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上学期18周练语文试卷
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上学期18周练语文试卷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03-14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6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________为:“信”是忠于原 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_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________, 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 偶然 妄自尊大

B.解读 偶然 夜郎自大

C.解释 偶尔 妄自尊大

D.解读 偶尔 夜郎自大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5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作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第一句中,从后面的内容来看,学者是对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做出诠释,故应使用“解释”。“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而第二句语境中修饰“飘落”,“偶然”常修饰名词;“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词的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解读”,强调主观上的处理;“解释”,强调客观是的诠释。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偶然”常修饰名词,而“偶尔”多修饰动词。“妄自尊大”作形容词,在句子中多为谓语;“夜郎自大”一般不做谓语。

2.

2.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9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项,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与语境义相符合。 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可见春秋鼎盛是形容人的,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而句中说“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使用对象错误。C项,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与语境义相符合。D项,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本题的B项,“春秋鼎盛”是形容人正当壮年,对象多为人,而句中用来修饰“时代”,自然错误。

3.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1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项,“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搭配不当,“凝聚”和“骨干”不搭配;“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主宾不搭配,“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可改为“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在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一个著名品牌”。C项“这”指代不清,应将前半句改为“一些人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D项,定状语序不当,应该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B项,经过压缩可以发现,“凝聚”和“骨干”不搭配,“内衣产量”和“品牌”不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比如D项,就属于定状语的语序不当。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4.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5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所给的句子,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先找出关系最近的句子完成由小到大的组合。②⑥紧密相连,③后有时期,所以②应放在(3)的后面,(3)应放在(2)前,⑤谈到“衣着”,应放到最后,(1)(6)(5)是对中国结的功用的具体解释,同时(5)由此外一词只能放到最后,根据上边两点就可以确定答案。“此外”表明前面还有应用,只能是①,①谈论到美学,应放在⑤前,④只能放在开头,起总领作用。连贯累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比如本题中,主要介绍“中国结”的功用。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本题中,比如“它”“此外”“还”“同时也”等词语。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5.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难度:
知识点:作家作品
使用次数:13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C项,都是表现乐声高亢。A项,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的清幽宁静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项,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和靖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项,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要想解答本题,首先应把握所引诗歌的情境,然后再看选项所给的情境,最后看两者是否相合。比如A项,诗中所写是夜晚,景物有“惊鹊”“鸣蝉”,都属于动静,这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以声衬寂,故其情境应是幽静的;而后面所给的情境说的是“热闹”,故与前面诗歌中的情境正好是相反。B项,所给诗句是形容梅花,而后面所说是桂花,故也不合。D项中所写的情境多用于爱情,而后面的情境说的是亲情,故也不合。

本卷还有1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5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4
93.33%
基础
1
6.66%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6
40.0%
现代文阅读
3
20.0%
文言文阅读
2
13.33%
填空题
1
6.66%
语言表达
3
2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词语
1
6.66%
成语(熟语)
1
6.66%
病句辨析
1
6.66%
句子衔接
1
6.66%
作家作品
2
13.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6.66%
论述类文本阅读
2
13.33%
散文类
2
13.33%
其他
1
6.66%
1
6.66%
压缩语段
1
6.66%
小说
1
6.66%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来来来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