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南宋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33
更新时间:2020-11-16
纠错
1.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3)从教:任凭。(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7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

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73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74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题型:诗歌鉴赏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 南宋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72C

73A

74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解析】

【分析】

7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两首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另外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修辞和表现手法,知道常用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准确判断。C还描绘了桃花李花错误。诗人并没有描绘这两种花,而是提及两花,作为对比,认为桃花李花媚俗,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照应梅花风韵清姝。故选C

7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两首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说法错误,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是说任凭画工把白梅画成黑色,墨梅图也能尽显梅花清雅高贵之美,逢春暖就开放桃花李花与墨梅相比,依然是一副媚俗之相,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并没有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项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现在这些美丽了寿阳公主如春风一般娇美的容颜的梅花,又铺开在陈与义面前,它们正是经由花光仁老之手,巧夺天地造化,用一支毛笔画成的水墨梅。这两句中赞许了水墨梅和画者的技艺。

D第二首最后两句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暗含原来画家追求的是艺术的至高境界,但求神似意足,而本不拘泥于外表色相的刻板相肖。为此,又拉出传说中的九方皋相马以为佐证,通过赞美画师赞美水墨梅。并没有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故D错误。

故选A

74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

=
类题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 南宋
难度:
使用次数:284
更新时间:2021-04-29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各题。

定风波 ·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1 电视台的诗词鉴赏栏目打算将这首词上阕的意境实景拍摄出来,第一个镜头脚本已经写出,请补写第二个镜头的脚本。

(地点)江西上饶带湖

(时间)暮春时节

(人物)辛弃疾

镜头一:青年时期的辛弃疾风华正茂,头上插着春花,与朋友们饮酒作乐,趁着酒兴,策马 游春。

镜头二 :

2 辛弃疾的词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风格多样,从词作风格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与这首《定风波》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A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

B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鹅鸠天》)

C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养菜花。(《鹅鸠天》)

D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振英雄泪?(《水龙吟》)

3 鉴赏栏目短片讲解本首词末两句时,引用了黄庭坚《清平乐》词中的名句: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鹏。百唠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说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如何理解的?

题型:诗歌鉴赏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 南宋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龚彬琪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