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0年内江市一模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内江市一模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1-07-15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嬗变    趟浑水    徇情枉法    骄若惊龙

  B.诛连    博弈论    江天寥廓    腾挪跌宕

  C.鱼竿    倒记时    牙牙学语    出其不意

  D.峰会    绩优股    艰苦备尝    插科打诨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和中国经济进一步有机结合之际,科学技术必须及时走在经济建设的前列,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和占据围际市场。

B.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造成粮食持续减产的重要原因,除了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外,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圈地造成的。

C.冼星海对西方音乐进行了严格的审视和选择之后,再把外国音乐优秀的东西撷取过来,融于本土音乐之中。

D.水牛奶进入市场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了,它的营养价值比普通牛高。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2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二、未分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于丹式解读”:传播文化经典引起学界关注

近一段时间,于丹成了媒体焦点人物。一边是她的书销售异常火爆,先是《于丹〈论语〉心得》畅销,紧接着,《于丹〈论语〉心得》新书签售活动创下日签售1.5万册的纪录。另一边是人们对于丹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签售会当天,一位男士冲入签售会场,脱去外套,露出T恤,上面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几个大字,以示抗议。32日,中山大学徐晋如博士联合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几位学生在天涯网上,发了一篇《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称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甚至希望“《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而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这些学生明确表态“要将于丹抵制到底”,回帖众多。拨开现象看本质,深究其本,所有纷争都指向一个焦点:传统经典应如何解读?

现在有“大话”经典、“水煮”经典、经典“心得”、“品”经典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个性化的方式对传统经典进行改写,解读,这似乎成了一股风气。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只要它的立意有可取之处,并且不以严肃的学术研究自居,就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于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的解读是从‘学术佥字塔’的塔尖走下来、与民众分享文化利益的一种尝试,采用的是‘心得’的方式,而非严肃的学术教材,这种解读并未伤害社会的群体记忆。”另一方面,经典的意义也是双面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会束缚人们的思想或被保守主义者加以利用。个性化的、非学术化的解读,在一定的环境中能够起到解放思想、开放经典的作用。

长期从事文献传播学研究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周庆山认为,于丹的成功之处在于

借助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大众媒体解读经典文本,既迎合了国学热的文化潮流,更满足了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的大众的阅读期待心理,即寻求通过权威经典来找寻解脱精神压力乃至迷茫的良方与答案。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可以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周庆山提出,通过大众媒体对经典知识和文本进行阐释要严肃认真,尽量避免误读。同时,媒体的传播不能过分追求收视率和轰动效应,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这就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可以用“信”“达”“雅”三个传播原则来概括:要准确把握经典的基本精髓,要易于被公众理解接受,要有较高审美价值。他觉得这也是今后类似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播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

周庆山表示,经典传播的理想环境应该是在严谨把握经典文本基本精髓的基础上,采取诸如电视、电影、戏剧、多媒体甚至漫画等多种方式加以传播,传播方式只是一种形式,本质意义上还是要避免对经典文本的误读甚至歪曲。无论如何,作为有着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的中国来说,有很多的传播资源可以发掘,而发掘时要当心别把它弄得支离破碎。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的传统经典历经几千年风雨,不但没有被割断却日渐升温甚至火爆起来,再一次反映了传统经典顽强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人们希望从中获取心灵和生活上的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也呼唤传统经典从学术圣坛走向民间,走到人们的生活中。这对文化传播者来说既是商机,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历史责任。“于丹式解读”再一次反映出传统经典走入民间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5.“用个性化的方式对传统经典改写,解读,这似乎成了一股风气”,对这种个性化的解读现象,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个性化的解读,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起到解放思想、开放经典的作用。

B.个性化的解读并不意味着对经典的解读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

C.个性化的解读只要立意可取,并且不以严肃的学术研究自居,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个性化的解读应采用“心得”等方式,使经典从学术金字塔走下来,与民众分享文化利益。

6.“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播”应该遵循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寻求通过权威经典来找寻解脱精神压力乃至迷茫的良方与答案。

B.文化经典的传播不能过分追求收视率和轰动效应,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

C.大众传媒对经典知识和文本进行阐释时态度要严肃认真,尽量避免误读,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D.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底蕴博大精深,我们要把握“信、达、雅”的传播原则,理性谨慎地加以开发和传播。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之所以说于丹成为媒体焦点人物,是因为一方面于丹的书销售得异常火爆,另一方面她又遭到强烈反对。

B.于丹遭到强烈反对,是由于有人认为她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是对经典的亵渎。

C.于丹的书销售异常火爆的原因之一是它迎合了国学热的文化潮流。

D.因为于丹的书满足了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的大众阅读期待心理,所以尽管遭到强烈反对,但必将成为经典。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2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5.D    6.A   7. D

2.

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作文。

一个旱灾严重的夏季,一群鳄鱼身陷快要断绝水源的池塘中,它们渐渐都产生了饥渴的感觉。

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身强力壮的鳄鱼开始强行吞食弱小的同类了。这时,一只瘦小的鳄鱼,勇敢地起身离开了将要干涸的池塘,迈向了新的征程。

干旱越来越严重。池塘中混浊的水越来越稀少。最强壮的鳄鱼已经吃掉了很多同类,剩下的看来也难逃厄运。但这时仍不见有鳄鱼离开,在它们看来,似乎呆在这里比重新寻找水源还要安全。

池塘终于慢慢地完全干涸了,唯一剩下的大鳄鱼最终也因饥渴而死去。

原来勇敢逃生的小鳄鱼呢?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它没有死在新的路途上,而是在干旱的土地上寻找到另一处水草丰足的池塘。

要求:立意不脱离材料的内涵,选择一个方面,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能抄袭、套作。每错一字扣1分。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1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5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5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60.0%
未分类
2
4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单元测试
5
10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chen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