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年威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1年威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难度:
知识点: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5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填空题 (共1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沈从文

    六岁时我已单独上了私塾。在私塾中我跟从了几个较大的学生,学会了顽劣孩子抵抗顽固塾师的方法,逃避那些书本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不同社会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

    逃学失败被家中学校任何一方面发觉时,两方面总得各挨一顿打。在学校得自己把板凳搬到孔夫子牌位前,伏在上面受笞。处罚过后还常常罚跪至一根香时间。我一面被处罚跪在房中的一隅,一面便记着各种事情,想象恰如生了一对翅膀,凭经验飞到各样动人事物上去。按照天气寒暖,想到河中的鳜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拔刺的情形,想到天上飞满风筝的情形,想到空山中歌呼的黄鹂,想到树木上累累的果实。由于最容易神往到种种屋外东西上去,反而常把处罚的痛苦忘掉,处罚的时间忘掉,直到被唤起以后为止,我就从不曾在被处罚中感觉过小小冤屈。那不是冤屈。我应感谢那种处罚,使我无法同自然接近时,给我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

    家中对这件事自然照例不大明白情形,以为只是教师方面太宽的过失,因此又为我换一个教师。对我说来,这倒又得感谢我的家中,因为现在的学校可真很远很远了,不必包绕偏街,我便应当经过许多有趣味的地方了。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个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傅粉,涂色,一站许久。

    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的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希奇。最希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作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刺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希奇古怪的梦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

    (节选《从文自传》有删节)

    注: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

1.本文的标题是“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结合全文说说“小书”和“大书”分别指什么?  

2.“无数希奇古怪的梦”的含义是什么?

3.作者在逃学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儿童的“野性”,结合全文,概括这些野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作者写逃学过程中遇到有趣的人和事时,描写了许多生动的细节。

  (1)这些细节描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再现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例,写一段评论性的文字,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小书”指的是课本知识。“大书”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间生活。

2.自己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物、新鲜东西的幻想。

3.逃避书本去同自然亲近;逃学失败时对自然的想象:上学途中对周围人、事的关注和思考;晚上做各种稀奇古怪的梦。

4(1)这些细节描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再现。这是一篇自传,这些人、事是作者逃学中的真实经历,而非作者的凭空想象。

(2)本题重在考察鉴赏评价能力和写作实践能力。要抓住一点分析透彻,要对文中词句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内容要充实,表达层次清楚,简明扼要。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倾听原野

李登建

    原野疲惫地躺下来劳作后的汉子似地摊平四肢对着天空敞开宽厚结实的胸膛个季节那拥挤着嬉闹着任性地在这边掀起排排绿浪从那边凹出条条金谷的庄稼都纷纷撤退一群群地蹲在村旁场院里贪恋热闹日夜在田亩上欢唱着穿梭织网的飞鸟不知逃向了何方就连悠来荡去的小驴驹牛犊子也踪影杳杳了空旷沉寂不痒不痛无遮无拦,一眼可望穿八百里……

    只有树们还站在这儿。

    就在我对面的这些树叫你简直不敢相认它们变得这么丑陋了憔悴枯瘦黧黑的枝干疙疙瘩瘩且密布着一道道小口子如同农人生了冻疮的皴裂的手僵直地扎熬着再没有往日那潇洒优美而夸张的舞姿漫天鹅毛大雪飘洒时才会替它们包一层絮棉株树许是负载过太多太重的果实树身前倾压弯的枝条几乎触到地面显得矮小衣衫褴褛你不由得好生怜悯它自己却并不在意好像正沉浸于一团美梦肯定又梦见头顶抽出簇簇新芽,新芽上缀满露珠的宝石……

    这片林子后面的树则散漫自由轻松得多它们或三五一伙地小憩在地头或稀稀落落地顺着沟渠遛达成一趟儿或独个儿在田间伫望徘徊……很像丹青妙手恣意挥毫遗的墨痕远树无枝远人无目你看不清它们的模样甚至它们各是啥树种你也说不上你喊不出它们的名字其实对它们来说这不重要原野上的树有无姓名是无所谓的蔓延开去的树就模糊了间距姿势仅剩一抹灰了浅灰深灰很长很长犹如峰峦起伏的山脉,绵绵地横亘在天边。

    冬天的日头总是躲得那么远像只断了线的风筝使劲往霄外挣有时藏在如铅的云层好几天不露面宇间混浊晦暗酷似我读过的俄罗斯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背景的色调“平林漠漠烟如织”,浓浓淡淡的雾霭终日在低空缭绕它的忧郁感染了树们一株株面色阴冷空气仿佛凝滞了即使近前的树也不见树梢晃动它们就这样默默地呆在那儿。它们没有言语。浑朴的原野睡熟了一般。广阔的原野越发坦荡如砥无际无垠。

    我走下河岸来到林子中与树们紧挨着站在一块儿摸摸这棵多粗比比那棵多高一寸一寸地抚摸树们苍白失血的肌肤踮踮脚捻一撮硬硬的皮屑它们冰凉的躯体泛着我能感觉到它们的脉跳喘息和微颤能感觉到它们在思虑什么为了什么愁闷此时我好像才真真切切地看到它们活得并不轻松活得如此艰难它们在把痛苦忧伤咀嚼后咽进肚里,在悄无声息地承受着命运压给的一切。我的心异常沉重、疼痛,我为它们悲哀:你们怎么就不怨恨、不愤怒、不呼号、不抗争?!

    原野太平静了,平静得令人绝望。

    隐隐地,原野深处传来丝丝声音,细听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不,是渐渐清晰,渐渐扩像钢铁铮铮的撞击声像海潮裂岸的轰鸣像万钧雷霆的震荡它迅速滚过整个原野无数头巨兽般疯狂地摇撼着原野,要把原野翻个个儿,一阵剧颠,树冠上方支离破碎的天穹在噼噼啪啪地往下掉。虽然我还分辨不出这声音是笑是哭是悲是怒,但我已经被一股无敌的力量、蓬勃的生机所裹挟、所推动,我眼前喧嚣起汹汹涌涌、铺天盖地的绿意,我听见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婴儿般呱呱叫着诞生!   

    我不知道这声音来自树们,还是我的幻觉。

    原野的平静是一种大平静

    等待风。

1.本文的标题是“倾听原野”,而表现的主体却是“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简要分析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原野的平静是一种大平静。”结合原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我不知道这声音来自树们还是我的幻觉”,你认“这声音”来自哪里?请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树是原野生命力的代表,是作者倾听的主体;这样写有利于揭示主题,表现树是原野的希望。

2.树象征了生活在原野上的广大农民。他们辛苦的、巨大的付出,在恶劣环境中坚忍生存的精神,他们平凡普通默默无闻的身份,他们的与世无争,但他们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执着的精神改变着大地的面貌,使原野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

3.原野的平静是表面的,表面看来空旷、沉寂,但正是在这平静中酝酿着汹涌的绿意、蓬勃的生机,充满希望。

4.“这声音”应该来自树们。从全文来看,作者描写了不同类型的树,它们或丑陋或无名或沉默活得艰难但它们还在做“簇簇新芽的梦“冰凉的躯泛着温热”,“树冠上方支离破碎的天穹在噼噼啪啪地往下掉,作者正是从它们的身上感受到潜在的、蓬勃的生机,看到了原野的希望,只待春风一到,原野就会涌起铺天盖地的绿意。

3.

学校要举行队列比赛作为高三一班的一员请你为班级拟一个口号鼓励同学们以必胜的信心争取好成绩。要求语言生动、简练,不超过20字。

   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使用次数:15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

将下列打乱语序的句子重新进行调整

①放眼江天   ②原来本在城下的长江不知何时已经远走  ③蓝天上飘游的却还是来自六朝的云  ④近处只有秦淮如带    ⑤两千多年的历史巨册⑥携带着风声雨声金戈铁马刀兵杀伐之声    ⑦在我眼前一页页翻过    ⑧而前人咏叹这千古名城的诗句  ⑨也一一注到心头     ⑩最令我动心的,当然还是刘禹锡的《石头城》

答:正确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使用次数:20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①②④③⑤||⑦⑥⑧⑨⑩

本卷还有1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8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8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5.55%
填空题
11
61.11%
文言文阅读
1
5.55%
选择题
5
27.77%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1
5.55%
实用类文本阅读
2
11.11%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5.55%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11.11%
压缩语段
1
5.55%
其他
4
22.22%
1
5.55%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1
5.55%
病句辨析
1
5.55%
标点符号
1
5.55%
单元测试
1
5.55%
词语
1
5.55%
字形
1
5.5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ch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