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袁弘毅墓志铭
沈恩孚
①予友袁君观澜之殇既,以诗哭之,逾二月将葬,其孤以志墓请于孚。呜呼!君少予二岁而遽殂谢,予奚忍志君墓?顾与君为道义交数十年,又奚敢自诿?
②君讳希涛,观澜其字也,江苏宝山人,少与予同学上海龙门书院①。予及见其尊君霓孙先生,廉吏也。君性孝友,幼秉庭训,攻经世之学。值清廷变法,君已卓然有声于时,当与朋辈纵论中外得失,洞见立国之大本在兴学,而兴学之本在师范。先倡办小学于其邑,邑之人既信服,则推而及之省。龙门书院之议改师范学校也,君力促其成。既与予东渡考察归,先后长校者各二年,而君所成就日益宏远。
③君勇于任事,发苍然矣而未告劳。自予识君而君已患咳,每与共事未闻其一日不咳也,又未见其一日以咳自馁也,稔君者自远闻其咳声,则曰君至矣。呜呼!今追寻此声可得耶!
④君在苏②则苏之学务无不兴,而复旦公学、太仓中学皆由君手造。其于本邑则凡举新政无不兴,而全邑之土地丈绘③由君告成。既仕新国④,官至教育次长代部务,则划全国高等师范区,悉本君素愿以为之鹄。方对德宣战,予主收同济学校自办。君在部援助尤力。洎不合于时而退,退而尽瘁于苏之学务,一如其未仕时。
⑤君起家寒素,久宦而囊空,时告贷以济急,有辄以给人要需,自谓我日处困乏,亦未遭绝粮也。足迹几遍海内,畅晓国情,复周历欧美,熟各国学制,以是凡所设施多切中事理。晚而孳孳⑤义务教育,未观成也而志弗衰。其他由君创议或为君所力赞者,未可以偻指计⑥。君既殇,邑之人怀君不能忘,将铸像事之,私谥弘毅。
(注)①上海龙门书院:今上海中学前身。②苏:苏州。③土地丈绘:土地丈量测绘。④新国:中华民国。⑤孳孳:同“孜孜”。勤勉;努力不懈。⑥偻指计:屈指而数。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予奚忍志君墓 (__________) (2) 值清廷变法 (__________)
(3)幼秉庭训 (__________) (4)悉本君素愿以为之鹄 (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友袁君观澜之殇既 吾欲之南海,何如
B.每与共事未闻其一日不咳也 其船背稍夷
C.晚而孳孳义务教育 号呼而转徙
D.又未见其一日以咳自馁也 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3.下列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澜先生的父亲是位廉吏,本篇墓志铭是受观澜先生的孤儿请托而作。
B.观澜先生认为立国的根本在于师范教育,主张龙门书院改为师范学校。
C.观澜先生民国时期曾兴办复旦公学、太仓中学,并任教育部次长。
D.观澜先生通晓国情,曾赴欧美考察各国学制,创立义务教育制度。
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既与予东渡考察归,先后长校者各二年,而君所成就日益宏远。
5.袁希涛(字观澜)先生是宝山县立吴淞中学的创始人,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袁先生的性格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灵皋论文,亦有数禁,其谓不得用汉赋板重语,实帖括习气,未足为训;而诗赋绮言,在所宜禁,则诚无以易之。由绮言以推,每下愈况,则有笔札恒语,用成言以代实义者,此最为笔墨之累。袁简斋所以终身未窥门径,实坐斯病。大著于俳言藻词淘汰已尽而间或引用成言斯未免玙璠之微玷若浣濯净尽岂特灭除瘢垢直可自成一家。
(节选自《拙存园丛稿·序》)
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大著于俳言藻词淘汰已尽而间或引用成言斯未免玙璠之微玷若浣濯净尽岂特灭除瘢垢直可自成一家。
2.文中提到的“袁简斋”就是____(人名),他倡导的“_______”是我国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之一。
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论文”的主要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先生著书不一种,此《日知录》则其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者。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至于叹礼教之衰迟,伤风俗之颓败,则古称先,规切时弊,尤为深切著明。学 博 而 识 精 理 到 而 辞 达 是 书 也 意 惟 宋 元 名 儒 能 为 之 明 三 百 年 来 殆 未 有 也。
(选自《清文观止》)
1.用斜线“/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学 博 而 识 精 理 到 而 辞 达 是 书 也 意 惟 宋 元 名 儒 能 为 之 明 三 百 年 来 殆 未 有 也
2.《日知录》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文人 。
3.根据材料,概括《日知录》的成书过程和创作宗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若获戾戾:凶暴 B.兴举义兵 举:发动
C.妄相忖度度:猜测 D.昔乐毅走赵 走:投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胡亥之杀蒙恬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B.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身死国灭,为天下人笑
C.夫能以大事小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而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 )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2)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
默写
(1)方六七十,___________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三十而立,_________,……
(3)非曰能之,_____________ 。宗庙之事,如会同,_______________ ,愿为小相焉。
(4)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5)何伤乎?_______________ !
(6)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7)莫春者,_____________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 ,风乎舞雩,___________ 。
(8)夫仁者,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能近取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说文解字》叙
(汉)许慎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今之诸生竞说字解经,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俗儒鄙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恉。其迷误不谕,岂不悖哉!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万物咸睹,靡不兼载。厥谊不昭,爰明以谕。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
(选自《说文解字·叙》,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则观法于地 法:现象
B.言孳乳而浸多也 浸:渐渐
C.或颇省改 省:简化
D.信而有证 信:诚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B.与古文或异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其迷误不谕 其皆出于此乎
D.其于所不知 为巡船所物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阐述文字的起源。作者提到了庖羲氏八卦、神农氏结绳记事、仓颉受鸟兽蹄迒之迹的启示而造字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B.第二段概括周秦文字的演变。重点论述了小篆和隶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原因,字里行间表现出对字体隶书化的肯定之意。
C.第三段针砭时弊,在描述当时种种错误的“说字解经”做法基础上,剖析他们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心理状态,尽显批评之意。
D.第四段介绍了文字的巨大意义、著述的态度和著作的体例。“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的做法,体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兴役戍,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
(2)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夫!此世所以多乱臣贼子者也。若然者,岂徒暗于天道哉?又不睹之于人事矣!
夫饿谨流隶,饥寒道路,思有植褐之衰,傍石之畜,所愿不过一金,然终于转死沟壑。何则?贫穷亦有命也。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故虽遭罹厄会,窃其权柄,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如王养,然卒润镬伏质,亨醢分裂;又况幺幺,尚不及数子,而欲暗奸天位者乎!是故驽䞿之乘气不骋千里之途;燕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 ;楶棁之材不荷栋梁之任;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易》曰:“鼎折足,覆公餗。”不胜其任也
当秦之末豪杰共推陈婴而王之婴母止之曰自吾为子家妇而世贫贱今卒富贵不祥不如以兵属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婴从其言,而陈氏以宁。王陵之母,亦见项氏之必亡,而刘氏之将兴也。是时陵为汉将,而母获于楚。有汉使来,陵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子,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心!”遂对汉使伏剑而死,以固勉陵。其后果定于汉,陵为宰相封侯。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而全宗祀于无穷,垂策书于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婴母知废,陵母知兴。审此四者,帝王之分决矣。
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 ,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拔足挥洗,揖哪生之说。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举韩信于行阵,收陈平于亡命 。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
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之世运 ,考五者之所谓。取舍不厌斯位 ,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寿 ,遇折足之凶,伏鈇钺之诛。英雄诚知觉寤,畏若祸戒,超然远览,渊然深识,收陵、婴之明分,绝信、布之凯觑,距逐鹿之替说,审神器之有授,毋贪不可冀,为二母之所笑,则福祚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
(选自班彪《王命论》,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可以智力求也 智力:智谋力量
B.燕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 畴:同类
C.趣时如响赴 趣:急促
D.稽帝王之世运 稽:考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达其故 其皆出于此乎
B.以固勉陵 作《师说》以贻之
C.帝王之分决矣 项公乃夜驰之沛公军
D.为二母之所笑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汉高祖刘邦的兴起不光得益于秦末的时势,更得益于他的五个特点和雄才大略。而世俗之人大多归功前者,这都是不谙天道和不睹人事的结果。
B.作者以韩信、英布、项梁、项羽、王莽为例,并以《易经》卜辞加以佐证,推出以上数人失败的缘由是才不胜位,贪图天位。
C.作者认为在秦末乱世中陈婴之母和王陵之母作出的选择值得肯定。她们知晓兴废,使两家子孙由凶转吉,是明于事理之人。
D.作者认为在汉代刘氏世运仍在之时,英雄豪杰应该学习陈、王二人,安于本分,不要有所觊觎,如此方可福延子孙,流露出强烈的正统观念。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当 秦 之 末 豪 桀 共 推 陈 婴 而 王 之 婴 母 止 之 曰 自 吾 为 子 家 妇 而 世 贫 贱 卒 富 贵 不 祥 不 如 以 兵 属 人 事 成 少 受 其 利 不 成 祸 有 所 归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则?贫穷亦有命也。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
(2)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而全宗祀于无穷,垂策书于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庄子》所描绘的大鹏形象富于浪漫色彩:“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 。”
(2)古人常常把酒吟诗,如苏轼在黄州赤壁“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张最近天天加班,早起晚睡。她借用《诗经》中的名句来调侃这种生活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校运动会上,你的同学竭尽全力却未能夺得冠军,他深感遗憾。你用王安石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慰他。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句。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以比兴手法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借用《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
(4)《归园田居》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山村中极为平常的景象,写出了与《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相近的乡村和谐美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兰亭集序》中,表现作者以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化而来。
(7)《游褒禅山记》中表现作者为了志向竭尽全力,哪怕不能如愿也无怨无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名篇默写。
(1)《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宾客听到荆轲高歌后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诗经》中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
(3)《离骚》中描写当时社会流行投机取巧的时俗和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的恶劣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静躁不同”,“静”指他在文中说的“_____,_____”,“躁”指“_____,_____“。(《兰亭集序》)
(6)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
(7)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列子是“有所待”之后,指出了“无所待”的状态。能够表明这种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
(1)《诗经·氓》中,“ , ”两句叙写了古代劳动妇女在家庭生活中起早睡晚、日日不息的辛劳。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
(3)《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 , ”。
优秀的古诗文影响着我们的精神视野,给予我们直面人生顺逆穷通的智慧和勇气。在《逍遥游》中,庄子借宋荣子形象,告诉我们要看淡世间荣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过于看重外界的评价;在《离骚》中,屈原告诉我们要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然死多次也决不后悔;在《行路难》中,李白告诉我们要乐观面对人生艰难,坚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想总会照进现实……从优秀的古诗文中汲取营养吧,让它浸润我们的心灵,点亮我们的人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 , ”,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2)《诗经•氓》中,“ , ”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3)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 ”。
(1)曹操的《短歌行》中出自《诗经·政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 , ”。
(2)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沁园春·长沙》冲,词人巧妙地借用 , 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
(3)《插秧歌》中写雨中抢插秧苗的场景,暗示抢插秧苗就像一场战斗的两句是 , 。
(1)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 , 。
(2)《论语·泰伯》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 , 。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了宇宙与人生,礼赞了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
的两句诗是: , 。
(4)《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 。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生活特有声音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对秦贪婪掠夺又肆意挥霍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
(2)《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发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诗人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2)在《蜀道难》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其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传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
(4)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