的指头。蓟草的针好几次刺伤我的掌心。但是,无论在什么场合,我一看见草就满含亲情,真想叫一声“啊,我的兄弟”。哪怕它们沾满沙尘,哪怕他们被牛尿濡湿,我都毫不在乎。

同乐共欢,相辅相成,我和草的关系须臾不可离分。正因为如此,我今天站在暴雨袭来前的田野道路上,一闻到草的清香就不由停下了脚步。

硕大的雨点描画着飞箭般的银线,噼噼啪啪打落下来。那农夫慌忙背起草捆儿跑了,我紧紧跟在他的后头。                                        

12.文章在开头两段多次将“我”比作牛,其用意是什么?(2分)

答:                                                                       

                                                                               

13.文章写“草之情”,“我”对草的“这种深情”来自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意进行 具体概括。

6分)

答:                                                                      

                                                                               

14.从全文看,作者在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两段中三次写到“暴雨”,请简要分析其作用。(9分)

答: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2.(2分)形象地说明“我”与草有着像牛对草一样的深情。(说出“形象”、“深情”各得1分,别种表达为1分)

13.(6分)①草是嵌镶在大地上的生命之眼。②“我”和草一起成长。(每点3分)

14.(9分)①开头一段写暴雨快来了,我不躲雨,却放慢脚步,深吸草香,文章以此引出话题,表达自己对草的深情。②倒数第二段写暴雨,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或答“呼应开头”“ 前后照应”等),回答了了“我”对草的深情的原因。③最后一段写暴雨来了,“我”在雨中追随着草,表达“我”对草的一往情深。结构上是紧承上文,文脉贯通,自然作结。(每一要点得3分。)

4.

题目:声音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填空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                                                                   

                                                                                

   2) 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答: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2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3分)答案一:“窥”。角度巧(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拟人化(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与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每点2分)

答案二:“动”。小园中池水澄清,树木倒映其中,本是静止的,傍晚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风婆娑荡漾,这样静动结合,画面更美。

答案三:“深”。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林茂密扶苏的深浅层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

(仅答出某字无赏析,不得分;答“窥”字,并赏析合理,得3分;答“动”“深”字,并赏析合理,得2分。)

2)(3分)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本卷还有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7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7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未分类
4
57.14%
填空题
3
42.8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单元测试
7
10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