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难度:
知识点: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

内容25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出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 展等级10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 ⑤形象丰满 ⑥意境深远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蕴

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2有个物特征

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国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题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第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用。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填空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仿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仍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难度:
知识点: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使用次数:20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亲切友善;生物。失去愿意则该小题不给分

2.

提取处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难度:
知识点:压缩语段
使用次数:10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遗传。

或: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3.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在南坡,带状颁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了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使用次数:12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④②①③⑤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

1.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答:                                                                                                                                            
2.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答: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以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喜容笑脸……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恨的兰花,逐浪的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了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若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于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读来发人深省,回味悠长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

2.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创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3.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4A    C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2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8.33%
填空题
3
25.0%
现代文阅读
2
16.66%
文言文阅读
2
16.66%
选择题
4
33.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1
8.33%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8.33%
压缩语段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16.66%
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2
16.66%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2
16.66%
词语
2
16.66%
字音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邹土申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