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公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30
更新时间:2011-12-12
纠错
1.

答苏迈书①

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苏迈是苏轼的长子。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③自道:自己所说。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病________②窃________③学问________

2.理解:“从学就仕”是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3.理解:“取诸鞍乘之间耳”中的“鞍”与“乘”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4.翻译: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____》是________所说。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公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①苦恼②谦词,私下③好学求问(指学习态度)

2.求学问;

3.骑马;坐车

4.人生到底何时能自由自在,并有充分的闲散时间呢?

5.《论语》;孔子


解析:

[文言知识]

说“顾”。“顾”解释为“看”、“回头看”、“拜访”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它另外两个义项要特别注意:一、指“只是”、“但”。上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意为只是自身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又,《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又,《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上述两例中的“顾”,也解释为“只是”。二、指“反而”、“却”。《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您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看了(您)自己所说的从师学习和做官(的事),就知道(您的)弊病的所在之处了。(我)体察了您学习询问的用意非常美好,只是自身已经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阅读书籍的时间又少,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三人同行,肯定会有我的老师”,这是担任州官或县官的拜求老师的方法。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的罢了。

=
类题推荐:
公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60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公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85
更新时间:2011-12-27
加入组卷
1.

阅读《陈情表》选段,完成610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奉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苟欲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慈父             余贫苦,遂用于小邑

B.九岁不             余嘉其能古道

C.舅母志             匹夫不可志也

D臣洗马             黎明即起,赛扫庭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臣供养无主         木欣欣向荣

B.州司临门,急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

C刘病日笃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D.臣进退,实为狼狈   胡为夫遑遑欲何

8.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一表文。

B.所选文段的第一自然段分别陈述了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和家庭所遭受的不幸。

C.第二自然段写朝廷对作者优礼有加而作者却因供养祖母而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

D.本文感情真挚,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让人读来不禁油然而生同情之心。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                                                                  

2)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公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53
更新时间:2011-12-31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9分)

       

   (明)王鏊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①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外朝也,其北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又北两仪殿,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文德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闷,鲜有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官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烂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路寝:帝王正殿所在。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视之,谢恩见辞          特:只是,只不过

B.方将有为,而民之无        禄:福气,福分

C.退路寝听政                适:恰好

D. 天下至今以为            恨:遗憾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和颜色道之                 策扶老以流憩,门虽设常关

B.孝宗晚年,深感有慨       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虚心而问之,

C.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   积土成山,风雨兴

D.正朝,象太极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君臣沟通在治政中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地位的差异,常常使君臣无法交流。

B.作者认为恢复古代的朝见制度,便于君臣交流,而内殿引见,则有三朝制度的遗风。

C.作者认为本朝在奉天殿、奉天门举行朝见可谓古代正朝、外朝,而独缺内朝。

D.作者希望君王能在外朝时可以端正上下的名分,在内朝时可以据此沟通远近的情况。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公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