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 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 。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 ,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选自周国平《困惑与坦然》)
A.燃眉之急 诟病 理直气壮
B.当务之急 诟病 义正词严
C.当务之急 弊病 理直气壮
D.燃眉之急 弊病 义正词严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词义辨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诟病:指责,动词。弊病:弊端,名词。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理无愧,无所畏惧。所以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日前,《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出新规,拾金不昧者可获得相当于失物价值10%的金钱奖励。此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下面是四位网友的留言,表意最准确、鲜明、生动的一项是(3分)
A.拾金不昧,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从失主的角度看,东西失而复得,对归还者给予一定钱物表示感谢,似乎是人之常情。
B.拾金不昧有偿,是否与传统美德相悖?是否就标志着道德的沦丧?是否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一种获利手段?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C.拾金不昧有奖与拾金不昧,二者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更加务实开放的伙伴关系。拾金不昧有奖更接地气,贴人心,我支持!
D.对于拾金不昧,有奖才是王道,神马都是浮云。子曾经曰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对这一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A项,“似乎是人之常情”表意不鲜明,态度不明朗,且语言不生动;B项,观点不鲜明,“值得思考”未明确态度;C项,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鲜明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D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合情理,另外网络用语,文白夹杂,表述不规范。所以选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3分)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婵娟千里共 D.江山万里心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联的知识,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可根据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分析,“风雨”对“江山”,“一杯酒”对“万里心”,所以选D。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朱光潜的《谈美》一书中还谈论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 , , , ,
。 ,它不包含功利目的,它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对象当中。所以说,艺术可以使人出世。
①那么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
②区分了这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
③指出“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④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
⑤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
⑥用“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这一生动的比喻
A.⑥②③④①⑤ B.④①⑤②⑥③ C.③④①⑥②⑤ D.②④①⑤⑥③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题注意第5个横线后面的句号以及“它不包含功利目的”中的“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四句诗依次填入选文恰当的位置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A.②④③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②①③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就所给文段来看,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雪的,从前一天的傍晚到第二天的清晨。再结合上下文,“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总写,“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与下文“雪月梅”“酒姑娘”衔接紧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更深人静后”发生的事,“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则是第二天早晨看到的景象,与后文内容衔接紧密。所以选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王城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