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辽宁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81319
2016辽宁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81319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03-14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克服_____________的保守思想。

②现在  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_____________的行为, 公安部门更应该加大惩处的力度。

③报载,最近某贪官在法庭上受审时,竟然要求法官放他一马,情愿不做官,回家去种田。这种_____________真是可笑之至。

A.举棋不定  违法乱纪  不情之请   B.畏首畏尾  违法乱纪  厚颜无耻

C.畏首畏尾  铤而走险  厚颜无耻   D.举棋不定  铤而走险  不情之请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9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知如何放下是好。比喻做事犹豫不决。畏首畏尾:前也怕,后也怕。形容瞻前顾后、疑虑很多的畏怯样子。根据句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可知①句不是讲犹豫不决而是讲不要畏怯,所以畏首畏尾适合语境。违法乱纪:违反法令,扰乱纪律,适合②句语境。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厚颜无耻:厚着脸面不知道羞耻,适合③句语境。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遭遇了这场变故,他面容憔悴,形象大变,精神恍惚,2月6日从拘留所里出来,连前来接他的妻子和女儿也不认识了。

B.窑洞、黄土高坡、高亢的信天游……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镜头中反复出现的这一幕幕陕北农村场景,令观众触景生情。

C.体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舞蹈《丝路霓裳》,不仅是盛唐文明的永恒符号,更是中外艺术交流的结晶。

D.周公庙遗址近200座大中型周代贵族墓葬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曾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5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病句题是高考中必考的一道试题,往往体现出一定的难度。考生平时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和区分几大病句类型的特点。常考的几种类型有:句式杂糅、搭配不当、表意不明、逻辑不当等。A表意不明。“连前来接他的妻子和女儿也不认识了”,到底“谁不认识谁”,有歧义。B不合逻辑。“信天游”不属于“场景”。 D句式杂糅。可改为“曾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或“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3.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国与西方的国际产能合作也经历过一个相互磨合深化与认同的过程,_____________,国际社会才对此积极回应。国际产能合作的核心理念即位于全球价值链上不同位置的国家,通过多方产业、资金及技术合作,共同“分享”工业文明与和平发展曙光,在多方深度合作中,提升各自位置,重构价值链,实现“多赢”格局。

A.从最初的“双方”合作演进至“多方”合作,正是基于西方利益的最大契合点

B.从最初的“双方”合作,演进至基于各方利益的最大契合点的“多方”合作

C.从最初的“双方”合作演进至“多方”合作,正是基于各方利益的最大契合点

D.基于各方利益的最大契合点,才从最初的“双方”合作演进至“多方”合作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7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就本题而言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前文和填空部分的关系,A项,与前后文语境相矛盾,语境中前有“中国与西方的国际产能合作”,后有“提升各自位置,重构价值链,实现‘多赢格局”,可见“西方利益”与前后文不连贯。B项,句子内部表意顾此失彼,难道“双方合作”就不需要“基于各方利益的最大契合点”吗?D项,与前文衔接不紧密,前文说国际产能合作经历的过程,下文应紧承这一过程即从双方合作到多方合作,而不是将“基于各方利益的最大契合点”放在前面。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西医互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西两种医学各自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到了近代。

尽管西医的实验研究有着巨大的先进之处,但是当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正以崭新的手段横扫中世纪西方医学的陈迹,开创历史新纪元的时候,在揭开疾病微观奥秘的欣喜之中,在事物发展的另一个侧面,却又孕育着一粒不祥的种子。人们的思路由微观到超微观,由细胞到细胞核、线粒体、核糖核酸,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所有这一切都不能脱离整体调节作用的客观事实。这一倾向一直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医学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致命伤。于是在西方医学的营垒里,便相继出现了巴甫洛夫的神经反射学说、塞里氏的应激能学说,1937年哈里斯发现了丘脑垂体——内分泌的全身调节作用。他们的研究和观点旨在使西方医学由局部再回到全身,由微观再兼顾到宏观。这种观点通过近30年来免疫学方面的长足发展,同样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再看中医的近代发展史,虽然不像西医那样显明,但隐约中也可看到有识之士试图把认识由宏观移向微观的尝试。吴有可的“戾气说”,王清任的“解剖学”,唐宗海、张锡纯的“中西汇通”,都是这一尝试的具体表现。

综观中西医近百年动态,双方已各自开始了针对自身缺陷的纠偏。一切事物,但凡发展,都是以逐步纠偏、逐步完善为前提的,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西医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中,为了自身完善的需要,向一切可以提供营养的对象全力索取,从而达到壮大自身的目的。

近年来西方世界掀起了中医热,虽然临床治疗的需要也是其原因,但是更深层的含义则是西方已开始向中医借鉴,必欲取其精华而用之。可以断言,蕴藏在中医宝库中的整体观点、天人相应观点等当是西医首先掘取的内容,然后加以实验研究,在短期内为其所用,力图出现西医学术的再腾飞。时至今日,将中医学术体系由宏观推向微观已是当务之急,这是当前发展中医的惟一途径。

现代科学技术已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络系统,中医至今沿用推理思辨的古法缓缓行进。这种局面的形成源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个体农业和分散手工业没有给中医发展提供向微观进展的机会,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但是时至今天,中国当代工业已跻身于世界行列,中医向微观推进的条件已完全具备。当代中医工作者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大胆地把思维推向微观,把西医的实验手段接过来,为我所用,发展自身,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期达到保住中医特色,并且开创现代中医的新局面的目的。在当前条件下,发展中医最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向西医索取,因为西医之长正是中医之短。中西医结合是向西医索取(当然也包括中西医互相索取)的主要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的内涵中,作为中医工作者应该始终把握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展中医的目的。

4.根据原文,下列属于“中西医互补”的历史发展必然的一项是(    )

A.近代,巴甫洛夫、塞里氏、哈里斯等人的研究和观点旨在使西方医学由局部再回到全身,由微观再兼顾到宏观。

B.虽然不像西医那样显明,但吴有可、王清任、唐宗海、张锡纯等近代中医的有识之士试图把认识由宏观移向微观。

C.近年来西方世界掀起了中医热,一方面是其临床治疗的需要,另一方面表明西方医学已开始借鉴中医的精华。

D.时至今天,中国当代工业已跻身于世界行列,当代中医工作者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为今用,保住中医特色。

5.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说以崭新的手段开创了中世纪西方医学的历史新纪元。

B.脱离整体调节作用这一客观事实,是近代西医发展过程中埋下的一粒不祥的种子。

C.针对自身缺陷逐步纠偏、完善,中医正在向一切可以提供营养的对象全力索取。

D.当前,发展中医的有效途径就是做到洋为中用,将中医学术体系由宏观推向微观。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医如果能够借鉴中医的整体观点,着眼于宏观,就可以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致命伤。

B.现代科技已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络系统,中医至今沿用推理思辨的古法不利于自身发展。

C.漫长的封建社会没有给中医发展提供向微观进展的机会,因此,望、闻、问、切等古法有着先天的局限性。

D.西医之长正是中医之短,中医之长也是西医之短,二者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难度: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C

5.B

6.C

【解析】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类试题,考生在作答本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认真阅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进行合理化的对照理解。论述类文本对概念理解类试题一般犯以下几种毛病:张冠李戴、故意扩大概念的范围、所问非所答、过于绝对等等。A.B只是双方“各自开始了针对自身缺陷的纠偏”,不属于“互补”。D原文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类试题,考生在作答本题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所给的选项与原文进行对应理解。本题没有特殊的办法和捷径,所以考生只有认真理解和对照理解才能准确得出答案。A.原文意为“横扫中世纪……的陈迹”。 C.应为“西医”。D.原文是“唯一”途径。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观点的理解,考生首先要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逐项对考题进行理解和分析,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C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龙虎斗

陈玉兰

⑴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名者进宅唱堂会。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浑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决一雌雄。

⑵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直插云霄,一旗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飘着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

⑶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

⑷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的权利、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⑸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阄,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阄,攀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打开,竟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上的秦班主,竟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

⑹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自此,眼睛长到脑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

⑺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曾理他,任他叫骂。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竟放出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⑻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说,保定军校傅作义将军也在人群中。

⑼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势滂沱,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

⑽年轻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轻轻拉动手中二胡,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一只脚夹起胡弦,一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和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秦班主见他技艺十分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事,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地,头朝下拿 起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声越发悠扬嘹亮。

(11)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脚!

(12)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掌声刺破青天,铜板如冰雹飞向年轻人。

(13)秦班主猛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那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只觉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

(14)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有名的“猴爬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阄都为青天白日旗,曹锟意在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忍,解散戏班,后奔延安抗日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整整一口袋铜子递给了秦班主。

(15)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

(16)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两戏班合二为一,就是古城剧团前身。

(节选自《小说界》2012年第6期)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年轻人寻到秦班主,跟他叫板比武,不是为钱而来,如将比试所得的铜子递给秦班主,而是为了炫艺而来,如亮出江湖神仙脚。

B.为了给自己的大寿烘托气氛,直隶督军曹锟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这足见其是个贪图权势之人。

C.文中“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一句,既写出了旗杆之高,也为下文秦、袁二人攀顶扯旗的比武做铺垫。

D.秦班主赢了比武后,“眼睛长到脑袋顶,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这表明秦班主虽志得意满,但内心对技高一筹却主动退让的袁班主抱有愧疚。

E.“龙虎斗”既指当年为大寿堂会,秦、袁两家班主展开的生死对决,也指后来秦班主与年轻人的精彩比武。

8.小说第9段对秦班主的功夫作了细致的描写,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9.秦班主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0.这篇小说,谁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D 3分,E 2分,C 1分。

8.①突出了秦班主的技艺高超,丰富了他的形象;②正衬,以秦班主的了得功夫衬托出年轻人的绝伦技艺;③为年轻人出场比武做铺垫,同时为下文情节“两戏班合二为一”发展蓄势。

9.①技艺超群:在庆祝曹锟六十大寿的堂会上,秦班主拔得头筹;与年轻人比试,秦班主展示一身功夫。②宽容大度,怜才惜才:面对年轻人的叫板,秦班主看“他一副好人才”,又觉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还任其叫骂。③有羞愧心,知错能改:每当想起袁班主,秦班主便觉羞愧;在得知年轻人来意后,秦班主羞愧的流泪并向年轻人请教。④识大体,明大义:在袁班主事迹的感召下,秦班主与年轻人的两个戏班合二为一,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

10.①秦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着墨最多,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等;文中的主要情节都围绕他展开,他是贯穿全文的人物;小说通过秦班主的遭遇再现了乱世中戏班是如何生存的。

②袁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虽着墨最多,但主要是为了衬托袁班主,突出其气节和大义。年轻人与秦班主比武,是替父明志而来,促成了两个戏班的最终合并;(虽然袁班主在抗日战争中死去,但子承父业,这都是袁班主教导有方。

③袁秦两位班主都是主人公。小说采用明暗双线的结构,明线是秦班主,暗线是袁班主;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再现了乱世中戏班班主的不同命运。在秦班主与袁班主儿子的共同努力下两戏班合并,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

【解析】

7.本题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对小说内容、行文特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对本文文意的理解可以得出:B项“这足见其……”属于强加因果。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曹锟是一个自私残忍的人。A项年轻人来此的目的不是炫耀技艺,主要是为父明志。C项也有衬托出秦、袁二人的超群武艺之意。

8.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写法上的赏析和理解,考生要注意文中第九段是属于细节描写秦班主的技艺高超,同时要注意结合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方面赏析其描写的作用。根据对本文的理解和本题的把握可以得出如下参考:①突出了秦班主的技艺高超,丰富了他的形象;②正衬,以秦班主的了得功夫衬托出年轻人的绝伦技艺;③为年轻人出场比武做铺垫,同时为下文情节“两戏班合二为一”发展蓄势。

9.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人物形象题是小说中必考的一道重点题型,所以考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人物语言、动作、行为、事件等准确定位人物的性格特征。注意作答本题的时候要有理有据的进行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根据对小说情节的了解,可以将秦班主的人物性格概括为:①技艺超群:在庆祝曹锟六十大寿的堂会上,秦班主拔得头筹;与年轻人比试,秦班主展示一身功夫。②宽容大度,怜才惜才:面对年轻人的叫板,秦班主看“他一副好人才”,又觉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还任其叫骂。③有羞愧心,知错能改:每当想起袁班主,秦班主便觉羞愧;在得知年轻人来意后,秦班主羞愧的流泪并向年轻人请教。④识大体,明大义:在袁班主事迹的感召下,秦班主与年轻人的两个戏班合二为一,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

10.本题考查的是结合主题来探究小说的深层意蕴。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准确把握小说的情感主旨和作家的创作意图,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对文本进行在创造的理解和分析。就本题而言首先考生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分析。根据对本文的理解,本题可以有不同的看法:①秦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着墨最多,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等;文中的主要情节都围绕他展开,他是贯穿全文的人物;小说通过秦班主的遭遇再现了乱世中戏班是如何生存的。

②袁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虽着墨最多,但主要是为了衬托袁班主,突出其气节和大义。年轻人与秦班主比武,是替父明志而来,促成了两个戏班的最终合并;虽然袁班主在抗日战争中死去,但子承父业,这都是袁班主教导有方。③袁秦两位班主都是主人公。小说采用明暗双线的结构,明线是秦班主,暗线是袁班主;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再现了乱世中戏班班主的不同命运。在秦班主与袁班主儿子的共同努力下两戏班合并,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3.33%
现代文阅读
2
16.66%
文言文阅读
1
8.33%
填空题
1
8.33%
语言表达
3
25.0%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成语(熟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句子衔接
1
8.33%
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其他
1
8.33%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AAAAAA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