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2高中语文高考真题27136
2012高中语文高考真题27136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2-05-30
题号
评分
一、文言文阅读 (共7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整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溉民田。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淫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著,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寻擢贵州都匀知府,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釐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抚臣姑应曰:!”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于是调杭嘉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曰: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当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词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据姚鼐《周梅圃君家传》,略有改动)高考资源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               疾病

B.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著         显著

C.清釐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             监狱

D.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     放毒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   ②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B梅圃其自号也               ②其为人明晓整理,敢任烦剧

C君治渠使狭而深             ②久而首尾石门皆坏

D君素闻疾之                 ②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周梅圃明晓事理的一组是(3分)(           )

皆引河水入渠,以溉民田        ②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

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    ④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

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  ⑥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梅圃,名克开,乾隆举人,他先被派到甘肃陇西做知县,后调任宁朔,他整修黄河边的灌溉水渠,尽量使各方百姓受益,深得广大民众爱戴和感激。

B.周梅圃作为都匀知府跟随总督吴达善和侍郎钱维城审办苗人叛乱案件,坚持以法律为准绳行事,对案件办理不当之处敢于据法力争,毫不让步。

C.浙江巡抚王亶望因为周梅圃要求自己为官清廉而特别厌恶他,并找个借口使周梅圃被调到杭嘉湖任海防道之职,但自己最终也因贪污而身败名裂。

D.周梅圃一生为官清廉勤劳,姚鼐虽非史官,但赞赏周梅圃的政绩,因而为他写了这篇家传,并觉得即使史官用这篇家传做史传材料也不会觉得有愧。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当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词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4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5.(3分)BA困敝、受害 C案件 D残害)

6.(3分)B(代词,他。A介词,凭着;介词把。C连词,表并列,又;连词,表承接,就。D代词,它,指事;代词,你。)

7.(3分)C

8.(3分)B(从通篇文意看,是作者姚鼐不会觉得有愧,而不是史官不会觉得有愧。)

9.(10分)(1)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当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词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错、漏三处扣1分,扣完为止。)

2到浙江后,自己对自己发誓不(从收粮之事中)获取丝毫好处,为此向巡抚请示,并与他约定同此心愿。(”1分,大意2分,大意2分要落实在后两句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上。)世人说如果当初王亶望能听从你的话,难道只对国家有利,也有利于仓自己身家安稳啊。(”1分;大意2分,其中补出省略内容给1分,译对亦其家之安也一句的大意给1分。)

参考译文:

梅圃,长沙人,姓周,讳号克开,字乾三,梅圃是他自己起的号,凭借举人的身份被派到甘肃,被任命为陇西知县,调往宁朔。他为人懂得事理,敢作敢为,做事情有魄力,刻苦耐劳。宁朔属于宁夏府,并河有三条水渠:叫做汉来、堂延、大清,都是引河水入渠,用来灌溉百姓的农田。唐延渠经过的地方多沙而且容易漫上岸边,梅圃整治该水渠使它变得狭长而且深邃,又稍微改变它的水流流向,唐延渠行水得以畅通,而且渠道中设有暗洞,用来排泄河中的洪水,所以旱涝天气都依赖那条水渠。唐延渠的暗洞坏了,宁夏县的官吏想填了暗洞,而把唐渠的河水都引入到汉渠,以利于宁夏的百姓,但这样一来,宁朔就受害了 。梅圃大力监督修复旧的制度,使两县都得到好处。大清渠,在康熙年开始建造,长三十里多 ,时间久了,首尾的石门都坏了,百姓用不上它,梅圃修复了它,而且用的天数少但是功效长远。梅圃在宁夏做了很多有益的政事,而以治水的功绩最显著,百姓把他建造的地方称为周公闸、周公桥。

不久,梅圃被提拔为贵州都匀知府。跟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理贵州苗族的叛乱案件,对于用法有不当的人,据理力争,毫不让步。被调往贵阳,也因为性格强硬耿直对巡抚 宫兆麟不服从,因公事犯错误被解除职务。受到引见,又被任命为山西蒲州知府,被调往太原; 清理积聚的案件,修复了风峪山堤堰,清除山中积水的障碍,疏导水流进入汾河。

梅圃被多次提拔做了江西吉南道,因为犯了过错被降了官职,又被提拔为浙江粮储道。就 在这时候 ,王望为浙江巡抚,官吏中有人征收粮食来谄媚上级官员,习以为常了;梅圃向来听闻这件事,对此深恶痛绝。来到浙江,自己对自己发誓不取丝毫好处,并向巡抚请求,与他约定同此心愿。巡抚姑且答应说:好!而实际上十分讨厌梅圃,只是没有办法开除他。反而上奏赞誉梅圃有才华,是优秀的人才,粮食储备是平常的政事容易处理,而当时海塘正处在危急中,请将梅圃调往治理海塘。于是被调往杭嘉湖海防道。梅圃改建海岸石塘,石塘得到大整治,但梅圃因过度劳累死于任职时,而王 望在官场中最终因为贪财而导致失败。世人说如果王望接受了梅圃的意见,难道只是对国家有利,也有利于他自己身家安全啊。梅圃死了后,家中十分贫困,天下人都说周梅圃是一名清廉的官吏。

姚鼐说:梅圃,是乾隆年间的一位奉公守法的官吏。为奉公守法的官吏写传,是史官的职责。他的法则应当严谨。我不居史官的职位,为相知的朋友写家传,容许有错漏的词语啊。我嘉许梅圃治理政事的能力,为他作传。选取了几件简单的事情。我认为以后好的史官,选取我的文章将它登在列 传中,我也应该不会感到惭愧了。

2.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亦颇清靡,兼善骑射,为邑里雄豪。梁始兴内史萧子范辟为主簿。

    侯景之乱,安都引兵从高祖①。攻蔡路养,破李迁仕,克平侯景,力战有功,除兰陵太守。高祖谋袭王僧辩,诸将莫有知者,唯与安都定计。安都至石头北,弃舟登岸,僧辩弗之觉也。遂擒僧辩。绍泰元年,高祖东讨杜龛,安都留台居守。徐嗣徽引齐寇入据石头,游骑至于阙下。安都闭门偃旗帜,示之以弱,令城中曰:“登陴看贼者斩。”及夕,贼收军还石头,安都夜令士卒密营御敌之具。将旦,贼骑又至,安都率甲士三百人,开东西掖门与战,大败之,贼乃退还石头,不敢复逼台城。以功封西江县公。 
  高祖崩,安都与群臣定议,冀奉世祖。太后又以衡阳王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功天下,须共立之。今日之事,后应者斩。”。
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世祖即位,迁司空。 
  自王琳平后,安都勋庸转大,又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数招聚文武之士,或射驭驰骋,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文士则褚玠、马枢等,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并为之宾客,斋内动至千人。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世祖性严察,深衔之。安都弗之改,日益骄横。尝陪乐游禊饮,乃白帝曰:“何如作临川王时?”帝不应。安都再三言之,帝曰:“此虽天命,抑亦明公之力。”宴讫,又启便借供帐水饰,将载妻妾于御堂欢会,世祖虽许其请,甚不怿。明日,安都坐于御坐,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初重云殿灾安都率将士带甲入殿帝甚恶之自是阴为之备又周迪之反朝望当使安都讨之帝乃使吴明彻讨迪又频遣台使案问安都部下安都内不自安。世祖虑其不受制。明年春,引安都宴于嘉德殿,又集其部下将帅会于尚书朝堂,于坐收安都。明日,于西省赐死,时年四十四。寻有诏,宥其妻子家口,葬以士礼。 (《陈书·侯安都传》)

注:高祖①,即陈高祖陈霸先。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始兴内史萧子范辟为主簿       辟:征召

B.又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       矜:骄傲

C.世祖性严察,深衔之             衔:包容

D.世祖虽许其请,甚不怿           怿:喜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太后又以衡阳王故                        又自以功安社稷

B.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并为之宾客      安都再三言之 

C.明日,安都坐于御坐                      明日,于西省赐死

D.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            僧辩弗之觉也

D. 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                    何如作临川王时

7.下列选项全都直接表现侯安都骄矜的一组是(3分)(   

①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    ②数招聚文武之士

③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      ④又启便借供帐水饰,将载妻妾于御堂欢会

⑤安都坐于御坐,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        ⑥引安都宴于嘉德殿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徐嗣徽勾结北齐占据石头城,游骑至台城城楼之下。侯安都因为实力弱小而下令关闭城门。

B.陈高祖死后,侯安都与大臣们商议,希望奉立陈世祖。但太后因为衡阳王的缘故,不肯下命令,大臣们也犹犹豫豫不能做决断。

C.由于侯安都部下不遵法度,日益骄横,陈世祖对侯安都十分忌恨,最终把他下狱并赐死。

D.一次陪文帝饮酒,侯安都问文帝做皇帝的感觉如何。文帝开始没回答。侯安都便再三追问,文帝感激地说多亏了侯安都。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4分)

初重云殿灾安都率将士带甲入殿帝甚恶之自是阴为之备又周迪之反朝望当使安都讨之帝乃使吴明彻讨迪又频遣台使案问安都部下安都内不自安。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有诏,宥其妻子家口,葬以士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0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5.考查实词。C。解析:衔:怀恨。

6.考查虚词。C。解析: A因为,介词/认为,动词;B代词,他的/代词,代“何如作临川王时?”这句话;C介词,在;D. 哪,哪里 /何如,固定结构,怎样

7D。解析:①写侯安都拥立世祖,表现其处事果断;③写侯安都部下行为,不能说明其骄矜;⑥写世祖计收侯安都。

8. B。考查对文段内容进行分析概括能力。解析:A“侯安都因为实力弱小而下令关闭城门”错;C.陈世祖忌恨侯安都不完全是因为“部下不遵法度,日益骄横”。D“文帝感激地说多亏了侯安都”错。

9.1)初/重云殿灾/安都率将士带甲入殿/帝甚恶之/自是阴为之备/又周迪之反/朝望当使安都讨之/帝乃使吴明彻讨迪/又频遣台使案问安都部下/安都内不自安。(4分,每错两处扣1分)

2)①有时命(他们)吟诗作赋,评定诗赋的优劣好坏,按照等级次序赏赐他们。(“第”1分,“差次”1分,大意1分。)

②不久,世祖下了道诏书,宽恕(赦免)了(侯安都的)妻子儿女和家人,按照士人的礼节安葬了他。(“宥”1分,“葬以士礼”状语后置译对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侯安都善长隶书,能弹琴,广泛阅读了各种经书,五言诗写得颇有名气。还善长骑射,被邑里视为雄豪之人。后被梁始兴内史萧子范征召来授予主簿一职。

   侯景作乱。侯安都率兵随从陈霸先征战,在攻蔡路养,破李迁仕,平定侯景之乱中,都有战功,被授兰陵太守一职。高祖(陈霸先)密谋袭王僧辩,其余各位将领没人知道,只和侯安都商议。侯安都率军至石头城北,弃舟登岸,王僧辩仍没有察觉。于是活捉了王僧辩。

绍泰元年,高祖东征杜龛,派侯安都留守台城。徐嗣徽勾结北齐占据石头城,游骑到了台城城楼的下面。侯安都下令关闭城门降下旗帜故意向敌人示弱,并下令城中:“擅自登上城墙看敌军的人斩。”到了傍晚,徐嗣徽等收兵回石头城。侯安都令士卒暗中打造御敌器具。天将亮时,徐嗣徽率骑兵又来了。侯安都率300勇士开东西边门出战,大败敌军,徐嗣徽于是逃回石头城,从此不敢进逼台城。侯安都因功被封为西江县公。

 陈高祖死后,侯安都与大臣们商议,希望奉立陈世祖。但太后因为衡阳王的缘故,不肯下命令,大臣们也犹犹豫豫不能做决断。侯安都说“现在四方还未平定,哪有时间考虑太长远,临川王对国家有大功,我们必须一起拥立他为王。今天这件事,谁不答应我就杀了谁。”便手按宝剑走上大殿,禀告太后,请太后拿出玉玺。陈世祖即位后,侯安都被升任司空。

自从平定王琳后,侯安都功勋越来越大,他认为自己对国家安定有大功,日渐骄傲,多次招聚文武之士,一起骑驭驰骋,有时令这些名士提笔作诗,他亲自评定其好坏高低,然后给予他们各种赏赐。文士褚玠、马枢等,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都是他的宾客,侯安都家里动辄聚集千余人。他部下的将帅多数都不遵法度。文帝生性严谨,心里十分怨恨他。但侯安都却不知悔改,反而日益骄横。一次陪文帝游玩饮酒,侯安都竟问文帝:“跟作临川王时相比怎么样?”文帝不应。侯安都便再三追问,文帝不得已对他说:“这虽然是天命,或许也是靠了您的力量。”宴会后,他又启奏文帝要借皇帝宴饮用的物品和彩船用,并请求将自己的妻妾接到御堂欢乐欢乐,文帝虽然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心里十分不高兴。第二天,侯安都坐在皇帝御座上,众宾客坐在群臣席位,把酒给他祝寿。当初,重云殿失火,侯安都擅自带将士披挂铠甲冲入殿内,文帝对此十分不满,从那时起,便暗中对侯安都有了戒备。周迪反叛的时候,朝中大臣都希望派侯安都讨伐他,但文帝却派吴明彻讨伐周迪,又多次派遣使者审问安都部下。安都心里惶恐不安。世祖担心他不受控制。第二年春天,文帝将侯安都召进嘉德殿,设下宴席,又将其部下将帅都集中于尚书朝堂,当场收捕了侯安都。第二天,文帝将侯安都赐死于西省。侯安都死时四十四岁。不久,文帝下诏,宽恕了侯安都的妻子儿女,并以安葬士人的礼节安葬了他。

3.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  

C.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

D.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轻:轻易

7.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3)(           )

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

③自是外户不闭                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⑥巩先期区处猝集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风得意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非常淡泊。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但王安石得志后,竟然疏远了曾巩,将他视为陌路。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1)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3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6D(轻:以……为轻,轻视。 )

7C(①③是仁政带来的结果)

8D(应是曾巩和王安石疏远。)

9.(1 曾巩就招待他吃饭,送给他帽子和衣服,借给他车马和骑从,在齐州四境夸示炫耀。(3分,每小句1分。)

2)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 (3分,前一小句2分,后一小句1分。)

3)我所说的吝啬,是指他勇于作为,而吝啬于改正过错啊!(3分,每小句1分。)

附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二.(

4.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亦颇清靡,兼善骑射,为邑里雄豪。梁始兴内史萧子范辟为主簿。

     侯景之乱,安都引兵从高祖①。攻蔡路养,破李迁仕,克平侯景,力战有功,除兰陵太守。高祖谋袭王僧辩,诸将莫有知者,唯与安都定计。安都至石头北,弃舟登岸,僧辩弗之觉也。遂擒僧辩。绍泰元年,高祖东讨杜龛,安都留台居守。徐嗣徽引齐寇入据石头,游骑至于阙下。安都闭门偃旗帜,示之以弱,令城中曰:“登陴看贼者斩。”及夕,贼收军还石头,安都夜令士卒密营御敌之具。将旦,贼骑又至,安都率甲士三百人,开东西掖门与战,大败之,贼乃退还石头,不敢复逼台城。以功封西江县公。 
  高祖崩,安都与群臣定议,冀奉世祖。太后又
衡阳王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功天下,须共立之。今日之事,后应者斩。”。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世祖即位,迁司空。 
  自王琳平后,安都勋庸转大,又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数招聚文武之士,或射驭驰骋,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文士则褚玠、马枢等,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并为之宾客,斋内动至千人。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世祖性严察,深衔之。安都弗之改,日益骄横。尝陪乐游禊饮,乃白帝曰:“何如作临川王时?”帝不应。安都再三言之,帝曰:“此虽天命,抑亦明公之力。”宴讫,又启便借供帐水饰,将载妻妾于御堂欢会,世祖虽许其请,甚不怿。明日,安都坐于御坐,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初重云殿灾安都率将士带甲入殿帝甚恶之自是阴为之备又周迪之反朝望当使安都讨之帝乃使吴明彻讨迪又频遣台使案问安都部下安都内不自安。世祖虑其不受制。明年春,引安都宴于嘉德殿,又集其部下将帅会于尚书朝堂,于坐收安都。明日,于西省赐死,时年四十四。寻有诏,宥其妻子家口,葬以士礼。 (《陈书·侯安都传》)

注:高祖①,即陈高祖陈霸先。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始兴内史萧子范辟为主簿       辟:征召

B.又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       矜:骄傲

C.世祖性严察,深衔之             衔:包容

D.世祖虽许其请,甚不怿           怿:喜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太后又以衡阳王故                        又自以功安社稷

B.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并为之宾客      安都再三言之 

C.明日,安都坐于御坐                      明日,于西省赐死

D.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            僧辩弗之觉也

D. 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                    何如作临川王时

7.下列选项全都直接表现侯安都骄矜的一组是(3分)(   

①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    ②数招聚文武之士

③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      ④又启便借供帐水饰,将载妻妾于御堂欢会

⑤安都坐于御坐,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        ⑥引安都宴于嘉德殿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徐嗣徽勾结北齐占据石头城,游骑至台城城楼之下。侯安都因为实力弱小而下令关闭城门。

B.陈高祖死后,侯安都与大臣们商议,希望奉立陈世祖。但太后因为衡阳王的缘故,不肯下命令,大臣们也犹犹豫豫不能做决断。

C.由于侯安都部下不遵法度,日益骄横,陈世祖对侯安都十分忌恨,最终把他下狱并赐死。

D.一次陪文帝饮酒,侯安都问文帝做皇帝的感觉如何。文帝开始没回答。侯安都便再三追问,文帝感激地说多亏了侯安都。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4分)

初重云殿灾安都率将士带甲入殿帝甚恶之自是阴为之备又周迪之反朝望当使安都讨之帝乃使吴明彻讨迪又频遣台使案问安都部下安都内不自安。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有诏,宥其妻子家口,葬以士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4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5.考查实词。C。解析:衔:怀恨。

6.考查虚词。C。解析: A因为,介词/认为,动词;B代词,他的/代词,代“何如作临川王时?”这句话;C介词,在;D. 哪,哪里 /何如,固定结构,怎样

7D。解析:①写侯安都拥立世祖,表现其处事果断;③写侯安都部下行为,不能说明其骄矜;⑥写世祖计收侯安都。

8. B。考查对文段内容进行分析概括能力。解析:A“侯安都因为实力弱小而下令关闭城门”错;C.陈世祖忌恨侯安都不完全是因为“部下不遵法度,日益骄横”。D“文帝感激地说多亏了侯安都”错。

9.1)初/重云殿灾/安都率将士带甲入殿/帝甚恶之/自是阴为之备/又周迪之反/朝望当使安都讨之/帝乃使吴明彻讨迪/又频遣台使案问安都部下/安都内不自安。(4分,每错两处扣1分)

2)①有时命(他们)吟诗作赋,评定诗赋的优劣好坏,按照等级次序赏赐他们。(“第”1分,“差次”1分,大意1分。)

②不久,世祖下了道诏书,宽恕(赦免)了(侯安都的)妻子儿女和家人,按照士人的礼节安葬了他。(“宥”1分,“葬以士礼”状语后置译对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侯安都善长隶书,能弹琴,广泛阅读了各种经书,五言诗写得颇有名气。还善长骑射,被邑里视为雄豪之人。后被梁始兴内史萧子范征召来授予主簿一职。

   侯景作乱。侯安都率兵随从陈霸先征战,在攻蔡路养,破李迁仕,平定侯景之乱中,都有战功,被授兰陵太守一职。高祖(陈霸先)密谋袭王僧辩,其余各位将领没人知道,只和侯安都商议。侯安都率军至石头城北,弃舟登岸,王僧辩仍没有察觉。于是活捉了王僧辩。

绍泰元年,高祖东征杜龛,派侯安都留守台城。徐嗣徽勾结北齐占据石头城,游骑到了台城城楼的下面。侯安都下令关闭城门降下旗帜故意向敌人示弱,并下令城中:“擅自登上城墙看敌军的人斩。”到了傍晚,徐嗣徽等收兵回石头城。侯安都令士卒暗中打造御敌器具。天将亮时,徐嗣徽率骑兵又来了。侯安都率300勇士开东西边门出战,大败敌军,徐嗣徽于是逃回石头城,从此不敢进逼台城。侯安都因功被封为西江县公。

 陈高祖死后,侯安都与大臣们商议,希望奉立陈世祖。但太后因为衡阳王的缘故,不肯下命令,大臣们也犹犹豫豫不能做决断。侯安都说“现在四方还未平定,哪有时间考虑太长远,临川王对国家有大功,我们必须一起拥立他为王。今天这件事,谁不答应我就杀了谁。”便手按宝剑走上大殿,禀告太后,请太后拿出玉玺。陈世祖即位后,侯安都被升任司空。

自从平定王琳后,侯安都功勋越来越大,他认为自己对国家安定有大功,日渐骄傲,多次招聚文武之士,一起骑驭驰骋,有时令这些名士提笔作诗,他亲自评定其好坏高低,然后给予他们各种赏赐。文士褚玠、马枢等,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都是他的宾客,侯安都家里动辄聚集千余人。他部下的将帅多数都不遵法度。文帝生性严谨,心里十分怨恨他。但侯安都却不知悔改,反而日益骄横。一次陪文帝游玩饮酒,侯安都竟问文帝:“跟作临川王时相比怎么样?”文帝不应。侯安都便再三追问,文帝不得已对他说:“这虽然是天命,或许也是靠了您的力量。”宴会后,他又启奏文帝要借皇帝宴饮用的物品和彩船用,并请求将自己的妻妾接到御堂欢乐欢乐,文帝虽然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心里十分不高兴。第二天,侯安都坐在皇帝御座上,众宾客坐在群臣席位,把酒给他祝寿。当初,重云殿失火,侯安都擅自带将士披挂铠甲冲入殿内,文帝对此十分不满,从那时起,便暗中对侯安都有了戒备。周迪反叛的时候,朝中大臣都希望派侯安都讨伐他,但文帝却派吴明彻讨伐周迪,又多次派遣使者审问安都部下。安都心里惶恐不安。世祖担心他不受控制。第二年春天,文帝将侯安都召进嘉德殿,设下宴席,又将其部下将帅都集中于尚书朝堂,当场收捕了侯安都。第二天,文帝将侯安都赐死于西省。侯安都死时四十四岁。不久,文帝下诏,宽恕了侯安都的妻子儿女,并以安葬士人的礼节安葬了他。

5.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 “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酎金①失侯。

①酎金 :诸侯于宗庙祭祀时献金助祭               (选自《史记·卫绾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功次迁为中郎将      次:依次

B.将河间兵击吴楚      将:统率

C.常让他将            让:责备

D.坐酎金失侯          坐:因……犯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绾称病不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上赐之剑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    

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有功,常让他将   ③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④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⑥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敦厚谨慎。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召请文帝左右近臣宴饮,绾借口生病推辞。

B.景帝曾想赐给卫绾一把宝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忠诚正直。后因平叛有功而得以提升,又因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来代替桃侯刘舍做了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只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从他开始做官直至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D.武帝即位后,卫绾因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被免去了官职。

9.断句和翻译。(10)

(1)给下列文段断句。(4)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3分)

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3分)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5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5C 推让 :

6BA、连词,表转折;B、连词,于是/副词,才;C、代词,他;D、介词,因为。:

7B⑤因功而升迁   ⑥被免官的原因:

8D“滥杀无辜错误,原意是指囚犯大多是无辜受到冤屈。:

9(1)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 上以为绾长者/ 不忍/乃赐绾告归/ 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皇上派他取来那六把宝剑,宝剑都还装在剑鞘之中,不曾佩带过。1分,句意通顺1分。1分,句意通顺1分。:

丞相因为在景帝卧病时各官署的囚犯大多是无罪受到冤屈的,而他官居丞相未能负起责任,因而被免除了官职。任职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建陵侯卫绾是代国大陵人。卫绾依靠在车技上的本事,当上了郎官,侍奉汉文帝,不断立功依次升迁为中郎将,为人忠厚谨慎而没有其他的才能。孝景帝做太子的时候,召请皇上的左右近臣饮宴.而卫绾托称有病没有前去。文帝临死的时候,嘱咐孝景帝说:卫绾是个忠厚的人,一定要好好地待他。等到文帝驾崩,景帝即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没有呵责过卫绾;而卫绾每天都谨慎尽力。景帝驾临上林苑,命令中郎将卫绾陪同乘车,景帝回来时问道:你知道为什么能和我同乘一辆马车吗?”卫绾说:微臣从一个驾车的士卒有幸得以依靠功劳逐步升迁为中郎将,我自己不知是什么缘故。皇上问道:我在做太子的时候,曾召你来饮宴,你却不肯来,为什么呢?”卫绾回答说:真是罪该万死,我实在是有病在身。皇上赐他一把宝剑,他说:先帝赐给我的宝剑已有六把,我不敢再接受陛下的赏赐。皇上说:宝剑这种东西,人往往拿来送人或交易,难道你还保存至今吗?”卫绾说:都还在。皇上派他取来那六把宝剑,宝剑都还装在剑鞘之中,不曾佩带过。郎官犯了过错,卫绾经常隐瞒罪他们的罪责;他又不和其他的中郎将争执。有了功劳,也往往推让给其他中郎将。皇上认为他品性端正,忠厚老实而没有其他的心眼,于是任命他为河间王的太傅。吴楚七国造反的时候,皇上任命卫绾担任将军,率领河间的军队去讨伐叛军,他颇有功劳,被任命为中尉。三年之后,因为建立了军功,在孝景帝前元六年,被封为建陵侯。第二年,皇上废黜了太子,诛杀栗卿等人。皇上认为卫绾是个忠厚的人,不忍心让他去办,于是赐他告退还家,而派郅都去搜捕处置栗家的人。后来,皇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回卫绾,任命他为太子太傅。过了许久,升任他为御史大夫。过了五年,代替桃侯刘舍担任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只举职分内例行之事上奏。但是从开始做官直到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皇上认为他敦厚老成,可以辅佐年少的太子,对他很尊重和宠信,赏赐很多。他做了三年的丞相,景帝驾崩,武帝即位。建元年间,丞相因为在景帝卧病时各官署的囚犯大多是无罪受到冤屈的,而他官居丞相未能负起责任,因而被免除了官职。此后卫绾去世,他的儿子卫信继承侯爵,因犯在宗庙祭祀时献金助祭(不合要求)的罪失去侯位。

本卷还有7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77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76
98.70%
容易
1
1.2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文言文阅读
73
94.80%
名句默写
4
5.1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人物传记类
53
68.83%
历史事件类
1
1.29%
公文类
14
18.18%
散文类
6
7.79%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2
2.59%
1
1.2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PH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