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Ⅳ)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Ⅳ)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填空题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         

②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难度:
知识点: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使用次数:15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第一题   例:① 家家气象新   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   例: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看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抢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甘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答:                                                                      

                                                                           

2.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人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9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2.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3.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4.BD

2.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茶马古道

  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1.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

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2.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

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的迫切需要。

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

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

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

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道晚于互市,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

B.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

C.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地平线上消失。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4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D     C     A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把以下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译文:                                                                    

                                                                      

2)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译文:                                                                     

                                                                      

难度: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

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

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户,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C.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

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组是                   

A.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B.辍餐投箸,为之悲泣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D.饮者怀无厌之欲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①禄赐皆班亲族                    ②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③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④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

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难度: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C       C      A

四、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8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8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填空题
1
12.5%
现代文阅读
2
25.0%
文言文阅读
2
25.0%
选择题
3
37.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12.5%
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2
25.0%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2
25.0%
标点符号
1
12.5%
词语
1
12.5%
字形
1
12.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啨兲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