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辽宁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98278
2017辽宁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98278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3-26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723日,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致11伤。延庆区宣传部通报称,动物园已停业整顿。另据了解,伤者下车前曾被提醒不要下车。此事发生后,网络上的各种议论一直没有消停。在这些议论中,有对不守规则的反思,有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知识点:材料作文
使用次数:10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立意参考:①从动物园管理层面来看,可以赞同“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这一观点,由野生动物园的安全问题说开,无论是景区安全问题、生活安全问题乃至社会安全问题都值得重视,不能玩忽懈怠,更不能总是以生命为代价来敲响警钟。由此及彼,以小见大;②从伤者的行为层面来看,可以认同“对不守规则的反思”这一观点,从女子无视园区规则的行为延伸到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乱闯红灯、乱过马路、乱插队、公共场合吸烟、医闹等不守规则的现象,从而警醒人们增强规则意识;③从网友的议论层面来看,可以针对“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观点展开议论,指出面对问题要理性思考,认真反思,而不是调侃,更不是恶意中伤。当然,行文也可以辩证分析,关键是要紧扣材料,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表面态度,阐述看法,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又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它没有规定文体,而由考生自主确定文体,故称之为新材料作文。)要把审题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新材料作文立意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含意或局部含意皆可,以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为底线。此类试题关键在审题。审题时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抓住材料的核心意思立意。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审题程序:①审材料(明寓意),②审提示(定范围),③审类型(选角度)。注意:要吃透材料,揣度出题意图,根据命题意图和体式(关系型或概念型)确立观点。审题立意①抓对象——材料中有哪几个对象?②分主次——几个对象间孰轻孰重,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这是立意的根本点。③抓关键——关于这一重点对象,材料中有哪些关键语句?④辨是非——这些关键语句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肯定还是否定,亦即命题者意图。⑤查原因——造成材料中的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语言表达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7.下面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根据调研编制的《20052015义务教育各项资源指数【注】》图表,请根据图表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图表反映出的内容补充完整(不要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60个字。

【注】指数:这里表示一个变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调研的数据显示:近十多年来,我国义务教                                    

难度:
知识点:图文转换
使用次数:19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近十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在校舍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起点较高,并且继续加强(或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经费投入增长最为明显,但教学条件改善不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重点考查折线型图表。分析图表时,重点要看横纵坐标的指向、折线的发展趋势以及数值的多少。从纵坐标来看,校舍情况和师资力量两块起点较高;从横坐标来看,校舍情况、师资力量和经费投入逐年提高,但是教学条件总体提升不大。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是图文转换题,一般的答题技巧是: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答题注意事项:1.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有“该数据显示(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的。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多余、误推等。

2.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__________,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________,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________,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难度: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使用次数:19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

2)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

3)推究其能够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

【解析】

试题分析:①后两句分别写出了“啸”的传情和达志作用,故此处应该是一句总扩句;②处后列举了阮籍之啸的过人之处,是“啸”的代表人物,故此处承前应填过度启下的句子;③后的内容是解释原因的,从“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可推知是成为“啸”高手的原因。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②句式、修辞要一致。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本题由所给语段第一句可知本段表达的中心内容是“啸”,先说明啸的作用,再并举例论说。要求补写的语句都是在句子的开头,只能从其后给出的语句信息推知,可抓住“呼唤爱情”“表达之志”“阮籍之啸”两“有关”关键词语,反推所填句的大意,根据大意再组成句子,填入空缺处,再试读看是否通顺。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E.“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14.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9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3CD(选对一个得2分,两个都对得5分)

14.(1)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2)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 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

【解析】

13

试题分析:选项 C 虽言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 “虽言”、“定自”两个虚词却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选项D“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诗歌的综合赏析的题目,诗歌的选择题主要从诗歌的意象含义、意境特征、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诗歌的情感、主旨的风格等方面命题,一般错误的选项有明显的错误,答题时对照诗歌的内容,找出错误即可。

14

试题分析:这首诗是说自己当年曾经想为梁朝建功立业,但自从被留之后,功业无成,年复一年,忧愁不已。诗歌三四句,夜半静谧无声,却有抚琴之音,幽幽琴声,却诉说着作者无边无际的愁,这是借琴消忧。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人格象征,君子常御,不离其身。一个遍字,看似写琴声满屋,充斥着整个屋子,却实际在写作者的愁已遍屋了。举目望去,书卷满床,却无睡觉之意,有可能说明作者因愁而无眠,只能看书消愁了。此愁之深之大,可知矣。《归去来兮辞》中“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意思是跟乡里故人谈心使我快乐,弹琴读书能使愁颜破,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不同的。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以对比的方式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回忆命题者引入的诗词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所给诗词的思想情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最后,比较两首诗词思想情感的异同,组织答案。

三、填空题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          ,            ”。

3)《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难度:
知识点:其他
使用次数:14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清荣峻茂。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本题中的“蕙纕”“ 揽茝”“ 沧海”“ 峻茂”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答题时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一般有“填充补足型”和“理解默写型”两种。本题属于“理解默写型”,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审清了题干要求,但有时还不可能马上明确答案,这就需要将与背默部分相关的语句都默写在草稿纸上,然后逐句斟酌,哪些句子符合题干要求,以作为试题答案。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8.33%
语言表达
3
25.0%
填空题
1
8.33%
文言文阅读
1
8.33%
现代文阅读
2
16.66%
选择题
4
33.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材料作文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8.33%
其他
1
8.33%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词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成语(熟语)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蔡心诚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