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广东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72656
2016广东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72656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5-09-07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9分)

《万木图》序

(明)杨士奇

《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可也。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曰:“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既悉饭之,乃如所言。愿树木者予之谷,不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可胜计矣。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苟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晋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大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诸其来者。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识其姓名                 籍:登记、记录    

B.木郁然崇茂,悉于材         中:中意、满意

C.欲为棺而不得材者           :通“殁”,死去  

D.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之际     虞:忧患、祸患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B.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C.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D.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朝末年,战乱和灾荒让老百姓生活极其悲惨痛苦,以致发生了父子夫妇相食的惨剧,杨达卿先生的善举救活了不计其数的饥民。

B.杨达卿先生采用种树救灾的办法赈济饥民,可谓是考虑周全,既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又不至于让他们产生接受施舍的羞愧耻辱之感。

C.元末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为表彰杨达卿先生的善举,绘制了一幅《万木图》,但可惜后来在战争中遗失了;后来杨荣为了彰显其祖父的善举,又重新绘制了这幅画。

D.对于在赈灾中饥民种植的林木,杨达卿先生并未据为己有,而是告诫子孙后代要用来作公益事业,用来救助贫穷的人。至作者写作时,他的子孙一直没有违背他的教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曰。(5分)

2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5分)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一、

1.B解析:“中”应解释为“符合”。

2.A

3. D 解析:A项,父子夫妇相食于文无据。B项,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不对,应是让饥民种树,再提供粮食,使其有自食其力的感觉。C项,《万木图》不是阮德柔绘制的,是他命画工绘制的。

4.(1)当时,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很多粮食,将打开粮仓救济饥民,(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喊话说……  (“富”1分,“发廪”1分,“”1分,“号”1分,句意1分)

(2)当时的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杨先生的行为高尚,命令画工绘制了《万木图》并上表奏报给朝廷。 (“高”1分,“”1分,“”1分,“表”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万木图》这幅画,是担任翰林院侍讲的建安人杨荣(字勉仁),为了彰显他的祖父杨达卿的美德,画出来留给后代看的。

杨达卿先生有孝顺的品行,对于行善做好事一直急切努力地追求。然而不喜欢以施舍闻名,认为接受别人施舍的人,总有一种惭愧羞辱的心理。施恩于人,却让受施者常常感到惭愧羞辱,还不如不施恩。一定要使那些接受我的施舍的人,(接受施舍)就像他应当得到的一样,并且在内心觉得安宁,大约这样才可以。

元朝末年,战乱饥荒,老百姓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到了人吃人勉强活下去的地步。即使是父子夫妻,彼此相望却难以互相保全,这种惨状到处都是。当时,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很多粮食,将打开粮仓救济饥民,(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喊话说:“有能够出力帮我种树的人吗?种一棵树,我给他一些粮食。”由此(饥饿的人)争相出力,来换取粮食。(杨先生)让他们都吃上饭,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愿意种树的人给他们谷物,不登记他的姓名,最终也不看他的功劳大小(就给了他谷子),因此救活的饥民多得数不胜数。杨先生的乐于施舍,多么地忠厚、委婉又考虑周全啊!

过了几年,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高大茂盛,都符合用材(的标准)。杨先生指着树木告诫子孙们说:“我没料到树木现在长得如此繁茂!希望你们不要只用它们来为自己谋利!将来有建学校、建寺庙道观、造桥梁以及摆渡小船需要木材的人,送给他们;有家贫要建造房屋、死后做棺材却买不起木材的人,送给他们。(千万)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利!”于是先生施舍给人们的好处就更加多了。

当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杨先生的行为很高尚,命令画工绘制了《万木图》并上表奏报给朝廷。士大夫和读书人写了很多诗文记载这件事,歌颂这件事,不久(这些绘画、表章和诗文)都在战争中丢失了。而他的子孙,感念佩服他的教导,至今没有违背。然而,想让他的后世都感念佩服、不违背先祖的教导,这就是杨荣重新绘制这幅图的原因啊。

唉!开始时杨先生只是想施舍谷物粮食而已,只是想让被救济的人(因出力才获得救济而)内心安宁而已,哪想到树木长大后会这样呢!那些接受救济的人一定是尽力种树,不随便应付了事,大概是世人心中都存有天理,(善心好事)会传递延续下去吧。杨先生留下了这么好的善行,可惜的是他的善行仅仅施展于社会衰败混乱、充满艰难祸患的时期,仅局限于方圆几里之内,并且仅以平民身份过完一辈子。不这样的话,假如杨先生生活在太平盛世,得到某种任命可以做他想做的善事,他的善心善举的受益者难道不是会更广泛吗?如果他的后人能够世代继承他的教导,推广他的善心,并且坚持不停地做下去的话,那么这种善心善行带来的好处将会更加普遍。(我)写下这篇序以告诉后人。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19分)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登进士第、宏辞科,杜鸿渐深器重之。为郭子仪朔方从事,子仪入朝,令黄裳主留务于朔方。将李怀光与监军阴谋代子仪,乃为伪诏书,欲诛大将温儒雅等。黄裳立辨其伪,以告怀光,怀光流汗伏罪。诸将有难制,黄裳矫子仪命尽出之,数月而乱不作。后入为台省官,为裴延龄所,十年不迁。贞元末,为太常卿。王叔文窃权,黄裳终不其门。尝语其子婿韦执谊,令率百官请皇太子监国,执谊遽曰:“丈人才得一官,可复开口议禁中事耶!”黄裳勃然曰:“黄裳受恩三朝,岂可以一官见买!”即拂衣而出。

州节度使韩全义曾居讨伐之任,无功,黄裳奏罢之。刘辟作乱,议者以剑南险固,不生事;唯黄裳坚请讨除,宪宗从之。又奏请不以中官为监军,只委高崇文为使。黄裳自经营伐蜀,以至成功,指授崇文,无不悬合。崇文素惮刘,黄裳使人谓崇文曰:“若不奋命,当代之。”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后与宪宗语及方镇除授,黄裳奏曰:“陛下宜熟思贞元故事,稍法度整肃诸侯,则天下何忧不治!”宪宗然其言。由是用兵诛蜀、夏之后,不容藩臣蹇傲,克复两河,威令复振,盖黄裳启其衷也。黄裳有经画才,达于权变,然检身律物,廉洁之誉,以是居鼎职不久。

黄裳性雅淡宽恕,心虽从长,口不忤物。始为卿士,女嫁韦执谊,深不为执谊所称。及执谊谴逐,黄裳终保全之。洎死岭表,请归其丧,以办葬事。及是被疾,医人误进其药,疾甚而不怒。然为宰相,除授不分流品,或官以赂迁,时论惜之。

(选自《旧唐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裴延龄所  恶:讨厌。      B.黄裳终不其门    造:到……去。

C.生事        宜:适合。      D.廉洁之誉        寡:缺少。

6.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B.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C.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D.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杜黄裳跟随郭子仪在朔方道做幕僚,在遵命主持留守事务时,他识破李怀光伪造的诏书,挫败了李怀光杀死郭子仪和温儒雅等人的阴谋。

B.韦执谊是杜黄裳的女婿,但韦执谊并不尊敬杜黄裳;杜黄裳让韦执谊率领百官请求皇太子监管国事时,韦执谊很不愿意,甚至顶撞了杜黄裳。

C.杜黄裳因为评定刘辟叛乱有功,深受皇上赏识,后来他与宪宗谈到方镇将帅的授任一事,宪宗听取了他的意见,使朝廷纲纪得到整肃尊重。

D.杜黄裳性情淡泊,宽裕待人,但是在约束自身察人授职方面却有所欠缺,这也是他身居要职时间不长的原因。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黄裳勃然曰:“黄裳受恩三朝,岂可以一官见买!”(6分)

2)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居讨伐之任,无功,黄裳奏罢之。4分)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9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

5.C 解析:C项,宜:应当。

6.C 

7.A 解析:A项,原文只说想取代郭子仪,没有说要杀死他。

8.(1)杜黄裳勃然大怒说:“杜黄裳承受三代国君的恩典,怎么能因为一个官职就被收买呢!”(“勃然”1分,“受恩”2分,“” 1分,“”1分,句意1分)

(2)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担当讨伐的重任,没有立功,杜黄裳奏请朝廷罢免了他。

(“”1分,“”1分,“” 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杜黄裳,字遵素,是京兆杜陵人。他曾考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辞科,杜鸿渐十分器重他。他担任郭子仪朔方府从事,郭子仪入京,命令杜黄裳在朔方府主持留守事务。州主将李怀光与监军暗中图谋取代郭子仪,于是制作假诏书,想要诛杀大将温儒雅等人。杜黄裳当即辨认出诏书是假的,拿这事正告质问李怀光,李怀光流汗认罪。遇到难以驾驭的将领,杜黄裳就冒称郭子仪的命令将他们尽数遣出,过了几个月也没人造反。后来他入朝任职台省,遭裴延龄厌恨,过了十年也没有升迁。贞元末年,担任太常卿。王叔文盗弄权柄时,杜黄裳始终没有到访过他家。他曾经告诉女婿韦执谊,让韦执谊带领官员们奏请皇太子任监国,韦执谊当即回驳:“老先生您刚刚得一官职,怎能再开口谈论皇帝家事呢!”杜黄裳勃然大怒说:“杜黄裳承受三代国君的恩典,怎么能因为一个官职就被收买呢!”当即一甩衣袖出去了。

州节度使韩全义曾经担当讨伐重任,没有立功,杜黄裳奏请皇帝罢免了他。刘辟作乱,议事的官员认为剑南险固,朝廷不应该出兵讨伐;只有杜黄裳坚决请求出兵讨伐,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他还奏请皇帝不要用宦官担任监军,专任高崇文为节度使。杜黄裳自从谋划伐蜀,直到伐蜀成功,指示教导高崇文,没一件事不是跟蜀地军情遥相符合的。高崇文一向忌怕刘,杜黄裳派人对高崇文说:“你要是不出死力,朝廷就用刘取代你。”因此得到高崇文拼死效力。讨平刘辟之后,宰相入朝庆贺,皇帝看着杜黄裳说:“这是你的功劳啊。”后来跟宪宗谈到各地将领的任命一事,杜黄裳禀奏皇帝:“陛下应该认真想想贞元年间的往事,逐渐用法度整肃诸侯,那么哪里还用担心天下不太平?”宪宗同意他的说法。因此从出兵平定蜀、夏之后,不再容忍戍边将吏傲慢恣肆,收复了两河地区,朝廷纲纪重新得到整肃尊重,这都是杜黄裳启发了皇帝的雄心啊。杜黄裳有规划宏图的才能,懂得随时应变,不过在检点自己率先垂范方面,缺乏廉洁的声誉,因此做宰相时间不长。

杜黄裳性情雅淡宽恕,心中有深谋远虑,不过说话不顶撞别人。刚到朝廷任职时,把女儿嫁给韦执谊,不过很不受韦执谊敬重。等到韦执谊被贬职流放,杜黄裳最终保全了他。等到韦执谊在岭南去世,杜黄裳上书请求运回韦执谊的灵柩,为他办理丧事。在这个时候,杜黄裳发病了,医生误下药剂,使他病得很厉害,他也不发怒。然而作为宰相,杜黄裳授官任命不甄别身份名望,有的官员因贿赂而升官,当时评论者都为他感到惋惜。

2.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9分)

及至始皇,六世之余烈,振策而御宇二周而亡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城而守藩,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士不敢弓而怨。于是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销锋镝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池据亿丈之城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信臣精卒利兵而。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帝王万世之
  始皇
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涉瓮牖柩之子,氓隶之人,而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陶朱、猗之富;足行伍之,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而攻秦;兵,揭竿旗,天下云集响应粮而景。山豪俊遂起而亡秦族矣

9.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不正确的一是(    )。(3分)
A.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士不敢怨。报复
C.臣精卒
利兵而何。信,忠信  D.山豪俊起而亡秦族矣。,一同

10.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践华为因河亿丈之城固良弩守要害之信臣精卒利兵而何。

B.然后践华为因河亿丈之城将劲弩守要害之信臣精卒利兵而何。

C.然后践华为因河亿丈之城固良将劲弩守要

害之信臣精卒兵而何。

D.然后践华为因河亿丈之城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信臣精卒利兵而何。

11.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振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B.“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秦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秦始皇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奠定“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C.作者又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的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

D.这两段文字从内容上看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覆辙。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南取百越之地,以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委命下吏。(5分)

2乃使蒙恬北筑城而守藩,却匈奴七百余里5分)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11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三、9B10B11D

12、(1)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1分,“以为2分,“ 1分,句意1分)

2)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

(“使”1分,“1分,“藩篱 1分,“却”1分,句意1分)

三、填空题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2)杜牧《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     ________    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难度:
知识点:其他
使用次数:10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3、(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四、选择题 (共8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①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重庆,周总理时常冒着极大的危险跑来跑去,把自己的生命安   

_____,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②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是某些学校仍以分数为指

挥棒,将心理学课程_____
 
③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很多专家和媒体一再提醒考生要慎重对待志愿表中的“服从专

业调剂”,但仍然有很多考生对此______

A.置之度外  束之高阁  置若罔闻          B.置之度外  置若罔闻  束之高阁
C.
束之高阁  置之度外  置若罔闻          D.置若罔闻  束之高阁  置之度外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8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4.【答案】:A【解析】:“置之度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束之高阁”指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置若罔闻”指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本卷还有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4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3
92.85%
基础
1
7.14%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1
7.14%
文言文阅读
2
14.28%
填空题
1
7.14%
选择题
8
57.14%
语言表达
1
7.14%
作文
1
7.14%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7.14%
人物传记类
1
7.14%
散文类
1
7.14%
其他
1
7.14%
成语(熟语)
3
21.42%
病句辨析
3
21.42%
句子衔接
2
14.28%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7.14%
材料作文
1
7.1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志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