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年级教学情况调查(二)
2011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年级教学情况调查(二)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文化审视还是文化媚俗

    古今中外,学者明星屡见不鲜。从孔于周游列国讲学,到传统书院开馆授徒,再到近代报刊开启民智……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没放弃过向大众普及文化,传播新知的责任,同时也不乏追随者。在西方,文化学者对待电视的态度是开放、进取并有责任感的。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罗素就经常应英国媒体的邀请做通俗哲学演讲。

    本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不应只停留在书架上,故纸堆里,也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与大众对话,在教化民众的同时,也接受民众的甄别与评判,学术才更有生命力。反过来说,整个社会大众学术文化素养的提高,也会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当代文化批评学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光芒说,让学术走向大众是有必要的,“知识就是力量”也包含了这样的含义。其实,“学者明星化”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隐藏在“学者明星化”背后的问题,即“知识阶层市侩化”,学者明星屈从于商业模式迎合并制造一些虚假的大众文化需求。在这股潮流中,一些传统丈化在所谓的“普及”中早巳面目全非,一些学者对文化的态度是“把玩”,“猎奇”,而不是审视。不少学者明星正越来越多地具备和娱乐明星一样的特征:出入媒体机构,到处演讲,出书、签名售书,担任各种社会职务,而学术含量越来越低,有时甚至打着文化的幌子追名逐利,误导大众。

    现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学者、媒体,大众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在文化失范的时代,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日趋功利,浮躁,媒体把好了这个“脉”并投其所好,把学者媚俗化无限放大,逐步“恶性循环”。

                                         (节选自新华报业网,作者:贾梦雨汪秋萍)

1.文中“文化审视”和“文化媚俗”分别指什么(每点不超过30个字)

2.概括学者明星化的积极作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5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文化审视指对传统文化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加以分析与评判。文化媚俗指的是学者明星屈从于商业模式迎合并制造虚假的人众文化需求现象。

2.一方面肯定他们与人众对话,提高整个社会人众学术文化素养,推动学术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知识阶层市侩化、传统文化在所谓的“普及”中早已面目全非、助长了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功利和浮躁的现象指出批评。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贝聿铭:创造令人震惊的美

徐梅

“人生并不长,我的原则是,只做自己认为美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效果的美感。”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注释人生。真正想赚钱的业主不会请我,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老人给年轻设计师的忠告是,“评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建筑不是画画,你可以不看。它总是站在那儿,旁人看不顺眼,免不了有批评。所以说,建筑师脸皮要厚一点。”

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贝聿铭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设计。尽管法国政府为他颁发了奖章,但是人们对这件作品的争论迄今未休。

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里不止一次拿贝聿铭的设计“开涮’。比如国际刑警组织的侦探驾车请来符号学家兰登,配合调查卢浮宫凶杀案。车子经过卢浮宫,侦探问:“你喜欢我们的金字塔吗?

    兰登皱了皱眉:“密特朗是个很大胆的人”。

    其后,兰登与法希一同探访卢浮宫。兰登出于客气,敷衍了一句,“你们的金字塔真宏伟。”法希则毫不客气地说,那是“巴黎脸上的一块疤”。

    贝聿铭应法国总统密特朗之邀参与卢浮宫重建时,已经64岁。得知他要在卢浮宫外放上一座玻璃金字塔,法国人气昏了,指责这个建筑已经超出了法国人的心智空间,它是一个庞大的,破坏性十足的装置。

    “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对贝聿铭的抨击进而演化成一场运动,贝聿铭回忆说,当时翻译都吓坏了,“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的答辩”。

    他们与法国人一起对所有设计方案都进行了论证,结果,“金字塔方案是最简明、最有力的”。

    年轻时候做过不少商业建筑的贝聿铭,功成名就之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博物馆,音乐厅,名人堂这类文化建筑的设计上。

    苏州博物馆有大隐隐于市的气度。将馆址选在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很多人认为,这座全新的博物馆将破坏原有建筑的和谐,损害古建筑群的完整性。

    贝聿铭没理会这些指责,“这是设计生涯中最大的挑战,但是我不会改变我的设计初衷”。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建设,他先后8次亲抵苏州,为博物馆制订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通过借景与映衬,使得新旧园景笔断意连,最终赢得了肯定。

    年轻时做过不少先锋设计的他晚年时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复古和传统的风格,他的解释是,“建筑不是服装,不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

    但他也不愿意人们说他保守,“我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我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   

    为达到最理想的设计风格,他宣布不参加任何形式的竞标:“建筑师不能对人说:‘请我吧!’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怎么表现你的实力?那么就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

1.下列关于“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的叙述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卢浮宫外建筑一座庞大的玻璃金字塔,超出了法国人的心智空间,这一设计成为了一件颇具争议的作品。

      B.入口的结构形式融入了异域文化元素,冈此很长一段时期法国人对此争论不休。

      C.设计方案能够通过,也得益于方案本身的高度简明有力,更离不开密特朗的支持。

      D.本文引用《达芬奇密码》中的片段含蓄地表达了对贝聿铭设计的否定态度。

2.下列关于“苏州博物馆”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州博物馆的选址,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心和否定,印证了贝聿铭“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的观点。

      B.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是贝聿铭最具影响力、最具争议性的设计,给他带来了设计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C.苏州博物馆那种大隐隐于市的气度,完全得益于贝聿铭制订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没计原则。

      D.贝聿铭面对指责不改设计初衷,最终赢得肯定,很好地诠释了“评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的观点。

3.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成名前后发生了变化。请具体说明。                              

4.文中包含着贝聿铭关于建筑设计的哪些观点?请分条概括。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5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A B争论迄今未休C主要得益于方案本身的设计 D作者的态度是肯定的。)

2D A“有眼光”与否足就业主而言的;D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是卢浮宫金字塔:C还有和周围古典园林的借景与映衬。)

3.在设计类型上,成名前做过不少商业建筑,成名后更侧重文化建筑的设计;在设计风格上,成名前做过不少先锋没计,成名后更多地展观复古传统的风格。

4.(1)建筑要创造有震惊效果的美感;(2)建筑不是服装不能赶时髦,(或:建筑设汁要有独立性,追求个性);(3)把古典与创新结合起来。

3.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反省过分世俗化倾向

陈平原

北京大学1993年的拆南墙改建商业街,以及2001年的重建南墙,都曾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前者象征着北大走出象牙塔,从注重政治与学术,转向强调市场与社会。至于后者,当然不仅为了整治大学周边环境,而且意识到此举确实冲击到北大的教学及科研水平,使得原本以学理深厚、思想自由见长的北大,也逐渐变得急功近利起来。十几年间,以北大为代表的中国大学,左冲右突,上下求索,努力在精神价值与世俗利益的巨大张力中,寻求尽可能稳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说中国大学之过分世俗化,有几个观察角度:第一,强大的资本力量,凭借大笔捐款而影响大学的具体决策乃至办学宗旨,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还很少见。第二,大学为了生产自救,主动走向市场,筹办小时公司以及各种名目的培训班(如董事长国学研修班等),这方面,各大学各显神通,多少都有斩获。第三,教育行政力量强力介入,使得各大学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主。这是中国大学的特色,摆在面子上,谁都无法回避。第四,隐约存在着的学术与权力之间的相互交换,比如大学送现任官员博士头衔或教授职称(通过合法手段),敦请有魄力且有资源的退休官员出任院长或校长。后者现在很时髦,不说投桃报李,就算全都出于公心,此举在为大学带来丰厚人脉,使得其日后好办事的同时,也带进了某些官场气象。今天中国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像官场了。

美国密歇根大学,因是公立大学,必须接受政府的检查与指导,校长及教授们抱怨行政权力过度约束。比起中国的大学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以及大学中人的曲意逢迎,导致今日中国一些大学混同于官场。过于世俗化的,除了办学理念,还有教授,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学中人,本应追求独立人格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但在商业以及行政的双重压力下,这种声音已逐渐消失了。

这就说到人们常常议论的大学是否需要围墙。在我看来,围墙分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有形的围墙,欧美各著名大学或根本没有,或不很明显;可不管置身于中小城市(如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还是大都会(如哥伦比亚大学或巴黎四大),人家的校园都很幽静。我们的校园,有高大完整的围墙,但根本挡不住商业大潮以及世俗口号铺天盖地,以至你想躲进小楼成一统,都很难做到。大学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以及高校的过分世俗化,使得围墙里头的教艘与学生,都很难再有一颗平静的心,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记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这样开篇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请允许我套用:  “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

1.下列关于北京大学拆、建南墙事件的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拆南墙意味着北大开始注重市场与社会,而不再强调政治与学术。

      B.拆南墙是北大忽略教科研水平、急功近利的表现。

      C.重建南墙是为了纠正办学理念的偏差,而不是为了整治周边环境。

D.拆与建体现了北大在精神价值和世俗利益的巨大张力中寻求平衡的努力。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力量对大学的介入是必要的,但必须有度。

     B.学术与权力的交换未必全出于公心,但客观上对大学也不是没有益处。

     C.欧美著名大学的校园很幽静,主要因为没有铺大盖地的商业大潮和世俗口号。

     D.要办好大学、造就人才,要注重教授、学生的精神面貌。

3.中国大学过分世俗化有哪些突出表现?请分条概括,不超过40字。

4.作者认为大学过分世俗化有什么不好影响?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DA不是开始注重,也不是不再强调;B.北人并没有因此忽略教科研水平;C.也是为了整治周边环境。)

2C(主要在办学理念及师生精神面貌。)

3.筹办公司及培训班:教育行政力量强力介入:敦请退休官员山任院长或校长。

4.过分“世俗化”倾向,造成大学混同于官场:造成师生追求独立人格及自由表达权利的精神的逐渐消火;造成师生很难有一颗平静的心踏踏实实做学问。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家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一一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槐花开过,才知是春天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轻松。

    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一一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次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一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的觉得感伤和悲凉一一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权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飞到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1.“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2.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3.“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4.文章最后写“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你是怎样理解“我”与槐树之间的“默契”的。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3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运用借代、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

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

2.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

3.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落叶沉入泥土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

4.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风雨中岿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告别时痛快利索,孤独时有自信潇洒。

二、填空题 (共1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请写山一个《三国演义》的计谋,并简述相关的人物及故事。(80字以内)

难度:
知识点: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3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示例:瞒天过海  东吴陆逊备礼呈书给关羽,口气谦恭,使得原就轻视陆的关羽放松了警惕,不复有江东之忧,并撤走了荆州的人半兵马去攻打樊城。结果吕蒙乘机而入,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荆州。

《三国演义》36计资料仅供参考: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要刘备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马超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曹操得到关中警报以后,遂放弃南下攻击孙权的计划,专力对付关中的马超、韩遂之军。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祢衡恃才自傲,反复贬损曹操。曹操令祢衡去荆州做说客,劝刘表来降。 祢衡到荆州,见刘表之后,表面上颂扬刘表的功德,可实际上尽是讥讽。刘表不高兴,叫他去见黄祖。祢衡至黄祖处,酒后乱言,把其比成是土木制作的偶像,于是黄祖杀了祢衡。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 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讨董卓联军攻占洛阳后,联盟迅即瓦解,各路诸侯各自为战,自谋发展。谋士逢纪向袁绍献计取冀州。袁绍暗中派人送信给北平太守公孙瓒,约其共攻冀州,平分其地。瓒应约发兵杀奔冀州而来。袁绍却又使人将公孙瓒发兵攻冀州的消息密报韩馥。韩馥得报后请袁绍共保冀州。袁绍入据冀州后,架空韩馥,将冀州据为己有。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曹操兴兵讨伐张绣,久攻南阳城不下。于是曹操命士兵做好继续攻城准备,自己却骑马绕城三日(见东南角砖土新旧不等,多半毁坏,容易攻城),然后假装从西北角入城。这一切贾诩在城上看得清楚,便欲将计就计,为张绣献此计。先说明曹操去西北角积草,看上去想从西北入城,不过是虚张声势,实则想从东南角攻城。然后劝张绣把百姓假扮士兵守西北角,令主力埋伏在东南角。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曹操被杀得大败而归,从而南阳之困得以解除。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刘备自得徐庶相助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于是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徐庶见信之后,与刘备洒泪相别,到了曹操那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第八计  暗渡陈仓  三国后期,司马昭执政时,准备一举灭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诸葛绪各统率3万大军,钟会带领10万大军,分路出击。邓艾闻知钟会在剑阁受阻。探得一条从阴平通往成都的小路。他马上率人马回到阴平,集合队伍,翻山越岭,冲破险阻,神鬼不觉迫近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接到战报,想调回剑阁姜维的人马,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第九计  隔岸观火  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既,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第十计  笑里藏刀  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孙权久存夺取荆州之心。关羽发兵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孙权派当时毫无名气青年将领陆逊接替他的位置,驻守陆口。陆逊上任,给关羽去信一封,定下了与关羽假和好、真备战的策略。关羽读罢陆逊的信,仰天大笑,说道:“无虑江东矣。”马上从防守荆州的守军中调出大部人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吕蒙将精锐部队埋伏在改装成商船的战舰内,日夜兼程,突然袭击,攻下南部。关羽得讯,急忙回师,但为时已晚,孙权大军已占领荆州。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曹魏末期,司马昭的篡位之心已经是路人皆知。魏帝曹髦不甘心坐以待废,决意讨伐司马昭。司马昭听说后,早已有所准备。讨伐司马昭那天,曹髦率领童仆数百人从宫中鼓噪而出,司马昭派兵入宫,在宫内东止车门与曹髦相遇。成济立即冲到曹髦的车前,一剑刺过去。剑从前胸穿到后胸,曹髦当即死在车上。后来司马昭以「大逆不道」之罪名,诛灭成济一族。成济成了司马昭弑君的工具及替罪羔羊。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董卓乱政之际,孙坚为“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作为诸侯联军的先锋,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因袁术存在私心,拒不发粮,而被董卓将华雄击败;后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漏,因此与袁绍、刘表结仇。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孙权对荆州窥视已久,武力夺荆州不成,遂听从张昭建议以其妹孙尚香许配刘备为名,骗取刘备来东吴作人质,以换取荆州。诸葛亮遂向赵云暗授锦囊。赵云陪刘备到吴后,按照孔明的计策首先找到吴太后和乔国老,并在都城大肆宣扬,让妇幼皆知。孙权见事已成舟,只好假戏真做,让刘备取了其妹。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曹芳是魏明帝曹睿的养子,年仅八岁时继位成为皇帝,由曹爽、司马懿共同辅佐朝政。后曹爽被司马懿除掉,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继续把持朝政。曹芳做“衣带诏”密授夏侯玄、李丰、张辑三人,欲讨伐司马师,三人在宫门处被司马师搜出“衣带诏”,于是均被杀害。司马师以太后名义废掉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今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励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请求刘勋发兵降服上缭。刘勋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孙策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杭,就十顺利地控制了卢江。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七擒七纵,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刘备被吕布打败后,只好投奔曹操。对于刘备去留,曹操内部意见不一。荀彧、程昱认为刘备乃英雄,不杀终为后患。而郭嘉却认为杀一人而阻天下志士之望,谁肯共谋天下呢。曹操也觉得杀刘备不利于招揽人才,故不杀,并表刘备领豫州牧。后来无数智谋之士投奔曹操。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汉献帝即位后,接连遭受董卓、李榷、郭汜乱政。在政局不稳、战事不断的年代,汉献帝过着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苦难生活。尽管汉献帝如此狼狈,可皇帝毕竟是一面颇有号召力的旗帜。荀彧听说汉献帝移驾洛阳,马上向曹操进言。说明勤王的重要性。曹操立即兴师勤王。可以说曹操之所以能够扫平群雄、称霸中原,与此计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第十九  计釜底抽薪  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兵力只有二万多人。两军离河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急走,夜袭乌巢,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军心浮动。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兵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赤壁大战,曹操大败。周瑜因赤壁大战,气势如虹,下令进兵,攻取南郡。周瑜大胜曹仁,立即率兵直奔南郡。等周瑜率部赶到南郡,只见南郡城头布满旌旗。原来赵云已奉诸慕亮之命,乘周瑜、曹仁激战正酣之时,轻易地攻取了南郡。诸葛亮利用搜得的兵符,又连夜派人冒充曹仁救援,轻易地诈取了荆州、襄阳。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孟获藤甲军刀枪不入、水土不侵。诸葛亮想出关门打狗之计,蜀将魏延引蛮兵兀突骨至盘蛇谷,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然后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官渡之战之前,荀或与郭嘉定计,先南后北,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各个击破,兼并群雄的战略方针。钟繇镇抚关中,是为远交。曹操破张绣,杀吕布,征袁术,灭袁绍。官渡之战以前,曹操四面临敌,但始终没有陷入两线作战,而是一个一个歼灭对手,显示了正确的战略方针的威力。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曹操灭掉张鲁之后,厉兵秣马偷窥西川,刘备早有吞并益州之念,正好刘彰想借刘备的宗亲身份为其抵挡曹兵。一日,刘备接到荆州来信,说曹操兴兵侵犯孙权。刘备请刘璋派三万精兵、十万斛军粮前去助战。刘璋怕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只同意派三千老兵出川。于是向刘璋宣战,乘胜直捣成都,完成了占领四川的计划。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张绣统其众,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欲兴兵犯阙夺驾。曹操起兵十五万亲征张绣。张绣见其势大,降曹。一是曹操酒后强夺张绣叔张济之妻,张绣心怀怨恨,又惧曹操手下猛将典韦,偏将胡车儿献计偷入帐房,先盗其戟,然后灌醉典韦,里应处合,一举杀死典韦,打退曹操。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吕蒙年少丧父,和母亲前往江东投靠姐夫邓当。邓当没办法,只好带着吕蒙回去见吕蒙的母亲。其母正要惩罚吕蒙,吕蒙大声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到了军中,一个小官吏以吕蒙年纪太小而看不起他,出言相讥,还称呼吕蒙为“竖子”,吕蒙怒不可愉,第二次见到那官吏,对方还是出言讽刺,结果给吕蒙一刀结果了他的狗命。后孙策听说这件事,亲自召见,交谈后觉得是个人才,便让他到自己身边,好好培养。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刘备早已有夺取天下的抱负,只是当时力量太弱,根本无法与曹操抗衡,而且还处在曹操控制之下。刘备装作每日只是饮酒种菜,不问世事。一日曹操请他喝酒道:“天下的英雄,只有我和你两个人!”一句话说得刘备惊慌失措,深怕曹操了解自己的政治抱负,吓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此时一阵炸雷,刘备急忙遮掩,说自己被雷声吓掉了筷子。曹操见状,大笑不止,认为刘备连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对刘备放松了警觉。后来刘备摆脱了曹操的控制,终于在中国历史上干出了一番事业。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刘琮的后母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刘琦感到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曹操领兵南下,直达宛城,刘备荒忙率荆州军民退守江陵。曹兵追到当阳,刘备的妻子和儿子都在乱军中被冲散了。刘备只得狼狈败退,令张飞断后,阻截追兵。张飞只有二三十个骑兵,临危不惧,临阵不慌,顿时心生一计。他命令所率骑兵都到树林子里去,砍下树枝,绑在马后,然后骑马在林中飞跑打转。张飞一人骑着黑马,横着丈二长矛,威风凛凛站在长板坡的桥上。追兵赶到,见张飞独自骑马横矛站在桥中,又看见桥东树林里尘土飞扬。追击的曹兵停止前进,使得刘备逃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袁绍势力渐渐强大,总想不断扩张,决定夺取粮仓冀州。当时的冀州牧正是老友韩馥,他首先绘公孙瓒写了一封信,建议与他一起攻打冀州。袁绍又暗地派人去见韩馥,请求联合对付公孙瓒。韩馥只得邀请袁绍带兵进入冀州。袁绍逐渐将自己的部下一个一个似钉子扎进了冀州的要害部位,这时,韩馥清楚地知道,他这个“主”被“客”取而代之了。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只身逃出冀州去了。

败战计:处于败军态势之计谋。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董卓为人阴险,滥施杀戮,并有谋朝篡位的野心。满朝文武,对董卓又恨又怕,董卓势力强大,正面攻击,还无人斗得过他。董卓身旁吕布骁勇异常,忠心保护董卓。司徒王允观察这“父子”二人,狼狈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皆是好色之徒。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蝉。就行使“美人计”,让他们为了貂蝉互相猜疑,以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后,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又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赤壁之战前,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千,酒席筵上,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周床共眠。蒋干偷偷下床,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反间之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赤壁之战前夕,为了骗过曹操,诈降成功,两人事先商量好了,假戏真作,自家人打自家人,使得黄盖取得了曹操信任,使用火攻,火烧了曹操八十三万兵马。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赤壁大战时,周瑜巧用反间计,让曹操误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又让庞统向曹操献上锁船之计,又用苦肉计让黄盖诈降。三计连环,打得曹操大败而逃。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姜维正在祁山进攻魏军的营垒,忽然之间一天连来三道诏书,命他班师。他无可奈何,只好从命。回到汉中以后见郤正,正说:“将军将有大祸临头了。将军若有个三长两短,国家也就完蛋了。” 第二天,姜维上表后主,要求去沓中屯田,仿效诸葛亮,后主答应了,姜维全身而退,避免为小人所害。

本卷还有1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3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3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4
17.39%
填空题
13
56.52%
文言文阅读
2
8.69%
作文
1
4.34%
选择题
3
13.04%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4
17.39%
单元测试
4
17.39%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2
8.69%
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1
4.34%
其他
7
30.43%
1
4.34%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4.34%
扩展语句
1
4.34%
病句辨析
1
4.34%
字音
1
4.3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朱圣平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