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学常识及鉴赏
>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33
更新时间:2017-09-25
纠错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莱萸仔细看。

【注】吹帽:此处用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东晋名士、官员,其性风流蕴藉。《晋书》记载:(孟嘉)“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②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玉山:即蓝田山。

17本诗表现了作者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18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诗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7怀才不遇,晚景凄凉。诗人虽有孟嘉之才,现在却羞露短发,不敢与古人相比。强颜自宽,不拘形迹。诗人欣慰赴约,宴会上得意尽欢,豁达乐观。心怀隐忧,借酒浇愁。山水永恒,病体难料,想明年今日,自己还能健在吗?

18反衬(以乐写哀、侧面描写、以事写情):以兴至尽欢、笑请旁人为自己正冠,反衬(侧面表现)自己老境颓唐的悲凉;以山水无恙反衬人事无常。用典:用孟嘉落帽典故,以孟嘉风流蕴藉之态,反写自己悲凉、落寞而又强颜欢笑的情态。烘托(借景抒情):以开阔萧瑟、气象峥嵘之景烘托内心的豪壮、感奋。设问:尾联首句发问,引发读者感慨,凸显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神态(动作)描写:醉把茱萸细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人事难料的感慨。

【解析】

17试题分析:老去悲秋强自宽,人老了,又面对着悲凉萧瑟的秋色,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写出诗人晚景凄凉、强颜自宽的心理;兴来今日尽君欢今日恰逢重阳佳节,诗人也来了兴致,和大家在一起尽情欢乐,表达出诗人欣然赴约,乐观豁达的胸怀;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惭愧的是,诗人的头发稀稀落落,因担心帽子被风吹走,笑请旁人把帽子扶正,运用孟嘉落帽的典故,表达出不敢与古人相比,怀才不遇的悲凉;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流过来,玉山高耸冷峻,两峰并峙,千古不变明年此会知谁健?”明年我们再相聚时,谁还健在呢?表达出内心的忧虑;醉把莱萸仔细看不如多饮几杯酒,拿起茱萸好好看看,期望明年再相会,写出借酒浇愁的无奈。

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类题目设问方式一般为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等。可单独设题,也可以渗透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考点之中。解答时要注意以下角度:抓住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角度分析;抓住环境的烘托渲染、他人他物的对比衬托等侧面描写塑造人物的角度分析;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积累常见的形象及特征,如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思念故乡等。一般的答题步骤为:明确形象;(性格特征+身份);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意义。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此诗首联就用对仗,诗句宛转自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颔联用孟嘉落帽的典故,把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颈联两句描山绘水,气象峥嵘。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山高水险,令诗人只能仰视,烘托了一种开阔萧瑟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振奋,同时也是用山水反衬人生,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尾联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意。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当诗人抬头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壮观,低头再一想,山水无恙,人事难料,他自己已这样衰老,不能生活得长久。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一问一答,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下句用一字,妙绝。若用手把,则嫌笨拙,而字却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的情态:虽已醉眼蒙眬,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
类题推荐:
难度:
使用次数:198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6-7题。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6.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 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先是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 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7.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的秀丽风光。在形式上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体现诗歌的建筑美,体现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B.诗歌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优美的节奏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着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C.诗中比喻用得颇为精到,如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D.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以动衬静,表现画面的静态美。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诗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75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秦风・兼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s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zhǐ):水中高地。

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答:                                                            

                                                                

3)把第12两章改写成新诗。

1章:                                                        

                                                               

2章: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诗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7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李白《登太白峰》,完成1723题。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17.诗中两个“太白”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夕阳穷登攀”中一个“穷”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诗人怎样描写太白峰的高峻雄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诗人想象的乘风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蜀道难》中与“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出同一机杼的两句诗句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学习李白《蜀道难》和《登太白峰》的表现手法写一段话,描写一个自然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诗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你猜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