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九姑中学高二下学期段考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九姑中学高二下学期段考语文试卷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5-01-12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摧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廷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B.大自然鬼斧神工地煅造出宫马溶洞这一绝美的境地。凝结的冰面下,有幽咽的泉流声传出;海鱼挂壁、掣天一柱等景观令人惊叹不已、目不暇接。

C.大度是一种做派,一种浅薄者绝难企及的人生境界。蔡元培鄙弃罢黜百家的文化专制,提倡学术自由。当然自有倾向,但含而不露;相信自己稳操胜券,故从容不迫。

D.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销耗着我的体力。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

难度:
知识点:字形
使用次数:16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识错别字的能力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对字形的辨析涉及到易混字字形的各个方面,如因字形相近、音形义全相近而误。 A项“摧生”应为“催生”,“天廷”应为“天庭”。B项“煅造”应为“锻造”,“掣天一柱”应为“擎天一柱”。D项“销耗”应为“消耗”,“汗流夹背”应为“汗流浃背”。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清代绍兴人李慈铭心直口快,性格狷介简略,胸无城府,这种脾气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不会遮遮掩掩,读起来总让人倍感痛快。

B.紫砂壶的制作非常枯燥,在蒋蓉大师的严格要求下,周可明心余力绌,潜心学习紫砂制壶技艺,终于学有所成。

C.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她恳请学校领导让母亲住在校园里,而校方对她的这一不情之请,却以种种理由加以搪塞。

D.足球明星杰拉德在无人逼抢的情况下,竟造成了跖骨骨折,就此步人后尘,进入贝克汉姆曾经入住的跖骨病房,这让利物浦的球迷悲痛欲绝。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9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的词语,以成语为主。考查的词语误用类型一般是色彩不明、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重复赘余等,对成语本身含义、使用范围、情感色彩尤为重视。复习时要重点辨别那些日常生活中(主要是报刊上的)常见而又容易用错的成语,要多要素并重,即意义、对象、色彩、搭配等兼顾,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B项,心余力绌:心有余而力不足。C项,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D项,步人后尘:踩着人家的脚印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的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4.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3分)(  )

A.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

C.清明节继承了上巳节的一些传统,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D.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

5.下列关于清明节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明节的起源不仅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古代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

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节日。

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而广之要拜祭自己的祖先。

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

6.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清明之日,桐始华”,古籍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了清明的节气特点。

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魄,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

D.在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难度: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5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A

5.B

6.C

【解析】

4.解析:本题要看清题干要求,“不能体现人文精神”。需要将选项放入原文,联系前后文可以看出,A项 中“将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说清明节人的活动的要求和作用,不能体现“人文精神”,与题干不符。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解析:解答本题只需在原文中找准答案区域,然后对比原文,看表述是否准确即可。本题答案区域集中在第二节,A项,原文是“清明节的习俗”与“上巳节有关”。C项,原文是“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D项,“插柳”是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之一,而不是起源之一。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需核对选项与原文表述上的不同。C项中“踏青”和“招魂续魄”是上巳节的两项活动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语言表达 (共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3.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居今之世而言治学问,绝不能坐井观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是,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确有昧于国外学术界情况的现象。

 我们中国的学者,对外国的研究成果,决不能熟视无睹。

 许多学术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灿然烂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我觉得,这种情况必须尽快改变。

 如果无视外国的研究成果,那将不利于我们自己学问的进步,也不利于国与国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

难度: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使用次数:18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③②⑤①④

【解析】③句紧承上句,说明“绝不能坐井观天”的原因;②句紧承③句,强调我们“不能熟视无睹”,⑤句紧承②句,假设出反面情况;①句紧承⑤句的转折,④句是总结。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问题。

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离人强。

16.“叫起离情,敲残愁况”一句中“敲残”二字有何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曲描写了哪些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曲
使用次数:16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6.答案:“敲残”二字极为凝练,化无形为有形,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

17.答案:本诗借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等意象表达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构筑了令人思乡断肠的秋夜氛围,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勾起了游子的离愁别绪。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艺术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诗句中 “敲残愁况”应砧声,“起”字见离情之不可已,“残”字见愁况之不可耐,各为句眼。这“离情”与“愁况”就构成了“客怀”的内容,具体说来,就是使作者意识到愿望(“梦家山”)与现实(“身异乡”)的巨大反差。敲残”二字极为凝练,化无形为有形,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意象就是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的事物。解题时找出诗人借以抒怀、言志的物象就可以了。本诗借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等意象表达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构筑了令人思乡断肠的秋夜氛围,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勾起了游子的离愁别绪。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基础
2
16.66%
中等
10
83.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25.0%
语言表达
5
41.66%
现代文阅读
1
8.33%
文言文阅读
1
8.33%
名句默写
1
8.33%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字形
1
8.33%
成语(熟语)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3
25.0%
科普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其他
1
8.33%
1
8.33%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李萍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