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届江苏省启东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2011届江苏省启东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近日,国内外教育系统开始把AI打分应用在作文打分上,仅国内就已经有超过1.2亿人次被AI批改过作文。这引发了人们一连串的质疑。他们认为,学生用心去写的每一篇文章却被没有感情的机器评阅,其中的错别字、语法、句式可能会被死板地点评出来,学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该如何评判?

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却可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了解,目前AI改作文,主要运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写作者。众所周知,作文批改的人力成本非常高,不仅费时,而且对批改者专业素养有要求,而致力于外语学习的人工智能批改不仅及时、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得到持续的、积极的反馈,对外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而这种批改没有地理空间的限制,被批改作业的人可能散布于各地,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要正确看待AI作文打分技术。虽然它可能无法完全准确评判学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但它对外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不要急于否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绍兴的陆游

陆游一生,志在报国,恢复中原。他的生涯设计是“上马击狂虏,下马草军书”,非以诗词为旨。可惜,那个扭曲的时代给中华民族造就的,不是收复失地、横扫狂虏的军事统帅,民族英雄,而是一个报国无门、屡受排挤打击、一腔悲愤的爱国诗人。是幸也非幸也?!陆游出生于风光旖旎的山阴(今绍兴)乡间。当时强敌压境,山河坼裂,在家人的教育下,他自幼研读兵书,练习击剑,立志从戎。28岁赴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竟被除名。秦桧死后陆游虽被赐进士出身,终因坚持恢复中原的政治主张而不得重用,多被贬谪,最后怀着一腔遗恨,“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的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多少年来成为激励人们倾心社稷的至理名言。

陆游壮志难酬,只好把满腔热血倾注在诗作上,作震天的呼号,作动地的悲鸣,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因而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主张北伐,虽屡遭投降派谗毁打击,但始终矢志不渝。68岁时已退居乡间,依然心系国事,渴望统一,写出了传世名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谁人读来不感慨万分!直到85岁临终前,还写下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言,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泯的爱国情怀!陆游以一生的追求及其诗作,集中表达了激昂深重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激励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宝贵精神财富。

步出鲁迅故居,向南寻沈园走去,边走边观赏着小桥流水,边议论着那两首传闻天下的《钗头凤》,不经意便看见了郭沫若手书的“沈氏园”匾额——这里便是当年为陆游魂牵梦绕的沈园。据说,现在保存下来的沈园仅为南宋时之一角了。园中树不繁,花不艳,亭榭亦不奇,但游人纷至,接踵摩肩,实为陆游唐琬而来。人们不仅为陆游强烈的爱国精神所激励,也深为陆游唐琬真挚的爱情所感动。陆游20岁与表妹唐琬结婚,相爱甚笃,却被母亲因故强行拆离。四年后的1155年春,陆游偶游沈园,意外解逅唐琬,唐琬置酒赠与陆游。陆游怅然久之,情之所至,神来笔到,在粉墙上题下《钗头凤》。唐琬归去亦和《钗头凤》一首,不久便因病而逝。陆游转辗任职,几十年风雨生涯,却无时不怀念着唐琬,此后多次来沈园凭吊、赋诗。在75岁垂老之时写出感人至深的《沈园二首》。即在逝世的前一年,陆游依然在深深的怀念着唐琬:“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选自2008826《人民日报》

1.促成陆游爱国精神的原因有好多方面,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敌压境,山河坼裂

B家人的教育 

C.爱家乡旖旎的风光

D.从小志向高远。

2.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写最后一段的写作目的

答: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记述的是陆游哪几方面的事迹。

答: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C(文中没有涉及这一原因)

2.通过记述陆游身上所表现的深挚的情爱,赞美了陆游人性中的真、善、美。

3.(1)志在报国却遗恨终生的人生经历;

  2)激昂深重的爱国主义诗作;

  3)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也谈乐活

徐俊明

一不留神,“乐活”成了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乐活族”们以此为主张,大打自然健康牌,用行动提醒我们,“乐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71,《新民晚报》一篇晚报说,浙江奉化96岁的双胞胎兄弟邢如家、邢杏家收到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寄来的“中国最长寿双胞胎”证书。老哥俩虽然已96岁,但身子骨很结实,如此高龄还能挑100多斤的担子上下山。

人们为这老哥俩的健康长寿祝福的同时,总是想对他们长寿秘诀也略知一二,谁知道当大伙儿探问及此秘诀时,两位老人开心地笑了:“哪有什么秘诀?多干活,胃口就好。多帮人,活得开心。”寥寥数语,既精辟,又灵动,概括了他们快乐、健康、长寿一生的哲理,让人佩服,令人惊叹。于是,人们给他们这对健康高寿孪生兄弟总结了四个字曰“乐活长寿”!

俗话说:人生苦短,尽管不少的谦谦君子深谙其理,可是又有多少人误读了生活,耽误了生命长河的汩汩流倘。如果,我们不是一味地拘泥在“苦叹生命之短暂,一生之匆匆”,我们就不必为人生短长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把原本可以乐陶陶的生活搞得那样凝重而“苦涩”,让快乐在自我生命中尽被烦恼与忧愁之“苦”消耗殆尽,把一生演绎成一场“苦涩之旅”!

两位老人“活”出了真谛:尽心尽力地快乐些,开开心心地过着,就能健健康康地活下去,如此“乐活”着,您看看有多好啊!

开心与健康,快乐与长寿,事实上它们就是上苍派遣“下凡”的快活孪生兄弟,它们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与它们和好相处,才能够把握您那真正的“生命真谛”。“乐活长寿”,贵在持之以恒,助人为乐而利己。

要“乐活”,不要“苦”活。首先要少干、不干盛满“苦”的活。因为,带着“苦”干“活”,既累身,又劳“心”,还伤“神”,失“元气”。

原始劳动创造人类,现代劳动开拓幸福,快乐劳动延年益寿!把劳动看作是高兴的事,持之以恒地让快乐陪伴着您劳动中每时每刻的心境。世界上恐怕再没有快乐地劳动着,让人心旷神怡,让人舒筋活血,让人享受快活的了!

佛教徒们常常双手合十,虔诚念叨着一句口头禅:“善哉,善哉,行善积德者,多多益善!”然而,生活在“凡尘”之中的我们天生就有“善”、“恶”两面。虽然,当我们呱呱坠地时“人之初,性本善”,但在后来的生活里,尽管“性相近”,却“习相远”。为善、从善的表现与结果由此便各具千秋。但是,行善积德,慈善纳福,从善快乐!

“乐活”何以能够“长寿”?有此96岁的双胞胎兄弟的“乐活”健康长寿,就用不着再引经据典宣扬快乐劳动,助人为乐,行善积德的好处多多,他们就是一对健康、美丽、幸福、长寿的生动注脚:多干活,胃口就好。多帮人,活得开心

——选自《人民政协报》

1.下列对文中乐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乐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B.多干活,胃口就好。多帮人,活得开心。

C.让快乐陪伴劳动,靠为善幸福长寿。

D乐活长寿,贵在持之以恒,助人为乐而利己。

2.阅读第四段后,请用自己的话概述有些人“把一生演绎成一场苦涩之旅的原因。

3.请概括作者的“乐活长寿“观。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C(是作者文中表达的主旨。A没有揭示“乐活”的内涵;B是两位老人长寿的原因;D说的是怎样“乐活”)

2.(1)误读了生活;

  2)为人生短长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3)把生活搞得凝重而苦涩(或让快乐被烦恼与忧愁之消耗殆尽)

3.(1)要持之以恒;

  2)要少干不干盛满“苦”的活;

  3)要行善积德,慈善纳福,从善快乐。

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崖边对话

曾平

    认识他,是在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静思崖。林海茫茫,涛声阵阵,云蒸雾腾,静思崖宛若大海中一叶轻飘飘的小舟。上静思崖得走两个小时的原始栈道。我去的那天下午,静思崖的游人除了我就是他。

    他的脚前已是一地的烟头,不断从口和鼻里喷射出的烟雾把他包裹得严严实实。他显然沉思着什么。

    他先招呼我,甩给我一支烟,是“中华”。

    我们坐在石头上吞云吐雾。

    他说:“我还以为今天没人来呢!”我说:“我不是人?”我们笑了。我们闲吹。他说:“兄弟你说当官的什么最幸福?”我说:“老兄你是当官的?”他笑笑说:“兄弟,不必认真,我们随便吹吹。”我说:“肯定是小官提大官了。”他摇头。我说:“要不然就是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他又摇头。我说:“再不然就是你的儿子也当了官并且当了比你更大的官。”他仍摇头。我说:“老兄你是不是脖颈有些问题,只会摇头?”他友好地笑笑。他似乎还没从沉思中醒来。我很想听听他的高论。

    他说他在这儿深思很久了,为官者还是畏惧最幸福。

    我差点大笑。畏惧还是幸福?

    他说:“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

    他仍抽他的烟,望茫茫林海。他说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吧,兄弟。

    他很快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他说他曾经主管过一个工程,从招标到工程结束他没为包工头说过一句好话,但人家在工程验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往他家中塞了一个包,里面两万元呢!人家说是辛劳费,还不足利润的百分之一。当时他乡下的父亲生病住院,正需交两万元的押金。他很想拿那钱,很想神不知鬼不觉连老婆也不说就给他父亲。但他怕,怕身败名裂,怕被关进监狱,怕晚上睡不着觉。他说那钱在自家的床下放了三天,天天做噩梦,天天心惊肉跳。第四天赶紧退了。他问我是不是胆子太小?有些自嘲。

    他苦笑。他给我讲了好些他想干因为怕而最终没有干的事。他说他几位同学或者因为钱,或者因为色,因者因为权,前几天关进监狱了。他说现在想以前的事,有时为畏惧而后悔,不过现在很坦然很自在,一点也不畏惧。你说畏惧是不是很幸福?我无言以对。

    我至今不知道他姓啥名谁。半年后,我却遇见过他一次。我随一个记者团赴A地采访,在一个会议中心,他显然刚从主席台上作了报告下来,正喝水润喉,旁边有一青年为他拿着公文包。

    我挺热情挺激动地走过去,说:“老兄,原来你在这儿啊!

    他望望我,挺陌生的,问:“你是谁啊?

    我很奇怪,那天我们不是相处得挺融洽吗?并且他叫我兄弟我叫他老兄挺亲切啊!

    提包的青年说:“×长,这人有些神经兮兮的,得注意!

    他说:“你给保卫处说说!

1.小说开头一段对静思崖自然环境和游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请解释文中划线的畏惧者最终没有畏惧,没有畏惧者最终会畏惧。这句话的意思

3.小说中的“他”最后把“我”当成“神经兮兮”,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4.小说多处描写暗示了“他”最终会成为一个“畏惧者”,请举2例说明。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5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写出了静思崖远离尘世,环境极其幽静的特点。正因为身处这样的环境,“他”才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清醒的回顾和反思,得出了深刻独到的见解。为“他”回到社会后判若二人遥相呼应,形成对照。

2畏惧贪赃受贿的官员因没有劣迹而无所畏惧,而不贪赃受贿的最终还会因贪赃受贿而变成为心存畏惧的官员。

3暗示一个曾经清醒审视过自己的“他”,在回到现实后,已经完全堕落,成为一个听信谗言,头脑糊涂的官僚。说明他在“崖边”的反思完全是言不由衷,逢场作戏。告诫广大干部,在自己的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当心被腐朽思想侵袭。

4如:对是非如此分明的问题,“他”却要抽“一地的烟头”才能想清。“他”抽的是“中华”。“他”有些自嘲自己“胆子太小”。“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苦笑”。“他”承认自己“有时为畏惧而后悔”。

二、填空题 (共1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说说老渔夫桑地亚哥如何战胜孤独心理。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2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老人把波涛汹涌的大海,把随时都有可能掀翻小船的鲨鱼当作自己的朋友和兄弟。老人正是用宽广的胸怀,把自己融入自然,从而战胜了孤独。

本卷还有1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4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4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4
16.66%
填空题
14
58.33%
选择题
4
16.66%
作文
1
4.16%
文言文阅读
1
4.16%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4
16.66%
单元测试
4
16.66%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2
8.33%
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1
4.16%
其他
8
33.33%
1
4.16%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8.33%
病句辨析
1
4.16%
字音
1
4.16%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wing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