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年鞍山市质量调查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年鞍山市质量调查二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1-07-15
题号
评分
一、未分类 (共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李天刚

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道、佛三教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在儒、道、佛三教中,儒教强调整齐划一,具有专制特征。确实,孔子的时代,儒家只是一种民间学说。鉴于社会道德的沦丧,孔子、子思、孟子这一派的学说特别注重社会和谐,这并不错。先秦儒家传教的时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也很好。但是,秦汉以后的儒家有一个大问题,即它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借以建立一个从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一统天下。儒家在古代中国,成为和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相似的国家主义学说,它限制个人,妄自尊大,压迫文化多样性

幸好,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种多元文化。唐代以后,我们有儒、道、佛三教并立。当儒家越来越沦为官方哲学的时候,域外传入的佛教,民间复兴的道家和道教,不断济儒家之穷,用鲜活的思想滋润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种修身养性实事求是的个人学说。明清以来,怀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学者,如朱熹、王阳明、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或明或暗地采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精华,甚至还采纳了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欧洲天文学学说,用以改造儒家。因此,今天我们谈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时候,更需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传统是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的非儒家继承,可能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更有利。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延续性的国度,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有过自己相当不错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幸福生存的天堂。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直到清末民初,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还居住在不同样式的住宅里。它们都是按照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建造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最近几十年,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整齐划一的单调建筑样式替代了多样性的古代建筑。现在想要看到一点不同的建筑,必须在休假期间去朱家角、周庄、丽江这样的旅游景点,如参观博物馆一样地端详着这些古董。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语言多样性。历史上,国语、英语、法语、江苏话、浙江话、广东话等各地方言和上海的本地话同时流行。正是在这种语言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保存和发展了京剧昆剧沪剧越剧锡剧淮剧,也引进了中、英、法文的话剧、电影等文明戏。然而现在,这种语言多样性大大削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这种动力,导致发展性的破坏,可能会对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1.下列有关儒教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时代的儒教特别重视社会和谐,有利于治理沦丧的社会道德。

B.先秦时代强调个人修养的儒教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

C.秦汉以后的儒教曾逐渐走向限制个人、压迫文化多样性的道路。

D.唐代以后经过改造了的儒教已成为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理论指导核心。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下,儒家的国家主义学说性质发生了改变。

B诸子百家式的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C.中国经济只要高速发展就能为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

D.大大削减了的语言多样性文化的延续性受到影响的表现之一。

3.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它所信奉的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B.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的多元文化的发展状态,直到近代才有显著改变。

C要实现现今中国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可能要以限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代价。

D如果我们能恰当地保持和建设文化多样性,将对建立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D    2C   3C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书鲁亮侪

〔清〕袁枚

鲁之裕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鲁效力麾下。

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替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谩曰:若问云何?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揖鲁入,曰:印待公久矣!鲁拱手曰: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噪于士民,下车而库亏何耶?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鲁曰:甚,具汤浴我!径诣别室,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良久,击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丈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之省。与之印,不受;强之曰:毋累公!鲁掷印铿然,厉声曰:君非知鲁亮侪者!竟怒马驰去。

至省,田公南向坐,面铁色,盛气迎之,鲁曰:汝不理县事而来,何也?曰:有所启。曰:印何在?曰:在中牟。田公干笑,左右顾曰:天下摘印者宁有是耶?皆曰:无之。两司起立谢曰:请公并劾鲁!鲁免冠前叩首,大言曰:固也。待裕言之:裕一寒士,以求官故,得官中牟,喜甚,恨不连夜排衙视事。不入境时,李令之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见其人,知亏帑故又如是。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沽名誉,空手归,裕之罪也。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归陈明,公若以为无可哀怜,则裕再往取印未迟。裕何人,敢逆公意耶?田公默然。叹曰:奇男子!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鲁曰:几日?曰:五日,快马不能追也。鲁曰:公有恩裕能追之裕少时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疏请赐契箭一枝以为信公许之遂行五日而疏还中牟令竟无恙。 

(选自《四部备要》本《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yē),受暑热。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命摘中牟李令印,即中牟      代理        

B 下车而库亏何耶              :刚刚

C 盛气迎之,鲁曰              :盯着看              

D入境时                    :料想

5.下列选项中能体现鲁亮侪是奇男子一组是(3分)

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    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

吾甚,具汤浴我!        击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丈夫也!

鲁掷印铿然;厉声曰:君非知鲁亮侪者!  公若以为无可哀怜,则裕再往取印未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亮侪微服前往中牟,途中听到父老赞李令,于是决定不就职。

B.田公为政严厉,麾下接受命令都小心谨慎,唯有鲁亮侪丝毫没有敬畏之感。

C.李公给鲁公官印,鲁不接受,想冒险替李公求情,李公大惊问为什么。

D.在摘印事件中详写了私行察访、与李令见面、说服田文镜三个片断,凸显了人物形象。

7.请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 有 恩 裕 能 追 之 裕 少 时 能 日 行三 百 里 公 果 欲 追 疏 请 赐 契 箭 一 枝 以 为 信 公 许 之 遂 行 五 日 而 疏 还 中 牟 令 竟 无 恙 。(4分)

2)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3分)

3)径诣别室,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3分)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1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C(斜视,表示藐视。)  

5C

6DA.见了李公,听过解释之后才决定不就职的。B.“唯有鲁亮侪丝毫没有敬畏之感错。C.先惊问,后给官印。)

71)公有恩/裕能追之/裕少时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疏/请赐契箭一枝以为信/公许之/遂行/五日而疏还/中牟令竟无恙(4分,对两处1分,错断或多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好官走了可惜,等鲁公来,何不去向他申诉?(1分,大意1分)

3)径直到别的房间里去,一边沐浴一边思考,内心不能不感动。(1分,大意1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话语的姿态

徐坤

    那时候,他还只是用眼睛说话。由于家境穷困,不得已,他辍学了,天天到坡上去放羊。乡人邻里常能看到,一个黑黑瘦瘦、大眼睛、光脚板的蓬头少年,腋下夹着一本书,手里挥动着牧羊鞭,率领一群翻毛羊出没在山冈和河边草地上。人来搭讪,他只用他那一对黑白分明的大高考资源网眼睛抬眼一瞟,算是打了招呼,过了礼节,而那阴郁的眼神背后及那紧抿的嘴角下边,隐藏的分明是深深的倔强、不甘,不屑于与之为伍,一心要挣脱命运摆布的无限奋勇和焦灼。

接着他开始用嘴说话,绷紧的厚唇如遭挤撬的蚌壳一样艰难地张开了。他投的一篇小稿被乡广播高考资源网站播发,命运从此出现转机。他被录用为乡播音员,国情民意大事小事都从他乡音浓重的厚唇里吐露出来。他的双唇开阖翕动得勤奋,很快乐,很艰辛,嘴角常常挂满小泡,唇上的死皮也一层层脱落,但那眼神却逐渐清澈而幸福,完全被茁茁向上的欢欣布满了。

然后他开始用形体说话。被调到县文化馆的他,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喉舌部位,户口编制及其身份等高考资源网等都变得正规了。这时他说话的部位是脊柱,并且是颈椎以下腰椎以上的那一段短暂的部位。这一部分的整体经常是弯曲着的,并且还要时时高低起伏唯唯诺诺地在别人的语音下振动,卑躬屈膝的幅度要依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定。口和眼等诸器官这时都已暂时闭塞,从不直言直视地参与肢体动作。他的睫毛永远低垂,嘴角永远上翘且缄默而含笑。而大脑,这时却架在颈椎上面急遽地内部动作着,一刻也未停止过审视、揣度和暗算。

再后来,当上了县领导的贴身秘书以后,他的话语才能就达到了峰巅。这时他浑身各器官开始一同动作共同加入话语的姿态里来,身、形、步、手、眼配合默契,说、唱、坐、念、打技巧俱全,待人接物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腿到身到,真是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难事能在他的话下。他的肢体各个部位运筹帷幄,意趣横生,无论是眉飞色舞抑或是愁苦满面都可能是他故意做出来的面相。各门语言这时都已被他修炼得炉火纯青真正到家。

后来再见到他时,他已用肚子说话了。啤酒肚,蓦地从裤腰以上胸乳以下山包似的凸起,无论何时肚子总是要先塞入对方视觉,如七月怀胎的妇人在向人诉说某种秘而不宣的骄傲。整个身体的重心这时集体后移隐藏开去,只剩两手交叠着,习惯性抚在肚皮上方,有时是左手压着右手,有时又是右手压着左手,胖胖嘟嘟,长出满手酒窝。从前黑白分明的大眼,现在则变得酒汪汪的,夹一些红丝在里面,神情之中有一些心满志得俯视众生的漠然。看不大清楚他的嘴,只有一些朦胧含混的单词语意从皮带勒紧的肚脐眼中嗡嗡地传了出来:啊,啊,好,好……从前高考资源网那只无比玲珑伶俐的大脑,此刻也似乎躲在漠然的眼神后面休眠。

据说,此时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

(选自《名作欣赏》2006年第5期)

11.下面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定位于“给小人物画像”,作者以敏锐的发现力,捕捉到了体态与说话的最佳结合点――话语的姿态,从而使短短的篇幅,承载了人物一生命运的沉浮。

B.小说漫画了一个官场中人的生命历练过程,虽然语带讽刺揶揄,但也暗示出主人公的命运其实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必然。

C.小说先后多次描写了主人公的眼睛,这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的变化,从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完整塑造。

D.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得益于诸多富有生命力的细节,把人物命运的演进切割得层次分明,层层递转。

E.小说并未直接进行社会环境的描写,但却着意透过人物形象折射出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特点。例如,在主人公被录用为乡播音员这件事上,作品就借此折射出当时录用人才过于草率的现实。

12.小说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人物五种不同的话语姿态,其实每种姿态都是一种性格、一种人生。请任选其中三种“话语姿态”,说说它们分别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6分)

13.概括小说在画横线部分的描写中体现出来的一些语言特色,并举例赏析。(6分)

14对于第段,有人说这个结尾多余,应该删去;有人说“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这段话的位置应该在第段“后来再见到他时”的后面;有人认为这个结尾非常精妙,不可以改动。对于这几种观点你是怎样看的?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8分)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1.(5分)B E B项“暗示出主人公的命运其实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必然”文本中找不到根据。E项“着意透过人物形象折射出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特点”言过其实,“借此折射出当时录用人才过于草率的现实”的判断过于牵强。)

12.(6分,每点2分,答出下面任何三点均可得满分。多答按前三点赋分。)

1)用眼睛说话:突出了一个不甘命运摆布的少年无限的奋勇和焦灼。

2)用嘴说话:突出了一个茁茁向上的青年艰苦快乐的奋斗。

3)用脊柱说话:突出了一个初入官场者的小心谨慎与唯唯诺诺。

4)用浑身的器官说话:突出了一个深入官场者的圆滑世故与真真假假。

5)用肚子说话:突出了一个官场得意者心满意足与漠然麻木。

13.(6分,每点3分,答出下面任何2点均可得满分,但要注意答案既要有概括,也要有例证。)

1)充满讽刺色彩,幽默而辛辣,如振动及其幅度,用词令人忍俊不禁;

2)比喻贴切生动,如蚌壳七月怀胎的妇人两个喻体,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了初出茅庐的青涩、艰难,以及志得意满后的优越感和成就感;

3)对偶、反复等整句的运用,着力铺陈,像身、形、步、手、眼配合默契,说、唱、坐、念、打技巧俱全,把人物的圆滑世故表现得淋漓尽致。

14.(8分)答案示例:

这个结尾很精妙,不可改动。

1)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使得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更具有典型意义;(人物的角度)  2)使文章主题得到了拓展,使小说的讽刺意味更加深刻辛辣,同时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回味空间;(主题的角度)  3)结尾的这个交待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情节结构的角度)

如果将这个结尾删去,必然会大大降低小说的思想价值,而如上这些艺术效果自然也无从谈起。如果放到第段“后来再见到他时”的后面,就突出不了主人公身份发生根本转变后“话语姿态”的特殊性,在人物塑造和主题的突现方面就减色许多,小说也没有了余味。

(这道题是探究性试题,提倡开放式作答。答案示例给出的只是一种参考思路和形式,实际答案也可就某一点进行深入剖析。因此,评分宜相对宽松,只要言之成理,有探究论证过程即可酌情赋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张海迪*:像诗一样生活(有删改)

  20岁以下的人,很少有人还记得张海迪。20年前,她是“时代先锋,青年楷模”,当时,医生断言,她活不过27岁。今年,她已经47岁了。也许医学延续了她的生命,但是,靠一次次手术延续的生命,究竟会有多少光泽呢?20年前,张海迪扼紧命运咽喉的时候,还是充满朝气的青年,20年过去了,她是不是还在敲命运的门?五四青年节前夕,《艺术人生》栏目请来了张海迪,请来了一个像诗一样生存的灵魂。 

关于快乐

  快乐是很难的,我们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为了来《艺术人生》做客,她还专门买了一件新衣服。但张海迪说,在病痛中从来没有一件让她真正快乐的事。 

  张海迪是山东省作协的专业作家,但写作是痛苦的,她常年患有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写。她做过五次大手术,手术是痛苦的。特别是她鼻子上的皮肤癌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的,她清晰地感觉到刀把自己的皮肤划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又缝合。第一次听说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终于可以解脱了。张海迪说: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活了下来。 

  她写小说散文也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她画油画,读硕士,拍MTV……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说她要努力创造美的生活。主持人朱军问她,你这样坐着是不是很难受,她说,是的,非常难受,可我已经这样坐了40多年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今年的的提案是在高校进一步推行无障碍设施。我很痛苦,可我一样可以让别人快乐,张海迪说这话的时候,诗意从她身边弥漫开来,充盈了《艺术人生》整个演播大厅。 

关于名声

  20年前,张海迪拥有了显赫的名声。这样的名声对于一个演员,一个明星来讲,是求之不得的。可惜张海迪不是,张海迪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脆弱的灵魂。 

  83年开始,她就是作家,可是她说:这些年我非常清楚,我文学之外的名声要大于文学创作的本身……。她还说,我从来不去在意那些事情,我只在意文学创作的本身。我怎么样能够把我的作品写的更好……但是,谁都看得出,她在意的是她总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好,总觉得自己的书畅销,是因为自己的名声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作品,所以,她一直在不停地压榨自己。但是,作为一名残疾人,她能够接触到的社会实在是太有限了,于是,她就拼命到自己的内心去挖掘,去进行艺术想象,在这样的压榨和无奈中,张海迪越发痛苦。身体上的痛苦别人看得见,她也说的出来,而这种内心的痛苦,张海迪却用手中的笔表达出来了。 

朱军在现场三次引用了张海迪作品中的原话,我们看到,张海迪由衷地笑了,或许,这一刻,她是快乐的。 

关于散步

散步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三样道具:闲散的心情,怡人的景色以及健康的双腿。这三样,张海迪都没有,但她照样可以散步,她有丈夫王佐良的陪伴。他们的散步是这样的:王佐良推着她的轮椅,这样,腿就有了。为避开围观的人群,散步的地点就在自己家里,这样,闲散的心情也有了。至于怡人的景色,在张海迪的想象里。她不断地描述自己想到的风景,一棵树,是柳树,柳叶是绿的,一片湖,湖水是蓝的,一根电线杆,一阵狂风,一场疾雨……景色在张海迪的描述中仿佛就在眼前。20年的光阴,他们就是这样,一边“散步”,一边说话,就象亲爱的同学和朋友。10多年了,王佐良几乎没有外出理过发,他的头发都是张海迪给他修剪的。20年,张海迪活在诗意里,活在自己单纯的世界里,王佐良是那个读诗的人。

《艺术人生》请张海迪现场作画,张海迪画了一座山,一片云和一只飞鸟。在她看来,生命无非如此。对所有问题,张海迪说的,想的,都很单纯。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会这么单纯,单纯得像一首简短的诗。

* 张海迪:5岁时因病高位截瘫。致残后在病床上艰苦自学,翻译和创作了多部作品,获多项荣誉称号。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学习的通知。)

1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张海迪说,她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她活了下来,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对个体生命的珍惜。

B.当张海迪认识到自己的书畅销是因为名声而不是作品本身时,她就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并强迫自己把作品写得更好。

C20年的光阴里,王佐良以他们独有的散步方式分享着张海迪的诗意世界,充分表达了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理解和欣赏。

D.文章结尾描述了张海迪所作的画,这幅画反映出了张海迪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那是一种宁静、执著、坚韧、单纯的人生境界,是张海迪对生命本质的诠释。

E.《艺术人生》选择在20年后的今天访问张海迪,意图就在于让公众有机会以一种更加直接、亲切的方式与时代人物对话,从而获得对时代人物的更为真实、深刻的理解。

16.请概括文本内容,说说张海迪是怎样像诗一样生活的。(6分)

 

17.朱军在谈话中三次引用了张海迪作品中的原话,张海迪为什么由衷地笑了?(6分)

 

18.这篇访谈的原文还有第四个小标题――“关于如果”,在这个小标题下作者向张海迪提出了一系列假设的问题,像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社会影响,那么你今天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如果你能够站起来,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等等。请你也向张海迪提出一个假设的问题,并为她设计一个回答,然后再说出这样回答的理由。(8分)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5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5.(5分)B D  B项张海迪“认识到”的“自己的书畅销是因为名声而不是作品本身”文中并未提供根据,而答案默认为一种事实;“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是对“压榨”的曲解。D项“执著、坚韧”不对,应该为超然、淡泊之类。)

16.(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在个人的痛苦和不幸中,用顽强的意志创造美的生活,为他人创造着快乐。

2)不为声名所累,甚至将声名看做实现个人文学理想的障碍。

3)在极端恶劣的现实条件下努力创造着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17.(6分,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1)因张海迪的作品再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因此听到作品中的原话,就犹如听到了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因此而倍感亲切。

2)张海迪的心声被人理解,作品得到认可,因此而快慰。

3)她造就了艺术的生命,感染并影响了他人,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为此而欣慰。

18.(8分)探究性试题,开放性作答。但要满足如下要求:读懂了文本,问题有价值,所作的回答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解释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3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2008年辽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赋分。(注意错别字每错1个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

二、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0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基础
2
20.0%
中等
6
60.0%
很难
2
2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未分类
5
50.0%
名句默写
1
10.0%
选择题
2
20.0%
填空题
2
2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单元测试
10
10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buma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