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清澈/掣肘 阐明/谄媚 瞠目/螳臂当车
B.箴言/斟酌 讣告/束缚 船舷/扣人心弦
C.联袂/抉择 整饬/炽烈 辍学/风姿绰约
D.徘徊/脚踝 戏谑/琐屑 惬意/锲而不舍
B zhēn, fù,xián。
(A.cè,chǎn,chēng/táng;C.mèi/jué,chì,chuò D.huái,xuè/xiè,qiè)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慰藉 安详 凑合 融汇贯通 绵里藏针
B.脉搏 辐射 防碍 一成不变 相辅相成
C.诀别 赋予 凄厉 气喘吁吁 随声附和
D.裨益 缅怀 笼络 暗度陈仓 两全齐美
C(A项,“融汇贯通”中的“汇”应写作“会”。B项,“防碍”中的“防”应写作“妨”。D项,“两全齐美”中的“齐”应写作“其”。)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走完了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他的逝世,未免让许多“苹果迷”唏嘘不已。
B.国家发改委8日宣布,从9日零时起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广大车主无不拍手称快。
C.在全市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中,暗访组查访了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D.我们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要做到不以辞害志,才能读懂书中真意,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D( A.多用于评价,偏重于不好得评价 B.贬义 C.应为察访 D.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利比亚局面动荡也不符合美国与欧盟的“反恐”利益,奥巴马政府不希望看到利比亚国内局势出现混乱而影响到美欧的反恐事业。
B.在《蜗居》这种现实题材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压抑,会有一种刺痛感和失落感,而在“穿越小说”中表现的多是一种美好的情怀,让人很有自信。
C.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D.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13”井喷特大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A (B.主语残缺,删掉“在”和“中”。C.宾语中心词残缺,应在“解决……根本”后加“问题”;搭配不当,“制定”与“方法”不搭配,可将“方法”改为“法规”;“协调”与“管理力度”不搭配,可将“协调”改为“加强” D.“经过”与“专家组”交换,不然主语残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饮用水安全危机
生活饮用水,作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然而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称,“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则显示,中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地下水源地问题同样严重,11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35%不合格。
卫生部的一份检测报告称,根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化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756种,其中有20种致癌物,23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严重威胁国人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隐患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另据专家透露,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的情况多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国绝大多数水厂却难以应对。现在国内的水厂,主要采用高锰酸钾消毒。这种传统的工艺,只能去除水源中的泥沙、胶体杂质、微生物,以及20%~30%的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针对的是受轻度污染的水质。而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有1/3的水源是不合格的,水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传统工艺很难将其去除。
如果水源不合格,要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水厂就应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所谓深度处理,就是在传统的工艺上,增加臭氧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容易吸附的有机物,而臭氧可以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从而更加有利于活性炭吸附。经过臭氧活性炭处理的饮用水,可以解决20%~30%有机污染物的问题,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日本的供水系统,目前正普及一种新的过滤技术——膜工艺。膜的孔径只有0.01微米,可去除残留在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膜工艺可以提高1倍的过滤量,出厂的水质比较优良。
水厂做深度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采用臭氧活性炭的加工工艺,1吨水1天要花费300元。膜处理工艺更加贵,1吨水1天要花费400元。采用这些工艺,势必要增加水厂的运行成本。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区县城镇的供水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根本无法对工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同时,专家指出,虽然技术上可净化污水,但是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首先要做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保证水源的安全。
(选自2011年3月17日《中国科技报》,有删改)
5.以下不属于造成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原因的一项是( )
A.我国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这威胁着国人的身体健康。
B.我国很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达标情况。
C.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厂采用的是传统工艺,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D.我国绝大多数水厂缺乏资金,无法采用新工艺,不能对水进行深度处理。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运用现有的检测技术,我们在饮用水中发现了756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
B.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C.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能让人们喝上放心水,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安全危机。
D.膜处理工艺先进,和传统工艺相比,水的过滤量可提高1倍,出水更快。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水厂就需采用臭氧活性炭、膜工艺等深度处理的方法。
B.全世界多数疾病是由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少饮水就会少生病。
C.日本的供水系统正在普及膜工艺,这表明日本也面临着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D.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传统工艺很难全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被淘汰势在必然。
5.A(答非所问。该项表述的是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的现状和危害,而非成因。)
6.C(A项表述不准确,756种“有机化合物”中只有部分有机化合物会威胁人类健康;B项表述扩大了范围,从原文可以看出,“经济损失”是指“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而造成的损失,而“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包括购买净水设备、瓶装水等费用;D项张冠李戴,文中“过滤量”是指去除杂质的量,而非出水的速度。)
7.C(A项扩大了推断的条件,原文为“如果水源不合格……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当水源合格时,就不需要深度处理的方法了;B项推断不严密,应为“少饮用不清洁的水就少生病”;D项“传统工艺被淘汰势在必然”这一推断绝对,深度处理是在传统工艺之上进行的。)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王亚超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