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誊写/豢养 请柬/眼睑 空隙/熙熙攘攘 监生/间或一轮
B.晌午/饷银 踉跄/强求 胸脯/风尘仆仆 哽咽/少不更事
C.麦垛/揣度 汲水/畸形 口讷/唯唯诺诺 嘘唏/面面相觑
D.犀利/蹊径 旌旗/惺忪 差池/鬼使神差 绯红/细雨霏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隐性的字音题,考查的是形近字、音近字和多音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近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C:duò/duó jí/jī nè/nuò xū/qù A.ténɡ/huàn jiǎn xì/xī jiàn B.shǎnɡ/xiǎnɡ qiànɡ/qiǎnɡ pú ɡěnɡ/ɡēnɡ D.xī jīnɡ/xīnɡ chā/chāi fē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世界读书日”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现实中,有人似乎“喜”读书,一定时间内,勤读不倦。但之后,也许某个目标已经实现,或无望实现,不知不觉间,曾经朝夕相伴的书被束之高阁,再也充耳不闻了。这些人并不是真正喜读书的人,他们只是将书作为一种工具、视读书为一个路径罢了。对他们而言,人情世故似乎比读书更重要,读书本身的乐趣,早已荡然无存。
A.束之高阁 B.充耳不闻 C.人情世故 D.荡然无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词语的解释来判断。B不合语境。充耳不闻:意为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故意不听别人的话,也形容对某事漠不关心。应改为“不闻不问”。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昨天,在一名知情人的带领下,本报记者驱车进入这个小区,只见主干道两旁花木扶疏,偶尔会发现一两株十分名贵的树种。
B.2011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由来自加拿大、美国和卢森堡的三名科学家获得,奖金将由巴特勒和霍夫曼各分一半,其余为斯特曼获得。
C.经过评审小组认真地分析,一致认为李晓华老师在这个比赛中的表现最出色,她的课堂知识容量大,教学手段变化多,很值得大家学习。
D.“大衣哥”朱之文在山东电视台录制节目时决定拍卖自己标志性的军大衣。据说,这件十几年前他仅花了30元买的军大衣,至今未洗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搭配不当。“树种”不能用“株”来修饰。B.表意不明。“各分一半”“其余”是多少都不明确。C.缺主语,可将“经过”置于“评审小组”之后。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 。
①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②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③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④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衔接试题,注意上下文的前后照应,并充分利用句子间的关系来排序。排列从具体的的关于美貌的陶醉扩大到对“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程度由轻到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
阮殿文
(1)这话本应该这么说: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但细细一想,觉得这样说也有道理。没有离开过故乡,没有感受到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跟没有故乡又有什么两样呢?
(2)身在故乡,日子久了,你会觉得故乡是枷锁,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地,是魔鬼放在心上的一块巨石,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块绊脚石,是用火都烧不断的一根草绳,是每个失眠的夜晚一分一秒数着过的挣扎。这时的远方,则是音乐,是舞蹈,是天堂,是仙境,是沙滩,是海浪,是清风,是明月,是细雨,是彩虹,是陶醉,是浪漫,是鸟儿的歌唱,是草原的翠绿与辽阔,是你在梦中见到过几百遍的仙女……
(3)于是,被你在婴儿时搁置起来的梦想的翅膀开始展开,开始跃跃欲飞。你要挣脱绳索,你要砸破牢笼,你要离开火焰山离开沼泽地离开这个让你虽生如死的地狱。你开始背叛和你一起长大的、你现在可以在下面乘凉的小树,你开始背叛给了你很多乐趣的大白狗,你开始背叛为你解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渴的水井,你开始背叛故乡的人——你一心想遗弃他们,只为走进远方那个被你编织了千百遍的场景。
(4)你觉得自己是属于那个场景的,而不属于眼前巴掌之地。
(5)一个天刚蒙蒙亮的清晨,你终于走了,头也不回,就背一个小包,别的什么也没带。似乎这里的一切都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都在远方,且已经在远方等着你了。
(6)你走得很干脆,像英雄出征。
(7)故乡就这样输给了远方。
(8)终于在离故乡很远的地方呆了下来,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再两年……你终于呆不住了,你终于想起了故乡,你终于发觉故乡离你太遥远,你身在故乡时,远方离你都没有这么遥远。你想靠近它,却早已无法靠近,梦中都很难抵达。
(9)这时候,你突然发觉已身在其中的远方是牢笼,是枷锁,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地,是魔鬼放在心上的一块巨石,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块绊脚石,是用火都烧不断的一根草绳。而此刻的故乡,则成了你的音乐,你的舞蹈,你的沙滩你的海浪,你的清风你的明月,你的细雨你的彩虹,你的鸟儿的歌唱,你的草原的翠绿与辽阔,你在梦中见到过几百遍的仙女。
(10)于是,你准备展开帮助你离开故乡的翅膀,准备在一夜之间——最好是眨眼之间——就飞回那个暖乎乎的地方。而这时,你突然发现翅膀不在了。你找遍了全身,还是没有。你摸摸自己的肩膀,摸摸自己的手臂,摸摸自己的手指和面孔,一切已经面目全非,你已经不再是原初的你。
(11)你当然不知道翅膀是怎么离开你的,尤其是为什么离开你的,是呀,只因你一度沉醉于你已身在其中的远方而无暇照顾,翅膀在黯然神伤中回到了它起飞的地方。因为它只属于故乡。
(12)你蹲在地上,你哭,你揩着眼角的泪水,谁也看不见。远方能让你尽情地流泪,却不会为你揩擦泪水。不像在故乡,那么多的目光看着你,那么多的手伸过来,你还没发现自己有泪,就已经有人为你擦干了。
(13)你终于知道了故乡是什么味儿,也知道了远方是什么味儿。于是你开心地笑,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你安慰自己说,不幸福的人,是那些没有故乡的人或是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还不知道故乡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除非他们也像你一样把故乡丢失。
(14)此刻,你一下子发现,故乡的每一草一木都是自己的一个亲人,随便抱着故乡的一棵柳树,你都会毫不犹豫地叫上一声娘。
(15)这一次,远方输给了故乡。
(16)你终于像个乞讨者突然获得了一块黄金一样,在一个无人的夜晚,独自向家的方向走去。你想,你的脚就是翅膀,你愿意这样走回故乡。
(17)哪怕累死在返乡的路上,也值得。
5.文章开头说“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6.如果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应在哪一处分开?请概括这两个部分各写了什么? (5分)
7.文章第(15)自然段说“这一次,远方输给了故乡”,请结合原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多次提到的“翅膀”是比喻对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对成长的渴望以及回归故乡的急切心情。
B.故乡与远方遥远的距离,强化了作者对远方的憧憬,振起了梦想的翅膀,促使作者遗弃故乡,走进“那个被你编织了千百遍的场景”。
C.作者通过离开故乡时和准备从远方出发回归故乡时的对比,使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变得丰富与复杂,除了原来的厌弃,还增添了想念与爱恋。
D.在本文中,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态度由否定到肯定,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深化与超越。对故乡情感态度的变化,使作者感知了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
【答案】
5.失去故乡是指离开故乡。(1分)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不会感受到远方的冷漠和凄凉,(1分)不会感受到故乡的温暖和亲切,(1分)不会感受到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跟没有故乡一样。(1分)
6.在7、8自然段中间分开。(1分)第一部分写主人公离开故乡的迫切心情及千方百计远离故乡的情景;(2分)第二部分写主人公离开故乡后的痛苦追悔及下定决心回到故乡的情形。(2分)
7.
因为身在远方,发现远方冷漠无情,没有亲人,没有温暖的抚慰,(2分)久居远方,深感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亲情,都是那么美好,义无反顾地想离开远方回到故乡,所以说,远方输给了故乡。(2分)
8.C
【解析】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理解文章主旨句的题目,这句话出现在文章开头部分,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失去故乡”即题目中所说的“没有故乡”,从文中的阐释来看,就是指“离开故乡”的意思。 “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的意思当然是指“没离开故乡的人”, 而“没离开故乡的人”则不会感受到“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更感受不到“远方的冷漠和凄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6.
试题分析: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可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因为构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划分的界限非常明显,即7、8自然段。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题目,“这一次,远方输给了故乡”意思是说故乡战胜了远方,其原因当然是从故乡的优点和远方的缺点上入手分析,通过二者的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8.
试题分析:“原来的厌弃”没有了。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郑天心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