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散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76
更新时间:2017-02-17
纠错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学者不谋道久矣,然道固不茀废,而圣人之书如日月,卓乎其可求,苟不为刑祸禄利动其心者,则勉之皆可至也。惟足下力焉而不止,则不必相见以目而后可知其心,相语以言而后可尽其说也。以所示文求足下之志苟不惑而止则仆将见足下大发于文著于行而质于行事以要其成焉。

(节选自欧阳修《答孙正之侔第一书》)

1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13.欧阳修的个人成就较高,他创作的《        》是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他还曾独立修撰了史书《        》。

14.在这段回信的节选文字里,欧阳修向友人孙侔主要表达了哪两层意思?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2以所示文求足下之志/苟不惑而止/则仆将见足下大发于文/著于行/而质于行事/以要其成焉。

13《六一诗话》  《新五代史》(各1分)

14赞赏孙侔不受流俗影响,探求圣人之道的精神;(1分)勉励孙侔坚守己志,安于淡泊,终会成功。(2分,其中安于淡泊”1分)

【解析】

12

试题分析:画线句子的上文作者说孙侔能够追求圣人的道不停止,此名是勉励孙侔坚守志向奋斗下去,其大意应为“用所看到的文章来推求您的志向,如果能够不被迷惑停止,那么我将会看见您的文章广泛流传,思想付诸于行动,就会等到事情的成功了”,据此可正确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13

试题分析: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六一诗话》是汉族文学理论史上以诗话为名的第一部著作。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曾参与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提醒考生,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14

试题分析:解答时可逐句分析句意,然后归纳作者说了几层意思。本题所给文段首先谈了当今学习的人不再追求圣人之道的现状,赞赏孙侔“惟足下力焉而不止”,能够不同俗流;然后勉励孙侔“不惑而止”,不要停止,继续进取一定会“大发于文,著于行,而质于行事,以要其成焉”。总体来看,作者写了两次意思。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中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1)明确题意:读透题目包含的信息和限制,如本题的“欧阳修”“两层意思”;(2)找准答题区间: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找到答题区间。(3)翻译文句,筛选信息,逐句翻译对应区间语句,筛选出相关信息,按要求整合答案。

参考译文:

学习的人不追求道也已经很久了,然而道本来也没有荒废,圣人的作品像日月,卓越可追求,如果不被刑罚灾祸利禄动摇心志,那么努力都可以达到。只有您努力不停止,那么不必要看见以后才知道内心,用语言来交流就可以完全说尽了。用所看到的文章来推求您的志向,如果能够不被迷惑停止,那么我将会看见您的文章广泛流传,思想付诸于行动,就会等到事情的成功了。

=
类题推荐:
散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38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6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15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3.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14.文段中描写的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但作者却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5.文段最后,作者说“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分)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何心儒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