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江西高三下学期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月考试卷98880
2017江西高三下学期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月考试卷98880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4-11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角 神   

中国古典方形木构建筑檐下四角,或室内神佛造像的台座腰部,往往设置力士、神兽负重的形象,谓之“角神”或“扛坐神”。角神姿态多作奋力托举状,有双臂并举者,有以肩扛顶者,仿佛千钧之重集于一身。它既有支撑屋宇或台座结构的作用,又是传统建筑中少见的具象写实构件之一,兼具功能性与审美性,殊有意趣。

角神表现千钧之力聚集于四隅的设计手法,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以四柱支起屋顶的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正所谓“四隅之阿,四柱复屋”。同时,角神的产生又与中国古典神话不无关系。《全后汉文》言:“四岳阿鲧,绩用不成。”“岳阿”即四极之山,战国铜镜多有四山的形象,可能描绘了四山对天盖的支撑。又如临淄齐墓出土漆盘与长沙楚墓出土帛书图形的四角都绘有四颗树,当代表古代神话中的神树。对角隅支撑物的特别关注,是促成建筑“角神”出现的重要因素。

较早的角神实例见于洛阳金村东周天子陵出土的器物中,将器脚设计为神人、神兽托举造型。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一件钱瓦当上描绘了当时屋宇的简化图形,屋檐下有一托举屋盖的人形,双臂上举,可谓建筑角神的直接实例。由此可知,作为承重功能的艺术化表达,神兽或力士形象的角神已出现在战国建筑之上。另外,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彼时人尚席居,室中铺筵席以坐,为避免滑动,席的四角往往以重物压住,今谓之“席镇”。

汉代建筑不但角部铺作设置角神,柱上或柱脚亦设有托举状的神人、神兽形象。汉末三国时期,建筑角隅设置神兽的做法可见于南京上坊、安徽当涂两处东吴大墓。南北朝时期表现“托举”功能的力士、神兽造型也有若干实例留存至今。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石棺床床脚部雕刻有力士形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件北朝石椁则以浮雕形式表现了屋形石椁四角侍立的武士,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却表现了建筑空间功能上的镇守意义,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

隋唐时期,角神逐渐定型为力士形象,其实例首推陕西唐乾陵“述圣纪碑”上所存石雕角神。宋辽以降,木构建筑角神存留的实例逐渐增多。宋金以降’角神仍流行于山陕一带的庙宇建筑中,并且出现了一些造型奇特的作品。有以角神骑坐于昂上者,形象多为裸身力士,宋青莲寺正殿与藏经阁即属此类。青莲寺角神已为泥塑,头顶与角梁接触面积减小,淡化承重受力之感。明清时期的神像台座或陵墓棺床,形制以束莲居多,扛坐神的使用已不普遍。然而在古风犹存的晋东南一带,仍继续存在着优秀的扛坐神作品。

(选自《力擎桁梧辨角神》,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角神的位置是在古代建筑的屋檐下四角、室内神佛造像的台座腰部,形象是力士、神兽等,具有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特征。

B.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是用四根柱子支起屋顶,这个特点体现在角神设计上就是角神聚集于建筑屋檐下的四角。

C.汉代人比较崇尚的是铺席而坐,他们为了避免席的滑动,就会在四角压以重物,角神的形成就起源于这种席镇。

D.明清时期,角神虽然已不多见,但也并没有绝迹,比如在晋东南地区,人们在建筑或神佛造像中仍然使用角神的形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角神是建筑或造像中承重功能的艺术表达,作用是支撑屋字或台座,姿态多是托举状态,有用双臂的,也有肩膀扛顶的。

B.古代建筑上角神与古代人认为天的四角有山或树的支撑关系密切,他们对角隅支撑物的关注促成了建筑物中角神的出现。

C.战国时我国已.经出现了角神,其直接证据就是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一件瓦当,图像中有屋檐下托举屋盖的双臂上举的人形。

D.现存国家博物馆中的一件北朝石椁上的浮雕武士因为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就没有了角神的作用,但还具有镇守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被认为比较早的角神实例不是在建筑上的,而是在出土于洛阳的东周天子陵的器物上,其器脚有神人、神兽托举器物的设计。

B.角神的位置、造型和功能因朝代不同而不同,如汉代建筑,不但角部铺作设置角神,柱上或柱脚也有托举状的神人、神兽。

C.陕西唐乾陵“述圣纪碑”上所存石雕角神能够证明隋唐时期角神的形象特征,宋金以来山陕一带的角神出现一些造型奇特的作品

D.文章以角神发展为线索,按照朝代先后解说角神的起源、变化等,并用现存建筑、造像和文字记载、出土文物等佐证观点。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1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C(“角神的形成就起源于这种席镇”错误,文中说“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意思是角神与“坐镇”在趣味上是相通的,但角神并不是起源于“坐镇”。)

2.D(“因为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就没有了角神的作用”错误,原文有“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意思是虽然浮雕武士游离于建筑结构外,但也具有角神的意蕴,即也具有角神的特点。)

3.B(“角神的位置、造型和功能因朝代不同而不同”错误,角神在不同朝代的形状、位置有所不同,但功能没有变化,即使是宋代的青莲寺,也只是说“淡化承重受力之感”,但也有承重的功能,至少还有审美功能。)

2.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16日,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②在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名人”辈出,而过去要成为名人必须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才能通过薪火相传、书籍记载等方式广为人知。

③在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

④他读了青年作家郝景芳的获奖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后,掩卷沉思,惊觉人生如梦,白云苍狗,因此不必执念太多,要学会放手。

⑤特朗普早在大学时代就孜孜不倦地汲取商业领域新知,加上父亲耳提面命的教诲,年轻的特朗普就已蠢蠢欲动,欲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②⑤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2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7.A(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合乎语境。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这里望文生义,应为“口耳相传”。无稽之谈,指毫无根据的说法。产品是无稽之谈。搭配不当。白云苍狗,本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合乎语境。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这里褒贬有误。)

3.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美韩两国防务部门当日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决定在驻韩美军部署“萨德”系统,将影响东北亚安全形式,导致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B 有网友认为,特朗普的对外经济政策是围绕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的,其若当选,与美国有这大额贸易顺差的国家的贸易盈余将减少。

C 2016年9月1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开始施行。法律明确禁止的,是个人开展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

D 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掌握了千真万确的史实,而且能够培养起真正热爱和平、守卫和平的认知。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0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8 C A是“联合声明”还是部署“萨德”“将影响东北亚安全形式,导致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表意不明。B “围绕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句式杂糅。D “培养……认知 ”搭配不当,应该是“培养…信念”。

4.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欣赏写景美文的同时,我们很快联想到咏物佳作。景与物有时是难解难分的。物的概念很宽泛,除了人,其他一切  ①  可以统统称作物,    景物不同于动物,动物不同于植物,景物与植物又有密切关系。有些“物”可总称事物,而某一件又不能等同于事物。    写人的一部分,如手、脚、衣、饰,到底属于“写人”还是“咏物”?看起来很复杂。    ,细分是不必要的,文学艺术毕竟不同于其他学问,    从审美出发,于描写对象、方法上大致划分,    赏析,能够意会即可。

A

也许

虽然

假使

然而

只须

惠于

B

抑或

不过

如果

本来

只有

利于

C

或许

但是

倘若

其实

只要

便于

D

大抵

可是

若要

但是

无论

益于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4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9C(根据①可排除D,根据②⑥可排报价A,根据④可排队B,根据⑤可排除BD。)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白桦:文学是我的生命

舒 心

    白桦,1930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文学成为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装书,其中有经典,也有史籍。我既希望文学照亮自己,也希望文学照亮别人。”

  1942年至1945年,白桦离开家乡去潢川就读初中,晚上在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作坊里什么人都有,白桦目睹难民们所受的苦难,创作了第一首诗歌《织工》,发表在《豫南日报》。那一年,白桦15岁。他热心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激愤的文字和尖锐的言谈,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与跟踪1947年,白桦逃离国统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白桦参军后,写一些报道,把战斗故事刻印成画,发给下面的连队;但宣传用的快板,离文学还是比较远。

  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桦随军驻守云南边境;1952年,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在部队开始了诗歌和小说创作。

  1953年,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第二年,白桦的《无铃的马帮》又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王晓棠饰演女一号,由此而一举成名。

  19535月,白桦和胡风初次相识。两年后,他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为此,在后来的“肃反运动”中,他解释了几十次都没法交代清楚。

  1955年,白桦成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的创作员。其间先后出版了《边疆声音》等小说集,《金沙江的怀念》等抒情诗集,成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知名的部队作家之一。

1957年,27岁的白桦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当过好几年钳工。在“文革”中他的作品还一律作为毒草加以批判斗争。

“挫折使我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毁掉,扔掉所有的笔。”白桦说。但是,“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只用一周时间就写出话剧《曙光》。

  1980年底,根据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摄制成的《太阳和人》,又引起一场全国性的大震荡。故事讲述黄永玉等一大批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表达了对祖国的爱,是苦苦的爱恋。

1981年,对于白桦来说,是沉重的一年,举国上下卷入这场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苦恋》有自己经历种种波折后悲凉的情绪。今天回想起来,这场批判是一场观念的较量,是‘文革’后最为激烈的一次,它检验了很多人的观念和勇气。”白桦说。

  1982年,白桦写了一部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这部作品因其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吴越争霸历史,引起了巨大思考和争议。33年后,这部作品得以重排,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89岁的蓝天野终于看到了作品重新上演。

数十年来,白桦的家庭由于他的缘故屡遭不幸。1984年他的儿子曾劝他改变生活方式。白桦复信说:“我不能,因为文学是我的生命。一个有生命的人怎么能不重视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2009年,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发表是白桦看重的事情,因为这首诗他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白桦激动地流泪说:“流了八十年的眼泪,泉水依然涌动,这八十年的泪水,把我这双眼睛洗涤得像儿童那样明亮。”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白桦是一位军人,解放初期,随军驻守云南边境,后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开始诗歌和小说创作。

B.本文没有写白桦在文革时期——六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创作,这是因为这期间由于政治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

C.本文的选材十分集中,把焦点聚集在白桦的文学创作上,而对于白桦其他方面的事情则很少提及。

D.本文在叙述白桦所经历的事件时基本上写出了具体的时间,还多次引用其本人的话语等,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这一特点。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无铃的马帮》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白桦由此一举成名。

B.白桦读初中时,在她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而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与跟踪。

C.白桦的作品饱受争议,1981年举国上下都卷入了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也引起了巨大的思考和争议。

D.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在“肃反运动”中遭到刁难,白桦的家庭由此而在数十年间屡遭不幸。

E.长诗《从秋瑾到林昭》花费了白桦十年的心血,于2009年发表,白桦非常看重这件事,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6.白桦写过电影剧本《苦恋》,有人说,“苦恋”又何尝不是其文学人生的写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分)

难度: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2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B由于政治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错误。话剧《曙光》是在文革结束后的第二天,白桦用一周时间写出的,也就是七十年代写的;另外,“由于政治的原因”于文无据。

5.CEA一举成名的是王晓棠不是白桦。B“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与跟踪”不是“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D“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只是“白桦的家庭由此而在数十年间屡遭不幸”其中的一个原因。)

6.①《苦恋》讲述的是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是苦苦的爱恋。②白桦也是因为其进行的文学创作遭遇了生活的种种磨难,但他视文学为自己的生命。③即使在他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毁掉,扔掉所有的笔,可仍在“文革”结束的第二天仅用一周的时间又创作了话剧《曙光》;还花了十年的心血创作了长诗《从秋瑾到林昭》。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3.33%
现代文阅读
2
16.66%
文言文阅读
1
8.33%
语言表达
3
25.0%
名句默写
1
8.33%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1
8.33%
其他
1
8.33%
成语(熟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词语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8.33%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5201314ljl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