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河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4714
2017河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4714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8-03-14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人名中的

孟昭连

    唐代诗人主之涣在当时就非常出名,房人薛用勒在(集异记)中把王之涣写成"王涣之,也有人把王之涣写成王涣"。到底这位诗人的名字中有无字,是“之涣还是 "涣之,颇引得文学研究者争论不休。

    事实上,早在先秦时代,人名中就多有带”"之类语辞者。如春秋有名曰“介之推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音候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其他如《论语》将孟反写成孟之反,(孟子》将孟舍写成孟施舍

     那么,古代人名中的“之字何以有加有不加,这个"字究竞起什么作用?

    其实古人早有解释。如汉起岐注《孟子》云:“孟,姓;舍,名;施,发音也。施舍自言其名,则但曰舍。晋人杜预注《左传》云:介推,文公微臣。之,语助。这里说的语助”“发音都是指意内而玄外(许慎语)之对”,它是只在书面语出现而口语中并不存在的非口语成分。也就是说,口语中为人名,是没有的,带之”的只是书面语写法。

     在书面语阅读时,这个字可以读出来,此之谓发音,又称发声。至于于书面语有加有不加,主要根据作者行文的需要而定。南齐著名文学家颜延之,在萧子显 的《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两次只称“农延。钟嵘(诗品)序亦如是:“颜延论文,精而难晓。”这几处只写"颜延而略字,就是为了前后对仗的需要。

    “字除了可加可不加,也可颠倒位置。如《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亦作颜推之,其实他的名字在口语中只颜推二字而已。王献之口语中称王献,书面语中也称王之献"。唐《张节基志》中有王之献之竹,列在池亭;肉渊明之柳,莳于门往之语,前一句是引義之、献之合书鹅池的典故。此处献之倒为之献,也是修辞的需要,以避之之连用。

    杨伯峻先生对此有一个看法“介之推,本糸介推’,之’字是加进去的。《孟子》 孟施舍’本名孟舍,‘施’字是加进去的。在古人说话或行文的时候,为图语句的整齐,声音的节奏,可以加一个不相干的字到句中去。这种理解是正确的。古人读书谓之读,也就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如此,散文亦如此,但口语是不讲节奏的,故史人为文, 必须在口语中加入虚字,以求语句整齐,产生节奏感。就是最常用的虚字,它在句中只起音节作用,并无实义。

    不但人名如此,一些山水地名在书写时也可加,但口语中则没有“之。如《山海经•大荒西经》广西北海外,大荒之珥,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可见山的名字是“不周山。但同书《西山经》又加了个,称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均之山。后来《准南子天文训》亦称“昔者共工与联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不周之山《山海经》 中还有招摇之山”“岳崇之山"“箕尾之山”"青丘之山等山名,都是书面语写法,口语中皆无字。

    现代学者大多把理解为结构助网"不周之山似乎就是“(叫)不周的山”, 不周山就是不周之山的省称。其实误矣。不周山不是不周之山的省略,口语中的山名是没有的。不但古代如此,现代依然如此。地名如此,山水名亦如此。 因为地名、山水名是天下百姓口语中的日常用语,所以不可能有只用于书面语的“之字。

    北京天安门本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为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木匾却写着天安之门。研究者几乎都认为天安之门是正式名称,而天安门天安之门的简称。其实,“天安之门只是天安门的书面写法而已, “天安门才是正名。

《光明日报》(2017050712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在秦代,人名中就多有带”“之类语辞。如春秋名士介之推,《论语》中的人物孟之反”,《孟子》中的人物“孟施舍

B.根据赵岐注解《孟子》以及杜预注解《左传》的说法可知,口语中的人名,是没有的,带“之”的是书面语写法。

C.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称颜延之为颜延;钟蝾《诗品》序中写道颜延论文,梢而难晓。这几处只写"颜延而略“之字,是为了前后对仗的需要。

D.唐《张节墓志》中有王之献之竹,列在池亭;陶渊明之柳,莳于门径之语,这里把 “献之倒为之献”,是修辞的需要,为了避免之之连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评价介之推”"孟施舍等人的名字时,杨伯峻先生认为,介之椎本名介推字是加进去的;“孟施舍本名孟舍,“施”字也是加进去的。

B.古人读书,不管是读诗歌还是读散文,都要有节奏地朗读。但口语不讲节奏,所以文人为文,须在口语中加上虚字,以求语句整齐,产生节奏感。

C.从古代到现代,口语中的一些山水地名是没有的。因为地名、山水名是天下百姓口语中的日常用语,所以不可能有只用于书面语的 “之字。

D.研究者们都认为天安之门天安门"的正名,而天安门是简称;其实,天安之门只是天安门的书面写法,“天安门才是正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在书面语阅读时之这个字是可以读出来的,此之谓发音,又称发声在书面语中有加有不加,主要是根据作者行文的筲要而定的。

B.《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亦作颜推之;王献之口语中称王献,书面语中也称王之献,由此可知,“之”字除了可加可不加,也可颠倒位置。

C.古人说话或行文的时候,为图语句的整齐,声音的节奏,可以加一个不相干的词到句中去。就是最常用的虚字,它在句中只起音节作用,并无实义。

D.现代学者大多把理解为结构助词“的不周之山就是(叫)不周的山 不周山"就是“不周之山的省称。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7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A(原文中说的是先秦时代

2. D(原文是研究者几乎都认为

3. D(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前两行的内容,其实误矣,可知这一句本来就是错误的)

2.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当今逆全球化甚嚣尘土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启示人们:全球化正以另一种互利互赢的方式与各方带来发展红利,造福民众。

②至今,王立群教授还在为自己能用最时银的语言宝宝心里苦把曹操在《短歌行》中抒发的苦闷心情表现出来而自鸣得意。

③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产物,通识考古教育成为方兴未艾的公众考古四种实现形式——传媒考古、考古展览、考古活动、教育考古中的重要组分。

④在这篇小说中,张爱玲在描写人物的着装、环境的特点,甚至人的一举一动乃至思想活动时,都不胜其烦地抹上色彩。

⑤因为98个样本 (北京奥运会的60个样本和伦敦奥运会的38个样本)药检结果呈阳性,所以国际奥委会或许因兴奋剂丑闻将举重项目从奥运中连根拔起。

A.②⑤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2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7. C(甚嚣尘上: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此处可改为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感兴趣,很感兴趣地谈论。)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此处可改为不厌其烦。连根拔起:比喻彻底铲除或消灭。不合语境。)

3.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文学批评这个行当里,有所偏爱,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每逢谈论所钟爱的诗 、人的作品,就如恋人絮语,不但自己陶醉其中,也最能感染读者。

B.“达康书记成网红犹如一记警钟,让演艺工作者明白,只有爱岗敬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所扮演的角色才能被广大观众所喜欢。

C.作者潜心研究现代诗数十年,因此无论对所评诗作的阐释还是选择,看似信手拈来,实际却四两拨千斤,每有所论皆能有新见。

D.校服之美不但给孩子们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正确的审美引导,而且还会对人生观产生正面影响,激发出更多才情、乃至创造力。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5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8.AB一记警钟搭配不当,可以改为一记耳光或者长鸣的警钟被广大观众所喜欢成分赘余或搭配不当,可以将去掉或者将改为C对所评诗作的阐释还是选择语序不当,可以改为对所评诗作的选择还是阐释D项表意不明,可在人生观前面加上或者孩子们的。)

4.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欧洲在政治上是分封割据的状态,② 它却拥有一个统一、完整而活跃的思想市场。③ 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④知识分子⑤可以方便地穿梭于各个国家之间,不受政治分裂的影响。 一个最著名的案例是: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代表人物伊拉斯谟出生在荷兰鹿特丹,一生主要往来于比利时鲁汶、英格兰和瑞士巴塞尔,⑥ 曾经在意大利都灵和威尼斯生活。伊拉斯漠之后的欧洲学者,享有着更加便捷的流动性,很少有人只生活在一个国家的国境线内。

A

尽管

然而

虽然

/

仍然

并且

B

虽然

尽管

还是

并且

C

尽管

然而

虽然

可是

还是

甚至

D

虽然

尽管

/ |仍然

甚至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1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9. B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万芊

    我爷爷是个老军人,一个久经沙场的退伍老军人。

    那年,我爷爷正在自家村头放羊,被路过的部队拉上就走。部队的长官说他们不只管饭,打了胜仗立了功还奖现大洋。懵懂的我爷爷正饿着,正巴着有人管饭,听有人管饭 就屁颠颠地跟着跑了。那年我爷爷才十七岁,一直被拉到了好几百里路外的一个陌生的山村外;当官的让我爷爷在村外挖沟壕,并吼着说小子,拼着命挖吧,不要偷懒,否则一开仗头一个丢性命的就是你。"可待当官的才走不达,个满脸横肉的老兵提着锹和枪过来把我爷爷赶到他原先枕的地方,我爷爷过去一挖,才知是风口中的冻土,硬得很,锹下 去只能铲去薄薄的一层。我爷爷知道自己是在跟时辰赛性命,拼着命挖那冻土,手心震裂了,满是血水。一直到对面有了敌兵,远远地稀稀拉拉地不停地朝我爷爷这里开小钢炮时,我爷爷才挖出一个只能撅着屁股进去的小坑,我爷爷想这回非挨炮弹丢小命不可了。可谁知,对面的小钢炮才打了几炮,我爷爷原先挖掩坑后来被那老兵霸占的地方正好落了发炮弹,那老兵虽躲着,却被像拔萝卜一般从坑里炸飞出来。望着那血肉模糊的老兵,我爷爷倒是有点幸灾乐祸的。待我爷爷挖到能躲人了,敌兵也就撤了。跟他们开仗的 小鬼子打仗贼鬼。

    说来可能你也不信,就是那回,我爷爷不只肤发未伤而在挖那冻土时竞意外挖到了一些人家避难时埋的现大洋,沉沉的好几十有土布紧紧地裹着。我爷爷虽说从没拥有过那怕只是半枚的现大洋,但我爷爷见过也知道这东西的金贵。得了这么多现大洋,我爷爷却不敢声张,只是在部队继续开拔的时候,趴在地上诈死,在冰天雪地里躲了半宿,待部队 走远了,折回来取了现大洋。就在我爷爷摸索着想溜回家去的路上,却被另一支部队给逮住了。

    新部队逮住他,开仗也正即在眉睫,换了顶棺子,也就编入了新的队伍。即将开仗的队伍,也拼命赶着时辰挖沟壕掩坑。晦气也该我爷爷再次轮到,当官的给他指的地方同样是风口的一片冻土,用镐拼命地刨,那土也只能刨掉一丁点。我爷爷心寒了,心想这回非挨炮弹送小命不可。这时一边不远处的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兵过来,二话没说,把冻土接了过来,而把他赶到了他自己业已挖过的沟壕掩体里。

    不长一会时辰,对面也有了敌兵,开始打小钢炮,狙击手也开始放冷枪。也没放几炮、 没开几炮,那刨冻土的老兵,因为掩体实在太浅了,头上中了一弹,人一下子跌扑在冻土上,鲜红的血汩汩地从弹洞中冒出来。跟他们开战的还是小鬼子。

    看着帮他刨冻土而替他死去的老兵,我爷爷心里愧疚不已。我爷爷第一回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仗义的人、仗义的军队。我爷爷也足一个刚烈的汉子,人家有义他不能无情,原本打算停仗后再诈回死溜走的我爷爷也就决计跟上这支部队走了。决计跟部队走后,那些现大洋也就成了累赘,成了累赘后的现大洋也就被我爷爷交给了部队,部队当官的便发还我爷爷一块,说是部队的奖励。揣着这块部队奖励的现大洋,我爷爷跟着这支部队,一路南征北战,最后打过了长江到了江南一个县城落了脚,也就按部队上的安排退伍留在了地方上,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爷爷很长寿,他是不久前才默默离去的,离去前,他自己似乎觉得有些预兆,他把那枚随身带了半个多世纪的现大洋给了我,也就跟我说了那段往事。爷爷说,我一个山里的放羊娃,原本啥都不懂,是这冻土,让我知道好歹,让我懂得哪些人是靠不住的,哪些人是可以一生一世依相着的。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强行要求跟爷爷调换掩坑的老兵被炮弹炸飞了,望着那血肉模糊的老兵,爷爷有点幸灾乐祸。这说明爷爷既命大又缺乏同情心。

B.爷爷挖冻土时挖到几十枚现大洋,却不敢声张,这表现了爷爷的胆小贪财;这些现大洋爷爷后来又交给了共产党部队,这体现我爷爷思想觉悟的提高。

C.爷爷在部队开拔时趴在地上,在冰天雪地里躲了半宿,又折回去取现大洋这一情节塑造丁爷爷不想在战场上送命,弃暗投明的形象。

D.小说中有多处对比,如两支部队的老兵对待新兵态度的对比,爷爷在两支部队对待现大洋态度的对比,对比的运用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5.爷爷是一名军人,参加过不同的部队,结合小说的内容,试分析爷爷两次参军的原因。(4分)

6.小说以冻土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6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 D A缺乏同情心说法不当;B胆小说法不当;主要体现了爷爷的贪财。C弃暗投明于文中无据)

5. 第一次参加的是国民党的部队,原因是:

①兵荒马乱的年代爷爷每天都吃不饱;

②部队不只管饭,立了功还奖现大洋;

③爷爷是被部队拉走的(抓壮丁抓走的)(每点1分,任答两点可得2分)

第二次参加的是共产党的部队,原因是:

    爷在国民党部队做了逃兵,却被共产党的部队逮住了;

②开仗在即,需要人手,被编入新队伍;

③爷爷是个刚烈的汉子,非常重情义。帮爷爷刨冻土的老兵替他死去了,爷爷愧疚不已,决心跟着部队走,直到退伍。(每点1分,任答两点可得2分)

6. 1)情节方面:冻土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小说的主要情节都跟冻土有关。

2)塑造人物方面:爷爷第一次挖沟壕时本来在土质松软的地方,却被国民党老兵赶到一处坚硬如铁的冻土处挖沟壕,这一情节表现了国民党军队士兵的蛮横霸道、欺负新兵的特点。爷爷第二次挖沟壕时本来分在一片冻土上,却被共产党老兵赶到已经挖好的沟壕掩体里,这一情节表现了共产党士兵的仗义热心、爱护新兵的特点。

3)主题方面:冻土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爷爷在冻土上挖战壕,被老兵赶到挖好的沟壕掩体里,老兵却中弹牺牲。是这冻土让爷爷明白道理,知道好歹,懂得哪些人是靠不住的,哪些人是可以一生一世依赖着的。

4)冻土作为小说的题目,也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3.33%
现代文阅读
2
16.66%
文言文阅读
1
8.33%
语言表达
3
25.0%
名句默写
1
8.33%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1
8.33%
其他
1
8.33%
成语(熟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词语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16.66%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姊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