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3四川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43251
2013四川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43251
高中
整体难度:容易
2013-12-05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以“——我的精神空间”为副标题,自拟正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鲜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难度:
知识点:话题作文
使用次数:15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何处惹尘埃

——我的精神空间

走出爱与恨的房间,走出情与愁的世界,没有一切的牵绊,在这个世界,我将快乐似神仙。 ——题记

当花瓣离开花朵,那是春落泪了吗?但有暗香残留,对着微风我畅然一笑。

掬一把落红,不是黛玉掬起的那把蓝色相思,而是笑看风比路人忙,送走落红匆匆,是风送落红吗?还是嫣香落后无媒嫁与春风?想是嫁与春风了。可黛玉落泪了!红消香断谁去怜惜?李清照是否该叹“绿肥红瘦”了?而我却默然一笑,回首面对春风。

情亦好,愁亦好,爱亦好,恨亦好,都融化着尘世痛苦的影,你看长须飘飘的老者在梧桐树下把沧桑话尽,古今由来同一梦,今人又何曾梦觉,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长与世人周旋,使人们的心历尽了沧桑。是啊,人到底忘却不了,经营一生到底逃不出牵绊。看杜甫为国而愁,所以花溅泪,鸟惊心;陆游为情而愁,所以说酒是治愁药;多少人又在为机关算尽而愁啊!

看世事一场大梦而已,人生又有几度秋凉,时光易把人抛啊!才红了樱桃却又绿了芭蕉,石火光中的此生,谁不为名利爱恨所绕了呢? 看一江水,悠悠向东流,站在高处,看着世间的恩怨消长谁定? 撒一抔黄土,随风散落,金也空,银也空,死后又何曾握手中;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一土封。何必计较太多啊!到最后只剩一幅骨架陪黄土。

 站在岸边看花瓣零落,我无愁。

 看那江静了水安流;看那细雨中的双飞燕带来了问候;看飞花轻似梦,看流水柔似绸,落叶无可对秋笑,落花想必无春愁,脱离牵绊我无欲亦无求,只渴望踏落叶赏落红,笑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掬一把落红,不是黛玉掬起的那把蓝色相思,而是笑闻飘落后的暗香残留。 撒一把落红,不是李清照说的红瘦,而是笑看春风忙得乐悠悠。

 我站在我无忧的世界逍遥无愁。

【解析】

试题分析:精神是食粮,精神是生命之柱,精神是思想,精神是灵魂,精神是智慧……现实生活中,需要学生对此进行思考。“精神空间”是指除物质外的一切意识,包括心思、心理、思想、理想、追求、行为等。在立意时既可正面写,也可反面直击渺小自私的心思,自暴狭隘的心胸,矫正自己低俗的思想、行为等,还可以自我解剖其他的意识,把自己的悔悟等写出来。

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副题,“我的”不仅限定“空间”的范围,还暗示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不一定完全是自己亲身经历或做过的事情,但必须是自己的思想意识,自己真挚的理解和领悟,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套话,甚至空话、佳话……)。写作时,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集中、明确,写深写透,让读者动心。

写作此题:一是体现“自我”,强化“自我”,不能写成“我们”“他们”或“大家”的精神空间;二是有梯度和立体感,力求做到对自己所表达的思想、认识等进行拓展、引申和升华;三是善于提炼,摄取精华,把思想蕴藏到具体的事物之中,再将其外化出来,使内涵有所依附;四是注重详略得当,选取典型的整合或思想精髓、独特见解、深切感悟来写作,力求以小见大;五是渲染和铺垫适当得体,入题要快,避免平铺直叙,注重抒情性的议论和议论性的抒情;六是文章搭起架子 后要进行修饰,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大角度切入,写出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从何而来”,或“对‘我’有怎样的影响”;七是这篇文章不是对自己走过的路途的简单回顾,而是一种精神的沉淀和思索;八是要避免大众化、平述化,切忌空洞的说教;九是要正确使用正副标题。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二、语言表达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33.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4分)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日,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捡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3元、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34.(4分)

海南人伯畴是明代状元,人称“海南才子”,能诗善文。传说有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店老板热情欢迎,客气有加,求伯畴给酒店写几句吉利话。伯畴答应,挥笔而成就写了下面的诗: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边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老板说:“您给我写首诗管用吗?”伯畴说:“我这是字谜诗,其实是四个字。”老板恍然,万分感谢。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绝妙的广告运作。

这四个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请欣赏下面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共4分)

标题:

 

 

 

 

 

 

 

 

 

 

 

 

 

寓意:

 

 

 

 

 

 

 

 

 

 

 

 

 

 

 

 

 

 

 

 

 

 

 

 

 

 

 

 

 

 

难度:
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2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33.(1)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

(2)谦敬不得体,可将“尊称“改为”称呼“。

(3)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歧义即可。

(4)将“43元“改为”若干“。(每处一分)

34.有、好、酒、卖(一处一分共四分)

35.(1)错位。(1分,开放试题,标题可以多样)

(2)揭示了现行教育体制中一些违背学生学习规律的现象。

讽刺了“低龄拼命学,大学玩着学”的社会现象。(3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33.

试题分析:本题为语言不得体的修改。在汉语的使用过程中语言不得体主要有以下一些:用语不看对象;用语不注意场合;用语不注意表达方式;敬称和谦诚的误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4.

试题分析:本题为考查汉字结构,把字拆开融入到诗中,匠心独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5.

试题分析:本题为读图题。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能力。此题图的特点在人的从小到大,学习内容的变化上。仔细观察应不难看出学习内容和年龄的不协调,反映了现行教育体制中一些违背学生学习规律的现象。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三、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26.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27.同心而离居,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28.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29.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0.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1.《氓》中“,   ”两句,用桑叶的枯黄暗淡来比喻女子容颜憔悴,内心痛苦。

32.《短歌行》中,曹操引用《管子.形解》中的“ ,”,表现作者想尽可能地多纳贤才。

难度:
知识点:其他
使用次数:12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26.羁鸟恋旧林   暧暧远人村

27.忧伤以终老

28.引以为流觞曲水

29.谣诼谓余以善淫。

30.泣孤舟之嫠妇

3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必须依托牢固的记忆,尤其是一些名句中的重要字词。如本题中“羁”、“暧暧”、“觞”、“谣诼”、“嫠”、“陨”等字。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四、未分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诗词鉴赏(6分)

华 清 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24.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3分)

25.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6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24.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吴诗的宫外暗云端的飞雪、天气的寒冷与宫内绿树碧檐、暖气融融形成鲜明对比。(1分)李诗中华清宫的古今境况形成对比,古时君王在此游乐,而今却只有树长生。(1分)

25.吴诗通过宫内外环境的对比,暗含着对统治者沉溺于玩乐不关心政事的一种不满。(1分)李诗则借古讽今,(1分)警示统治者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1分)

【解析】

24.

试题分析: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 、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方式。应该说表现方法有时包括了表达方式。读懂诗歌是准确判断表现手法的关键,本题中第一首诗中“四郊飞雪暗云端”与“绿树碧檐相掩映”描写的是两种不同天气中景物呈现出的不同特点;第二首诗中“君王游乐”“一曲霓裳”,“故宫惟有树长生”描写的是不同时期华清宫的景象;读懂诗歌中的这些语言,应不难得出两诗都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实则需要把对比的双方指明。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

试题分析:概括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对文本的内容有熟悉的掌握,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尤其是一些能表明作者感情和态度的词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通过对比的语句,体会作者在对比中流露出的情感。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共15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2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辄能其要  语:说出

B.赐以金帛,之   辞:告辞

C.轼武卫营   诣:到……去

D.卒其城     全:保全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母许否乎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B.母程氏亲授书   尔车来,以我贿迁。

C.吾昔有,口未能言   君既若

D.然后取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2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明臣之志。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

2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3分)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3分)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其彭殇为妄作。(3分)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8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20.B

21.B

22.C

23.

(1)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比冠”“属”各1分,整体句意1分)

(2) 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全都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皆”1分 “吾谁与守”句式1分,整体句意1分。)

(3)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一”“齐”各1分,整体句意1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B项中“赐以金帛,辞之”的“辞”在这里结合语句的含义,应为赐给他金帛,他不接受、推辞。可知是“拒绝、推辞”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A项中前一个“之”是代词,我;后一个“之”助词,的;B项中两个“以”是介词,用、拿;C项中前一个“见”是名词,想法;后一个“见”是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动作指向,一般都是指向说话人。所以这个句子可以翻译为“您既然记着我”。可解释为“我”;D项前一个“而”连词,表承接,后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本题在解答时只能从原文中去分析寻找答案,应特别留意文中的一些与选项有关的语句。C项中可从“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可知朝廷赐金帛的原因是苏洵死了,苏轼推辞不受金帛,而求朝廷赠父亲官职。故苏轼既不是向韩琦要官也不是为自己要官。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3.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重要实词和虚词)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应重点理解“比冠”、“属”、“皆”、“一”、“齐”等词语,并注意“ 吾谁与守”的句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靠德行来爱护人的呀。”

适逢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要求赠父亲一个官职,于是赠光禄丞。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全都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备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1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1
总体难度:
容易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5
23.80%
容易
1
4.76%
基础
15
71.42%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4.76%
语言表达
1
4.76%
名句默写
1
4.76%
未分类
1
4.76%
文言文阅读
1
4.76%
现代文阅读
1
4.76%
选择题
15
71.42%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话题作文
1
4.76%
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单元测试
2
9.52%
其他
1
4.76%
1
4.76%
人物传记类
1
4.76%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4.76%
作家作品
1
4.76%
词语
8
38.09%
句子衔接
1
4.76%
病句辨析
1
4.76%
成语(熟语)
1
4.76%
字形
1
4.76%
字音
1
4.76%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rjy1235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