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    题型:   

 排  序  方  式       
试题篮试题分布情况

  • 难度: 使用次数:195 入库时间:2018-03-09
    来源: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7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

    2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孔子、孟子、庄子对“命”的认识,各自侧重在什么地方。(3 分)

                                                                                   

    22.孔子、孟子、庄子的命运观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3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82 入库时间:2018-01-31
    来源: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7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

    2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孔子、孟子、庄子对“命”的认识,各自侧重在什么地方。(3 分)

                                                                                   

    22.孔子、孟子、庄子的命运观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3分)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08 入库时间:2017-10-23
    来源: 2016-2017学年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9孔子认为,君子实践的条件有符合礼仪、                 

    20孔子的杀身成仁应如何理解?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有何关联?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44 入库时间:2017-09-24
    来源: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选自《论语·诲人不倦》的文字,完成小题。

    1)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173

    2)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613

    19解释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意思。

    20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25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1】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

    【材料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材料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材料4】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21.上述材料          与另外三则材料所传递的道德追求不一致。(2分)

    22.孔子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请结合材料作简要评析。(4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71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32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5分)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辩色,以聋辩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之谓也。                                          《荀子·修身》

    21. 这段话中荀子认为怎样才是圣人的表现?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2. 结合文本分析“礼”和“师”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3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90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30

    (三)传统文化经典解读(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1,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2,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注:【1輗():牛车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軏(yuè):马车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2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21.孔子认为士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其后两个层次分别是                    。(2分)(原创)

    22.三则材料对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儒家的理解。(4) (原创)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86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9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原创)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论语》)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渔父》)

    21. 荷蒉者评价“鄙哉!硁硁乎”,体现了孔子           的精神。(1分)

    22.找出两段文字里表意相同的句子,对孔子、渔父等圣贤之人的处世哲学,你怎么看?(5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12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江淹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虚声:虚假的名声。訾:底毁。壅于俗:被这种世俗偏见所蒙蔽。

    21.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2分)

                                                 

    22.你赞同哪一种义利观?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4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90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7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材料二: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

    注解:①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笥:一种盛放物品

    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

    21.(根据浙江省余姚名校2016届高三期中卷改编)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结合材料一、二,他们追求的快乐有何不同?(2分)

    22.(原创)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联系你的人生态度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52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6

    (三)传统文化经典解读(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死则既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

    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墨子·节葬》

    21. 1.墨子对于丧葬的观点是           ,联系所学,说说孔子的丧葬观。 (2分)

                                                 

    22你觉得造成两人丧葬观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61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4

    (原创)(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子·万章》)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吕氏春秋·季春纪》)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21.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共同的交友观。(2分)

                                                                                   

    22.这样的交友观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4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73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1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6分)

    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②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曰:“赐也亦有恶乎?”(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21.文段①阐述了儒家什么思想?请分别结合《论语》中的某一相关章句,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分析文段②中孔子与子贡之“恶”的不同之处。(3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82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0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21-22题(共6分)

    材料一: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

    材料二: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

    注:①女乐,女子歌舞队。

    ②季桓子,鲁国上卿。

    21.材料二中孔子下车想要和接舆说话,接舆为什么“趋而辟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而材料一中,孔子选择逃避,即离开鲁国。两者有否矛盾,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21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9

    (三)阅读两则材料,完成21-22题。(6分)

    1)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②。《论语·里仁》

    2)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注】 ①几::轻微,婉转。 ②劳,操劳。③矶:激怒。

    21.概括材料中两人论述的共同的话题。2分)(原创)

                                                                             2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两人主张的不同之处。4分)(原创)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02 入库时间:2017-05-11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8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材料一: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材料二: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材料三:“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妊,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韩非子·六反》)

    2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董仲舒与孔子观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原创】

                                                                                       

    24.阅读以上材料,对儒法两家观点做简要评述。(3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01 入库时间:2017-05-10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7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     (原创)

    (一)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中庸之道》

    (二)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

    (三)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君子之风》

    21. 孔子倡导中庸之道,他反对狂狷,请你解释狂狷之义。                   。(2分)

    22.孔子认为无法做到与中庸之人在一起,那么和狂狷之人在一起,也要各取所长,请结合二三两则材料,分析他是如何践行中庸之道的?(5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35 入库时间:2017-05-10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6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材料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1.根据材料,概括儒家的交往观。(2分)

    22.“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你怎么看?(4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26 入库时间:2017-05-10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4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2-23题。(5分)

    1)《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3)《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原创】22.回忆书本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中庸”是一种至德?为什么“民鲜久矣”?(2分)


    23.《论语》《中庸》都言及允执其中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
  • 难度: 使用次数:138 入库时间:2017-05-10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3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6分)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选自《韩非子〃解老》)

    【改编】21.两段文字中烹小鲜治大国之间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2分)

    【改编】22.韩非子是如何来理解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4)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