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4辽宁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45686
2014辽宁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45686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4-02-19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

B.“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9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的“洗耳恭听”是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教人指导时说的客气话。不符此句语境。B项的“高山仰止”比喻崇敬仰慕。不符此句语境。C项“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不符此句语境。D项“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义,符合意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3分)

A.美国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最近出现了一个新的广告牌,上面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登上中国长城的一张照片。

B.在综合科技实力方面,有关人士认为我国与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

C.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多媒体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3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成分残缺,在“我国与”后加介词“和”。C项“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语序不当。D项“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部分,句式杂糅。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        ;          ;           。          ;         ;        ……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安慰与宁静。

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      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的      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的一年      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      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好的      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纯美大地山川

A.③④⑥②①⑤   B.④③②⑥⑤①   C. ③⑥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③⑥①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4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句式特点可确定④②⑤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于是排除A、B选项。按时节顺序可确定③⑥①的顺序是正确的,于是确定正确答案为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2010年,“东方主义”话语方式改变的契机

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的西方文化理论,是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谓“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由传教士开始,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大,到19世纪定形,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就是强弱不对等所造成的。强者对弱者永远有说三道四的权力,反之则不然。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东方民族里,对“东方主义”的反省,伊斯兰知识分子较有成就,但也较为悲观。英国学者透纳曾经指出:“东方主义的终结,必经视野和典范的巨大重塑,但这种知识的重建只能产生在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的条件下,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而显然今天的伊斯兰世界无法拥有这样的条件。退而求其次,透纳希望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抛弃东方主义赖以存在的人们自认劣等的前提,但这种话说得容易,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慷慨不挑剔,那不是千难万难?

而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与伊斯兰世界相比,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在17世纪时中国犹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而后即每况愈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人均所得只有欧洲的0.75%,对人说三道四成了西方理所当然的特权,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这种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乃是中国落后、停滞的原因。

但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变。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专家在谈到亚洲新秩序时开始有人提出中美“共管”,这就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真正值得体味的,乃是弱者现实权力的改变,它必然会向话语权这个方向渗透。于是2009年《时代》杂志肯定起中国来,并认为中国的高瞻远瞩、重视教育和孝道等五点可堪借鉴。

话语的改变除了涉及权力外,也和话语双方的主观期待有关,因此外国的说法变了,是否希望中国慷慨地拿出外汇来帮忙?或是希望中国在减碳上让步?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这只是个开始。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非好几个世代不可。西方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可以欣慰,但大可不必志得意满,西方和中国一样,要努力改变的多着呢!此外,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逐渐改变,至少等于瓦解了中国的“自认劣等的意识”。往后中国人,特别是学术文化界脱离了“东方主义”的诅咒,已有可能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4.下列关于“东方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西方文化理论中,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

B.“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是强弱不对等造成的。

C.弱者“自认劣等意识”的存在,使得“东方主义”话语方式建构成了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

D.“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话语方式,它是由传教士开始,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等途径向全球扩散的。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依然无法改变自身在“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中的处境。

B.英国学者透纳认为,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只有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东方主义”才能够终结。

C.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于伊斯兰世界,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它造成中国的落后、停滞。

D.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和西方国家的主观期待也有关系,西方国家有何企图,我们不得而知。

6.下列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不挑剔,这看似困难,实则容易。

B.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的逐渐改变,使中国人不再有“自认劣等的意识”,并能够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西方开始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比如《时代》杂志对中国的肯定,这说明弱者现实权力发生改变必然会向话语权方向渗透。

D.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还需要很长时间。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4.C

5.B

6.C

【解析】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将文本中关于“东方主义”的表述文字筛选出来,然后同各选项比较。题中,C项错误在于因果倒置。原文第一段中提到:“东方主义” 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部分比较,据之发现问题。题中,B项错误在于:“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错;原文“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结合本段内容可知,是说东方在经济改变之后,寻求权力的改变,才会有东西方关系的改变,“东方主义”才能终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部分比较,据之发现问题。题中,A项“看似困难,实则容易”是对原文的错误理解。B项“使中国人不再有”和“并能够”的说法都过于绝对。D项“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的说法不正确,文本最后一段是说是“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可见文章强调的是“西方”对“东方”,不是相互的,把“异文化”说成是“不同民族”是偷换概念。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

在异乡

海明威

秋天,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杖了。米兰的深秋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店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蓬松的尾巴;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舞着。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冈上吹来。

每天下午,我们都上医院去。葬礼的仪式时常从院子里开始。我的膝关节有病,从膝盖到踝节之间的小腿僵直,没有腿肚子似的。医生说:“一切都会顺利的。小伙子,你是个幸运儿。你会重新踢足球的,像个锦标选手。”

旁边的手术椅中坐着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个娃娃的手。上下翻动的牵引带夹着那只小手,拍打着僵硬的手指。轮到检查他时,少校对我眨眨眼,一面问医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

每天,还有三个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到医院来。我们都佩着同样的勋章,除了脸上包着黑丝绢的小伙子;他在前线待得不长,所以没有得到勋章。

起初,因为我佩着勋章,那些伙伴对我颇有礼貌,问我是怎样获得勋章的。我便拿出奖状给他们看,上面尽是些冠冕堂皇的词语,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 ,等等。但是,透过这些辞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意:我的受奖仅仅由于我是个美国人。打那以后,伙伴们对我的态度有点变了。

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剑术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当我们坐在手术椅中,他总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意大利语法。不过,他却夸奖我口语流畅。我们轻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语闲聊。有一天,我对他说,意大利语一学就通,说起来挺容易,我不太有兴趣了。“嗯,不错,”少校说,“那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语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语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文完全变了样,以致当我脑子里语法概念模糊时,不敢同他交谈了。

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从不错过一天。当我学不好意大利语法时,他骂我是个丢人的大笨蛋,并且说,他自己也是个傻瓜,煞费心思来教我。少校长得矮小,却笔挺地坐在手术椅中,将右手伸入机器,让牵引带夹着手指翻动,眼睛直盯着墙壁。

“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问我,“注意,语法要正确!”

“回美国。”

“结婚了吗?”

“没有,但很想。”

“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恼火,“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为什么,少校先生?”

“别叫我少校先生。”

“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他说着,眼睛直瞪着前面,显得非常恼怒、痛苦。

“可为什么一定会失掉呢?”

“肯定会失掉,”他望着墙壁说,然后,低下头看着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从牵引带里抽出来,在大腿上狠狠拍几下。“肯定会失掉,”他几乎大吼了,“别跟我争辩!”接着他对看管机器的护理员叫道:“来,把这该死的东西关掉!”

他回到另一间诊室去接受光疗和按摩了。一会儿,我听见他向医生请求借用电话,后来,门关上了。他重新回到这间房间时,我正坐在另一只手术椅中。他披着斗篷,戴着帽子,径直朝我坐的地方走来,把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肩上。

“真对不起,”他说,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刚才我太失礼了。我妻子刚去世。请原谅。”

“噢......”我惋惜地说,“非常遗憾。”

他站在那儿,咬着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说,“难哪!”

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

医生告诉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轻,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残废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结婚。她只病了几天。谁也没料到她会死的。在少校坐的手术椅的对面墙上,挂着三张照片,都是类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医生打哪儿弄来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为,我们这些人是第一批来试验医疗器的。不过,少校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

(本文有删改)

注:本文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米兰:意大利西北部城市。意大利语:意为“友爱”,“克己”。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我”和一群伤兵每天都到医院治疗,“我”伤愈后还能踢足球,而少校这位战前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手,战后却不想击剑了。

B.很多伤兵都得了勋章,意大利为了表示友谊,授予了“我”这个美国兵勋章,其他人因此改变了对“我”的态度,“我”感到很伤心。

C.当“我”追问为什么不能结婚时,少校怒气冲冲地告诫“我”,表情可怕,少校这种似乎不近情理的言行,表达了他的无限悲愤。

D.少校爱他的妻子,而妻子却早早离他而去。他不愿看到“我”重蹈他的覆辙,遭受如此悲痛的丧妻之苦,所以竭力反对“我”结婚。

E.作者用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洗练传神的语言、简单白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反战思想和对和平的向往。

8.小说开头所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9.小说结尾,医生为安慰上校,找了许多经过治疗康复了的手的照片挂在墙上,而 “少校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10.小说标题“在异乡”含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6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7.答B,3分;答C,2分;答D,1分。

8.(特点)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作用)营造了深秋寒冷萧瑟、满目沧桑的阴郁氛围;为整个故事的展开奠定了沉重的悲情基调。

9.小说这样写,是为了强调说明少校对生活已经丧失信心,完全不同于原来的理性又诙谐而且关心他人,在遭受了身体、精神和爱情创伤之后仍能坚强生存下去、热爱生命的硬汉子形象,说明少校的精神世界完全垮了,暗示了人物的悲惨结局,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10.《在异乡》这个篇名,我认为再也贴切不过。其理由:一、战火纷飞的意大利,对于叙事者(美国士兵)来说是异乡他国。二、远离战场的米兰城,对于经历血与火的伤兵是另一个世界,是异乡。三、战争创伤导致这些九死一生的军人远离社会,与正常生活“隔绝”,孤寂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

【解析】

7.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题中,D项,“所以竭力反对‘我’结婚”的说法不完全符合原文;A项,“战后却不想击剑了”的说法有误,应该是不能击剑了;B项错误在于:原文中没有“‘我’感到很伤心”的内容。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赏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入手分析;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可结合此段环境描写位于小说的开头位置分析。事实上,小说的这种叙述背景的选择,气氛的渲染,语气和反讽使用对小说人物、地点、事件进行评价和判断,显性或隐性地表达了叙述者的写作或叙事立场观点和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从分析小说众少校这样做的原因入手、联系人物之前的形象、联系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联系小说结尾位置应有的作用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文本,联系题目“在异乡”中“异乡”的含义从多个角度分析。比如小说叙述者的角度、故事发生地米兰的角度、与正常人隔绝的伤员的角度等。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基础
3
25.0%
中等
8
66.66%
容易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25.0%
现代文阅读
3
25.0%
文言文阅读
1
8.33%
名句默写
1
8.33%
未分类
1
8.33%
语言表达
2
16.66%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成语(熟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句子衔接
1
8.33%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其他
1
8.33%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刘盼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