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4辽宁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模拟45684
2014辽宁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模拟45684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4-02-19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又有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正在“蠢蠢欲动”,预计可能会在今天开始“中国之旅”,至于它会不会给辽宁带来较大幅度降温影响,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测中。

B.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虽是小事,但真正做到,便就真能改善大的环境。因为具体而微的努力,才能有中国更加有力量和希望的明天。

C.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外消息称,上官婉儿千字铭文墓志为千字楷书,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行文采用春秋笔法,文学色彩浓重,溢美之词较多。

D.一曲《雨霖铃》,绘尽秋之凄凉,诉尽惜别之苦,二人河梁携手,凄婉至深;离愁别绪,催人泪下。一曲《雨霖铃》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占据了多少人的心扉?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4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的“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这里加了引号,是活用,适合语境。B项的“具体而微”意思是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形状和规模比较微小而已。不能用来形容努力,不符此句语境。C项的“春秋笔法”指文字隐晦、文笔婉转而含有褒贬意思的写作风格。符合此句语境。D项的“河梁”即桥,暗指送别。这里代指依依惜别,符合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辽宁省第十七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共分为技能说课类、文字资源类、媒体资源类、整合课例类、数字校园类五大项目比赛,欢迎广大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参加。

B.鞍山一中建校90周年活动标识整体设计以“盛大、热烈、稳健、简约”为原则,色彩主体“90”选用暖色,突出校庆的热烈、喜庆的氛围,也代表着一中师生的活力与热情。辅以校名、时间的宝石蓝色,代表着一中师生的睿智与稳健。

C.修订草案明确,如果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定,利用信息系统制作、传播前述九类信息内容,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六个月以下停止联网、停机整顿,必要时由发证部门依法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相关资格。

D.对于薄熙来而言,秦城监狱也许有着特殊而复杂的感情。这座中国最著名的监狱,曾经关押过他的父亲薄一波和岳父谷景生,而薄熙来曾经最信任,如今最痛恨的王立军也在这座监狱服刑。薄王两人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4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句中,“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概念有重复交叉之处。B句偷换主语,“鞍山一中建校90周年活动标识整体设计以“盛大、热烈、稳健、简约”为原则“的主语是“标识整体设计”,还没说谓语,到“色彩主体‘90’选用暖色”又把主语换成了“色彩主体”。D项“秦城监狱也许有着特殊而复杂的感情”一语前缺介词,应加上介词“对”。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我认为《项羽本纪》是太史公的杰作,文章十分精劲,而又不失史实。                      

《项羽本纪》最后这一段文字可能有错简,因为现存的文字本身前后有矛盾,且容易引起误解    但只要认真研读《史记》对这一问题相关的记载,就可以看到,项羽“身死东城”是无可怀疑的    “乌江自刎”是误解这段文字的结果    我认为项羽是自刎于东城而不是乌江    在《史记》本身找不出一点与此矛盾的地方    我认为项羽乌江自刎,是民间传说,后来形成了杂剧,这样就广泛传播开来了,但它毕竟不是史实

A.④①③②⑤⑥   B.⑥①③②⑤④  C.④①⑤⑥③②    D.⑥③②①⑤④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5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排序题,要先明确上下文语境,弄清各句所围绕的中心内容(或话题),再从各选项中找出诸如代词、关联词等标志性词语,结合语意排序。此题中,横线上文引出了《项羽本纪》的话题,给出的6句话,也围绕者此话题探讨项羽的自刎之处。第句抬出自己对项羽身死之处的观点,于是排除B、D两项。比较A、C,不难发现①③的排列顺序比①⑤的要恰当得多,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以礼论酒:孔子的酒文化观

撰文/马特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酒是人们生活中极重要的一部分。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推孔子为酒之饮宗,他在《觞政·八之祭》中言:“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宣父曰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诗经》、《礼记》、《论语》中的许多篇章均体现出孔子的礼制思想对中国酒文化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孔子的酒文化观中渗透有传统礼制文化的印记。

《诗经》谓:“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在孔子看来,饮酒不单单是口舌味蕾的享受,而是一种文化符号,实际上发挥着仪式的作用。孔子重视“民、食、丧、祭”四事,强调各种仪式都应合乎礼制要求,包括酒类器物的陈列。关于酒和酒器的陈列,《礼记·礼运》中说:“故玄酒在室,醴酤(酢)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此外,酒器的铸造也要符合礼制要求。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看到不符合西周礼制的酒器时,发出了“觚不觚,觚哉?觚哉?”的叹息。觚是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约有二升。 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这些感慨针对了当时社会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也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体现。

在酒宴中,应当礼让年长者。例如,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对子夏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即是主张凡有酒食,必先礼让年长者食用。另外,《论语·乡党》谓:“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坐席时尊长让贤,酒宴结束时,也要让年长者先离席位,维护尊者、贤者、长者的地位,以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井然有序的氛围。

饮酒时要依礼而饮。按仪礼饮酒,约分为四步:拜、祭、啐、卒爵。首先举杯拜天地,表示敬意;接着把第一杯倒地上,祭谢大地养育之德;然后倒上酒浅尝一口,颂美酒香令主人高兴;最后一饮而尽,“卒爵”即干杯之意。《礼记·玉藻》篇还对君臣同饮时的礼节做出了说明:“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臣下陪国君饮酒接受第一杯酒,应表情庄重地饮,接受第二杯时态度则要温和恭敬,饮完了第三杯才可以告退。如果拒而不饮,则属非礼。

饮酒者的酬酢互敬也是讲究礼仪的。客人间互敬称为“旅酬”,依序向人敬则叫“行酒”。敬酒时,敬酒者和被敬人都要“避席”,即起立以示尊敬,敬酒者在碰杯时要将自己的酒杯放低三分,示为礼敬。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而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亦称“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席次。如若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长辈命晚辈喝,晚辈才可举杯。《礼记·乡饮酒议》还记载了饮酒时应当“弟长而无遗”,即不论长幼都要喝酒而不遗漏。

酒为礼而设,参加者应当饮酒有度。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告诫弟子:“肉虽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饮酒过量则醉,醉则昏乱丧德。饮酒不能致醉,饮酒者应做到“朝不废朝,暮不废夕”,免得发生酒祸。

儒家思想反对“酗酒废政”,将酒礼与邦国兴亡的政治教化联系起来。孔子晚年整理六经,鲁哀公向其问政,他总结三代兴亡,作了一番概括:“禹崩十有七世,乃有末孙桀即位。桀不率先王之明德,乃荒耽于酒,淫泆于乐,德昏政乱,……乃有商履代兴,……武丁卒崩,殷德大破,九州乃有末孙纣即位。纣不率先王之明德,乃上祖夏桀行,荒耽于酒,淫泆于乐,德昏政乱……忽然几亡”。孔子用因酒亡国的夏桀和商纣来告诫人们饮酒适量,勿要因酒丧志。

酩酊大醉固然失礼,而如若不饮酒示敬示亲,也是失礼的。在不醉的前提下,饮酒的多少也是宾主诚意的表示。《仪礼·燕礼》记述了君臣饮酒时关于饮酒的约定:“君曰,‘无不醉!’宾及卿大夫皆兴,对曰,‘诺!敢不醉?’皆反(返)坐。”《仪礼·射礼》中诸侯与卿大夫射礼上的饮宴,亦以痛饮为约定。醉而无礼,固然可耻;醉而不失礼,亦属可嘉。《诗·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毛传:“不醉而出,是不亲也。”

那么在孔子看来,人们饮酒应当遵循一个怎样的“度”呢?孔子主张,人们饮酒应当达到“酡”的状态,即微醺。只有饮得微醺而不醉,才是最佳境界。饮酒多至乱了礼仪法度,则又失去了人的尊严,失去了应有的礼貌。惟有用酒而又不失礼仪,才是应该遵循的合理标准。

4.下列关于孔子酒文化观的表述,不能体现传统礼制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A.故玄酒在室,醴酤(酢)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

B.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C.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D.今祀宣父曰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记》中记载的玄酒、醴酤、鼎俎等酒类和酒器都是用于重大活动时敬奉神灵所用,目的是稳定伦理关系,祈福长治久安。

B.孔子的思想中,酒器的制作也应该符合周礼的礼制要求。他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是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社会文化符号体系混乱。

C.酒宴中,应该礼让长者,让长者先坐先饮,没有长辈之命,晚辈不得举杯敬酒,敬酒时要将自己的酒杯放低三分,酒宴结束时,应该让长者先走以示礼敬。

D.仪礼饮酒有四步,要先拜天地,洒酒于地,再颂美酒,最后才能干杯,而面对君主饮酒应该注意表情和态度,拒而不饮有犯上之嫌。这些都出自《礼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酒是用来表示一种礼仪、文化符号。人们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要自我控制,不至于醉,不乱为限。不要影响早晚省视君王(或长辈)。

B.人们常说 “酒至微醺 ,花看半开” 是最佳境界,在当今社会,饮酒有节制,喝酒有礼节,对于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C.中国酒文化中渗透了传统礼制文化,饮酒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口舌的享受,更多在饮酒之外的礼仪文化,从帝王到庶民,都可以享受着美酒带给生命的多姿多彩与愉悦情趣。

D.在饮酒过程中有许多礼节,宾客的入座、举杯、举爵、敬祖、答礼等,均有一定之规,长幼尊卑、人际关系准则、邦国兴旺都可以通过饮酒来体现。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8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4.D

5.C

6.D

【解析】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首先根据文本明确“传统礼制文化思想”的外延。题中,D项内容是袁宏道推孔子为酒之饮宗的话,与礼制文化思想无关。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把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比较。题中,C 项“没有长辈之命,晚辈不得举杯敬酒”的说法,原文中并无此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把各选项的说法同原文相关部分进行比对。题中,D项“邦国兴旺都可以通过饮酒来体现”的说法有误,邦国兴旺不能体现在饮酒过程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

卖笑的人    [德]海因里希·伯尔/草芳译

每当人们问起我的职业,我总感到尴尬:我这个平素以自信著称的人会变得脸红,言语支吾。我羡慕那些能直截了当地说“我是泥瓦匠”的人们,我也羡慕理发师、会计和作家,因为他们可以简单明了地说出自己职业的名称而无需冗长的解释。我,是一个卖笑的人。这一介绍必须附有说明,因为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您以此为生吗?”对这一问题我也必须按照实际情况给予肯定的回答。

我确实是以我的笑来谋生的。我生活得并不坏,用商业用语说,因为我的笑销路很好。我是一个经过训练的很不错的卖笑者。我笑起来和谁都不一样,谁也不具备我这样的艺术色彩。为了避开令人烦恼的解释,长期以来我一直自称为演员。然而怎奈我的表演和语言天才欠缺,使我感到这样称呼自己不符合真实情况。我主张实事求是,而事实却是,我是一个卖笑的人。我既不是小丑,又不是滑稽演员,我并不使人们活跃,而是通过我的笑声使场面活跃:我像一位古罗马的将军一样地笑着,或者,像一位多愁善感的高中毕业生一样地笑着。无论是十七世纪的笑还是十九世纪的笑,我都熟练自如。如果需要,我能把各个世纪的笑,一切社会阶层的笑,各种不同年龄的笑统统表演出来。要问我怎么学的笑,其实这十分简单,就像学习修鞋一样的简单。美洲人的笑蕴藏在我胸中,还有非洲人的笑,白种人的笑,红种人的笑,黄种人的笑我都会。我按照导演的规定,发出报酬各不相同的笑声。

我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我的笑灌入了唱片,录了音,而且广播剧的导演们对我百般照顾。我心情沉重地、适度地,歇斯底里地笑着——我像一名电车售票员或者一位食品部的学徒工一样地笑着,我表演早晨的笑、晚间的笑、夜里的笑以及黄昏时分的笑,一句话,不管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只要该笑了,我都能笑。

从事这样一种职业是相当吃力的,特别是因为我精通这种感染力强的笑的艺术——这是我的特长,但愿人们会相信我的话。就这样,对于三等、四等的滑稽演员来说,我也成为不可缺少的人物,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演出的滑稽效果。我几乎每天晚上以一个敏感的喝彩者的身分坐在剧场,以便在节目效果差的时刻发出笑声去感染观众。这种笑要有分寸:我所发出的由衷的狂笑既不可太早,又不可太晚,必须恰到火候——到时候我按节目的要求爆发出笑声,全体观众就跟我一起狂叫,就这样,挽救了节目的滑稽效果。

而我呢?演出结束之后拖着疲惫不堪的步子回到衣帽问,披上大衣,庆幸我终于下了班。而在家里,经常放着拍给我的电报,诸如“急需您的笑,星期二录音”。于是,在几小时之后,我乘上一辆供暖过分的直达快车,坐在车上抱怨着我的命运。

人人都会理解,为什么我在下班之后或休假期间很少有兴趣一笑:挤奶工人,当他可以忘记奶牛时,泥瓦匠,当他可以忘记泥浆时,该是何等轻松呀。木匠家里的门常常开关不灵,或者抽屉得费牛劲才打得开。烤甜点心的工人爱吃酸黄瓜,卖肉的人喜欢吃杏仁糖,面包师不爱吃面包而爱吃香肠,斗牛者喜爱拨弄葡萄,拳击家看见自己的孩子流鼻血就会吓得脸色苍白:这一切的一切我完全理解,因为我下班以后从来不笑。我严肃得要命,有人说我是个悲观主义者,这也许是有道理的。

我们结婚以后的头几年,我的妻子常常对我说:“你倒是笑一笑呀!”但是后来她清楚了,我不可能满足她的愿望。每当我有机会松弛一下我那张紧的面部肌肉时,每当我可以用十分严肃的表情休息一下我那过度劳累的心绪时,我总感到幸福。是的,在这时,连他人的笑都会使我变得神经质,因为只要是笑声就太容易引起我想到自己的职业。就这样,我们过着安静而和平的夫妻生活,因为连我的妻子也忘记怎么笑了。间或,我捉住她脸上的一丝微笑,这时我也报以微笑。我们说话的声音很轻,因为我痛恨滑稽剧场的嘈杂,也痛恨录音室里可能发出的噪音。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性格孤僻,也许我是性格孤僻,因为我只为卖笑而开口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我以麻木不仁的表情度过着我自己的一生。我只允许自己偶尔轻轻地微笑一下,而且,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我究竟是否真的笑过。我认为我从来没有真的笑过。我的兄弟姐妹们说得好:我向来是一个严肃的小伙子。

就这样,我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笑着,却不了解我自己的笑。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我”介绍自己的职业时,用了“尴尬”“变得脸红”“言语支吾”等语句,表明他对自己从事职业的能力没有信心。

B.“我”的笑是“热门货”,所以“我”也成了缺少不了的人,广播剧的导演、三四流的滑稽演员都会需要“我”。

C.在作为捧场者经过恰如其分的“笑”的工作后,“我”高兴地下班回家,表明对自已的工作有着成就感。

D.“我”回家后反而从来不笑,对笑有着厌烦感,说明工作状态下的笑是职业性的笑并不是 基于内心真正的高兴而笑。

E.这篇小说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一位以“卖笑”为生的人,通过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写出了他内心的真切感受。

8.小说开头写“我”的心理状态,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的“我”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0.有人认为,小说以“我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笑,却不了解我自己的笑”,结尾这样的安排有点画蛇添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7.选D给3分,选B给2分,选C给1分;选A、E不给分。

8.交代对我而言,“笑”是我维持生活的职业,因为这个职业有别于他人而让我感到羞愧。交代了因“我”的职业身份不好明确,而难以让别人理解。开头写自己以“笑”为生,与后文“我”平常生活的状态形成反差。(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演艺精湛。他能精通各种笑的技巧,得到各类人的欣赏,“成为不可缺少的人物”。为生计所迫,违背自己的本性,靠“卖笑”为生。精神世界充满着扭曲。工作时强加欢笑,回到家中对笑产生厌恶的情绪。(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观点一:这个结尾的安排不是画蛇添足。最后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小说中前面写“我”的笑是出于职业的需要.将其作为商品本是无奈之举。这一句话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他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前文形成呼应。最后这样写,写出了自己的“笑”的生活辛酸,点明了主旨。观点二:这个结尾确实是画蛇添足。小说主体部分已经通过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职业上的笑与生活状况的矛盾.最后一句话就没有必要再这样写。后半部分反复写“自己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从来不笑”,这里再做重复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以倒数第2段最后“我从小就是一个严肃的孩子”结束,小说行文戛然而止,意味深长,更含蓄。(观点2分,分析6分,有其他的理由也可以,意思对即可。)

【解析】

7.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将各选项文字同原文相关部分仔细对照,以考察其正误。题中,A项说法有误,“我”只是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不同于其他人而感到不好意思,他对自己的能力是有信心的。C项说错误在于:“我”高兴地回家,是因为终于可以暂时停止工作了。E项说法错误在于:小说中并没有语言和神态的描写。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是根据文本所写的心理状态分析,一是根据其在文本中的位置分析。从心理状态讲,写出了“我”的羞愧和别人的难以理解;从位置讲,可与后文形成反差。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要分析小说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应该从小说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和心理描写以及小说中其他有关文字进行分析。本题中,“我”的职业及其行为,表现了他演艺精湛;“我”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违背了自己的本性,精神世界充满了扭曲。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试题。不管选择何种观点,都应从表现作品主题、推动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完整小说结构等方面,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基础
3
25.0%
中等
8
66.66%
容易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25.0%
现代文阅读
3
25.0%
文言文阅读
1
8.33%
名句默写
1
8.33%
未分类
1
8.33%
语言表达
2
16.66%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成语(熟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句子衔接
1
8.33%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其他
1
8.33%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于嘉琪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