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年泉州市质检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年泉州市质检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1-07-15
题号
评分
一、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完成,每横线上填一句,共6分)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而望矣                 (《荀子・劝学》)

4)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诗经・氓》) 

5)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6            ,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5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

2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渐车帏裳   士也罔极

5)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规矩而改错

二、未分类 (共9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15分)

就亭记     

(清)施闰章

①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1]地故硗啬,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2]也。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一日,积雪初霁,得轩侧高阜,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遂治其芜秽,作竹亭其上,列植花木,又视其屋角之障吾目者去之,命曰就亭,谓就其地而不劳也。

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然或逼处都会,讼狱烦嚣,舟车旁午,内外酬应不给。虽仆仆于陂台亭观之间,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何者?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

③临之为郡,越在江曲,阒焉若穷山荒野。予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解衣盘礴[3]移日,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顷岁军兴,征求络绎,去阁皂四十里,未能舍职事一往游。聊试登斯亭焉,悠然户庭,凭陵雉堞,厥位东南,日月先至。碧嶂清流,江帆汀鸟,烟雨之出没,橘柚之青葱,莫不变气象、穷妍巧,戛胸拂睫,辐辏于栏槛之内,盖若江山云物有悦我而昵就者。

④夫君子居则有宴息之所,游必有高明之具。将以宣气节情,进于广大疏通之域,非独游观云尔也。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注解】[1]临江:今江西清江,时施闰章以江西参议驻此。[2]阁皂:山名,在临江。

[3]盘礴:即箕坐,叉开腿坐,此指不拘礼仪。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                 引领:伸长脖子

B、日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     餍:厌恶,讨厌

C位东南,日月先至。                         厥:其,指就亭

D、莫不变气象、妍巧                           穷:极、尽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游观之地难得引出建就亭之意,接着写就亭周围的形势,建筑的经过和取名的原因。

   B、文章布局平稳而有变化。第二段没有紧续第一段来写登临就亭所见之景以及游观之乐,而是宕开一笔,泛论士大夫寄情山水之难,来反衬下文自己得自就亭的山水之乐。

C、最后一段是第三段意思的补充和深化,以谦逊之语结束,委婉而有余韵。

D、本文描述生动形象,议论深刻独到,体现出奔放而不失含蓄、华丽而不失清新的语言风格,是古代“记”类文中的佳作。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

1)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 

                                                                         

2)予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  

                                                                          

3)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2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2B  餍:吃饱(3分)

3D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朴实简洁(3分)

4、(1)古代士大夫在外做官,大都能够寻求山水之景来愉悦自己。(3分)

  2)我怜叹它的破败,那里的百姓也习惯于我的政务宽简,一起休息,相安无扰。(3分)

  3)我私下里想这样做,没有实现,姑且和宾客好友饮酒作诗,欣然而醉。(3分)

文言文《就亭记》译文:

有适宜于游览观赏的地方,没有动用人力修整的烦难之事,二者常常很难兼备;在官舍中找到,离住处很近,就特别难。临江土地本来不肥沃出产少,官署破败简陋,没有优美的山坡亭台楼阁。我到了临江就建了几间屋舍作为阁山草堂,意思是与阁皂山靠近。然而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登高远望,心里常常闷闷不乐。一天,下了很久的雪,天刚放晴,发现草堂旁有一处高地,我翘首向南远望,山色青翠积雪洁白,色彩鲜明,我非常高兴。于是整理那些荒芜的杂草,在它的上面建了一个竹亭,有序地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又看到那遮挡我视野的屋角就除去它,我为它取名叫做就亭,就是说顺着地势而不必劳累。

古代士大夫在外做官,大都能够寻求山水之景来愉悦自己。但是有时临近都会,诉讼案件繁多喧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里里外外应酬不过来。虽然在山坡亭台楼阁之间往来,每天酒足饭饱,听音乐演奏,但是胸中欣赏山水的兴致大概已经很少了。为什么呢?身体倦怠,心情烦闷,而精神因为这些受到妨害。

临江作为郡府,远在赣江的偏僻处,寂静得像是穷山荒野。我怜叹它的破败,那里的百姓也习惯于我的政务宽简,一起休养,相安无扰。这里民俗俭朴打官司的少,宾客很少到这里,属员散去(公务完毕)就关门,于是脱下官服伸腿坐地一段时间,欣赏山水的念头,在我的心中显现出来。近年打仗,征求军用财物接连不断,距离阁皂山四十里,我没能丢下公务前往一游。姑且试着登上就亭,就亭幽静,靠近城墙,它的位置在官舍的东南,那里,太阳和月亮首先出现。碧绿的山,清净的水,江上的白帆,沙洲上的水鸟,烟雨或隐或现,橘柚鲜绿夺目,无不变幻形态、极为美好,触击内心掠过眼帘(赏心悦目),这众多美景都聚集在就亭内,大概像是江山风景来取悦我亲近我一样。

君子居家就有安息的地方,出游一定要有好的佐游的工具。用它们来发泄心中的郁积,调节自己的情绪,达到开朗舒畅的境地,不只是游览观赏而已。我私下里想这样做,没有实现,姑且和宾朋饮酒作诗,欣然而醉。

2.

简答题。

(1)“我可不愿意这魔鬼般的人再来找我。”甘果瓦想。于是他追上了堂・克洛德说: “等一等呀,副主教先生!你对那位姑娘――也就是我的妻子――关心,那挺好呀。你想出了一个妙计,把她救出圣母院,可是你的那个计划对我绝对不适用。我刚才想到了―个好主意。假若我有办法不让自己的脖子给活结套住也能把她救出来,你说怎样?”―― 《巴黎圣母院》

克洛德想出的妙计是什么?而甘果瓦又有什么好主意?请简要概述。

(2)“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子弟尽低头。”这副对联道出关羽一生中最得意的两件事。请简述“单刀会鲁肃”的情节。――《三国演义》

选择第(   )题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参考答案:克洛德的妙计是:教堂只许被看到进去的人才能出来,所以甘果瓦可以进教堂和爱斯梅拉达换穿衣服;把她替换出来。甘果瓦的主意是:因为流浪汉们都是勇敢的,埃及人都喜欢爱斯梅拉达,所以可以挑动他们攻打教堂,趁混乱,救出教堂里的爱斯梅拉达。

2参考答案:鲁肃邀关羽赴宴,企图讨还荆州。关羽明知是计.单刀从容赴会。鲁肃提起归还荆州事,关羽假醉推托,借故离席,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向江边走去。东吴众将迫于鲁肃受制,不敢出击。关羽登上自己的船,才放鲁肃,鲁肃吓得魂不附体。

3.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①而已矣。”   

【注释】①运:转。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选段看,孟子是反对攻伐燕国的,他认为会造成“水益深,火益热”的后果。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

C、孟子以为是否攻打燕国应该看燕国人民的态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的意愿。

D、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

2)结合下面选段,请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3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1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3分)答案: 选A 。孟子并不反对,而是认为应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如果不能使百姓“避水火”反而“水益深,火益热”,就会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

2)(3分)答案:孔子和孟子战争观的立论基础是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原则。(1分)

不同:孔子希望用“仁义”代替战争,“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件为政大事,孔子毫不犹豫地主张“去兵”,其对战争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态度于此可见;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仁政",只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使百姓远“避水火”,就可以攻伐。(2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论 沉 思               泰戈尔

①我们只有通过沉思,才能认识最高深的真理,当我们的意识完全沉静在沉思之中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仅是一种获得,而且是我们与它的合一。

②因此,只有通过沉思,让我们的灵魂与思想的最高峰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所有的活动、言辞、行为才能变得真实。

③让我在这里为你们引用一段在印度经常被引用的有关沉思的话吧:

④“我沉思宇宙创造者那值得敬慕的力量。”

⑤“创造者”这个词的含意由于经常使用而变得庸俗了。只有当你把广漠的宇宙整个带进你直觉的视野之时,你才能说,神从他那无限的创造力中创造了这个世界。但神创造世界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每时每刻连续不断的创造。

⑥所有这一切表明了创造者无限强大的意志。它不像万有引力定律,也不像我不能崇拜或不能认同的某些抽象物。但这段话说的力量是“值得敬慕的”,它认可了我的崇拜,因为它属于一个至上者,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

⑦这个力量体现在哪里?

⑧一方面,它是大地、天空、星河;另一方面,它是我们的意识。

⑨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倘若在它的源泉和中心没有意识、没有那种至上意识的存在,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世界。

⑩神的力量‘经进发就向前奔涌,它既是我们的意识,又是外部世界的意识。它的分裂往往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而实际上,创造的这两个方面正如它们出于同一来源一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⑾因此,沉思意味着我的意识和外部广漠的世界的合一。那么,这种统一在何处呢?

⑿在那伟大的力量之中,在发射出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意识的伟大力量之中。

⒀沉思并非使我占有了某物,而是要弃绝自我,使我与一切创造物融为一体。

⒁这就是我们引用的有关沉思的精义,我们要用心记住这话――反复地背诵它,直到我们的心灵安定下来,排除一切迷乱杂念为止。这里没有损失,没有畏惧,没有要我们忍受的痛苦――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变得单纯、自然――我们变得自由了。沉思――就是去领悟真理,去生活,去运动,并在沉思中去获得我们的存在。

⒂让我再告诉你们有关的另一段话,那是在我们的学校里,孩子们沉思和每日祈祷时所使用的一段话:

⒃“给我们意识,让我们在其中顿悟――你是我们的父亲。”

⒄然而,这个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完全实现,这就是我们之所以不完美、受苦和犯罪的原因。因此,我们祈求能够在我们的意识中实现这一真理,我们祈求能够这样去做。

⒅当我们完全实现了这个伟大真理,那么,我的生命将以它的谦卑,以它的自制,在敬仰崇拜的温馨中去表达它自己的真理。

 ⒆我们在祈祷中有时虽然没有用我们的全部心思去充分认识所用的词语,而只是机械地说出它们的发音,然而它们使我们得到满足。“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词。

(20)因此,在我们的沉思中必须更深刻地理解“父亲”这个词的意义,以使我们的心灵处于它真实的和谐之中。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认为沉思能够让人们的“灵魂与思想的最高峰联系在一起”,只有沉思才能“认识最高的真理”;沉思意味着自我意识和外部广漠世界的合一。

B、作者认为,由于自我和世界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因而意识之外有一个外部世界。沉思就是要弃绝自我,使我与一切创造物融为一体。

C、作者在文中前后引用了印度有关“沉思”的两句话,并围绕这两句话展开分析,挖掘出“沉思”的精义所在,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我存在的思考。

D、作者在文章第(17)(18)两段连续使用四个“真理”,这四个“真理”的内涵相同。

E、本文是泰戈尔哲理散文的代表作。全文篇幅短小,但微言大义,简洁的语言中蕴涵这深刻的哲理,体现了泰戈尔认识的深刻性和思想的深邃性。

10、文章结尾将“沉思”说成“父亲”,意在说明什么?(3分) 

                                                                          

11.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沉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9、答案:B D( B 因果关系颠倒。不符合原文“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我的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的意思。D、四个“真理”的内涵并不一致,前三个“真理”的内涵一致,都指“沉思”;最后一个“真理”是前三个的升华,其内涵与前三个不相一致。5分,答对一个给3分,错一个扣2分)

10、(1)答:文中将“沉思”说成“父亲”,意在说明沉思能够像慈父一样给人以真实的和谐和永久的温馨。(3分)

11.①认识最高深的真理;②使我们所有的活动、言辞、行为变得真实;③在领悟真理、生活、运动中获得我们的存在,并使我们的心灵安定,能排除迷乱杂念。(4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3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8
61.53%
基础
4
30.76%
很难
1
7.6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名句默写
1
7.69%
未分类
9
69.23%
填空题
2
15.38%
选择题
1
7.6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单元测试
13
10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飞豹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