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山东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98282
2017山东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98282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3-26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划线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批评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B.滨湖新区地处K市主城区东南方,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南有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美轮美奂 ,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C.正是七月流火,天气十分炎热,傍晚时分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广场纳凉。

D五风十雨树千年和谐,丰前裕后生百世繁荣。五丰之美,在于五丰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朴实无华却又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7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A项百花齐放,应改为“百家争鸣”。B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C项七月流火,天气逐渐凉爽起来。D项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一项是(  

A.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B.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面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带着浓郁的乡间俚俗味,在某些城里人的眼中,是“野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流杂役。

D.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8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A项成分残缺,“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而且和”后加上“与”。B项句式杂糅,后句可改为“却常常忽视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D项语序不当。把“国家大剧院宣布”移到“从现在起到年底”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沿)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1) ,如大旗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 (2)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鼎礼膜拜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期望)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3.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A.枝枝蔓蔓(wàn  料峭

B.砍斫(zhuó)     端祥

C.坚劲(jìng     间架结构

D.小憩(qì)       鼎礼膜拜

4.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沿  细密  历历在目  期望     B.缘  细密  赫然在目  希冀

C.缘  细致  赫然在目  期望     D.沿  细密  历历在目  希冀

5.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树干破石而出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B.破石而出的树干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C.树干破石而出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D.破石而出的树干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6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3C

4B

5A

【解析】

3

试题分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考查字形,应结合词义来识别。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A项:“蔓”应读mànB项“祥”应为“详”;D项:“鼎”应为“顶”。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4

试题分析: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缘”沿着,顺着;“沿”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期望”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希冀”希望。“细密”(质地)精细密实;不疏忽大意,仔细。“细致”精细周密;细密精致。“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在眼前;“赫然在目”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事物突然出现。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辨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得体。从上下句子语境来看,第一空根据“树根缘石壁而行”,可以判断出应填“树干破石而出”;第二空根据前面语句写的是“树”,因此可以选填“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佛教石窟艺术

李泽厚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来说,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服务的。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它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产生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如以敦煌壁画为主要例证,可以明显看出,北魏、隋、唐(初、盛、中、晚)、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各异。

无论是云冈、敦煌,还是麦积山,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洞洞窟的主人并非壁画,而是雕塑。前者不过是后者的陪衬和烘托。四周壁画的图景故事,是为了托出中间的佛身。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人的现实地位愈渺小,膜拜的佛的身躯便愈高大。然而,这又是何等强烈的艺术对比:热烈激昂的壁画故事陪衬烘托出的、恰恰是异常宁静的主人。北魏的雕塑,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人们把希望、美好、理想都集中地寄托在它身上。它是包含各种潜在的精神可能性的神,内容宽泛而不定。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他的宁静、高超和飘逸。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愈丰睿智、高超……。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伏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着对深重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但它又仍然是当时人间的形体、神情、面相和风度的理想凝聚。尽管同样向神像祈祷,不同阶级的苦难毕竟不同,对佛的恳求和憧憬也并不一样。

(选自《美的历程,佛陀世容之悲惨世界》)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教和宗教艺术都是异常复杂的现象,都是用来信仰和崇拜的,但宗教艺术

并不是单纯用来观赏的,一般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

B.敦煌壁画在不同时代神的世界有所不同比如题材、主题、壁画中人物的画貌、风度不同等.这能够说明华夏传统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C.北魏佛像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无论是龙门、敦煌还是麦积山等佛像都秀骨清相、长脸细颈、神采奕奕、飘逸自得。

D.神像的巨大、智慧、超然使跪倒在它们面前的芸芸众生显得十分渺小,但即使这样.跪拜祈祷的人们因阶级的不同而对佛的恳求也不同。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南北朝频繁的战乱背景下,佛教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和流行,其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池位的法律标志脸是北魏和南梁宣布它为国教

B.中华民族对佛教的态度经历了接受、改造、消化、摆脱的过程.这是一个深刻的思想意识行程,体现了中国人对宗教的深刻理解

C.北魏时代的石窟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洞窟中的壁画描绘的是由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内容

D.云冈、敦煌、麦积山等洞窟的所有璧画都是佛像的陪衬,用营造出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悲惨世界来显示佛像的高超和飘逸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形式之一,这种艺术是为宗教内容服务的,会在时代变迁、阶级变化等方面发生变化

B.为显示洞窟佛像雕塑的面部宁静,先民们在创作雕像时将壁画人物与佛像相对比,以及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渺小一与佛像的高大相对比。

C.中国佛像雕塑寄托了中国人的未来、美好、希望,但佛像本身却役有显示出慈祥、仁爱的神情,似乎对人类没有什么关怀和动心。

D.高大的佛像体现的是人间的神情、面相、风度,是由人世间渺小的生命建造的,折射了世间的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5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6C

7D

8B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C项结合文本内容 “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可以看出,“秀骨清相、长脸细颈、神采奕奕、飘逸自得”指麦积山雕像。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出题者常常故意设置错误选项,往往偷换概念或以特殊代替一般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速读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内容区间,以此圈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即可得知从第二段开篇可以看出,接下来的内容主要表述的是北魏洞窟中佛像的特点,所以“云冈、敦煌、麦积山等洞窟”错误,“所有壁画”的说法也太过绝对。

考点:归纳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项结合文本内容“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洞洞窟的主人并非壁画,而是雕塑。前者不过是后者的陪衬和烘托”可知,“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渺小与佛像的高大相对比”错误,文中说的“衬托”“对比”指壁画与雕像之间,不是指现实中的人与雕像间。

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易水不寒

卢世龙

①在漂泊与寻找之间,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感到岁月就像一条河。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

②对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荆轲的英雄。世间孤胆锄暴的好汉多得很,然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临河高歌,绝尘远行。慷慨悲壮,不但成就了英雄,也成就了易水。

③那时,平静的燕国,大地常绿,燕山常青。冬日里,雪花大如席,漫天落下,给茫茫山岭笼罩厚重冰盖。然后,春夏之季,慢慢溶化。条条涓流融入易水河道,汇成清澈透明的涟漪,抚慰鲜活的水草游鱼,抚慰多姿的大地生灵……

④人生不过是一场漂泊,并无意义可言。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

⑤英雄去了远方,那里是另一个世界,谁也无法知道那边是个啥模样。不过,英雄和筑而歌,仰面痛饮,登车壮行的易水仍在,仍是千秋万代子孙们感受英雄精神的场所。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

⑥没错,面前的易水河,枯草杂存,乱石遍地,更像平缓沟渠。它非但无水,反倒让人燥热难奈。如此沧桑,或许是在证明,伴随时间河流消失的,更有自然河流。如同一个小小的“!”号,我再怎么疲惫不堪地为她奔波,也注定只会留下慨叹。使劲揉搓眼睛,擦拭满脸汗泥后,便想,这黄沙漫天,黄尘遍地的世界,真的是英雄所要拼却宝贵生命捍卫的家园吗?历史长风,蔓延一沟惆怅。既然眼睛看不到水,就用脚去看吧。尽管步履沉重,我仍打起精神,奢求收获易水对我的哪怕点滴馈赠。顺缓坡而下,我将苍凉枯槁沙地踩出大串印痕,它也在我裤腿留下道道黄泥标志。有砂粒相继入鞋硌人,有顽石偶尔绊人跌撞。但生活路上的磕绊再怎么复杂多变,我们也不能因之忘却既定目标。我屏息直奔河的中心地带……不远处哄地飞出一只小鸟,吓一跳。原来,水是有的。密集枯苇菖蒲,裹挟一线时断时续的浊流,浮些黑不溜湫的塑料泡沫,猛一下还难看清水的模样。原来,似无却有的水,蜿蜒于沟心草丛,时不时蜷个凼,积成汪。

⑦我轻轻提起裤管,悄悄蹲下身去,生怕一不小心,扰乱这脆弱的宁静。慢慢拨开漂浮物,但见水底融着厚厚的黑色汁液,仔细瞧,怎么也看不清凼的底部是个啥模样。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的翻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把底牌给藏着掖着……可我依稀看见,水中有个秃秃的圆球,悬浮不定。人或许是生着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就会是什么模样;也或许是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事物。醒过神来,才知那是自己的脑袋。世界真是越来越莫名其妙,对照浊流看自己,原来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⑧正感慨着,右脖颈生生地酸痒起来。抬头,满天沙尘纠结菖絮和杨絮,如城市噪音,一阵紧接一阵疯狂扑来。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它们却魔鬼般钻进衣里,某处发痒,浑身难奈。这世间呀,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家园。所有追求,都直接影响人格发育。且人们让河流沧桑不堪,成了河不河鬼不鬼的样子;河流便让人们痛苦不堪,活得有话说却无处诉说地憋屈。于今的燕山系脉,恰似难于收拾的乱石堆;而纤毫般的易水,更像它的一行辛酸浊泪。

⑨我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完全是在亲近易水河的残骸。

⑩一条以水承载人文精神的河流,于今连水都没有了,这失去的又岂止是蓬勃生机,它更是全部的精华和荣光啊。

在华北平原的广袤背景里,易水显然不够小鸟们饮用。游人满怀肃穆接踵而至,满目苍凉,易水不寒,心寒。

适有老汉路过,见我一身狼藉,面露哂容。遂问,这是易水河吗?答,那是荆轲塔,不是易水河是啥。这河三十年前还清水滔滔,断流也就近些年的事哩!顺老汉手指方向,山坡一座灰不溜湫的塔儿,孤立尘暴之中,情形酷似荆轲他老人家伫立云层,默默静观华夏众生茫无头绪地折腾时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岁月长河里,这次生命实在过于短暂,寻找生命作为的机会便更加宝贵。舍个人生命,挽民族大厦于将倾也好,照亮他人行程也罢,给予他人福祉也行……生命的漂泊,原是个实践过程,只有及时而认真进行把握,才能找到真正意义的价值归属之地。(有删节)

【注】①凼,Dàng,塘,水坑。

9.文章第③段写易水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0.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1)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

2)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

11.在文章第段里作者为什么说“易水不寒,心寒”?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1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0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9.①表现古代易水河水清澈透明、富有生机的特点,突出其养育“大地生灵”的作用。②与后文易水“断流”“沧桑不堪”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作者的思考。

10.(1)过去的岁月不会令人忘记,未来的岁月神秘永恒无穷,唯独个人的生命易逝。

2)如果人们只追求物质利益,不吸取历史上留下来的人文精神做生命的支撑,可能找不到人生方向。

11.①易水如今枯草杂存,乱石遍地,满目苍凉,不似英雄时代的易水。②易水河床干枯,只存纤毫,失去了所承载的人文精神。

12.①对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绝尘远行,成为英雄,为后世留下人文精神的赞美。②对易水因污染断流而失去蓬勃生机和人文精神的荣光的惋惜。③对找寻人生精彩的漂泊方法,并认真把握,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的呼唤。

【解析】

9

试题分析:分析作用题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内容上表现古代易水河水清澈透明、富有生机的特点。古代易水滋养“水草游鱼”,养育“大地生灵”的作用。结构上与后文易水“断流”“沧桑不堪”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理解重要语句的内涵,把语句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前者主要是以此引出下文,后者主要是呼应开头,总结上文。第一句主要抓住“记忆”“未知”“鲜活的生命”;(2)句主要抓住“物欲盛宴”“壮骨活血”等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明确只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易水如今枯草杂存,乱石遍地,满目苍凉不似英雄时代的易水。易水河床干枯,只存纤毫,失去了所承载的人文精神。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主要是概括文章的写作目的。探究题还是要基于原文思想内容的。人生的意义在于让自己精彩的人生有所作为,让生命有价值。荆轲明知刺秦王有去无回,但是为了演过的国家利益,舍个人声明,毅然前往。人生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有所作为。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0
83.33%
偏难
1
8.33%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3.33%
现代文阅读
1
8.33%
文言文阅读
1
8.33%
语言表达
4
33.33%
填空题
1
8.33%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词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1
8.33%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1
8.33%
其他
1
8.33%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丫丫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