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山西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期中考试2616
2011山西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期中考试2616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1-07-15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敷衍    舞榭歌台    陨身不恤    俯瞰

B蹊跷    大煞风景    怨天犹人    省悟

C.幽咽    快怏不乐    熠熠发光    追溯

D.官邸    嘎然而止    焕然冰释    雾霭w.w.w.k.s.5 u.c.o.m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6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A项“陨”应为“殒”;B.“犹”应为“尤”;C项全部正确;D项“嘎”应为“戛”,“焕”应为“涣”。)

2.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A项“沸沸扬扬”原指水烧开后水面气泡翻滚蒸腾,后形容议论纷纷;B项“忍俊不禁”形容忍不住发笑,与后文的“笑起来”重复;D项“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捞到好处。C项“实至名归”指实和名都达到了。)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通过,结束了我国医学界长期以来无科学规范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为今后临床医学在网络成瘾方面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

B聂绀弩的刚烈之气,愈到晚年,愈为显扬,他对庸俗的腐朽的事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与愤怒。

C.近日,蒙牛老总牛更生向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家写万言书,请求援助的事情,见渚于报端,人们对此事褒贬不一。w.w.w.k.s.5 u.c.o.m

D.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拉开了序幕,朗诵、卡拉OK等比赛吸引了许多同学,更让同学们兴奋的是,几个办公室的老师也参加了篮球比赛。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A项成分残缺,应改为“结束了……的历史”。C项“见诸于”语意重复,去掉“于”;“此事”有歧义。D项“几个办公室的老师”有歧义。)

二、未分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发展中的英国城市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开放是其主要特征。从城到市的发展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简・德・瓦莉认为英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中世纪是城镇的葫芽阶段,城镇以军事、行政或宗教功能为主;15001800年是城镇巩固阶段,其特点是从传统的政治、宗教功能转向经济功能;到18世纪晚期开始形成现代城市体系,经济、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的界定、规模、重要性也随着时代、地域的变迁而变化。小城镇的概念也不例外。中世纪的小城镇。人口多不会超过2000人,但在城镇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起着市场、行政或宗教等各种作用。到18世纪初,2500人以下的城镇都算小镇,全英国大约有930个这样的小镇;19世纪,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城镇属于小城镇范围;而今天,l0万人以下的就是小城镇了。可见,小城镇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

18世纪是一个人口日益城镇化的时期,人口不仅向太城市迁移.也向小城镇聚集。工业革命开始后,小城镇的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是小城镇人口普遍有所增长,一是小城镇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由于工业化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启动.原来农业繁荣兴旺的东南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荒凉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工业成长起来.这就对城镇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就人口增长而言,约克夏小镇是东盎格利亚小镇的两倍.米德兰北部小城镇的发展要比西南和东南部快得多。随后40年,大城市发展的速度比小城镇快7秘倍,英国进入城镇化时代。即使如此,在1851卑的统计中发现,3300人以下的小城镇仍然有368个,占小城镇居民总数的467%,几乎是小城镇人口的半壁江山。

仅从数量上看,英国城镇数变化不大,到实现城市化的1851年,英国仍然有着923个小城镇。虽然有的小城镇迅速发展,进入7大城市的行列,使小城镇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在同时.一些原先的定居点或乡村逐渐变成小镇,小城镇数量又有所增长。所以,小城镇数量与规模一直保持着大致相当的水平。

                                        (选编自《学习与探索》)

5.对城市的特征和功能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地域的变迁,城镇的界定、规模也随着发生变化。

B.衡量一个城市的大小和发达程度,主要看它的人口数量。

C. 现代城市是工业发展的产物,但同时又兼负着文化的功能。

D.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6.对“小城镇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就人口数量而言,不同历史时期对小城镇的评判标准各有不同。

B.就小城镇的数量而言,它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还将持续增长的过程。

C.就发挥的作用而言,小城镇也经历了由军事、行政或宗教功能为主向经济文化功能为主的转变。

D.就发展阶段而言,小城镇经历了萌芽、巩固和开始形成现代城市体系的不同时期。

7.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18世纪,荒凉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小城镇得到了很大发展。

B.中世纪的城镇更多地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C.在英国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大城市发展的速度比小城镇快。

D.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城市的开放性会愈来愈增强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5B (文中没有“人口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信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程度并不主要看人口数量。)

  6B (与原文“仅从数量上看,英国城镇数变化不大,到实现城市化的1851年,英国仍然有着923个小城镇”以及“小城镇数量与规模一直保持着大致相当的水平”不符。)

  7C (C项断章取义,由原文中“随后40年,大城市发展的速度比小城镇快了两倍”可知;A项由“原来农业繁荣兴旺的东南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荒凉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工业成长起来”推出;B项、D项由第一段内容推出。)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泥泞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曹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

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j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蒙蒙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碰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4. 文章在开头结尾都写到了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15.作者为什么要写童年时在小山村经历的那些情景?(3)

                                                                                

                                                                               

                                                                                

16.作者由生活中的泥泞联想到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3)

                                                                                

                                                                               

                                                                                

17.说说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的含义。(4)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4.开头写雪,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或引出对泥泞的描写);结尾写雪,深化主旨,首尾照应。(每点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15.是对生活中的泥泞的描写,引出了自己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也为后文对泥泞的热爱做了铺垫。(每点1分,共3分。大意正确即可。)

16.联想到俄罗斯民族或俄罗斯民族那些伟大的跋涉者,联想到土地的广博与祖国的含义,联想到北方人民的艰难生活或联想到民族曾经的苦难和屈辱。(每点1分,共3分。大意正确即可。)

17.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生活状态的解读2分,在泥泞中跋涉的作用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本卷还有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0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9
90.0%
基础
1
1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30.0%
未分类
3
30.0%
填空题
3
30.0%
名句默写
1
1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单元测试
10
10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苏昕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