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0-2011学年度长春市某高中第一学期高二阶段考试
2010-2011学年度长春市某高中第一学期高二阶段考试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富翁背着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走过千山万水仍未找到。他沮丧地坐在山道边,问一个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农夫,为何自己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

    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练达的哲理与智慧。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难度:
知识点: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2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提示:一般人以为抓得越多,快乐就越多,幸福就越多,所以用尽心力去揽住身边可以触及的一切。无奈,行囊变得越来越重,很多东西便慢慢地消失在旅途之中,终于无暇顾及,感到疲惫,并无快乐和幸福可言。对于不曾拥有的,我们一直都在苦苦地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其实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往往需要经历许多才会明白,也许要很多年,甚至穷尽一生也不知所终!有时,面对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得而复失的经历,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其实,最珍贵的幸福就在简单与平淡之中。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对世事万物,我们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刻意去追逐与拥有,只会让人走进患得患失的误区。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参考例文:

放下就是快乐

    很早的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为了寻找快乐,命大臣四处为他寻找。一天,大臣遇到一个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农夫,便问其原因,农夫说:我曾经因为脚下没有鞋穿而整天沮丧,直到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了一个没有脚的人。大臣顿悟,原来快乐竟如此简单。

    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我有一种彻悟的清醒。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深处,都希望自己能天天快乐,一生都快乐,然而平常时候,我们却发现,快乐总是那么难以找到。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不要过多追求外在的因素,有时快乐其实就在眼前,只是我们不曾发现。

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一直不快乐,并非耍酷,而是把不该看重的事情看得太重,总想放下些什么,却总也放不下。对生活的期望值不断地升高,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现在想来,我是多么幼稚与浅薄。人生的兴奋与苦恼也无非衣食住行功名利禄,说到底也就是蠢蠢欲望在折腾人。捣腾得自己像随风舞动的沙子,总想找到一个出口,然而却不断地迷路。就算偶尔兴奋也只会是小人得意的浅薄,欢笑之后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不如站成一种遥望的姿势,给自己一次俯视的机会。约束自己,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才会有着好心情。茫茫人海中,你只会是一个点,除了朋友,没有谁会为一点的暗然而围炉拾柴。快乐有限,精彩有限,生命亦有限。那些平凡走过的日子,那些喜怒哀愁,转身就会如烟花般消散。别让自己像个输光的赌徒,用郁闷换取容颜,用青春作为财资。

    我曾经在一个公园里,看见有很多成人还有孩子都抢着晃秋千,当时公园里秋千并不是很多,很多人都排队等待,开始以为只是一种意趣,后来,轮到我了,我坐上秋千,双手抓紧两边的链条,随着双脚的用力身体也随之惯性地晃动,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妙,没有任何的束缚,有起伏有回落,有高潮变有低谷。挺立人群,位于高处,感受的是更多的阳光,还有更纯净的温暖。我想,这不正是每个人渴望达到的人生状态吗?

我晃着秋千,手扶着两边的铁链,好像握住了一种生命的支撑与坚定的信念。我想这样的日子一定是快乐的,心情也一定是舒畅的。当你舍弃浮华,放下包袱,轻松上路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开心与自在,这就是简单与质朴的生命,我们都应该好好享受。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经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堕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地经历风雨,轻松地面对人生的起伏。

珍惜那些平凡日子相守的人吧,原谅那些随沙飞扬的人,宽容那些落井下石的人,理解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生命中人人都是擦肩而过,别让那些阴霾遮住了心的灿烂。这个世界或许每天都会诞生总统,但更多的还是诞生平民,你不可能因为你是平民而不快乐。

日月经天纬地,生命似水流年。

放下,你才会快乐;放下,快乐就在眼前。

简评:

本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一些经典语句俯拾皆是:人生的兴奋与苦恼也无非衣食住行功名利禄,说到底也就是蠢蠢欲望在折腾人。捣腾得自己像随风舞动的沙子,总想找到一个出口,然而却不断地迷路。就算偶尔兴奋也只会是小人得意的浅薄,欢笑之后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快乐有限,精彩有限,生命亦有限。那些平凡走过的日子,那些喜怒哀愁,转身就会如烟花般消散。别让自己像个输光的赌徒,用郁闷换取容颜,用青春作为赌资。”“日月经天纬地,生命似水流年。读罢这些语句,我们不能不掩卷沉思。本文围绕主旨,尽情展开,娓娓道来,语重心长,丝丝入扣。小作者能从生活的小事,阐释人生的大道理,认识非常深刻,足见其厚实的写作功底。的确是一篇文笔优美、立意深刻、发人深省的好文章。

二、填空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并翻译下面画横线的句子。

昔人云:“作大字要如小字,作小字要如大字。”盖谓大字则欲如小字之详细曲折,小字则欲具大字之体格气势也。刊勒之工仍有善展字者。不拘字之大小,皆可递展。其法以刀錾去纸存墨,就灯旁映之。灯愈近则其形愈大。自尺至丈,惟意所定。然后展纸于壁,模勒其影。既小大适中,且不失体势。亦良法也。

注:錾(zàn):雕刻工具。

难度: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2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刻字工人现在还有会放大字形的。)不管字的大小,都可以逐步放大。方法是用刀子錾子把字挖下来(直译“去掉空纸留下墨迹”),拿到灯旁去照。灯越近(照出来的)字形就越大。从一尺到一丈,都可以随你的意思来定。然后把纸铺在墙上,勾出字的影子。(这样)既能大小适当,而且字的体势也不走样儿。(这)也算是一种巧妙的办法。

    解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认真仔细阅读,注意实词和句式,翻译要通畅。

2.

把下面的报道压缩为一句话新闻。(18个字以内)

据《瞭望》第17期刊文说,近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石家庄市部分弱势群体作了一项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设计了十几个指标,反映他们对实际生存环境的主观感受,包括对自身生活质量、社会地位的主观感受,遇到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态度以及相对剥夺感等。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下岗失业者、进城务工农民、效益欠佳企业的职工及退休职工。

调查表明,70%以上的受访者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其中5%的人认为极不满意。只有26%的人满意现在的生活状况。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周伟文认为,调查的各项指标反映出这一群体的总体困境——生存困境、生计困境、机会困境、权利困境。这些困境交织在一起,导致他们内心出现焦虑与矛盾,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产生厌恶、对抗社会的心态,甚至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专家认为,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对心态失衡较严重的人要进行重点跟踪、帮扶,组织他们进行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社会竞争能力,解决好这一群体的现实生存问题,要培养他们克服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自卑、认命心理,培育自信、自强、自立的心态,促使他们改善生活状况。

难度:
知识点:扩展语句
使用次数:14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调查报告提醒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或:专家提醒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

3.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难度:
知识点:词
使用次数:17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草衬托决明)。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黄金钱。、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

2.①前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如决明样有高沿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

②“凉风箫箫然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

③“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而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任答两点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弊。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因肉袒                                    谢:道歉。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              倍:违背。

C未至马邑百余里,掠卤                        行:将要。

D单于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                  怪:责怪。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   

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阴使聂翁壹为间                            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三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2)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

3)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难度: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1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D.解析:D项“怪”,觉得奇怪。

2.答案:D.解析:②句与“为人多大略”无关,⑤句“阴使聂翁壹为间”并非出自韩安国的谋划。

3.答案:B.解析:B项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强调和亲之弊,和韩安国的意见并不统一。

4.(1)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

  2)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

  3)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解析:要字字句句落实,注意句式特点和语句的通畅。

参考译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由囚徒(直接)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建元六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韩安国说: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通过大行王恢告诉皇上说:匈奴刚与汉和亲,亲近信任边地之民,可以用财利去引诱他们。于是暗中派遣聂翁壹做间谍,逃到匈奴,对单于说:我能杀死马邑城的县令、县丞等官吏,将马邑城献给您投降,财物可全部得到。单于很看重并信任他,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答应了聂翁壹。聂翁壹就回来了,斩了死囚的头,把他的脑袋悬挂在马邑城上,假充是马邑城官吏的头,以取信于单于派来的使者。说道:马邑城的长官已经死了,你们可以赶快来。于是单于率领十余万骑兵穿过边塞,进入武州塞。正在这个时候,汉王朝埋伏了三十多万军队,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诸位将军都隶属护军将军。互相约定,单于进入马邑城时汉军的伏兵就奔驰出击。当时单于军队距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将要抢夺劫掠,可是只看见牲畜放养在荒野之中,却见不到一个人。单于觉得很奇怪,就攻打烽火台,俘虏了武州的尉史,想向尉史探问情况。尉史说:汉军有几十万人埋伏在马邑城下。单于回过头来对左右人员说:差点儿被汉所欺骗!”就带领部队回去了。

韩安国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出于忠厚之心。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在梁国推荐了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去世。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1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8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8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5.55%
填空题
3
16.66%
文言文阅读
1
5.55%
现代文阅读
1
5.55%
选择题
12
66.66%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1
5.55%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8
44.44%
扩展语句
1
5.55%
1
5.55%
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1
5.55%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5.55%
病句辨析
1
5.55%
单元测试
1
5.55%
文学常识及鉴赏 单元测试
1
5.55%
字形
1
5.55%
字音
1
5.5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caitou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