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汽车工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的机会。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技术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这项技术使汽车的操作更简单,行驶安全性也更好,而其中最典型也是最热门的未来应用就是无人驾驶汽车。也许这一趋势能使无人驾驶汽车比新能源汽车更早走入大众的生活。
无人驾驶,是指通过给车辆装备智能软件和多种感应设备,包括车载传感器、雷达、 GPS 以及摄像头等,实现车辆的自主安全驾驶,安全高效地到达目的地并达到完全消除交通事故的目标。美国 NHTSAC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分 5 级定义汽车的自动化等级: 0 级,由驾驶员驾驶; 1 级,具备 1 种以上自动化控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系统 ACC 等); 2 级,以汽车为主体执行多种操作功能; 3 级,当以汽车为主体的驾驶行不通时可指示驾驶员切换为手动驾驶; 4 级,完全可以无人驾驶。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这块领域,将尖端的 IT 技术运用到汽车领域中,希望为消费者驾车出行带来更多美好体验。麦肯锡(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预测,到 2025 年无人驾驶汽车可以产生 2 000 亿〜 1. 9 万亿美元的产值;市场研究公司 IHS 预测, 2035 年 4 级完全无人驾驶车每年销量可达 480 万辆。对任何一个行业而言,这都具有足够的市场诱惑。
国外著名汽车企业及 IT 行业巨头谷歌都竞相着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进程十分迅速,不少研发车型已接近量产。
(取材于杨帆的相关文章)
1 . 根据材料一,对 “无人驾驶汽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比新能源汽车更早走入大众生活 B . 已经实现了车辆的自主安全驾驶
C . 车辆需装备智能软件和感应设备 D . 以汽车为主体执行多种操作功能
2 . 根据材料一推断,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离不开的两个关键因素是 ( )
A . 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 B . 资金问题和动机因素
C . 动机因素和市场需求 D . 市场需求和技术问题
材料二
无人驾驶技术研究过程中安全一直是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如行驶中的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等是对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了能够保证无人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与动态障碍物发生碰撞,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无人驾驶系统要可靠地检测并跟踪周围对行驶有影响的动态障碍物,这需要传感器精确测量出障碍物的位置变化,并能够提取出障碍物特征用于不同时刻的障碍物之间的匹配与运动状态估计;其次,需要识别动态障碍物的种类,不同的障碍物具有不同的运动特性,对无人驾驶汽车采取的应对策略有很大影响;最后,必须能够预测动态障碍物的轨迹,这对碰撞检测以及避撞动作至关重要。
动态障碍物的类型影响着无人驾驶汽车的避撞行为决策。对行人,无人驾驶汽车会优先采取减速停车的避撞策略,而对动态车辆则会采取更加灵活的避撞策略,如换道或减速。障碍物类型也会影响动态障碍物轨迹预测使用的方法。传统的障碍物识别方法使用的是实时检测障碍物几何轮廓特征,但激光雷达数据的稀疏性会造成特征少,最终导致识别率低,所以无人驾驶汽车动态障碍物识别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利用激光雷达数据提高动态障碍物的识别率,为更加合理的避撞决策提供障碍物类别信息支持。
由于动态车辆速度较快且是最主要的交通参与者,要避开与动态车辆的潜在碰撞危险,不但需要获得动态车辆当前的运动状态,还需要准确预测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轨迹,所以需要 重点研究动态车辆轨迹预测方法,但动态车辆的运动轨迹受到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意图控制,使用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模型或运动状态变化速度不变的运动模型都难以准确预测出其未来轨迹,所以动态车辆的驾驶行为意图检测是轨迹预测的基础,如何完成驾驶行为意图检测 并根据驾驶意图预测出准确的行驶轨迹是动态车辆轨迹预测的关键问题。
(取材于黄如林的相关文章)
3 .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无人驾驶技术研究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安全问题。
B . 无人驾驶汽车对行人、动态车辆的避撞策略都有减速。
C . 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就可以提高动态障碍物的识别率。
D . 动态车辆轨迹预测的基础是检测驾驶行为的意图。
4 . 下列诗句中适合做增强行路安全意识主题标语的一项是 ( )
A . 舶胪万里来往,有祷必安全。(赵师侠《诉衷情》)
B .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杜荀鹤《泾溪》)
C . 彩笔题桐叶,佳句问平安。(吕渭老《水调歌头》)
D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材料三
与人类其他早期科技发展不同,人工智能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特征,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可以在不需要人类的操作和监督下独立完成部分工作,例如 GoogleX 实验室研发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不需要驾驶者就能启动、行驶以及停止。伴随人工智能系统这些特征而来的就是各种问题和挑战,从法律的角度来讲,目前主要体现在个人隐私(数据)保护和责任划分与承担等方面,这也是各国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是各国立法长期以来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欧盟甚至将其上升到人权的高度。
责任划分和承担问题也是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主要法律挑战。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责 任问题已经出现,各方也在积极探讨如何对人工智能的责任进行划分和界定。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与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关于机器人伦理的初步草案报告》中对机器人的责 任进行了探讨,报告提出了 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即:采取责任分担的解决途径,让所有参与到机器人的发明、授权和分配过程中的人来分担责任。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合伦理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最大化人类福祉的愿景》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二就是责任原则。责任原则涉及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是可以被问责的。其指出,为了解决过错问题,避免公众困惑,人工智能系统必须在程序层面具有可责性,证明其为什么以特定方式运作。为此, IEEE 对不同的主体在人工智能责任方面的应当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即:立法机构应当阐明人工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职责、过错、责任、可责性等问题,以便于制造商和使用者可以知晓其权利与义务;人工智能设计者和开发者在必要时考虑使用群体的文化规范的多样性;利益相关方应当在人工智能及其影响超出了既有规范之外时一起制定新的规则;自主系统的生产商和使用者应当创建记录系统,记录核心参数。
(取材于何波的相关文章)
5 . 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近期要选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进行投资,请根据以上三则 材料,概括投资这个行业可能面对的有利因素和问题挑战。
1 . C
2 . D
3 . C
4 . B
5 . 有利因素: ①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前景广阔(预测销量和产值巨大);②研发进程(技术研发)十分迅速。
问题挑战: ①无人驾驶汽车研究遭遇动态障碍物识别难题(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仍处于研究之中);②无人驾驶汽车将面临个人隐私保护和责任划分与承担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分析】
1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 “比新能源汽车更早走入大众生活”错误,原文是“也许这一趋势能使无人驾驶汽车比新能 源汽车更早走入大众的生活 ”,这是推断,不是事实。
B. “已经实现了车辆的自主安全驾驶”错误,原文是“实现车辆的自主安全驾驶,安全高效地到达目的地并达到完全消除交通事故的目标”,这是目标,不能说“已经实现了”,时态错误。
D. “以汽车为主体执行多种操作功能”错误,原文是“美国 NHTSAC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分 5 级定义汽车的自动化等级 ”,其中“ 2 级,以汽车为主体执行多种操作功能 ”,以偏概全。
故选 C 。
2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 根据 “实现车辆的自主安全驾驶,安全高效地到达目的地并达到完全消除交通事故的目标”可知,无人驾驶汽车要普及,“自主”和“安全”是重要问题,这离不开技术研究。其次,“市场研究公司 IHS 预测, 2035 年 4 级完全无人驾驶车每年销量可达 480 万辆 ”,市场有大量的需求,才能促使企业生产销售,这是无人驾驶技术普及的保障。
故选 D 。
3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就可以提高动态障碍物的识别率”错误,原文是“无人驾驶汽车动态障碍物识别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利用激光雷达数据提高动态障碍物的识别率,为更加合理的避撞决策提供障碍物类别信息支持”,可见“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就可以……”说法绝对。
故选 C 。
4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有祷必安全”意思是有人祈祷祝福才安全,不能增强行路安全意识。
B. “人兢慎”意思是人们通过险溪时都是小心翼翼的,“终岁不闻倾覆人”即从来没听说有人出事。可以增强行路安全意识。
C. “佳句问平安”只是强调问候。
D. “报平安”是回复自己在外平安的意思。
故选 B 。
5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 “麦肯锡(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预测,到 2025 年无人驾驶汽车可以产生 2 000 亿 〜 1. 9 万亿美元的产值;市场研究公司 IHS 预测, 2035 年 4 级完全无人驾驶车每年销量可达 480 万辆 ”可知,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 “国外著名汽车企业及 IT 行业巨头谷歌都竞相着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进程十分迅速,不少研发车型已接近量产 ”可知,研发进程十分迅速。
根据材料二 “传统的障碍物识别方法使用的是实时检测障碍物几何轮廓特征,但激光雷达数据的稀疏性会造成特征少,最终导致识别率低,所以无人驾驶汽车动态障碍物识别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利用激光雷达数据提高动态障碍物的识别率,为更加合理的避撞决策提供障碍物类别信息支持”可知,无人驾驶汽车研究遭遇动态障碍物识别难题。
根据 “伴随人工智能系统这些特征而来的就是各种问题和挑战,从法律的角度来讲,目前主要体现在个人隐私(数据)保护和责任划分与承担等方面,这也是各国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可知,无人驾驶汽车将面临个人隐私保护和责任划分与承担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活动现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飞扬”也正式发布亮相。
火炬 “飞扬”是展示北京冬奥会理念和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精神的集中体现。火炬颜色为银色与红色,象征着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火炬的红色线条随火炬转动而上下贯通,象征着激情的冰雪赛道,也代表着永恒的火种,表达了人类生生不息、包容融合、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力量。火炬交接时,两支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这既是设计上的奇妙与创新,又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会愿景的体现。
火炬 “飞扬”内外飘带结合的造型,使火炬呈现出一个开放的形状;空间曲面拼接、没有一根直线条的设计,让火炬具有了动感。火炬的出火口从飘带边缘盘旋而上,这决定了火焰的燃烧形态将与传统的火炬不同。传统火炬的火焰是一团火,但“飞扬”的火焰像一条火龙一样盘旋着往上走,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设计的小细节去控制火焰,让火焰慢慢地从小变大,到顶端的时候变得更有活力,让人感到火焰是在尽情地飞扬,正契合了“飞扬”这个名字。
火炬 “飞扬”还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火炬“飞扬”的曲线灵感来自于大自然里的树叶,叶子自然的线条具有生命力,打破了设计图纸上的呆板感和规律感,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在设计上,每一根建模线之间的距离、比例,都决定着整体的曲线张力和美感。设计团队总共调整了120多版模型,每一版模型都有上百根曲线,最后找到了用空间曲面拼接的形式,终于让火炬与圣火融为一体,如同飞扬的火焰一般活了起来。
北京即将成为奥运历史上首座 “双奥之城”,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的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的形态相呼应。火炬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祥云传达出吉祥的寓意,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延续;雪花表现了冬奥会的特征,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创新。火炬纹样设计镌刻了北京这座城市从夏奥到冬奥的脚步,也见证了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播种在人们心中的奥运情结。所以,火炬纹样设计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
(取材于胡雪蓉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火炬 “飞扬”的设计极具艺术性,但是艺术设计还需要科技创新辅助才能落地。在“黑科技”应用的背后,同样需要攻克一系列的难题。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王向豫表示,北京冬奥会火炬的设计需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采用氢作为燃料就是火炬 “飞扬”的科技亮点之一,既能达到环保要求,也能符合冬奥会火炬接力需要在低温环境中进行的这一现实要求。
“氢能是一种完全零排放的能源,燃烧时,它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没有二氧化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韩宗捷表示,但这个选择也带来了不少难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火焰的颜色问题,“氢气的火焰在日光下是不可见的,因此,我们在研制的过程中,先研制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其次,火焰的稳定性也会遇到现实挑战,“特别是在冬奥会火炬的传递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高速运动场景,或者会遇到大风环境,所以经过研制,终于实现了在100公里每小时的大风状态下火炬的火焰能稳定燃烧这一设想。”此外,手持火炬的内部空间狭小,高压储氢也是遇到的现实问题,“我们研制了一款轻量化、小型化的氢气减压装置,对高压氢气进行了减压”。
火炬 “飞扬”的另一大技术亮点,则是火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耐高温的碳纤维材料,火炬燃烧罐也以碳纤维材质为主。碳纤维专家、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黄翔宇介绍,“轻、固、美”正是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所呈现出的特点。“轻”,是指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了20%以上;“固”,是指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线辐射等特点;“美”,则是指应用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将高性能纤维编织成目前这样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整体。
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等共同努力,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瓶颈,使火炬外壳在高于 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能正常使用,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最终才保证了火炬“飞扬”在文艺外表下跳动的一颗“科技心”。
火炬 “飞扬”的设计,再次证明了奥运会是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既有文化传承,又有科技创新;既完美地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又体现了北京“双奥之城”的特点,也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因此,火炬“飞扬”的设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赢得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高度肯定。
(取材于梁璇等的相关文章)
1 .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北京冬奥会火炬 “飞扬”设计特点的说法,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 火炬顶部设计奇妙,交接时,两支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
B . 内外飘带结合的造型,使火炬呈现出开放的形状,并具有动感。
C . 从自然界的树叶获得曲线的设计灵感,让火炬具有了生命力。
D . 纹样设计是以祥云 “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逐渐过渡到雪花。
2 .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发布冬奥会火炬 “飞扬”,组委会组织了倒计时一周年活动。
B . 火炬的银色代表冰,红色代表火,二者具有冰火相约等象征义。
C . 火炬的火焰能像一条火龙盘旋着往上走,还可瞬间燃烧为大火。
D . 火炬的纹样设计体现了北京已经是世界上第一个 “双奥之城”。
3 . 根据材料二,下列 不属于 “飞扬”在采用氢作为燃料时所遇到的难题的一项是( )
A . 氢在燃烧时,它的燃烧产物 ——水难以妥善地处置。
B . 氢在燃烧时,其火焰在日光下不可见,要使之可见。
C . 氢燃烧的火焰在高速运动场景或大风环境中不稳定。
D . 因手持火炬内部空间狭小,如何高压储氢是个难题。
4 . 根据材料二,下列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在科技创新的辅助之下,火炬 “飞扬”的艺术设计才能够实现。
B . 经碳纤维专家的介绍,火炬外壳的制作采用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C . 火炬外壳在 1000℃高温下也能够使用,不会出现起泡、开裂等问题。
D . “飞扬”因具有一颗跳动的“科技心”而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 . 火炬 “飞扬”的设计,再次证明了奥运会是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火炬“飞扬”所承载的内容和所具有的科技亮点。
1 . B
2 . B
3 . A
4 . A
5 . 所承载的内容: ①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愿景和精神(奥林匹克精神)。②人类生生不息、包容融合、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④北京从夏奥到冬奥“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
所具有的科技亮点: ①采用氢作为燃料,能达到环保及低温环境中使用的要求。②火炬外壳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重量轻、耐高温。③先进的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的使用,成就了火炬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整体。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 “内外飘带结合的造型,使火炬呈现出开放的形状,并具有动感”错误。“具有动感”是因火炬“空间曲面拼接、没有一根直线条的设计”而形成的,并非“内外飘带结合的造型”带来的。
故选 B 。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为发布冬奥会火炬‘飞扬’,组委会组织了倒计时一周年活动”错误。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是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中发布的,但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组织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并不是以发布火炬“飞扬”为目的,发布火炬“飞扬”只是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C. “瞬间燃烧为大火”错误。而是“让火焰慢慢地从小变大,到顶端的时候变得更有活力”。
D. “已经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错误。“已经是”应为“即将成为”。
故选 B 。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 “氢在燃烧时,它的燃烧产物——水难以妥善地处置”错误。从原文“采用氢作为燃料就是火炬‘飞扬’的科技亮点之一,既能达到环保要求,也能符合冬奥会火炬接力需要在低温环境中进行的这一现实要求”“‘氢能是一种完全零排放的能源,燃烧时,它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没有二氧化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韩宗捷表示,但这个选择也带来了不少难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火焰的颜色问题……其次,火焰的稳定性也会遇到现实挑战”来看,文中并没有“它的燃烧产物——水难以妥善地处置”的表述,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 A 。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B. “经碳纤维专家的介绍,火炬外壳的制作采用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错误。材料中并未显示火炬外壳采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作是经碳纤维专家介绍的。
C. “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下也能够使用,不会出现起泡、开裂等问题”错误。材料说的是“火炬外壳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能正常使用”、“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
D. “‘飞扬’因具有一颗跳动的‘科技心’而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错误。“飞扬”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不只是因具有一颗跳动的“科技心”,而是因为它“再次证明了奥运会是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既有文化传承,又有科技创新;既完美地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又体现了北京‘双奥之城’的特点,也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故选 A 。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 “火炬‘飞扬’是展示北京冬奥会理念和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精神的集中体现”“表达了人类生生不息、包容融合、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力量”“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火炬纹样设计体现了‘双奥之城’ 的传承与发扬”,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概括出火炬“飞扬”所承载的内容。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传说角楼为天神所造,是紫禁城的镇城宝物。其实角楼是我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辅助建筑,主要结合墙、台、塔、堡垒等防御设施,设于防守式建筑物的棱角转弯处。简单来说,就是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
早在周朝,宫和城就已有角楼的设置。《三国志》中记载: “谓审配于邺城东南角楼上望见太祖兵。”晋、魏、齐、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在庭院围墙的四角和城墙的四角也都能见到角楼的踪影。元代陶宗仪所撰《辍耕录》也有关于角楼的文字记载。
故宫的角楼,从其功能上说,是用于观察、守望和防卫紫禁城的。但其闻名于世,却是因为其结构和美感。
从平面布置上看,角楼为两个 “十”字相交叠形,周围环绕着白玉石栏杆基座。立面体为三重檐多角与十字脊结合的做法,“权衡比例和谐,处理的非常巧妙”。内部造型奇特,大木构架及数量繁多的斗拱衔接,皆复杂精密;角楼屋顶内部由榫卯相互连接固定,构成严密的主体结构体系。
内外严谨的结构,决定了角楼的外形之美。纵横穿插的构件巧妙衔接,撑起各层屋顶。主与次,高与低,错落而又条理分明,勾勒出角楼玲珑有致的灵动身影。
从外观看,角楼最引人瞩目的是其层层叠叠的屋顶,以及从建筑顶部伸出来的许多优美的 “角”。角楼总计有翼角28个、窝角16个,无论平面还是立面,由于多角的层叠展现显得多姿多彩,造型优美,这也是让人感到其结构精巧的重要原因。
这样构造繁杂的屋顶,仔细分析起来,实际上是几组 “歇山”屋顶的组合体。“歇山顶”有一条正脊,两端各有垂脊和博脊,四角有戗脊,在宋代曾称为“九脊殿”。天安门城楼为重檐歇山顶,故宫角楼则是三重檐歇山顶。角楼主体可看作由两个垂直相交的歇山顶组成的方亭子,屋顶两端的三角形山花板面向四周,称为“四面显山”,意思是把歇山的山花面显在檐面位置,向四面亮出。角楼中间“方亭子”的四面各有一个重檐歇山抱厦,主体建筑的两层尾檐与抱厦的上下两重檐连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美丽动人的建筑形象。如此复杂又巧妙的组合屋顶,标志着我国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结构技术和造型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除结构之外,角楼的细部装饰也十分繁复。据记载,故宫角楼的琉璃瓦顶上各种特制的异形瓦件, “为近世所稀少者”,譬如顶层檐上,就使用了“大吻、背兽、剑把”等12种瓦件,而戗脊上所用的瓦件更达25种之多。整座角楼内外的木结构上,都施用了繁复的油饰与彩画,额枋枋心画双行龙加珠宝,青绿相间;平板枋画降魔云加桅花;角楼顶部装饰的金宝顶,是鎏了三道黄金的……故宫角楼体现出工匠建造角楼时的巧妙构思,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美学高地。
材料二
不管你从哪个方向眺望多层屋檐的角楼,都会注意到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美学特色,那就是屋面滑向屋檐,向着天空稍稍翘起的优美曲线。在世界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与西方在材料上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传统西方建筑的材料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东方建筑则一直着迷于木材。木材料也一直为中国传统建筑提供着独特的建筑艺术语言,屋顶曲线及屋檐起翘正是其中较为显著的一种。
对于屋面曲线与屋檐起翘,可将其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 “天人合一”。建筑屋顶曲线和起翘的飞檐产生一种升腾感,呈现出飞向天空的动势,形成一种对天穹的向往。而故宫角楼守卫着天子居住的紫禁城,正是这种观念的最好代表。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屋面曲线的形式,主要是由梁架结构上的 “举架之制”造成的。举架之制有两个关键概念,一个是“步架”,一个是“举高”。
从传统建筑的侧剖面图中我们能看到 “檩”这个建筑构件,这是建筑物中的水平结构件,平行于建筑物的正面,垂直于梁。檩的作用是固定椽子,承载屋顶重量并通过梁向下传递。檩的名称随其梁头所在的柱的位置不同而不同,比如在檐柱之上的称“檐檩”,在金柱之上的称“金檩”,在中柱之上的称“脊檩”,而相邻两个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就是“步架”,步架依对应檩木的位置不同也分为檐步、金步、脊步等。
而 “举高”,就是相邻各檩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同一座建筑如果步架相等,举高也相等,那么屋顶剖面的侧立面投影就呈现一条直线。如果步架从檐步至脊步递减,同时各步举高不变,屋顶坡面的侧立面投影就呈现曲度比较和缓的曲线。基本上,屋顶的曲面呈现取决于工匠如何选定一座建筑的举架之制,不同步架与举高相组合,屋顶至屋檐就会呈现轻重缓急不一样的腾跃之势。
屋顶的曲线到此还没有完结。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除了简陋民居,大部分建筑在屋檐处椽木之外还会加一段 “飞椽”,将屋檐向外挑出并略向上翘起,使屋檐形成稍向上翻的曲线。此外,庑殿顶和歇山顶屋檐的转角处,檐口平视并不是一条水平直线,而是往角端微微翘起,称为“起翘”;檐口俯视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往角端向外伸出,称为“出翘”。屋檐这样的曲翘设计,有利于室内采光,而上陡下缓的坡面,使得下大雨的时候,雨水会被抛出,飞到远处。屋顶曲面这个功效,最早在《周礼》中就有清晰记载:“上欲尊,而宇欲卑,吐水疾而雷远。”
虽然屋顶曲线与屋檐起翘是在中国传统建造程式与建筑功用中自然出现的,但其呈现出来的艺术美感超越了单纯的建筑结构,甚至在人们的心目中产生了 “天人合一”的神秘幻想。所以,林徽因先生说:“这屋顶坡的全部曲线,上部巍然高举,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屋顶部,一跃而成为整个建筑的美丽冠冕。”
故宫的角楼,既是这种屋顶曲面形制的综合,又有着极为丰富的变化。它的屋顶组合令其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几十个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屋面。这些屋面形成了一种屋顶曲线与屋檐起翘的交响。《诗经》如此赞美周宣王的宫室: “如鸟斯革,如翬斯飞。”意为“屋檐像大鸟展双翼,又像锦鸡正飞腾”。而故宫角楼那极繁复,又极雅致的曲线,恐怕只有“凤舞”可以形容了。
(选自黄波同名文章,有删改)
1 .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角楼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 宫城中的主要建筑 B . 最早出现于周朝
C . 艺术作品多有记载 D . 多位于宫城四角
2 .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故宫角楼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整体构造为榫卯结构,斗拱衔接。
B . 位于紫禁城墙角,有瞭望防御作用。
C . 采用重檐歇山顶,四面交叉组合而成。
D . 因内部装饰的整齐划一,闻名于世。
3 .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建造故宫角楼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 以木质材料为主,有别于西方。 B . 举架之制使其屋面呈曲线形式。
C . 飞椽、起翘等形式借鉴于民居。 D . 屋顶错落有致,屋面富于变化。
4 .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故宫角楼的理解与推断,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 建筑功用中体现艺术美感。 B . 巧妙构思,极具美学价值。
C . 结构严谨,堪称古建筑典范。 D . 使用精美琉璃瓦,值得推广。
5 .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故宫角楼之美。
1 . A
2 . B
3 . C
4 . D
5 . ①结构美:主体结构精巧严密,比例和谐;内部木结构造型奇特,多使用榫卯结构,斗拱衔接。
②外形美:层叠的屋顶形成曲面,屋檐起翘,建筑顶部多角层叠,繁复雅致。
③装饰美:油饰彩画精细;瓦件异形多变。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 “宫城中的主要建筑”错误,文中说的是“角楼是我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辅助建筑”,并非“宫城中主要”。
故选 A 。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 “整体构造为榫卯结构”错误,原文“角楼屋顶内部由榫卯相互连接固定,构成严密的主体结构体系”可知,角楼屋顶内部是榫卯结构,应该说多使用榫卯结构,斗拱衔接。
C. “采用重檐歇山顶”错误,原文说的是“天安门城楼为重檐歇山顶,故宫角楼则是三重檐歇山顶”。
D. “因内部装饰的整齐划一,闻名于世”错误,由原文“但其闻名于世,却是因为其结构和美感”“除结构之外,角楼的细部装饰也十分繁复”可知,故宫闻名于世是多方面的原因,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 B 。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飞椽、起翘等形式借鉴于民居”错误,由原文可知“除了简陋民居,大部分建筑在屋檐处椽木之外还会加一段‘飞椽’”可知,“飞椽”不是借鉴民居。而“起翘”是否借鉴民居原文未提及,只是说“虽然屋顶曲线与屋檐起翘是在中国传统建造程式与建筑功用中自然出现的”。
故选 C 。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内容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D. “使用精美琉璃瓦,值得推广”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故宫角楼的琉璃瓦顶上各种特制的异形瓦件,‘为近世所稀少者’”。
故选 D 。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 “主体建筑的两层尾檐与抱厦的上下两重檐连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美丽动人的建筑形象”概括出主体结构精巧严密,比例和谐;结合“角楼的细部装饰也十分繁复”“整座角楼内外的木结构上,都施用了繁复的油饰与彩画,额枋枋心画双行龙加珠宝,青绿相间;平板枋画降魔云加桅花;角楼顶部装饰的金宝……故宫角楼体现出工匠建造角楼时的巧妙构思,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美学高地”概括出内部木结构造型奇特,多使用榫卯结构,斗拱衔接。
结合 “内外严谨的结构,决定了角楼的外形之美。纵横穿插的构件巧妙衔接,撑起各层屋顶。主与次,高与低,错落而又条理分明,勾勒出角楼玲珑有致的灵动身影”“无论平面还是立面,由于多角的层叠展现显得多姿多彩,造型优美”概括出外形美。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口普查是人口统计和人口调查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各国政府不同时期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最常用的调查方法。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人口普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时代。据《史记》记载 ∶"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但《史记》中并没有记录确切人数。到了西汉末年,才有确切记载的人口统计数据。《汉书 ·地理志》记载,元始二年(公元 2 年)全国有 12233062 户 59594978 人。东汉时,户口调查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称为"案比",案比每年定期举行。从被称为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之一的《居延汉简》中留有的相关记载"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来看,调查内容包括了个人的基本情况。
自明朝起,人口普查开始留有文物实证。洪武三年( 1370 年),朱元璋派军队协助地方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人户"点闸对比"(户口清查),给每户编制了户帖。户帖类似今天的户口本,登载户 主、人口姓名、年龄、家庭人口 与户 主的关系以及资产、职业等项目。这场人口调查,被西方学者推崇为全世界最早的"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总结前期工作情况和试点经验,推出了"黄册制度"。"黄册"统计内容更加详细,而且每十年就进行一次普查登记,成为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清代因袭明代的办法,建立了户口黄册制度。清康熙、雍正帝先后下诏把人头税并入田赋,即所谓"摊丁入亩"、此举引发了人口的激增。乾降六年(1741 年)人口总数突破 1亿,而到了道光年间,当时的人口据统计己经有,4 亿多人。
整个 20世纪前半期,"四万万同胞"成为人们对中国人口数量的共识。但确切的人口数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有了准确统计。此后,还进行过多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一普"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记常住人口的办法,由户主到登记站登记。1964 年的"二普"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调查数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1982 年的"三普"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1990 年,"四普"的调查项目增多到了21 项。2000 年的"五普"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并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还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2010 年的"六普"则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大量人口基础数据,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材于陈智、李冬云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要想对人口工作作出决定性决策、对本国人口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就需要进行定期的人口普查。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2020年 11月1日零时,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受教育程度、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普查对象是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人口普查分为"短表"和"长表"。
"短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长表"并非所有人都要填报,而是从全部住户中抽取 10%,登记对象只需按照调查表如实、准确提供有关信息即可。
相比以往历次全国人口普查, "七普"在数据采集和信息安全保障上有较大进步。为提高数据质量,"七普"首次采集身份证号码,国家统计局还对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了保密处理。电子设备和数据联网增加了便捷性,自主填报保证了私密性,这些都有效防止了信息泄露情况的发生。
在高质量数据基础上, "七普"将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人口变化态势。此次普查的人口学背景有四大变化;一是数量转向,中国人口 己干 2019 年突破 14 亿大关, 虽仍处千缓慢增长中,但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很快将进入下降轨道。二是年龄结构变化,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人口于 2011 年开始波动下降,人口红利有所减退。三是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四是受教育水平变化,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稳步提升。
"七普"针对流动人口的统计进一步细化,增添了出生地、5年前常住地等普查项目。流动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直接影响到未来各项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从商业角度看,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大的市场规模;从政府角度看,人口因素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布局。我国的人口集聚程度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重合的特征。城市群人口密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与人口的迁徙流动相关,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城市区划的调整。2012 年前后,人口流动对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占比约为 56%;而到 2018 年,人口迁徙对城镇人口增长的贡献占比下降了约 20%。现在,城镇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是城市区域的扩张,城郊地带并入城市,使城镇人口的基数增长,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在提高。
国内外更关注此次普查数据对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影响。 "十四五"时期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超 20%,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七普"数据不仅能反映老年人口总量增长,还能体现其收入水平、代际支持、生活状况等,将对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七普"人口普查数据将于 2021年 4 月进入全面汇总和发布阶段。最终发布的数据,将对包括生育政策调整、退休制度改革在内的许多国计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修改产生深远影响。
(取材于汪文正、武凤珠等人的文章)
1 .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汉书》所记载的人口数量与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量相差不大。
B . 《居延汉简》的文字记载表明东汉时期人口普查的内容包括了职业和财产。
C . 政府主导推动实施、逐步完善 “黄册制度”是清代人口普查值得借鉴的经验。
D . 抗战歌曲《长城谣》中的 “四万万同胞”未必是对当时人口数量的准确统计。
2 . 根据材料一,以下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六次人口普查特点的一项是( )
A . 普查间隔逐渐缩短 B . 普查方法从单一到多样
C . 获得的数据越来越丰富 D . 普查范围越来越广
3 .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七普”使用长短表结合的方式,首次对公民身份号码和流动人口信息进行采集。
B . 数据采集全面、真实、准确,信息安全有保障,有助于 “七普”获得高质量数据。
C . 目前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仅依靠城市区域的扩张,更有赖于人口的迁徙流动。
D . 相较于人口增长惯性减弱,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因而更令人关注。
4 .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口红利下降的同时,受教育水平提升而产生的人力资本红利也会下降。
B .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人口向这些地区集聚的趋势明显。
C . 实施乡村振兴、提供适宜的就业平台,可有效推动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D . 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剧,对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5 . 人口普查是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最常用的调查方法。请综合两则材料,分条说明人口普查对于制定修改国家政策的作用。
1 . D
2 . A
3 . B
4 . A
5 . ①可以掌握人口数量,有助于国家制定调整税收政策。②可以掌握个人基本情况,为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就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③可以掌握人口流动情况,有助于国家确定基础设施的数量与布局。④可以掌握人口结构,为国家调整生育政策、改革退休制度提供重要依据。
【分析】
1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 …… 人口数量相差不大 ”,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汉书 •地理志》记载,元始二年(公元 2 年)全国有 12233062 户 59594978 人”,材料一第四段“整个 20 世纪前半期,四万万同胞成为人们对中国人口数量的共识。但确切的人口数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有了准确统计 ”,可知原文并没有将二者进行明确比较。
B. “ …… 内容包括了职业和财产。 ”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居延汉简》中留有的相关记载 …… 调查内容包括了个人的基本情况 ”,可知只是调查“个人的基本情况” ,并未明确说明是 “职业和财产。”
C. “黄册制度”是清代人口普查值得借鉴的经验。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总结前期工作情况和试点经验,推出了黄册制度。”可知,“黄册制度”是明代就有的。
故选 D 。
2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普查间隔逐渐缩短”表述错误。比如: 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 1964 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间隔 11 年;再到 1982 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间隔了 18 年。
B. “普查方法从单一到多样”,表述正确。比如: 1982 年的 “三普”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 1990 年, “四普”的调查项目增多到了 21 项。 2000 年的 “五普”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并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还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
C. “获得的数据越来越丰富”,表述正确。比如: 1982 年的 “三普”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 1990 年, “四普”的调查项目增多到了 21 项。
D. “普查范围越来越广” ,表述正确。比如:到了 “六普”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故选 A 。
3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首次对公民身份号码和流动人口信息进行采集”,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五和第六段,“七普”首次采集身份证号码,但是针对流动人口的统计并非“首次”,只是作了进一步细化。
C. “更有赖于人口的迁徙流动”,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二倒数第二段“城镇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是城市区域的扩张”,而非“人口的迁徙流动”。
D .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国内外更关注此次普查数据对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影响。……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没有信息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
故选 B 。
4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人口红利下降的同时,受教育水平提升而产生的人力资本红利也会下降”。于文无据。材料二第五段只是“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人口于 2011 年开始波动下降,人口红利有所减退”,却并未说明“受教育水平提升而产生的人力资本红利也会下降”。
故选 A 。
5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早在明朝就 “每十年就进行一次普查登记,成为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 由此可见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数量,有助于国家制定调整税收政策。
其次,材料一最后一段, “人口基础数据,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见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个人基本情况,为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就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材料二倒数第二段, “从商业角度看,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大的市场规模;从政府角度看,人口因素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布局。” 可见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流动情况,有助于国家确定基础设施的数量与布局。
最后,材料二最后一段, “将对包括生育政策调整、退休制度改革在内的许多国计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修改产生深远影响。” 可见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结构,为国家调整生育政策、改革退休制度提供重要依据。
语言基础运用
①2019年《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的相关数据表明,近几年博物馆文创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在网上购买文创产品,文创产品已成为连接博物馆与年轻人的新方式。②作为国内文博机构中较早尝试做文创且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的故宫博物院,其不断推出文创产品新爆款,更是迷倒了众多“90后”的年轻人。③2014年“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刊登的《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不仅让雍正皇帝一举成为当时的热门“网红”,还迅速成为“故宫淘宝”公众号第一篇“10万+ ”爆文。④如今到故宫去,不仅意味着在古老建筑中接受严肃的历史教育,还能品尝一杯“角楼咖啡”的潮范儿休闲。⑤自此,故宫便开启了潮力十足的“时尚”之旅。
1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句中第二处“文创产品”应改为“文创”。
B . ②句中的“其”字可以删除。
C . ④句中删去“能品尝”中“能”字不改变句意。
D . 将 ⑤句置于③④句之间,文段会变得更加连贯。
2 . ③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 . C
2 . 2014 年 “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刊登的《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 ,不仅迅速成为 “故宫淘宝”公众号第一篇“10万+ ”爆文,还让雍正皇帝一举成为当时的热门“网红”。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A. “文创产品已成为……的新方式”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文创”。
B. “其”指的是“故宫博物院”,删掉的话,主语承前省略,不影响句意。
C. “能品尝”中“能”字是“能够”之意,表示主观上能够、愿意,其后常跟动词。用在此处表示人的主观意愿,如果删掉的话,就没有主观意愿的意思了,改变了文意。故不能删。
本卷还有4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杨森林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