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散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65
更新时间:2017-09-13
纠错
1.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昔吾友王昆绳目震川文为肤庸,而张彝叹则曰:“是直破八家之樊,而据司马氏之奥矣。”二君皆知言者,盖各有见,而特未尽也。震川之文,乡 曲 应 酬 者 十 六 七 而 又 徇 请 者之 意 袭 常 缀 琐 虽 欲 大 远 于 俗 其道 无 由。其发于亲旧及人微而语无忌者,盖多近古之文;至事关天属,其尤善者,不俟修饰,而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其气韵盖得之子长,故能取法于欧、曾而少更其形貌耳。

(选自方苞《书〈归震川文集〉后》)

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0.文中的“子长”是谁?作为清代“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之一的方苞,与哪两位合称“桐城三祖”?

21.根据上文内容,概括作者对归震川文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9.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徇请者之意/袭常缀琐/虽欲大远于俗/其道无由。评分建议:断对一处得1分;多断一处,倒扣1分,扣到0分为止。

20.司马迁,姚鼐、刘大櫆(2分;姓名写对一个,1分。)

21.既承认其“肤庸”(肤浅平庸)的应酬文很多,也赞美其“气韵”高迈的文章。(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9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徇请者之意袭常缀琐虽欲大远于俗其道无由。“十六七”,是说“乡曲应酬者”因而在“十六七”后断。“徇……之意”是相对独立完整的句子,中间不能断,应在句后断。“虽”通常放在句首,前面断开。“其道无由”相对独立,“ 其道”是主语,因此句前断开。正确断句为: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徇请者之意\袭常缀琐\虽欲大远于俗\其道无由。“句意为:乡曲邻里之间的应酬占了十分之六七,又要顺从请求他写文章的人的愿望,只得袭用常规,写上些琐俗的应酬文字,即使想尽量地回避庸俗言辞,也没有可行的办法。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如:“虽”常用于句首,“袭常缀琐”是对称结构,两个动宾词组,中间不能断,只能前后断。

20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学常识。关于司马迁和清散文“桐城派”的代表作家,这些都是文学史上主要的也是基本的文学常识,不会记错,但容易写错,比如 “姚鼐”的“鼐”“ 刘大櫆”的“櫆”。文学常识面广量大,考生必须常背常记。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方法总结】识记文学常识有妙招 :1.穿针引线法。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2.联想法。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3.积少成多法。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比如识记清代“桐城派”可回忆唐宋八大家,明代“唐宋派”等。

21

试题分析:该题要求根据上文内容,概括作者对归震川文章的看法。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通读材料,不难发现,作者对归有光文章的看法集中在画线句“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徇请者之意袭常缀琐虽欲大远于俗其道无由。”和后文“其气韵盖得之子长,故能取法于欧、曾而少更其形貌耳。”理解文意,加以归纳即可,第一句批评其作品多为应酬之作,肤庸。第二处赞扬其作品有气韵。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该题虽为归纳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但因是文言文,难度又加大一层。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段意思,然后根据要求搜索答题范围,加以归纳概括。审清题,有时题目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有时则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时言简意赅,不必细述更不必描写,语言表达清晰完整准确,忌模棱两可。如本题,作者对归有光的文章有贬有褒,要分开表述,不能混为一谈。

=
类题推荐:
散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38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6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15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3.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14.文段中描写的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但作者却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5.文段最后,作者说“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分)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仇芳芳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