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2湖南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期中考试22297
2012湖南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期中考试22297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1-11-27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并不是昆虫所独有。黏菌的细胞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都在做着这样的事。起初,它们是一个个阿米巴状细胞在到处游动,吞吃着细菌,彼此疏远,互不接触,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然后,一阵铃声,一些特殊的细胞放出聚集素,其他细胞闻声立即聚集一起,排成星状,互相接触、融合,构成动作迟缓的小虫子,像鳟鱼一样结实,生出一个富丽堂皇的梗节,顶端带一个子实体,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往独来,雄心勃勃。

    鲱鱼和其他鱼类的群体有时紧紧挤在一起,动作如此协调,以至于整个群体从功能上似乎是一个多头鱼组成的巨大生物。成群的飞鸟,特别是那些在纽芬兰近海岛屿的山坡上做窝的海鸟,同样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贮存、处理、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我们的生物功能,或许就是建筑某种丘。我们能够得到整个生物圈中所有的信息,那是以太阳光子流作为基本单位来到我们这儿的。当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克服了随机性而重新安排成各种东西,比如,弹器、量子力学、后期四重唱,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节选自《作为生物的社会》)

1.下列各项解说与以上材料不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例如,黏菌与鲱鱼的比较,人类与蜜蜂的比较。

B. “一个个独往独来,雄心勃勃”等描写,体现了作者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

C. 作者在文中赞成群体之间的融合,批判过分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对人类的警示。

D.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作者在文中的见解不是想当然的空论,而是蕴含了科学思想。

2.下列各项中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划线句是对选文第一段首句中“多个单独的动物”的对应解说。

B. “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这句话体现出科普文形象的语言风格。

C. “保守”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黏菌的细胞起初彼此疏远,互不接触。

D. 划线句是对“黏菌……做着这样的事”中“这样”的完整诠释。

3.下列各种对选文材料理解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因人类“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作者于是对于人类的前进抱着悲观的态度。

    B. 从列举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推断:作者不赞成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观点。

    C. 选文以黏菌、鲱鱼以及飞鸟为例,说明了集群在种群生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 引用齐曼的话,是为了说明人类应该要像其他生物一样加强社会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

难度: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自然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0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B(平实、朴素生动、幽默)

2D(以偏概全。“粘菌……做着这样的事”中的“这样”应代指“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而划线句只解说了其中的“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的解说则在“然后”领出的内容。本项错在“完整”。)

3A(曲解文意。第三段在指出人类“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后,用“然而”一转,以“电路”为喻,说明“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而并非“对于人类的前进抱着悲观的态度”。)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miǎn      duō       sù       得鱼忘quán

B. nuó       yǔn       dī       见不鲜shuò

C. bié       rěn       ōu       近之亲qiǎng

D. xiù       mèi       sū       两可léng

难度:
知识点:字音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8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

A.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门。

B.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能否推进党内民主,事关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国家的稳步前进,事关中国改革事业的成功。

C2011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迎来以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为代表的二十余颗卫星的高密度发射任务。

D.扩大分省组织命题的范围,是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

进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5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有知其               修:长

    B此小大之               :“辨”,区别

    C云气,负青天             绝:断绝

    D.彼且恶乎               待:凭借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不及大知                 ③而彼且适也

②蟪蛄不春秋                 以知其然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适南冥也              B(大椿)以八千岁为春

    C(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        D(列子、宋荣子)犹有所待者也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说明“小大之辩”时,庄子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B穷发之北,指极荒远的不生草木的北方

    C.作者认为宋荣子还是“有所待”,而列子达到了真正逍遥的境界。

    D.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人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桎梏,精神上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

8.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难度: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9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绝:直上穿过

5①通“智”,②知道;③哪里,④什么。

三、未分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5
45.45%
容易
3
27.27%
基础
2
18.18%
偏难
1
9.0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6.36%
文言文阅读
1
9.09%
未分类
1
9.09%
名句默写
1
9.09%
现代文阅读
1
9.09%
填空题
2
18.18%
作文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科普类文本阅读 自然类文本阅读
1
9.09%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1
9.09%
1
9.09%
名句默写 单元测试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字音
1
9.09%
词语
1
9.09%
病句辨析
1
9.09%
句子衔接
1
9.09%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9.09%
材料作文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吴振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