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辽宁高一下学期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4341
2017辽宁高一下学期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4341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12-17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两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南宋诗人范成大是有心人,在宦游四方的时候,总是饶有兴味地用诗和笔记描述他所见到的各地风物、民俗习惯。

    泰国特别案件调查厅对涉嫌走私豪车的目标展开搜查,查获包括法拉利、莲花等品牌的豪车60辆,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以后,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让书籍传播更加地方便,从而使知识大而化之,文化逐渐渗透普及到了社会的下层。

    当汽车进入厂区,记者看到一座座蓝白相间的建筑错落有致,与红花绿树、蓝天白云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自北宋程颐、程颢之后,民间讲学的风气愈演愈烈,到明代王畿、王艮时,讲学几乎成了他们专门从事的社会活动。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5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宦游四方,外出做官云游四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加恶化、严重。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兴顺夜市作为沈阳最大的夜市,自去年整体搬迁到新址后,各地的游客闻风而至,都想一览其风采。

B. 研究表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及产业布局将大幅提升广大中小城市发展的潜力,促进其人口增长。

C.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

D. 借助各种金融工具投机炒房,不仅无益于中国经济持久健康地发展,也将给投机者自身带来巨大风险。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4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A. 兴顺夜市作为沈阳最大的夜市,自去年整体搬迁到新址后,各地的游客闻风而至,都想一览其风采。中途易辙。B. 研究表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及产业布局将大幅提升广大中小城市发展的潜力,促进其人口增长。搭配不当,发掘——潜力。D. 借助各种金融工具投机炒房,不仅无益于中国经济持久健康地发展,也将给投机者自身带来巨大风险。语序不当,把不仅和也后面的内容调换。

3.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城市以各种方式反映了  ①  塑造了其居民的价值观念。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及文化的价值。  ②  独特建筑塑造价值观念的作用并非总是有效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总能被他们的城市环境所塑造。此外,城市负载的风尚  ③  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评价。一般来说,对一个城市的引人之处的评价  ④  是一个美学判断,  ⑤  是对该城市居民道德生活方式的判断。

A

/

其实

B

并且

尽管

/

不但

抑或

C

其实

与其

不如

D

并且

尽管

不只

而且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8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使用的试题,考生要注意作答这类试题要关注文段的内容,仔细揣摩句子之间的关系,认真考虑句子间的意思。同时也要辨识和对比选项中提供的词语,本题根据第一个空,前后两句话是递进关系,所以第一个空填并且,在根据第三个空填,所以本题选D项。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王朝的政治、商业、文化中心,在古代城市体系中处于最高层的都城和大运河关系十分密切。运河的出现是王朝政治的产物,主要是为都城服务,以满足都城的物资需求为目标。都城依赖运河,运河是都城的命脉。封建王朝通过运河漕运获得粮食供给以维持其存在。以都城为中心的运河系统组成一个庞大的漕运之网,紧密地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联系在一起,为都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技术与信息资源,长安、洛阳、开封和北京等七大古都都无不是运河长期营造的结果。

运河既为都城的命脉,其变迁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都城的变迁。运河不仅可以改变都城运动的轨迹和方向,而且还是都城兴起、发展和变迁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以北宋开封为例,运河不仅为开封的崛起提供了机遇,而且还为其日益繁荣提供了动力。运河交通是宋初建都的基本考虑,依靠运河是北宋立国的基础,发展运河是开封繁荣的重要因素,受制于运河是北宋积弱的主要原因,运河的衰落和南北运道的断绝是宋室衰落和都城南迁的重要原因。运河体系的改变也影响都城位置的变化。唐代以后都城由关中向开封转移,再由开封向杭州和北京两个方向运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河体系的改变使长安丧失了全国经济的支撑,经济重心的吸引和运河的牵引等因素一起推动了都城的转移。

运河的发展与变迁是以满足政治中心城市的物质需求为主要推力。古代都城持续增长的粮食及其他物资需求是推动王朝运用政权力量发展运河的主要因素。都城是运河的起点、终点和节点,运河以都城为中心向外延伸。先秦时期的区域性运河网络都是以各国都城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如吴之姑苏、魏之大梁、楚之郢都等就是当时的区域运河中心。为保障都城的物质供给和运河的畅通,各王朝无不尽其所能,不断改进运河的开挖技术、蓄水引水技术,创造出翻坝技术,造就了引水工程、清江口运河枢纽工程等水利工程奇迹。大运河和运河体系就是两千五百年来在经由无数次规划、开挖、疏浚、疏浚、整治、改建、扩建等过程汇聚而成,并在数以百计的分段运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宏伟工程。

(节选自《大运河与古代运河城市的双向互动》,有删节)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运河是王朝政治的产物,如果不是为了服务王朝的都城,中国就不可能出现运河。

B. 北宋都城开封的崛起、发展和繁荣足以证明运河对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重要影响。

C. 王朝政治、商业、文化中心大幅增长的物质需求是运河的发展与变迁的主要原应。

D. 中国大运河是历经千年,在数以百计的分段运河的基础上不断建设而成宏伟工程。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除了指出运河的出现与王朝政治有关,主要在论证都城对运河的依赖。

B. 文章以七大古都的变迁为论据,论证了运河营造都城,都城推动运河发展的论点。

C. 文章第二段表明论点后,就开始分析运河变迁对北宋王朝兴衰和都城转移的影响。

D. 文章最后一段按照--的顺序论述了都城的发展对运河发展的推动作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某王朝如没有由运河系统组成的漕运网络,其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就会失去联系。

B. 运河体系的改变是唐以后都城运动轨迹逐渐东移后又南下、北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C. 先秦时期的姑苏、大梁、郢都等城市既是各国都城也是区域性运河网络中心。

D. 各王朝为保障都城供应而发展运河的措施也促进了水利工程等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6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B

5B

6A

【解析】

4试题分析:A. 运河是王朝政治的产物,如果不是为了服务王朝的都城,中国就不可能出现运河。原文运河的出现是王朝政治的产物,主要是为都城服务,以满足都城的物资需求为目标。根据对原文的理解,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绝对。C. 王朝政治、商业、文化中心大幅增长的物质需求是运河的发展与变迁的主要原因原文紧密地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联系在一起,为都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技术与信息资源选项曲解文意。D. 中国大运河是历经千年,在数以百计的分段运河的基础上不断建设而成宏伟工程。原文大运河和运河体系就是两千五百年来在经由无数次规划、开挖、疏浚、疏浚、整治、改建、扩建等过程汇聚而成,并在数以百计的分段运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宏伟工程。选项对原文理解不够全面。

5试题分析:B. 文章以七大古都的变迁为论据,论证了运河营造都城,都城推动运河发展的论点。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应该是运河推动都城发展。

6试题分析:A. 某王朝如没有由运河系统组成的漕运网络,其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就会失去联系。原文中没有此内容,此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直抒胸臆,照应题目,看似突兀,却不直接点明描写的对象,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础,是本文的文眼。

B. 本文第二段欲扬先抑,先写飞花碎玉的梅雨瀑和雄踞天宇的梅雨亭,顺理成章地引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描写。

C. 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

D. 作者融情与景,把绵密深厚、真挚热烈的情致化进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之中,情景交融,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8这篇写梅雨潭的游记为什么要以绿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9作者称呼梅雨潭的绿时为什么要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人称?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8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B

8①“绿是梅雨潭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作者对梅雨潭最突出的感受;②“绿是贯穿作品始终的线索,也是作品着重表现的对象;③“绿象征着生机和活力,以绿为题能表达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9绿时,表明作者只是在客观地描绘绿;绿时,表明作者完全融进了绿人称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绿爱意的加深。

【解析】

7试题分析:B. 本文第二段欲扬先抑,先写飞花碎玉的梅雨瀑和雄踞天宇的梅雨亭,顺理成章地引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描写。欲扬先抑的手法理解有误,本文第二段的内容是为写绿做铺垫。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此题的选项重要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标题的解读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本题,绿是梅雨潭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作者对梅雨潭最突出的感受; 绿是贯穿作品始终的线索,也是作品着重表现的对象; 绿象征着生机和活力,以绿为题能表达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称的效果类试题,考生要细读文本认真作答,称绿时,表明作者只是在客观地描绘绿;称绿时,表明作者完全融进了绿;人称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绿爱意的加深。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3.33%
现代文阅读
2
16.66%
文言文阅读
1
8.33%
语言表达
3
25.0%
名句默写
1
8.33%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病句辨析
2
16.66%
词语
1
8.33%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1
8.33%
其他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16.66%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何国明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