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国语》中有和实生物”的说法,意思是各种不同的元素,相互协调、融合,最终都能得到发展,生生不息。

古人这种认识启示我们去思考古今中外各种相关的问题:自然万物之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

参照以上文字,以“和”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难度:
知识点: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段指导语中有三层提示(也可视为限制):(1各种不同的元素(2)相互协调、融合(3)最终都能得到发展,生生不息。

2段指导语中提示了选材的不同领域:自然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

二、填空题 (共1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今年“两会”期间,有委员、代表建议,把蕴涵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道德伦理的中国传统节日确立为法定节假日,如清明节,中秋节。请你为这个建议拟写几条(至少2条)理由。(字数不超过100字)

                                                                                      

                                                                                    

                                                                                

难度:
知识点:小作文
使用次数:15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的角度解说为什么要“确立为法定节假日”的理由。

2)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道德伦理”的角度解说为什么选清明节,中秋节的理由。

2.

每年的42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儿童图书日”。请你为“世界儿童图书日”拟一则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表达生动,字数在1020字之间。

难度: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使用次数:15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示例:

让书籍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让书籍成为孩子们飞翔的翅膀吧!

3.

把下面4个短句改为语意连贯、文字简洁的一个长句,填入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

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是日本的《源氏物语》,其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在公元1001年到1008                                                                                                           

                           《源氏物语》一书在物语创作上继承了物语的写真传统,并有所创新。                                 

物语文学是一种日本古典物语体裁。                                

物语文学在日本本国民间评话的基础上形成。                        

物语文学的形式受到我国六朝、隋传奇的影响。                     

这些物语,脱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难度:
知识点: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使用次数:16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物语文学是在日本本国民间评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脱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并在形式上受到我国六朝、隋传奇的影响的一种古典物语体裁。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前 方               曹文轩

   ①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②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③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④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⑤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⑥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⑦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内心深处,许多人仍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⑧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⑨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句歌词: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⑩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注:本文是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而写的“摄影散文”。文中“一辆破旧的汽车”“坐在车上的人们”“手托下巴”的男子都是摄影图片中的形象。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面对照片上的旅人,作者不写他们归家或远行的故事,却宕开一笔,写他们“离家的欲望”,探讨人类心灵生活,视角独特,立意新颖。

B.作者让离乡的漂泊欲念和归家的故乡意识深刻交糅成一个永远的人生悖论,这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深广的悲悯情怀。

C.“他们正在路上”是作者对人生认识的形象化表述,因为他认为人生就是一次从生到死的旅行,谁都摆脱不了死亡的宿命。

D.介绍丰子恺先生写旅途的散文,引用古代诗歌中思乡名句,都表现了“人在路上”的艰辛和感伤,说明人生从某种抽象意义上说就是一场苦旅。

E.开篇和结尾都用问句,或引出下文,或引发思考,但都表现了作者对旅人劳苦的关怀和同情,对人类精神渴望归依却又无所归依的理解与感叹。

2.从第五段看,“前方”指什么?根据文意,概括回答“前方”有哪些特点?(每条不超过5个字)

“前方”指□□(每格一个字)

“前方”的特点:                                                                                     

                                                                                    

3.根据文意,回答后面的问题。

“即使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内心深处,许多人都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这里的“家”有哪些含义?“路”实质上指的是什么?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3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C 曲解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   E 作者在开篇的发问,没有表现对人类精神渴望归依却又无所归依的理解与感叹。结尾的发问才有此含义。

2.答案:前方指的是目标、追求、理想等

特点:①不确定性  ②引领作用   ③激励作用

3.答案: 前两个“家”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后一个“家”指人的精神家园

4.答案:

因为(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一生总在漂泊、流浪,但人又摆脱不了浓浓的乡愁,少不了对故土,对家园的思念,这永久的矛盾注定人生永恒的痛苦。

2)人一生总在追寻物质家庭之外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但它们往往是不确定的,难以企及的,很多人终其一生精神无所归依,所以人生只能是一场苦旅。

本卷还有1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8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8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5.55%
填空题
10
55.55%
文言文阅读
1
5.55%
选择题
5
27.77%
语言表达
1
5.5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作文及写作 单元测试
1
5.55%
小作文
1
5.55%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5.55%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5.55%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5.55%
其他
4
22.22%
1
5.55%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2
11.11%
病句辨析
1
5.55%
单元测试
1
5.55%
词语
1
5.55%
字形
1
5.55%
字音
1
5.55%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5.5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