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山东高中语文高考模拟21083
2011山东高中语文高考模拟21083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非洲草场上,上百万只犀牛迁移时,景象十分壮观,给人感觉是它们是以集体为依托,一起生活的。其实,犀牛一生真正在一起生活的,不过是几只而已。

人呢,人要和多少人打交道呢?其实除了家人外,主要的也不过是几个人。

这几个人便形成了你的圈子。别小看了你的圈子,别小看了你周围的这几个人,正是他们的存在,形成了你的复杂关系,也组成了你的生活和你的世界。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的人品、性情以及道德观念,也影响你人生幸福指数的一个关键。

请以“我的圈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800字。

难度:
知识点: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3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贝聿铭:创造令人震惊的美

“人生并不长,我的原则是,只做自己认为美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的效果的美感”。

美,是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至上追求。2006106,他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正式开馆,90岁的他亲昵地称它为“我最亲爱的小女儿”。

他迄今设计了70多件作品,其中文化建筑占到绝大部分,这些作品往往从选址之初就开始引发争议,但最后,贝聿铭总能以建筑之美让批评者收声。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注释人生。真正想赚钱的业主不会请我,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老人给年轻设计师的忠告是,“评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

与这些光荣纠缠在一起的,是业内外的争议,乃至抨击。在这方面,他是很有资本给年轻人上一课的。

 “建筑不是画画,你可以不看,它总是站在那儿,旁人看不顺眼,免不了有批评。所以说,建筑师脸皮要厚一点。”

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贝聿铭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设计。尽管法国政府为他颁发了奖章,但是人们对这件作品的争论迄今未休。

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里不止一次拿贝聿铭的设计“开涮”,比如国际刑警组织的侦探驾车请来符号学家兰登,配合调查卢浮宫凶杀案。车子经过卢浮宫,侦探问:“你喜欢我们的金字塔吗?”

兰登皱了皱眉:“密特朗是个很大胆的人。”

其后,兰登与法希一同探访卢浮宫。兰登出于客气,敷衍了一句,“你们的金字塔真宏伟。”法希则毫不客气地说,那是“巴黎脸上的一块疤”。

贝聿铭应密特朗之邀参与卢浮宫重建时,已经64岁。得知他要在卢浮宫外放上一座玻璃金字塔,法国人气昏了,指责这个建筑已经超出了法国人的心智空间,它是一个庞大的、破坏性十足的装置。

“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对贝聿铭的抨击进而演化成一场运动,贝聿铭回忆说,当时翻译都吓坏了,“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的答辩”。

他们与法国人一起对所有设计方案都进行了论证,结果,“金字塔方案是最简明、最有力的”。

年轻时候做过不少商业建筑的贝聿铭,功成名就之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博物馆、音乐厅、名人堂这类文化建筑的设计上。

“我尤其喜欢年轻人来看我的博物馆,人越多我越开心,所以我常常到以前做过的博物馆溜达,看看观众里面年轻人多不多,因为将来是他们的世界。”

苏州博物馆则有大隐隐于市的气度。贝聿铭将馆址选在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很多人认为,这座全新的博物馆将破坏原有建筑的和谐,损害古建筑群的完整性。

贝聿铭没理会这些指责,“这是设计生涯中最大的挑战,但是我不会改变我的设计初衷。”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建设,他先后8次亲抵苏州,为博物馆制订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通过借景与映衬,使得新旧园景笔断意连,最终赢得了肯定。

年轻时做过不少先锋设计的他,晚年时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复古和传统的风格,他的解释是,“建筑不是服装,不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

但他也不愿意人们说他保守,“我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我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

为达到最理想的设计风格,他宣布不参加任何形式的竞标。“建筑师不能对人说:‘请我吧!’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怎么表现你的实力?那么就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

1.从本文看,贝聿铭关于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有哪些?

2.贝聿铭说“建筑师脸皮要厚一点”,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贝聿铭迄今设计了70多件作品,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和苏州博物馆两件设计来写?

4.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本文在说明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贝聿铭最具争议性的设计时,却选用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人物的评价,这样写符合传记的基本特点吗?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5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创造有震惊效果的美感;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建筑不可以赶时髦;古典和创新相结合;敢于选择,敢于放弃。(答对四点给满分)

2.建筑师要正确面对别人对自己作品的争议与抨击。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3.这两件设计是最有争议的,但最终赢得了肯定。本文主要表现了贝聿铭创造令人震惊的美。作者选择这两件设计就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围绕中心进行选材,体现了传记写作的特点。

4.符合。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的真实场景,作者选用小说中人物的评价,更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不符合。人物传记的真实性是指叙事实事求是,感情真诚坦率。选用的小说中的人物评价是虚构的。(言之成理即可)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妈妈的秘密

日本   赤川次郎

千万不能让丈夫知道。

绫子拿着那个小包,站在桥上。夜深人静,河水有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流淌着。它能带走这秘密吧。

小包飞快落入河中。回家吧。明天丈夫住院,得起个大早呢。

绫子疾步往回走。轻轻打开后门,穿过厨房,溜近卧室——丈夫站在那里!丈夫满脸愤怒。

“上哪儿去了?” “这……” “哼,是把见不得人的东西扔到河里了吧!”丈夫真的动了气。绫子的脸也变白了。

“扔了什么东西,说!”

绫子忍不住反问一句,“你怀疑什么?”

“我替你说了吧——是北山的信!”

绫子睁大了眼睛。接着,慢慢将视线移至脚下。

 “跟那家伙勾搭上啦!” “啪”,一记沉重的耳光。绫子头晕目眩,一头栽倒在床上。好不容易抬起头时,女儿有纪子正怯生生地站在床头边,黑黑的瞳仁里充满了疑惑

“我到底是谁的孩子?”有纪子问,“是爸爸的,还是叫北山的那个人的?”

“你为什么问这个?”

“想知道。”

良久,绫子没有做声。微风吹拂着她那业已大部分变白的头发。

“好,”绫子终于开了口,“那就告诉你吧。”

“和我结婚前,你爸爸爱着一个人,她叫……”

晶美,并不出众。在中学,比他低一个年级。当时很迷恋他的绫子,偏偏和晶美又是最好的朋友。不过,这两个女孩儿那时都还不到敢向异性吐露爱心的年龄。因此,也就没有发生什么争“郎”大战。论家庭背景,绫子占上风,晶美死了父亲,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度日艰难。她自然穿不起绫子身上的漂亮衣服,也不善于玩耍。不过,绫子知道,晶美特有的那种清纯、温柔和娴静是谁也学不到手的。

那件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暑假。

晶美突然跑到了绫子家。他正巧也在。紧追而至的是一群恶煞似的的男仆,他们的主人是当地的首富,晶美的母亲在那家干活。

“让那个女孩儿滚出来!”男仆们叫嚣说,他们小姐放在梳妆台上的宝石不见了,晶美当时正进府找她母亲,偷宝石者必是晶美无疑……他,发怒了。让晶美躲进里屋,他转身直奔门口,跟男仆们大吵起来。

大概是被他那不要命的样子吓住了,男仆们嘟嘟囔囊着回去了。本来他们也没有充分的证据。

他走向面色惨白、颤抖不已的晶美,温柔的拉起她的手……然而,那件事并未结束。暑假期间,晶美偷宝石的传言飞遍整个镇子。新学期开始后,没一个人愿意跟她说话。她母亲也失去了工作,娘儿俩的日子更难过了。他则明明确确的爱起了晶美。那不是出于怜悯或同情,而是纯粹发自内心深处的诚挚之情。绫子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晶美,同时暗暗在心里发誓,委屈自己,成全他们。

然而,单靠一个学生的爱情,是无法支撑母女俩的生计的。这件事终于打上了一个句号——晚秋的一个黄昏,晶美和她母亲一同投河自尽了。

 “后来,你爸爸倒插门到了咱们家,再后来,就有了你,”绫子停顿了一下,“不过,你爸爸在心里一直思念着晶美。我只是他的妻子,晶美才是他的恋人。而且只有她一个……”有纪子长长地叹了口气。

“可这与你扔到河里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

“我打扫里屋的时候,发现了塞在天棚上的宝石,就把它偷偷扔进了河里。”

“是,是这样……”有纪子几乎喘不过气来。

“晶美被人追到咱们家,趁你爸爸跟人吵架的当儿,踩着板凳,把宝石塞到了天棚里。”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呢?”绫子莞尔一笑:“我那时已经得知,晶美的不幸使你爸爸在心身方面所受的沉重打击和极度悲痛该有多大。对你爸爸来说,晶美是完美无缺的女性偶像。如果告诉他真实情况,你想会发生什么事儿。”“妈妈!”有纪子紧紧地抱住了母亲。“你才是最爱爸爸的人啊。”

绫子的脸微微发红。

1.“妈妈的秘密”是什么?

2.文中划线句中提到女儿“充满了疑惑”,请从文中找出女儿有哪些疑惑。

3.本文在情节构思上颇有独到之处,请简要分析。

4.请概括本文主人公的形象,并谈谈你对这一形象的看法。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①妈妈发现晶美真的偷了宝石,妈妈把宝石扔进了河里。

②妈妈对爸爸几十年如一日深埋在心中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爱

2.①自己的身世之谜。

②妈妈扔了什么东西。

③妈妈为什么要扔宝石。

④妈妈为什么不将秘密告诉爸爸。(意思对即可)

3.小说先设置悬念,制造一个妈妈的秘密,然后丈夫动气,女儿追问,层层推进,而揭秘又必须回到过去的岁月。于是小说自然巧妙地用插叙的方法让时光倒流,回到青春的岁月,展开丰富复杂的感情纠葛。最后又出人意料地揭示出宝石的秘密。让读者在“欧·享利式”结尾中顿悟、体会、感受妈妈的秘密。这样,整个故事情节集中紧凑,让读者一气读完,便荡气回肠,感受到巨大的艺术冲击力。(划线部分答对三点,分析合理即得满分)

4.妈妈是一位善良、宽容、忍辱负重、先人知己、具有仁爱之心的东方女性形象。针对人物形象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徐迅雷

20071213,南京大屠杀70周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非常精确地说明了今天的纪念意义。

今天,一些空乏的口号式发泄,又翻卷起来,颇有些“四海翻腾云水怒”的味道,比如网民的“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等。把70年前战犯所犯下的罪行,拿今天的“日本”“日本人”来“替罪”,犹如“先人犯罪、孙辈罚跪”,这多么荒谬。今日日本人当中也有右翼和极右翼,但我们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本就不知道哪个是右翼分子,不区分右翼与其他日本人的不同,就像不区分今天日本百姓与过去日本侵略军的不同一样。

一万次发泄抵不上一次证据的发现。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研究,而不是空乏的口号。73岁的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是厚大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主编,他还担负着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重任大责。史料先后已出版了两批,共55卷,3000万字,这是南京学界数十位学者共同参与、历时7年完成的一项庞大工程,是在调查了中国、日本、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的历史史料后的血汗结晶。大屠杀证据的发掘研究,是认识历史真相的过程;我们就应该做这样扎实的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地光顾着说“30万”的数字。

没有具体的、扎实的证据,就难以真正教育他人、启发自己。“我们最终会出到第80卷,收集到的证据、史料越来越多。”张宪文说,“我就不信,把这些书摆到日本首相的办公桌上,他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我想,“第80卷”不该是“最终”,今后要一直研究发掘下去;“日本首相”也要区别这个那个,有的首相根本就不会“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历史不是木乃伊。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而不是不做具体的史料搜集研究工作,只会漫天发泄;否则,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对于当今日本右翼的行动,我们应该以行动对行动、用证据对谎言。右翼导演水岛悟,最近弄了部电影《南京真相》(The Truth of Nanjing),号称自己对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的历史进行了“彻底的研究”,他得出一个“非常准确”的遇难者数字:零。对于水岛悟的这一切,你痛骂“日本人真不是东西”有用吗?

记住仇恨是容易的,而记住历史却很难。在新开张的餐馆门口挂个虚张声势的“日本人不得入内”是容易的,让你去搜集发掘验证一条具体的日军屠杀证据却迈不动腿了。理性的战争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以空洞的国家名称作为发泄对象。遥想当年,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东京审判,历时两年半,在“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问题上,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最终在法官表决中,以1票之差赢得“坚持死刑”,从而使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判处绞刑。如果不是在“证据与法理”上面进行大量扎实具体的工作,只晓得空喊口号、发泄情绪、表达仇恨,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不区分具体的对象,煽动莫名其妙的仇恨,这属于一种“爱国贼”,以为自己是爱国,其实把自己祖国的老脸都丢光了。狭隘民族主义者,本质上就是通过损害他人的“手段”,达到最终自残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害人害己”。这许多年来,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蔓延,这是怎么纵容出来的?值得我们理性地反思。

记住历史,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史重演,是为了现在避免怒火中烧自焚、焚他。如果只记住仇恨,悲惨历史就有重新发生的可能。“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经历过南京大屠杀苦难的李秀英老人都有这样睿智的认识,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真应该感到汗颜。在当今的和平时代,要温和、理性、开放的爱国主义,还是要狂热、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国家的选择,是民族的选择,也是个人的选择。

1.对第五段中三个加点的“木乃伊”在文中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不是木乃伊”与“今天要挖掘的历史‘木乃伊’”相同。

       B.“历史不是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C.“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D.全不相同

2.对文中所有事例的目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举“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先人犯罪,孙辈罚跪”的现象,为了说明盲目的仇恨是根本不区分对待历史与现实的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

B.等举张宪文编辑史书的事例,说明空泛的口号是无用的,扎实有力的史实才能教育他人,启发自己,才是反击日本右翼分子的有力武器。

C.举水岛悟所拍电影的事例,意在说明谎言是需要行动来戳穿的,而那些空洞的言论在别人精心编造的谎言前毫无用处的。

D.举梅汝璈的事例说明理性的战争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空洞的国家名称作为泄对象。

3.通读全文,对“记住历史,不要记仇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味空喊“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口号,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发泄,是记住了仇恨,而不是记住了历史。

B.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场战争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灾难,就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史重演。

C.在今天,正确的民族主义应当是区别对待历史与现实,区别对待日本人民与极少数日本右翼分子,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两国关系,着眼于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发展两国关系。

D.记住历史就是应当记住那段历史,以那段历史为耻,警钟长鸣,时刻提防日本的再次入侵。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4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D(第一个“木乃伊”:这里指空泛的历史概念或名词。第二个“木乃伊”:指经历时间长河而保存下来的历史见证。第三个“木乃伊”:指只知道一些空泛的历史名称或事件名,而不知具体内容与史实的人。)

2D(本项要认真看原文,原文举例的目的在于梅汝璈的事说明扎实具体的工作胜过一切空的口号,证据的支持才是重要的)

3D(无中生有)

三、填空题 (共1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

在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合唱比赛的文化素质考核“命题对话”(比赛时规定了四个题目,参赛队临场挑选,然后在一分钟之内扣题讲述一段话)中,侗族大歌合唱队选的题目是“我们都兄弟姐妹”,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选手讲述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家乡在南方,那里遭受了雪灾。大雪压坏了电线,无电打米,无米下锅;山那边的人给我们送来了米和蜡烛,我们又把米和蜡烛送到山那边的大爷家去,我们告诉他:你的儿子、儿媳和我们在一起,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后来,我们才知道这米和蜡烛是全国人民用飞机给我们送来的——我们大家都是兄弟姐妹。

文化素质考核评委余秋雨给该队打了满分。而选手中有许多大学生组和文艺团体组,文化水平都不差,可是,他们的命题对话得分却很不理想。请你从余秋雨评委的角度,就侗族大歌合唱队“命题对话”的内容谈谈获得满分的理由。(50字左右)

难度: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使用次数:13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参考答案:(一分钟“命题对话”其实就是一篇小文章)选材真实独特,原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叙述完整质朴自然流畅;细节描述比较生动,能打动人心;立意健康向上;结尾既升华了主题,又巧妙点题。(大致要求:从切题、具体、独特和生动或者说从审题、立意、构思、语言特点等方面来答)

本卷还有1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2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2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4.54%
现代文阅读
3
13.63%
填空题
12
54.54%
文言文阅读
1
4.54%
选择题
5
22.72%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1
4.54%
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3
13.6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3
13.63%
其他
8
36.36%
1
4.54%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1
4.54%
标点符号
1
4.54%
病句辨析
1
4.54%
单元测试
1
4.54%
词语
1
4.54%
字音
1
4.5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