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三年级模拟(四)语文试卷
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三年级模拟(四)语文试卷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第一位讲授成功学的杰出人物、世界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在他全球畅销几千万册的《思考致富》中,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成功学理念:“过桥抽板”。

当然,他所倡导的“过桥抽板”,绝不是教导我们要忘恩负义,而是告诉我们在做一项不是能够轻易实现的事业时,最好把自己的退路切断,让自己无路可退,这样才能激发我们所有的潜力,调动所有的激情,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请以“退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少于800字。

难度:
知识点: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6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帕瓦罗蒂的悲伤

朱伟

帕瓦罗蒂的死其实是没有悬念。不到两年前,他的最后一次全球告别演出到北京,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音乐会在嘈杂的北京体育馆开幕,导致半个北京城交通瘫痪。在那个夜晚,看他披着漂亮的彩色围巾端坐在宝座灯光下,以电扇降温,借话筒以油滑的声音控制,像演唱流行歌曲一样绘声绘色演唱《今夜无人入眠》,来收获迷信他声音的大众狂欢,我只感到一种悲伤。那个夜晚,作为一个他曾充满磁性声音的热爱者,我已经向他告别过了。或者说,那是一个彻底冻结了我对他热情的夜晚,那个夜晚,刻薄些说,心中那个曾燃烧过我激情的老帕已经死了。

我心中那个帕瓦罗蒂其实活在六、七十年代1965年他30岁,在斯卡拉歌剧院与只比他大8个月的摩德纳老乡、比他先成名的著名女高音弗蕾妮合作,唱《艺术家的生涯》中的鲁道夫而成名。他最有名的成名唱就是鲁道夫那首充满真情的《你这冰冷的小手》。那时的老帕,充满情感容积的声音真是构成了极迷人的男性磁性厚度。著名指挥家波宁吉就因为看中了他的声音可开发性,才拉他开始了与自己妻子,著名女高音萨瑟兰的合作。

萨瑟兰与帕瓦罗蒂的合作,使老帕的声音能量得以进一步发挥。萨瑟兰在六十年代取代声音已经衰竭的卡拉斯成为女高音之王,她的声音比卡拉斯更有高度、更漂亮。我一直觉得帕瓦罗蒂的高音之王,实在是她培育、激发的结果。他们合作在1968年录制多尼采蒂的《军中女郎》,老帕在那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啊,多么快乐的日子》中,唱出了他一生最著名的连续9个漂亮的高音C,那时他33岁,真是热力惊人。80年代后,他其实再不可能气势如虹地唱出这样的高音。萨瑟兰使他明白了美丽音色不仅是“音高的辉煌倾诉”,而且音高必须与漂亮的抒情结合起来,将高音域持续的华丽绵延成委婉曲折的诗意。随后,在贝里尼的《清教徒》中,他唱出了高音D,从此稳坐了第一男高音的地位。

这第一是指他的声音高度,并非指声音的表现能力。他与萨瑟兰的组合,也成为卡拉斯与斯苔芳诺之后的最佳组合。应该说,从声音内涵与对角色理解的深度,帕瓦罗蒂与前辈那些伟大的男高音是不能比拟的。在他之前,整个五、六十年代,有那么多修养优秀的男高音:吉利、比约林、斯基帕、斯苔芳诺,声音一个比一个漂亮。强大的声音能量,也有科莱里、莫纳科。  

优秀男高音的标准,首先是声音的宽度,音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浓度与强度,音质还要漂亮,能表达声音的质量,这质量常常来自对角色的身份认同。帕瓦罗蒂最大的优势是音域的宽阔,而最大劣势则是典雅的气质,但这不妨碍他在六十年代后期与整个七十年代的能量发挥,其声音本身优势还是远超过了西班牙男高音多明戈,我以为在七十年代初:1971年《爱的甘醇》、《弄臣》;1972年《拉莫摩尔的露契亚》、《图兰朵》;1973年《清教徒》;全部是与萨瑟兰合作。他的黄金时代尾声大约是1984年与萨瑟兰合作的《诺尔玛》。

无论男高音还是女高音,热力四射、如雷贯耳、蛊惑人心的高音黄金期一般都很短暂。声音容积的急速大容量付出,很快就会使圆润的声音发干,宽阔的音域变窄。帕瓦罗蒂从1965年到1984年,延续了20年,已经是辉煌的结果。在我看来,他是在声音无法再满足歌剧生涯后,晚节不要,才渐渐堕落成为一个在大众舞台上,通过声音控制下的表演,疯狂赚钱的机器。这是一个从艺术走向骗术的过程。这行骗,指通过麦克风与高级音响,通过声音组织,不再需要付出巨大的能量,轻松放大声音效果,面对广场大众,获得了巨大的效果。他的演唱会,刻薄些说,其实就是越来越操控自如的声音游戏——当感情变成炫技需要,华丽就变成声音控制的油滑。

帕瓦罗蒂确实使歌剧向大众普及,大众不可能知道吉利,不可能知道弗蕾妮或者萨瑟兰,但全世界人都知道了他帕瓦罗蒂。他不需要拿出他真正唱高C、高D的声音,就能让全世界每个角落里人为他疯狂,成千成万人通过他,不知道普契尼,但认识了《今夜无人入眠》的旋律。这不知道是歌剧的幸运还是悲哀。

我是固执地认为,美丽的声音只在珍藏中,通过麦克风与音响来放大效果的声音,本不是真实的声音,所感受到的其实是虚假效果。在广场上、大会堂或者体育场里,那就没有多少艺术家孜孜以求的歌剧了。艺术只在小众保护下才可存在,所以那些优秀的高音美声都是以尽量减少演出,预防声音过度开采而维护自己的美丽音色——它是需要吝惜与珍藏的。

从这个意义,我以为,如果说帕瓦罗蒂是“最后的男高音”,那也是指他的1985年以前。八十年代后,歌剧的听众都开始老了,年轻一代不再需求认真计较音质高低了,艺术越来越冷落,歌剧院前已经门可罗雀了。被快餐哺育出来的人习惯了音响轰炸,谁还有耐心在歌剧院里慢慢分辨真正优秀的声音呢?

(引自2007916《燕赵都市报》,有删节)

1.请阐释“我心中那个帕瓦罗蒂其实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含义。

2.“悲伤”本应该指帕瓦罗蒂的去世,作者为什么要说成是“帕瓦罗蒂的悲伤”?

3.作者特意写到帕瓦罗蒂在北京的“全球告别演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文章说“这不知道是歌剧的幸运还是悲哀”,请联系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4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帕瓦罗蒂充满磁性的声音,在1985年之后已不存在,因为他借助话筒将真实的声音演变成为油滑的声音;充满情感容积的、极迷人的男性磁性厚度的声音的作品都是产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帕瓦罗蒂的演唱成为一种声音游戏,他从一个激情歌手堕落成一个在大众舞台上通过声音控制下的表演而疯狂赚钱的机器,这是一个从艺术走向骗术的过程,这是帕瓦罗蒂的整个艺术生涯的悲伤。所以说是“帕瓦罗蒂的悲伤”。

3.说明为什么“帕瓦罗蒂的死其实已经没有悬念”。作者将这场演唱会作为自己心中的帕瓦罗蒂死去的标志,通过对演唱会上帕瓦罗蒂的描写来说明此时的老帕已经不是曾经的帕瓦罗蒂。引出作者的悲伤,为下文作铺垫。

4.帕瓦罗蒂使歌剧走向大众,由高雅走向普及,是歌剧的幸运;他由真实走向虚假,使歌剧由重感情浓度和声音质量演变成操纵自如的声音游戏,是歌剧的悲哀;年轻一代已习惯音响轰炸,对于歌剧来说是悲哀的;高雅艺术应该积极寻找出路,避免走向末路。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江南蓑衣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时,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衰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 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 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 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 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 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 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 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 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④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 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 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 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 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 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 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 改变命运的企图?

⑤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 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 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 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⑥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 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 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 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 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 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7 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 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

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1.第③自然段引用了张志和《渔歌子》一诗中的句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2.“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中“逃离”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答:                                                                        

3.从全文看,“江南蓑衣”是一个寄寓了许多复杂情感的意象,请思考体会:

   1)从修辞角度简析“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 这一句表达效果。

答:                                                                        

   2)“江南蓑衣”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体会并分条列举。

答:                                                                       

4.“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在寻找什么?远望什么? “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他为什么等待“内 心的救赎”?

答: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张志和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自己纵情山水闲适自得、无拘无束、陶醉自然的情怀。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借此表达他对古典作品中蓑衣所代表的古典诗意、高远冲淡、悠然闲适、清雅脱俗、潇洒逍遥、自由狂放的意趣和生活的欣赏。

2.“逃离”一词在句中表示的意思是:①摆脱原有的艰辛而清贫的生活方式,②离开原本平静而和谐的农村,③改变自己原地跋涉的命运,追求理想的幸福的生活。

3.参考:(1)将蓑衣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形象地突出了蓑衣代表一种原本拥有的、现已几乎失去的志趣高雅、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

  2)艰辛而愉悦的劳作,清寒贫穷的生活,曾经潇洒逍遥的志趣,逝去的宁静平和的生活和内心、怀旧的情怀和平凡的生活、喧嚣的时代遗失的美好事物,古典诗意的东西。

4.参考:

   1)寻找的是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日子。翘首远望的是主人对它们所代表的潇洒逍遥的志趣和宁静平淡的生活的留恋和回归。

   2)因为来自江南的主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失落了曾经宁静自由潇洒的内心,失落了曾经的清雅的志趣,失落了曾的平和的生活。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匈奴西迁与匈牙利人的祖先

崔建国

公元374年,一支自称“匈人”,不知来自何方的由剽悍、强大的骑兵部队组成的大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它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东、西哥特人,随即又击败东罗马帝国,然后屯兵中欧匈牙利平原,建立了显赫一时的匈奴帝国,并一度与西罗马帝国形成对峙局面。在匈人神出鬼没,势如破竹的重击下,晕头转向的欧洲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未能弄清自己对手的底细。因此,匈人的来龙去脉就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时光荏苒,直到18世纪后期,终于有人试图揭去这层面纱。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首先在其《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部鞑靼各族通史》中提出,这个神秘莫测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此论一出,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率先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引用了揆尼“匈人来源于匈奴”的说法。由此,马上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激烈的论战。“从18世纪以来,这个问题曾进行过不停地辩论,但毫无结果。”但是,就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趋向于“匈人就是匈奴”的观点。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应有很大发言权的中国学者是持什么观点的呢?事实上,在中国的史籍中,自窦宪将北匈奴击败,迫其西迁后,北匈奴就像断线西飞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因此,中国学者并不知道匈奴西迁的行踪。由于中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上的闭塞封闭状况,中国学者直到近代才得知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首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从西方著作中引述了匈奴侵入欧洲的过程。此后,章太炎在《匈奴始迁欧洲考》一文、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也注意并研究了这段历史。不过,与欧洲学者迥异,中国学者几乎全都认定"匈人就是匈奴。"然而,中国学者的加盟并没有使"匈人就是匈奴"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为仍有不少疑点没有澄清。其中,尤其让人困惑的是,从中国史籍记载自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起,到欧洲史籍记载公元374年匈人击灭顿河以东的阿兰人止,这中间北匈奴有280多年的历史竟是空白!也就是说,从中外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

为了查证这280多年的历史,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中外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考证和论争。如齐思和认为,北匈奴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单于庭,到4世纪70年代出现在东欧,有一个逐渐西移的漫长的过程,它可分为四个阶段:91160为悦般时期;160260为康居时期;260350为粟特时期;350374为阿兰时期。但林干则将北匈奴西迁的过程分为三站:第一站迁往乌孙的游牧地,第二站为康居,第三站为阿兰聊(奄蔡)。当然,这些考证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疏漏和错误,它们能否成立尚需事实,尤其是地下考古资料的证实。但是,它多少拂去了一些积淀已久的尘埃,使之隐约露出了历史真相的轮廓。其功绩是难以抹煞的!

“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它所具有的合理性却是显而易见的,绝非象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是空穴来风。况且,还有资料证实,公元5世纪时,匈人帝国极盛时期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曾用无比骄傲的口吻自豪地宣称,他可以将其先祖追溯到1000多年前著名的匈奴首领身上,他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中的记载大体吻合,这也可以算作”匈人就是匈奴"的一个旁证吧?

1.下列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神秘莫测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

       B.在研究“北匈奴西迁”这一问题时,章太炎、梁启超等中国学者几乎都认同“匈人就是匈奴”这一观点。

       C.关于“北匈奴西迁”地过程,在目前的考证和论争过程中基本上分成了两种观点,一是四段论,一是三站论。

       D.据中国史籍记载,北匈奴于公元91年西迁,在公元371年匈奴人击灭了顿河以东的阿兰人。

2.下列关于“匈人就是匈奴”的说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匈奴人神秘莫测,被迫西迁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导致中国者并不知识匈奴西迁的行踪。

       B.中外学者在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所进行的相关考证中,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

C.北匈奴有280多年的历史都是空白的,中外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

D.虽然中外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但是缺少足够的事实证据,尤其是缺少地下考古资料。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之所以还没有定论,是因为它明显缺乏合理性。

       B.首先发现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的是中国学者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提出了匈奴侵入欧洲的创见。

       C18世纪后期的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北匈奴西迁”的人,他在欧洲史学引发了一场论战。

       D.虽然匈人帝国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记载大体吻合,但并不能为“匈人就是匈奴”这一问题下定论。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9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BA.断章取义,这只是一种说法,目前尚无定论;C.目前分成两种观点有误,原文只列举了这两种;D.“公元374年”的事情是欧洲史籍中记载的。)

2A(北匈奴人失去踪迹只是中国史籍中对匈奴人西迁有关情况的简单叙述,并不能揭示“匈人就是匈奴”说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

3DA.“明显缺乏合理性”有误;B.提出了……创见有误,洪均只是引述了西方著作中的一些说法;C.他并不是第一位研究者,只是第一个提出“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这一说法的人。)

三、填空题 (共1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所谓“贴吧”是指网络中对有关内容的讨论。我们可以对“贴吧”中感兴趣或有话可说的话题进行回复,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是一个自由而热闹的空间,这里时时有跳跃着思想的火花。下面是有关“一次性筷子”的主题贴,请按照要求,从表示“赞同”或“反对”的回复中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在表中填写回复。

1.主题:一次性筷子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生产和使用木筷子消耗了大量的木材资源。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和节约木材资源,今年41日起我国对木制筷子征收5%的税收。但是该政策并未对巨大的一次性筷子消费市场起到有效遏制作用。

2.回复(表示赞同“用一次性筷子”)

3.回复(表示反对“用一次性筷子”)

难度: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使用次数:19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赞同示例:

       ①去快餐厅不用一次性筷子用什么筷子?有些说是消毒的筷子其实并不卫生,主要是顾客没有选择的余地呀!

       ②一次性筷子吃不垮中国森林,而且白桦木和竹子做成筷子的产值远远高于拿来烧火或做家具,造纸,为什么不做呢?

反对示例:

       ①中国乃至地球的森林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使用。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130万立方米木材,如果把这些木材锯成普通厚度的木地板,可以铺满3700个足球场。

       ②我们很多人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东北大兴安岭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不是用边角余料,而是用生长30年以上的成材去掉余料后加工而成的,看了真让人伤心。

       (这道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当前社会问题的观点、态度。做这类题目要注意:根据题下要求,联系材料,客观表达自己的看法。分析材料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调动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持否定意见时也要注意语言的文明性,体现出修养。)

本卷还有1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2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2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4.54%
现代文阅读
3
13.63%
填空题
12
54.54%
文言文阅读
1
4.54%
选择题
5
22.72%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1
4.54%
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3
13.6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9.09%
扩展语句
1
4.54%
其他
8
36.36%
1
4.54%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1
4.54%
病句辨析
1
4.54%
单元测试
1
4.54%
词语
1
4.54%
字形
1
4.54%
字音
1
4.5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钟颜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