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宁夏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91524
2016宁夏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91524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10-12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8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征:应验

B.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不俗

C于三辅               游:游玩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6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安帝雅闻衡善术学”中的“雅”应是副词,常常。“游于三辅”中的“游”应是“考查、学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的“视事”意思是“官吏到职办公”。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实词题,考生应采取如下方法解答:语境分析、句子结构分析、课内迁移、成语迁移、字形结构等。比如本题中,“安帝雅闻衡善术学”中的“雅”可以从语法结构来分析,后面的“闻”是动词,“雅”放在动词前面应是担当状语成分,来修饰动词,一般为副词,如解释为“文雅”则为形容词,从语法结构上来看是错误的。

2.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A.举孝廉不行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衡下车,治威严    振声激扬

C.果地震陇西        政事渐损

D.上下肃然          公车特征拜郎中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2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组”,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C项的“地震”应属于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发生地震;“政事”古今异义相同,指的是朝政大事。A项,“不行”古义是没有前往上任;“篆文”,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B项,“下车”古义是“官吏到任”;“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D项,“上下肃然”中的“肃然”意思是“敬畏恭顺不敢为非做歹”;“ 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为事物的特点,标志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古褒今贬、古贬今褒。

3.

3.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连辟公府不就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讽议左右

D.衡下车,治威严

难度:
知识点:语法
使用次数:11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句式。首先应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类型;然后抓住标志进行选择。A项,“连辟公府不就”是被动句,“辟”动词本身表被动;B项,“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应为“未有之也”。C项“讽议左右”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二)被动句:(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判断。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徒见欺于王”(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三)省略句:(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3)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四)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图”等。(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五)定语后置:(1)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4.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     

2)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     

3)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疆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险恶用心     

A.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B.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C.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D.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4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了如指掌”的“了”是“明了”;“指掌”是“指着手掌”。形容对人或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好象指着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洞若观火”偏重在观察彻底,“了如指掌”偏重在了解清楚。“明察秋毫”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洞若观火”的“洞”是“彻底”的意思,比喻对事情看得十分清楚透彻。第一句中,从前面列举的情况来看,主要突出对大伯家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应使用“了如指掌”。第二句中,从前面的“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应主要突出观察非常细微,应使用“明察秋毫”。第三句是说中方对他们的险恶用心看得十分清楚,应使用“洞若观火”。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洞若观火”偏重在观察彻底,“了如指掌”偏重在了解清楚。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5.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应严格按照程序,较大程度地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切勿隔岸观火,只做表面的清理整顿工作。

B.尽管近年采取了加开临时客车等措施,但春运出行难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各大火车站万头攒动,众多旅客重足而立 ,交通场面拥挤不堪。

C.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大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D.有些人遇见理论,就想弄明白,如果不能完全明白,就不惜穿凿附会,因为这样似乎可通,并自觉新奇可喜。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3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A项,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加救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句中望文生义。B项,“重足而立”,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句中望文生义。C 项,瓦釜雷鸣,指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句中形容“巨响”,对象不当。D项,穿凿附会,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正确。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瓦釜雷鸣”特别容易理解成声音大,故可以从对象入手辨析。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本卷还有1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5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4
93.33%
基础
1
6.66%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8
53.33%
现代文阅读
1
6.66%
文言文阅读
1
6.66%
填空题
1
6.66%
语言表达
3
20.0%
作文
1
6.66%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词语
2
13.33%
语法
1
6.66%
成语(熟语)
2
13.33%
病句辨析
1
6.66%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13.33%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6.66%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6.66%
人物传记类
1
6.66%
其他
1
6.66%
1
6.66%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6.66%
材料作文
1
6.66%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艾芳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