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散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59
更新时间:2017-06-05
纠错
1.

(一)文言文阅读(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
.鸣鹤在阴,其子   和:和睦
C
.隐德之士,而玩之   狎:亲近
D
.鹤归来兮,东山之   阴:北边

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如,或立于陂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B. 鹤鸣于九皋,声闻

 而智勇多困所溺

C. 故《易》、《诗》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D. 宜若有益无损者

  吾尝终日思矣

12.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
.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
.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
.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5)

2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以比贤人君子。(5)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0. B  11.C  12.D

13.1鹤飞去呀,望着西山的缺口。在高空飞翔,向下面观察,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

2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深沉、安静、自由,超出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能的人。

=
类题推荐:
散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38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6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15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3.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14.文段中描写的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但作者却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5.文段最后,作者说“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分)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