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酒馔(zhuàn) 裙裾(jū) 沏(qiē)茶 良莠(yǒu)不齐
B.载(zài)重 裨(pí)益 打烊(yàng) 解(jiě)甲归田
C.列(liè)举 菜畦(qí) 谷穗(suì) 虚与委(wēi)蛇
D.靓(jìng)妆 桑葚(shèn) 包扎(zhā) 螳臂当(dāng)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项,沏,为多音字,“沏茶”的“沏”,应读qī。B项,裨益bì。D项,扎,为多音字,“包扎”的“扎”应读zā。所以选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聒噪 蕴藉 蝇营狗苟 屈意逢迎
B.跟帖 撮合 珊珊来迟 两全其美
C.订票 笑靥 得陇望蜀 磨肩接踵
D.装帧 绿洲 崭露头角 缘木求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项,“屈意逢迎”应为“曲意逢迎”。B项,“珊珊来迟”应为“姗姗来迟”。C项,“磨肩接踵”应为“摩肩接踵”。所以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霍金21岁时患上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至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但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为了“让文化勾通两国人民的心灵”,正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来到日本记者中心,出席了由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举办的演讲会。
C.春初时节,走进大洲广场,顿觉沐浴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之中,书画摄影、诗词楹联、剪纸刺绣等令人目不暇接。
D.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谈心,但千万不能讥讽孩子无知,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孩子今后再也不敢跟父母交心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A项,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根据语境,应用“以致”。B项,“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指意,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根据语境,应用“沟通”。C项,“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符合语境。D项,“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根据语境地,应用“前功尽弃”。所以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
B.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公安部直接指挥下,通过专案组历时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作恶20余年的刘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成功打掉。
C.有筹委会同学的精心组织策划,还有许多同学默默无闻地在“场外”工作,我们分别二十年的高中同学得以在母校不期而遇,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D.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成分残缺,可在“全版权运营模式”的后面加“的全面升级”。C项,“不期而遇”与“精心策划”矛盾。D项,语顺序不当,可把“甚至可能致癌”移到“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后面。所以选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①在风光旖旎的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用于饮水止渴。因为传说,井盖“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神奇无比。据当地人讲,有一年初夏天旱,数十天滴雨未下,人们无法下田耕种。于是,一部分村民上山求雨,另一部分人把牛牵到田地等下雨。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大喊三声后,天上很快下起了大雨,人们在大雨中耕种,田里的活一点儿都没耽搁。
②除了当地人外,一些见证过“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的游人也对此感到惊奇,迷惑不解。有外地游客到四川旅游,在得知蒙顶山上有口神奇雨井后,便想去见识一下。走到井前,跨过雕刻精美的石栏杆,上前轻轻搬开20多千克重的石刻井盖,眼前立时露出了一个直径为0.3米的圆形井口,俯视井内,可见井底储存的清澈泉水。井水不多,只有全部容积的1/3左右。揭开井盖后,站在井口等待了约五六分钟,想象中的雨点并没有从空中落下。
③就在游客准备下山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山顶上空突然云雾四合,乌云密布,冷风骤起。此时离掀开井盖约20分钟,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大约过了10多分钟,云开雾散,雨滴随即无影无踪,还露出晴朗湛蓝的天空。
④当地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上古时孽龙撞破天宇,四处兴风作雨,人类始祖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并捉孽龙囚于蒙顶山井中,上盖大石以镇之,后历千秋万代,孽龙虽困于井中而不得出,但若有人揭开井盖,孽龙必张开龙嘴,呼风唤雨,企图乘大雨飞出井外,继续为恶人间,故千百年来,“雨井”一直被石板所盖,无人敢揭而不盖。
⑤一些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井周围一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十分充足,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人揭井盖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巨响,引起了空气的震荡,使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分子相互碰撞,迅速造成连锁反应,并很快聚集成雨滴下落。专家同时指出,古井附近的人若高声叫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打开井盖呼风唤雨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四川的甘孜、阿坝等高原湖泊中也较为常见。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古井有时揭盖会下雨,有时揭盖却不会下雨的现象。
⑥对古井揭盖后能下雨的现象,还有专家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井一般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方面是打开井盖时产生了声音,震动了空气中丰富的水汽;另一方面,夏天时古井内的气温比井外略低,一旦打开井盖,就会形成对流,湿度很高的冷暖空气相互汇合,从而对下雨助了一臂之力。但这种说法也不能解开人们心中的疑团,因为井口面积太小,不可能影响到整座山的气候变化。
⑦据气象专家介绍,蒙顶山海拔1440米,山顶常年云遮雾绕,湿度极大,降水日数多,自古便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年降雨量高达2200多毫米,比“雨城”雅安的1800毫米还多400多毫米。专家分析,这么多的降水量导致山顶一带几乎日日雨水不歇。因此,人们揭开井盖时,碰巧遇到山顶下雨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
⑧至于为何蒙顶山山顶多雨,而半山腰乃至山下的名山县城却降雨较少呢?专家表示,这并非是古井所致,而是蒙顶山所处的特殊地形造成的。蒙顶山处于气流迎风坡,空气沿山坡爬升时,到山顶一带由于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便凝结成雨降落下来。因此,除了蒙顶山的山顶降雨较多外,山下一带的降雨相对都较少。(节选自《百科知识·千年古井之谜》2013年第23期)
5.下列有关蒙顶山“神奇雨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川西蒙顶山上有一口千年古井,神奇无比,只要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大喊三声,天上很快就会下起大雨。
B.外地游客揭开井盖后,虽然没有马上下雨,但准备下山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这也令人惊奇。
C.千百年来,“雨井”一直被石板所盖,无人敢揭而不盖,是因为神话中说揭开井盖,孽龙会飞出井外,为恶人间。
D.人揭井盖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巨响,使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分子相互碰撞,很快聚集成雨滴下落。这其实也无法解释古井的神奇之谜。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传说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井盖“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神奇无比。所以这口古井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用于饮水止渴。
B.专家指出,古井附近的人若高声叫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打开井盖呼风唤雨的效果。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古井有时揭盖却不会下雨的现象。
C.夏天时,井内气温比井外低得多,一旦打开井盖,就会形成对流,湿度很高的冷暖空气相互汇合,从而引发降雨。但这只是个别专家的观点。
D.揭盖下雨其实是一种巧合,因为蒙顶山自古就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雨量充沛,所以,人们揭盖时,碰巧下雨也就不足为奇了。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外地游客来川旅游,他们揭开20多千克重的石刻井盖后马上就把井盖盖好,结果想象中的雨点才没有从空中落下。
B.蒙顶山自古便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年降雨量比几乎日日雨水不歇的“雨城”雅安的1800毫米还多400多毫米。
C.古井位于蒙顶山接近山顶处的一块凹地上,湿度大,因此,除了蒙顶山的山顶降雨较多外,山下一带的降雨相对都较少。
D.专家表示,蒙顶山山顶多雨,而半山腰乃至山下的名山县城却降雨较少,这是蒙顶山所处的特殊地形造成的,而并非是古井所致。
【答案】
5.A
6.C
7.D
【解析】
5.
试题分析:此题先从文中找到蒙顶山“神奇雨井”的所在段落,根据段落内容论述来判断。答题区间在第一段,A“只要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大喊三声,天上很快就会下起大雨”太绝对,原文是“有一年初夏天旱,村民求雨…”。所以选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可先读懂文章大意,然后将选项带入原文所在段落,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大意的差别,做出判断取舍。C“夏天时,井内气温比井外低得多”错误,原文是“夏天时古井内的气温比井外略低”。所以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可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将选项带入进行比较辨识,做出判断。A项,“马上就把井盖盖好”与“雨点没有从空中落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B项,“几乎日日雨水不歇”是形容“蒙顶山山顶”而非“雅安”的。C项,“古井位于蒙顶山接近山顶处的一块凹地上”文中无据。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郁顺子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