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5江西高中语文月考试卷69071
2015江西高中语文月考试卷69071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5-06-20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了吗?

           胡德才

《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发起了关于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发,但对戏剧面临的萎缩乃至消亡的必然命运即当代戏剧正走向终结的宣判及其论证却没有说服力。

朱寿桐先生在《论走向终结的当代戏剧》一文中提出:在电子文明时代立体传媒的包围和裹挟之下,戏剧艺术无论是作为一种审美欣赏的对象还是作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其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其走向穷途末路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因而也自然就获得了等待终结的命运。先生所说的戏剧的优势指的是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戏剧演出的现场性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等三个方面,而他的结论正是从分析戏剧的这三个优势的丧失而得到的。

然而实际上,戏剧作为一种活的艺术,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活的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戏剧的独特优势并没有像朱寿桐先生所说的那样在众多立体传媒的包围下失去。何况,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天以及延续至未来,还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戏剧现状也都证明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否定了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命题,但并不意味着认为当代戏剧没有危机。恰恰相反,笔者认为,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关于当代戏剧的危机,近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从80年代中期的戏剧观争鸣,到近年来剧作家魏明伦先生发起当代戏剧之命运的讨论、罗怀臻先生提出重建中国戏剧的口号、戏剧学家董健先生指陈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的普及以及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戏剧自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危机。但正如上文所说,新媒体形式的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来自外部的挑战固然使戏剧面临危机,但事实证明,戏剧并没有因此遭遇人们早就预言的厄运。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戏剧自身。当代戏剧观念的偏狭、戏剧精神的萎缩、戏剧文学性的衰微、对戏剧物质层面的片面追求以及戏剧管理体制的僵化、营运机制的缺陷等,这些已被有识之士论及的方面正是当代戏剧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所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具体地说,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总之,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虽然当今时代还不是一个产生了伟大戏剧的时代,但却是一个在创作和演出方面、在先锋实验戏剧方面和在重演经典名著方面活动频繁且取得了巨大成绩的一个时期。两位美国学者在总结当代戏剧现状时写下的这几句话,我以为借用来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本文有删改)

1.关于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内容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观点,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

B.朱寿桐先生认为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他的观点是分析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等三个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而得到的。

C.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一部分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于是自然而然地走向终结。

D.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戏剧没有走向终结,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

B.当代戏剧的危机,近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C.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戏剧自然面临着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普及的挑战和危机,但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

D.戏剧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和戏剧自身,此外,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这一独特优势表明戏剧最受观众欢迎。

B.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这一切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

C.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D.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两位美国学者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难度: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9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B A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错,原文是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发C 一部分文化市场错,原文是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场D项强加因果关系,且原文是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2. D D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错,原文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戏剧自身。

3. C A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戏剧最受观众欢迎内容   B项颠倒关系,原文是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天以及延续至未来,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   D项张冠李戴,两位美国学者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错误,原文是两位美国学者在总结当代戏剧现状时写下的这几句话,我以为借用来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2.

1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A 窦娥在冤屈中死去了,却给人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歌。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 鲁侍萍深刻地认识到周朴园自私虚伪的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绝不拾人牙慧,表现了她的尊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7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5  A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1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4.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在摆脱野蛮进入文明阶段后,中华先民就一直是生机勃勃、活跃发展的。                                    ,并且具体表现为文化区域的造就,经济重心的形成,政治中心的变迁。

①从而在文化上表现为多样性,经济上表现为不平衡性,政治上则表现为追求统一性

②经过凝结升华后,又从中原散发到东、西、南、北各方位

③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就一直存在所谓东西南北中的问题

④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不断丰富

⑤文化、经济和政治的表现不一,便不断酝酿出种种社会矛盾

⑥各地先民创造出绚烂的文化,随后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传播,进而汇聚在中原

A.④⑥②③①⑤    B.⑤③⑥②①④    C.⑥②③⑤④①    D.⑥②④①⑤③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3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7. 答案:D(②承接⑥中的“进而汇聚在中原”,④“正是这种”指代⑥②的内容,①“从而”承接④句,根据“便”“于是”两个关联词可以确定⑤与③的顺序)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文言文阅读(4-6题每题3分,712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跋绍兴间诏书曰: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仇敌俱存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名轩。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绍定六年,赠光禄大夫。咸淳闲,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4 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      保养身体的方法

弃疾间与之                       交往

留守叶衡重之                     非常,很

D   既厚                 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

文中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或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靖康之变后,北宋沦亡,被金朝所灭,宋高宗逃往绍兴府建立南宋。

B 兕是春秋以前华北平原上常见的猛兽,最有可能是一种野生的圣水牛。文中“真相,乃青兕也”突出辛弃疾迅猛异常、剽悍威烈的形象

C 建康(建邺)是东晋、三国时的吴、南朝宋、齐、梁、陈京师六朝的名称,故址位于今南京,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建康”即指此地。

D“仍前官,改江阴佥判”“出滁州”“秘阁修撰。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中加点词都是古代授予官职的说法,其中“加”是升官进爵,“迁”是贬官降级。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义端因为辛弃疾的介绍来到耿京麾下,却窃印逃跑,最终死在辛弃疾的刀下。

辛弃疾谈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时的人才,其论切中时弊,毫不迎合;对于刚刚定下来的讲和方案,持反对态度。 

C 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 朱熹写克己复礼夙兴夜寐”, 给书斋题名。朱熹死时, 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却写祭文去哭他说“: 垂名万世是不朽的。谁说公死, 你凛然犹生!

D 史馆校勘谢枋得访辛弃疾墓旁的僧舍, 有痛苦的声音大呼于堂上, 像是替辛弃疾鸣不平, 从黄昏到三更呼声不断。谢枋得连夜点蜡烛写祭文, 准备清早去祭奠他, 祭文成而呼声止。谢枋得向朝廷请求, 朝廷加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为忠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4分,共12分)

1)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2)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3)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A养生,维持生活

5D“迁”是贬官降级,错

6B 对于刚刚定下来的讲和方案,持反对态度。”错,原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71)(辛弃疾)对宋、金双方逆顺的道理, 消长的形势,用兵的长短, 地理的要害, 都做了周密分析

2滁州遭受兵祸, 井邑凋残, 辛弃疾对百姓宽征薄赋, 招抚流亡, 训练民兵, 议定屯田

3南方人经商, 故而不利农业, 再加上兼并之患, 贫富有不均了。

译文:

辛弃疾, 字幼安, 齐之历城人。年少时从学于蔡伯坚, 党怀英是同学, 号称辛、党。谋求仕途之初, 蓍草占卜, 党怀英得一坎卦, 故留在金境, 辛弃疾得一离卦, 就下决心南归。
  金主完颜亮死后, 中原地区豪杰纷起抗金。耿京聚兵于山东, 称天平节度使, 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 辛弃疾任掌书记, 并劝耿京南向归宋。有一个叫义端的和尚, 喜欢谈兵事, 辛弃疾曾与他交往。在辛弃疾投奔耿京后, 义端亦率千余人反金, 辛弃疾说服他也投奔了耿京。一天傍晚义端偷了耿京的大印逃走, 耿京大怒, 要斩辛弃疾。辛弃疾说:“请容我三日期限, 若不把他抓住, 再杀我不迟。辛弃疾揣测义端必把军中的虚实告诉金帅, 就急忙追赶并捕获了他。义端说“: 我知道你的真相,是一青兕,力能杀人, 求你别杀我。辛弃疾斩其首回营报告, 耿京谅解了他并对他更信任。
  绍兴三十二年( 1162 ) , 耿京命辛弃疾奉表归宋, 高宗建康慰劳军队, 召见了辛弃疾, 高兴地接受了耿京的奉表, 封辛弃疾为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并封耿京为天平节度使, 召他南归。此时, 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 辛弃疾北返到海州, 与随行者商量:“ 我遵主帅之命来归朝, 不料事态有变, 何以复命?”于是, 海州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约定, 直奔金营, 张安国正与金将酣饮, 辛弃疾等就把他从众人中抓起, 绑着他离去, 金将没能追上。张安国被送往行在斩首于市。朝廷仍授给辛弃疾原官职, 改任为江阴佥判。辛弃疾当时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 1168 ) , 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六年( 1170 ) , 孝宗召他在延和殿应对。此时虞允文掌权, 皇上锐意恢复,辛弃疾趁机论述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时的人才, 其论切中时弊, 毫不迎合。做《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上,对宋、金双方逆顺的道理, 消长的形势,用兵的长短, 地理的要害, 都做了周密的分析。因和议刚定, 他的建议未被采纳。他升为司农主簿, 出京城任滁州知州滁州遭受兵祸, 井邑凋残, 辛弃疾对百姓宽征薄赋, 招抚流亡, 训练民兵, 议定屯田, 并创建了奠枕楼、繁雄馆。被召为江东安抚司参议, 深得留守叶衡器, 叶衡任宰相后, 力荐辛弃疾, 认为他有雄才大略。皇上召见他, 又升为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因剿平赖文政起义之功,加官为秘阁修撰。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差遣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

。。。。。。

辛弃疾为人豪爽, 崇尚气节, 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 所交多是海内名士。曾为绍兴年间(11311162) 诏书做跋说“: 假使这些诏书出现在绍兴之前, 就没事奉仇敌之大耻; 假使这些诏书行于隆兴之后, 就会成就盖世奇功。如今这些诏书与仇敌共存, 可悲啊!”人们佩服他的敏锐深切。他曾说:“人生在于勤劳, 当以务农为先。北方人, 生活用品不需求他人, 故无大富大贫之家。南方人多经商, 故而不利农业, 再加上兼并之患, 就有贫富不均了。故以名轩, 为大理卿时, 同僚吴交如死, 没有棺殓, 辛弃疾感叹“: 身为列卿而如此贫困, 真是廉洁之士啊!”他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又对宰执说此事, 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
  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 做赋《九曲棹歌, 朱熹写克己复礼夙兴夜寐”, 给他的两个书斋题名。朱熹死时, 伪学正遭禁止, 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 垂名万世是不朽的。谁说公死, 你凛然犹生!”辛弃疾善长写词, 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绍定六年(1233) , 赠为光禄大夫。咸淳间(12651274) , 史馆校勘谢枋得访辛弃疾墓旁的僧舍, 有痛苦的声音大呼于堂上, 像是替辛弃疾鸣不平, 从黄昏到三更呼声不断。谢枋得连夜点蜡烛写祭文, 准备清早去祭奠他, 祭文成而呼声止。德佑初谢枋得向朝廷请求, 朝廷加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三、语言表达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6.36%
文言文阅读
1
9.09%
语言表达
3
27.27%
填空题
1
9.09%
现代文阅读
1
9.09%
作文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1
9.09%
人物传记类
1
9.09%
1
9.09%
其他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成语(熟语)
1
9.09%
病句辨析
1
9.09%
句子衔接
1
9.09%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18.18%
材料作文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黄超锋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