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高中语文月考试卷1949
2011高中语文月考试卷1949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1-07-15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读音分别为:zhēnxián  A组的读音分别为:chèyānchēng/tang C组的读音分别为:mèi/juéchìchuò  D组的读音分别为:huáixuè/xièqi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文身   诡谲   流金铄石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B.桥礅   碑帖   原物璧还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简练   宽宥   犯而不较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

D.更迭   歆享   濯污扬清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解析):B项中的桥礅应为C项中的犯而不较中的应为D项中的暗剑难防中的应为

3.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B. 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D. 1984年12月26,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 B 语意重复,句式结构不一致,去掉树上C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首次移到抵达之前。

二、未分类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每年清明时都会在这里进行黄帝陵祭祀。

    重视祭祀祖先,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先秦道家学派的《道德经》(《老子》)、《庄子》两部书则从反面说明了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揭示了礼仪的不足。《道德经》认为,礼仪产生于道德废弃以后的时代。《庄子》继承了《老子》对礼仪的观念。《庄子》记载,老子去世时,好朋友秦失来悼念,和一般人的悲哀痛哭不同,秦失是三号而出。有人不理解,问他。他解释说,人出生,可谓应时而生;人去世,可谓顺命而行。人只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哪里会有悲痛的情感呢?这说明,老子、庄子通过对自然天道的深刻体悟,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超越礼仪形式的约束,甚至认为礼仪所表示的正常感情也不必要,一切顺其自然才好。当然,老庄的看法也使得后来祭祀礼仪没有完全被神化。

    这里需要指出,在我国古代,从人文角度正面肯定祭祀礼仪的意义,并且认为礼仪所表现的应当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才是占主导地位的观念。

    关于古人祭祀对象的基本原则,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清楚的表述。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人将家族世代做官看成死而不朽,鲁国大夫叔孙豹不同意这个解释,按照叔孙豹的意见,官位高,俸禄多,世代为宦,都不足以不朽,只有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才可能虽久不废,永垂不朽。

    这里应当提到孔子的贡献。众所周知,孔子重视,特别强调必须以”“为基础,的实施,又是表达人本思想的”“情感的有效途径。比如,孔子感慨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他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们在进行礼仪活动时,内心还应该有真实感情。在孔子看来,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礼品、礼仪等,都是有形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礼仪形式所蕴涵的礼仪精神。

    孟子则进一步将孔子所说的解释为人的本心,他认为真正的礼仪是人本心的自然流露。在政治活动中,如果不遵循礼仪原则,就是失其本心。又如,一个人去世后,按照古代礼仪,应该用棺椁装殓。孟子解释说,这不是为了好看,而主要是为了尽于人心,表达后人对死者的哀思感情。

    根据孔子、孟子的观点,祭祀仪式所表达的,主要就是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后人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这正是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之义,也体现了孟子礼仪要尽于人心的意思。   

    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祖先礼仪,一直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确实,黄帝之所以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后人的祭祀,与黄帝时代取得的巨大文明成就有密切关系,与先民们所立的大功大德紧密相连,后人祭祀黄帝就是在追思他的不朽功德。

                                           (《光明日报》200786日,有删改)

5.下列对中国古代祭祀的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重视祭祀祖先,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教化,维护宗法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B.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存在矛盾,礼仪形式繁琐,违反人的自然性。

C.把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之人作为祭祀对象是祭祀的一个基本原则。

D.强调祭祀必须由人的内在情感作基础,礼仪要尽于人心,心祭重于行祭。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远古先民祭祀黄帝,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在一种庄重的仪式中,追思他如何创造文明,如何造福子孙。

B.中国古代祭祀,有着一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祭祀不是一味祭祀鬼神,也不是一味盲目崇拜,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C.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形式和理念,完全受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影响,祭祀礼仪充分表现出儒家的传统文化精神。

D.中国古代祭祀活动大多是用来表达人本思想的”“情感的有效途径,不重礼仪形式,看重的是蕴涵的礼仪精神。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庄等人对礼仪的批评,也是使得我国后来礼仪形式没有完全被神化,保留了一些理性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B.古代祭祀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这样,中国古代的祖先祭祀礼仪便充满了人文性。

C.今天我们应当肯定祭祀活动对人文精神的陶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有着它独特的价值。

D.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人们的祭祀,延续至今,这为后人祭祀先祖的礼仪具有人文精神提供了精神基础。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5B(原文是可能存在矛盾”)

6B(A从第1段和最后一段分析可以看出以后祭祀黄帝,才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追思他的不朽功德;C“完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想说法过于绝对;D从文章第6段可分析得出不重礼仪形式不合文意)

7D(前提与结果倒置,原文是说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礼仪,一直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池狭以浅,其君愚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①高、国、鲍、晏: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不与:不在其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坚以新,士以饱             选:挑选,这里是经过挑选精锐的意思

B.吾闻君三而三不成者           封:封赏,这里是受封赏的意思

C.君上骄主心,下群臣           恣:放纵,这里是使……放纵的意思

D.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    过:过错,这里是犯过错的意思

9.下列句子中,属于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的一组是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

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  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常想要作乱,但忌惮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想带兵去讨伐鲁国,名为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

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就突出他为保卫祖国,号召、激励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

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捭阖,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展现了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胸中的韬略和游说的才能。

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他作乱的阴谋才容易实现,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2)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

3)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1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8.D 过:责备,非难

9.B

10A(田常欲作乱而移高、国、鲍、晏之兵攻鲁,不是他自己带兵,目的是转移视线,以削弱臣势力,不是控制军权。)

11.(1)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3分)

2)我们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4分)

3)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就派子贡南下去见吴王。(3分)

本卷还有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8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8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37.5%
未分类
4
50.0%
填空题
1
12.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单元测试
8
10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馨梦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