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山东高二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78665
2016山东高二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78665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01-19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济南之所以有“泉城”之名,是由于城南有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系石灰岩组成的千佛山地,这些石灰岩具有较多的熔洞或裂隙,在济南附近没(mò)入地下,并受到不透水的侵入岩岩体的  甲  (阻挡/阻止),而上覆的第四纪山前堆积物透水性不好,从而形成承压水构造。城南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jǐ),在城区则以上升泉形式涌出地表向外排出。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七十有二,泉水众多,不可胜(shèng)数。历代诸家所论72泉亦不尽相同,  乙  (大致/大约)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又名瀑流,宋代开始称趵突泉。

泉城四大泉群会流一处,在济南盆地最低处形成湖面46.5公顷的大明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丙  (记载/记录),城西南有泺水,“北为大明湖”,后渐填埋堵塞,半为街市。金代起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之名。一湖烟水,绿树蔽空,妖娆多姿,风光秀美。清人刘凤浩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沿湖亭台楼阁,水树长廊,错落有致。其风貌不亚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杭州西湖。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mò)入      熔洞      B.补(jǐ) 会流

C.(shèng)数   沿袭      D.堵(sāi) 妖娆

2.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阻止   大约   记载      B.阻挡   大致   记载

C.阻挡   大约   记录      D.阻止   大致   记录

3.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千家明月万家春           B.满园月色一园梅

C.何方春水一方天           D.一城山色半城湖

难度:
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3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C项全对;A项,应是溶洞;B项,汇流;D项,堵塞sè。本题字音字形结合起来考,难度比单一考有所提高。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而字形题以考查别字为主。字形辨析的诀窍可概括为十六个字:音辨法、形辨法、义辨法、词语结构辨析法。功夫在平时,学生要做个有心人。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语境的把握能力。使用什么词一定要结合语境、对象、身份、场合等等。阻挡:拦挡使不能发展或前进。阻止:使不能前进,使行动停止,多用于人。根据语境来看,是不透水的侵入岩岩体挡住了石灰岩,故甲处用“阻挡”为宜。大约:表猜测。大致:表示事情的主要方面是这样。此处指主要有四大泉群,故乙处用“大致”。记载:指把事情写下来,但侧重于把事情记在文章或书册里,多用于意义较为重大的事件或史料,往往是事后的回顾叙述并记下来。记录:侧重于把当时看到的事或听到的话写下来,如在会议、报告、课堂听讲时,把说话人 所说的话用文字的手段保留下来。此处是前人书中所记,故丙处用“记载”。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从对仗原则和内容的关联性等角度考虑。从文中清人刘凤浩咏湖可知答案在C.D项,排除掉A.B,再依据对联主要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要求字数相等,相同位置的词性相同或相近,故选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不只是因为得奖,更因为这是造福众生的伟大贡献。

B.大学毕业生小蔡应聘一公司文员,好不容易进了面试,却因填的一份400多字的手写简历中错别字连篇累牍,而未被录用。

C.梁文道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目前中国大部分文化节目都老态龙钟,使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失去了年轻人这一广大的受众群体。

D.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是一得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7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B项,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此处用来形容错别字多不妥。C项,老态龙钟:适用对象错误,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D项,一得之功:一点儿微小的成绩,谦词,属于谦敬错位。故选A。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虚拟的网络所以有无尽吸引力,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人的身份,使人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充分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

C.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D.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储蓄的43%用于子女的教育,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7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就在于……”和“主要原因是……”句式杂糅。B项应在“学杂费”后加“政策”,成分残缺。C项中“娴熟”与“舞姿”搭配不当;“成为……”的主语应是“金孔雀形象”,偷换主语。辨析病句要学会划分句子成分,会压缩句子主干,然后逐个分析。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6.请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顺序合理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3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②⑤①④⑥③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得体。乱序排列衔接题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行文的逻辑关系。首先,横线前句子中“应有”与“不应”相对,故②句放在最前面;根据横线后面的句子,可以验证尾句应为③ ,构成假设关系;④⑥分别与⑤①照应,由④中的“故”可以断定④⑥应放在⑤①后。错一处即不得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通变”与中国独特价值观

李德顺

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视野集中于世事人生、伦理政治,有一条人本主义的主线;西方文化则偏重于探求知识、科学及其应用,有一条科学主义的主线。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可以从考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入手,其中“通变”就是一个着眼点。

《周易》是凸显中华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经典文献之一,其中心思想很明确,就是“易”。“易”即“通变”。《周易》所言,就是如何依靠“通变”来追求善治和人生平安幸福的经验与道理。《周易》认为,人世间的事,有变才有通,国家和人民才能生存发展,因此要“通变”。当然,变中有所不变,变是为了保持主体的地位及其根本目标的不变。为此,《周易》提出了两条价值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条结合起来,就是主张依天地之道,始终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根本目标,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数千年来,中华文化也确实保持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通变”精神。

拿语言文字形式来说,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历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作为其统一公共形式的汉语,从甲骨文的字体和发音开始,经历了从象形到形意兼备、从篆隶体到行楷体、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等一系列演化,才形成现代汉语,且变化仍未结束。再拿汉语的文学形式来讲,从远古神话传说、《诗经》中的民谣,到接替兴起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现代白话文学,总是在推出一种又一种创新形式,引领一代又一代风骚,并没有一个终结。而所有这些变化的动力,都来自人们的生活,与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追求相适应。

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如此,建筑、服饰、饮食、医药等生活领域以及生产、科技、军事、政治等社会领域,也无不如此。举凡为民族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事务,中国人都能以“为仁由己”“和而不同”的姿态,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在这些自我改变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固然遭遇了诸多曲折和磨难,甚至充满凶险和动荡,但最终总能浴火重生、不断更新,赢得更广大的生长空间与更旺盛的生机活力。而这一切所显示出的,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质。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密码,而且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它让中华民族具有宽广、从容、务实、机敏的胸襟气度,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在变中求不变的经验、技巧和具体成果,包括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诸子百家学说、治政经验、礼仪风俗,到各种具体的文化形式和器物,以及中华先人传下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遗产,内容博大精深。但必须看到,它们毕竟多属时政、规范和技术层面的成果,都是变化演进过程中的具体收获,因此有一定的历史阶段性和局限性,并非终极不变的样式。唯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本身,才是中华民族特有且不可替代的文化“真身”。

自古以来,我国的有识之士就不怕改变自己,而是处变不惊,对内对外均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通过兼容并蓄成就自己。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的文化才呈现出“马、中、西”汇通的新面貌。无论其中有多少得失曲折、有哪些未尽通达之处,“马、中、西”汇通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从被动变为主动,面向世界、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正常状态,也是新形势下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内在需要。

(选自《人民日报》2015-6-18)

7.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视野集中于世事人生、伦理政治,有一条人本主义的主线;西方文化则偏重于探求知识、科学及其应用,有一条科学主义的主线。

B.中华文化遭遇过许多曲折和磨难,但总能不断更新,赢得更广大的生长空间与更旺盛的生机活力靠的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质。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通变”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作为有识之士就要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D.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通变”精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和精神密码,“马、中、西”汇通是新形势下弘扬这种精神的内在需求。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依靠“通变”来追求善治和人生平安幸福的经验与道理,这就是《周易》的中心思想。

B.通变精神让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不断追求变化的经验、技巧和具体成果。

C.汉语文字形式和文学形式变化的动力来自中国人的生活,与生活和精神追求相适应。

D.对民族生存发展必需的事务,中国人都能以“为仁由己”“和而不同”的姿态通变。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变”作为考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一个着眼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

B.《周易》主张依天地之道,始终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根本目标,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真身”,但有历史阶段性和局限性,并非终极不变的。

D.我们今天的文化能够呈现出“马、中、西”汇通的新面貌是因为有识之士能通过兼容并蓄成就自己。

难度: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6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D

8.B

9.C

【解析】

7.

试题分析:A项在文章第一段,B项概括文本第四段,C项出自文本最后一段,ABC都属于局部意思,D项最全面。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这类题要通读文章理解文意,还要了解出题者故意设置的干扰项,常见的错误类型有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B项,原文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在变中求不变的经验、技巧和具体成果”。 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

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C项,张冠李戴,有历史阶段性和局限性的是各种“文化遗产”。 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出题者常常故意设置错误选项,往往偷换概念或以特殊代替一般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速读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内容区间,以此圈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

考点:归纳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语言表达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5
41.66%
语言表达
3
25.0%
文言文阅读
2
16.66%
填空题
1
8.33%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单元测试
1
8.33%
成语(熟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句子衔接
1
8.33%
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散文类
1
8.33%
其他
1
8.33%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小二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