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迷惘 炮络 敕造(chì) 讪讪(shà)
B.放诞 俨然 錾银(zàn) 两靥(yàn)
C.驯熟 伶俐 蹙缩(cù) 歆享(xīn)
D.寒喧 杜撰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烙,shàn;B yè;D暄。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要明确范围,把握重点,注重积累,学会归类辨析记同音字,对比理解记形近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为了提醒行人等候红灯时不要挤到斑马线上,交警部门拟在斑马线两端画上停止线,并在上面写一句提示语,下列最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不要急,欲速则不达 B.请在线后等候
C.越线阻道,定罚不饶 D.亲,要谦让哦
【答案】B(3分)
【解析】
试题分析:停止线上的提示语应该简洁、直白、醒目、妇孺皆懂。B符合上述要求。A太过含蓄,C太过严厉,缺乏人情味,D采用网络语言,不够严肃,不适合老人和孩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瑞珠者,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贾珍喜之不尽,命以孙女之礼对待。
B.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欢喜,还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C.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 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E. 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元妃邀众人作诗。宝玉作《怡红快绿》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被宝钗瞥见,教他把“绿玉”改做“绿蜡”,并指出用典出处。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意,笑称宝钗为师傅。
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贾政传来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把往日嫌恶之心减了八九分;虽对所起“袭人”名字不满,但又不让改。
B.元妃送出灯迷让大家猜,宝钗一猜就着,却故作难猜之状。贾母见元春喜欢,也命人制作灯谜让大家猜,还请来了贾政,整个聚会的气氛融洽欢快。
C.“史大妹妹”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很有男儿气概。她心无城府,曾在大家对长得像林黛玉的戏子“笑而不言”时脱口而出“是像林姐姐的样儿”。
D. 宝玉叫俏丽干净的小红递茶,小红因此被袭人、晴雯骂了一顿。回家做梦,梦见贾芸拾了她的手帕。
E.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向凤姐行贿,但卜世仁拒绝了。最后,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十五两三钱多银子给贾芸。贾芸才购得冰片麝香。
5.简答题。(5分)。(100字左右)
王熙凤既是贾府的管家,又是贾府的蛀虫。若用“欲壑难填”一词来形容她的贪财好利,亦不为过。小说第十五回“弄权铁槛寺”就深刻地表现了凤姐贪婪的性格。请你简述这一故事情节。
【答案】
3.AB(5分,答对一个得3分,两个得5分)
4.BD
5.(5分)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1分)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2分)凤姐说她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她说要行就行。(1分)她假借贾琏名义,做成这一笔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情。(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考生需要在熟知作品情节、细节的基础上进行解答。A、丫鬟名宝珠;贾珍命人称呼宝珠为小姐;B、贾政非但没夸宝玉,还骂宝玉为“畜生”“无知的业障”“无知的蠢货”。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考生需要在熟知作品情节、细节的基础上进行解答。B聚会的气氛很沉闷;E“袭人、晴雯”应改为“秋纹、碧痕”。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红楼梦》情节的了解,要求考生熟读《红楼梦》,并熟悉小说全部情节、细节,这样考试时考生才能按要求选取原文中相关段落,把相关情节概括地叙述出来。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正 直 (美)罗林斯
在卡罗来纳的山地里,有一座孤儿院坐落在高处。隆冬时节,风雪交加,有时候积雪堆得老高,将孤儿院与山下的村庄乃至整个外界完全隔断。云雾遮蔽了重重峰峦,雪花飞旋着冲入山谷。在呼啸的寒风中,孤儿院的男孩们将一份份牛奶端到育婴房去,一天得跑两趟呢。当他们走到育婴房门口的时候,手指冻得僵硬,一点儿都不听使唤了。
我秋天就到了那里。我需要安静,与世隔绝,好从事艰辛的创作。我需要山里的清风,把久居亚热带地区染上的疟疾吹散。我还想起家来,老惦着那十月间的枫叶如火,那一垛垛玉米秫秸,南瓜成堆,黑胡桃林子,还有隆起的山丘。我住在孤儿院的一间小屋里,距院农场有半英里,这一切尽收眼底。我住进去的时候,要求派个男孩或男人帮我劈柴烧壁炉。头几天还算暖和,我在小屋的四周捡了点木柴,没见人来,也就把这话给忘了。
一个傍晚,我正在打字,猛抬头不禁吃了一惊:有个男孩站在房门口,而跟我作伴的猎狗竟在他身边默默呆着,连个招呼也没跟我打一声。这孩子大概有十二岁,不过个子没那么大。他穿着一条工装裤,一件破旧的衬衣,光着两脚。
他说:“我今天可以劈点儿木柴。”
我说:“可我请了孤儿院的孩子来劈。”
“我就是。”
“是你!可你还小呢。”
“劈柴禾可不论个头儿。”他说,“有的大孩子还劈不好呢。我在孤儿院劈了好一阵子。”
我想像中出现了砍得乱七八糟的树枝子,供不上壁炉烧的。我一心在写作,没有心思搭理他。话也说得有点生硬:“好了好了,去拿斧子吧。先劈劈再看吧。”
我关上门,继续写作。起先听见他拽木头,闹得我心烦。后来他动手劈柴了。他劈得错落有致,不紧不慢,我很快就把他忘了,那斧声就跟一场绵绵细雨似的对我全无干扰。我估计他劈了有一个半小时吧,因为这时我歇下来舒展一下身子,听见他正走上门口的台阶,夕阳已渐渐沉没在远山的背后,壑谷间一片紫霭,颜色比翠菊还浓。
这孩子说道:“我得去吃晚饭了,明晚再来。”
我说:“我这就把你的工钱结了吧,”心想恐怕还得换个大孩子来。“一小时算一毛?”
“怎么都行。”
我们一起来到屋后。只见满地都是劈好了的结结实实的木柴,简直令人咋舌。其中有樱桃树的圆木干和杜鹃灌木的精根,就连盖小屋剩下的废松木和废栎木,也都劈成了大块的木柴。
“你可是跟大人劈得一样多了,”我说,“瞧这么一大堆,太好了。”
我端详着他,说真的,这还是头一回。他的头发呈玉米秫秸的颜色,两眼里一片率真,像是山雨欲来的天空——灰暗中透出那奇异的天蓝。我正说着,忽见他周身一片光亮,仿佛落日那洒满群山的余辉也洒到了他身上。我给了他两角五分的硬币。
“你明天来吧,”我说,“多谢你了。”
他看着我,又看看硬币,好像要说什么,可又说不出来,就转身离去。
第二天黎明时分,一阵劈柴声搅得我似醒非醒。那拍子依然不紧不慢,又把我带回梦乡。我早上起床,天很凉,这孩子来过又走了,只见一堆木柴整整齐齐码放在墙边。他下午放学后又来了,一口气干到该回孤儿院了才歇手。他叫杰里,十二岁了,从四岁就呆在孤儿院。我可以想像他四岁的样子,也是这双郑重其事的灰蓝色眼睛,也是这份——自立?不,我想到的词儿是“正直”。
这个词对我有特殊的含义,我用它来说明一种难得的品格。我父亲就有这种品格——我相信还有别人,但是在我的相识中几乎没有一个人像一泓山泉那般清澈、纯朴和朴素地具备这种品格。然而杰里这孩子就有。他的正直植根于勇气,但又超出勇敢。他是诚实,但超出诚实。有一天,斧把断了。杰里说孤儿院的木工房给修。我掏出修理费,他不肯收。
“这钱该我出,”他说,“我弄断的,我砍的不小心。”
“谁都有个闪失的时候,”我对他说,“都怪木把不结实。我找卖斧子的去。”
他这才肯把钱收下。他对自己的疏忽毫不遮掩。他是个有主意的人,干活就要认真干好,没干好,他就承担责任,绝不借故推诿。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中写“我”来到孤儿院后老是想家,还惦念如火的枫叶、一垛垛玉米秫秸、成堆的南瓜、黑胡桃林子以及隆起的山丘,说明作者为写作来到这里,对环境并不适应。
B.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跟我作伴的猎狗竟在他身边默默呆着,连个招呼也没跟我打一声”,主要是强调小男孩以前经常光顾这里,为后文埋下伏笔。
C.小男孩接过两角五分的硬币后“看着我,又看看硬币,好像要说什么,可又说不出来”,这里透露出杰里此时的内心世界,为得到这么多钱感到惭愧、内疚和后怕。
D.斧把被弄断,杰里执意要自己赔,而“我”想方设法劝说他,最后让他把钱收下,这一情节是为了表达“我”对幼小的杰里深切的同情。
E.这篇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来叙述,既顺理成章又颇有波折,语言凝练,娓娓道来,选材典型,叙述详略得当,为我们塑造了孤儿院小男孩杰里的形象。
7.小说的开头写孤儿院的冬景和“我”住进孤儿院的情况,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8.结合文章请对孤儿院小男孩杰里形象进行分析,并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答案】
6.BE
7.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表明作者对安静、温暖生活的喜爱;③为下文写杰里劈柴这一故事情节作铺垫。(答出1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3点给4分。)
8.人物形象:①勤劳,正直。杰里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执著地把木柴劈好,从而得到认可;得到报酬后,内心感到愧疚,又在第二天黎明就来劈柴。②有勇气,诚实。在被“我”质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去劈柴。③勇于承担责任。斧把断了,执意要求自己赔,对自己的疏忽毫不掩饰。(每点2分,写出两点4分)
启示: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执著精神。②为人处事要真诚,树立正直的品格。③在生活中,要有责任意识,一旦有了过错,勇于承担。(每点1分,写出两点2分)
【解析】
6.
试题分析:A项,“对环境并不适应”有误;C项,“感到惭愧、内疚和后怕”与原文不符,“后怕”无中生有;D项,“对幼小的杰里深切的同情”不正确,这一情节的叙述,主要是为突出杰里“勇于承担责任”的性格特点。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
试题分析:理解句段的作用,应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入手。开头段本来就有交代背景的作用,还有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奠定基调的作用。内容上交待了时间地点以及“我”喜爱安静的生活;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探究能力。要从文本出发,先总结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结合人物形象,谈自己获得的启示。分析形象时,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杰里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回答启示时,应紧扣文本,言之成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留从效泉州永春人。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称帝,国号闽,都福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不服,数举兵相攻。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从效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何面见之邪?”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之。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继勋亦以泉州降。璟将但克汀、建而归。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从效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在郡专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出则衣之。每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泉州狭窄,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民甚爱之,部内安治。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每岁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
周世宗③征淮南,李璟以兵十万保紫金山。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既而果败,江北之地尽入于周。从效为保境安民,遣衙将蔡仲赟等为商人,以帛书表置革带中,自鄂路送款内附④,又遣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獬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世宗赐诏书嘉纳之。从效又乞置邸京师,世宗以其素附江南,虑其非便,不许。
宋初,从效遂上表称藩,贡奉不绝。太祖⑤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从效疽发背卒,年五十七。
(选自《八闽通志》《宋史·漳泉留氏》有删改)
【注】①王审知:五代时期闽国创建者。②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③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皇帝 ④内附:表示归附诚意。⑤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9.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民甚爱之,部内安治 治:太平
B.璟将但克汀、建而归 克:克制
C.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 诣:到
D.夜持白梃逾城而入 逾:越过
10.下列全都表现从效对王氏忠心耿耿的一组是( ) (3分)
①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
②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
③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④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
⑤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⑥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A.②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②⑤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审知的两个儿子继位后相继被部下所杀。留从效等帮助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复位建州,称闽帝。后延政率部投降了李璟,留从效为李璟重用。
B.李璟被打败后,留从效派人向周世宗表示归附的诚意,献上珍贵的贡品,还请求在京师修建官邸。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最终虽然接受归附但不接受他在京师修建官邸的请求。
C.留从效向宋上表自称藩属国,并进贡了大量财物。宋太祖派使者送厚赏安抚他,但使者到后,留从效不久就去世了。
D.留从效出身寒微,能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为官泉州时,他教百姓拓宽道路,兴建高楼。他还重视教育,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选拔人才。
1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3分)
(2)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3分)
【答案】
9.B(3分)
10.D (3分)
11.C(3分)
12.(1)于是忠顺、思安等人在从效家陈设酒宴,招募敢死的义士。(补出“置酒”字后面省略的“于”字1分、“募”1分,句意通顺1分)
(2)从效多次上表给李璟,说此战使士兵疲惫,形势不利。(“累”、“顿卒劳师”1分,句意通顺1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璟将但克汀、建而归”意思是李璟派遣将领讨伐叛乱,只攻克了汀、建两州而回,“克”在这里是动词,“攻下”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③写的是王继勋所为。⑥体现留从效对形势的正确判断能力及军事才能。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1.
试题分析:由原文“太祖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从效疽发背卒”可知,留从效在使者到前就去世了。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思安置酒从效家”省略句,应为“置酒于从效家”;“募”,招募。(2)句中,“累”,多次;“顿卒劳师”,使士兵劳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留从效是泉州永春人。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尊敬兄长名闻乡里。很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兵书。
唐末年,王审知占据福建之地,他的儿子王延钧,后唐长兴年间在福州称帝,国号闽,定都福州,后来被他的部下所杀。王审知的次子王延羲即位。王延政,是延羲的弟弟,是建州节度使,从延羲继位开始就不服气,屡次发兵攻打延羲。晋天福末年,延羲部将朱文进杀延羲篡位自立为王,安排党羽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当时留从效担任泉州散指挥使,与他的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和关系亲近的苏光诲等人一起谋议,从效说:“我们都受到王氏的恩遇,现在王氏的子孙还未复位却不想报答,竟然去侍奉贼寇,可以称得上忠义吗?听说建州士卒谋划尽力攻打福州来复王氏的地位,一旦他们功成,王氏复位,我们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于是忠顺、思安等人在从效家陈设酒宴,招募敢死的义士,召集了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在夜里持大木棍越墙而入,捉住黄绍颇杀了他。留从效拿着州官的官印到王延政侄子王继勋的府邸,请他主持军务,从效等三人自称平贼统军使。王继勋命令送黄绍颇的首级到建州,尊奉王延政为闽主。朱文进带领部下攻打泉州,从效率领部下设埋伏,歼灭了文进的军队,占领了福州。王延政称闽帝,恢复国号闽,定都建州。
李璟派遣将领攻打建州,王延政于是送钱财李璟(表示投降),继勋领着泉州人马也投降了。李璟派遣将领讨伐叛乱,只攻克了汀、建两州而回。李璟就在泉州建清源军,任命从效为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李璟多次提拔从效,任命他为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到后来封从效为鄂国公、晋江王。
留从效出身寒微,了解百姓疾苦。留从效在泉州一心把勤俭养育百姓作为该做的事情,平时穿一身布衣,将公服放在衙门的中门旁边,外出和处理公务时才穿上。经常说我向来贫贱,不可忘本。泉州城市狭窄,教百姓拓宽街道,兴建高楼。辖区内很平安,百姓很爱戴他。王氏家族中有两个女儿嫁给郡县里的人为妻,从效对待她们十分恭谨,资助她们的财物很丰厚。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取明经、进士,称之为“秋堂”。
周世宗征讨淮南,李璟领兵十万保卫紫金山。从效多次上表给李璟,说此战使士兵疲惫,形势不利,不久果然被打败。江北之地尽归后周所有。留从效为保境安民,派衙将蔡仲赟等扮作商人,把帛书表放在革带里,从湖北取道向周世宗表示归附诚意。又派别驾黄禹锡从偏僻的小路送上表章,用獬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做贡品,周世宗赐诏书赞许并收下了。留从效还要求在京师建置官邸,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有所顾虑而未允。
宋初,从效就上表自称藩属国,贡奉不绝。太祖特意派使臣用厚赏来安抚他,使臣还没到,从效背上的毒疮发作去世,享年五十七。
本卷还有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田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