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甘肃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70682
甘肃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70682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5-07-25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chì)造      翠(wò)     或(jiàn)     笑(yàn)

B.烙(pào)      商(gǔ)     (xīn)享      宵(tuò)

C.扪(shēn)     猿(náo)    (kuǐ)步      然(qiǎo)

D.缩(cù)       洞(xuè)     (yè)兵       鸡(tún)

难度:
知识点:字音
使用次数:14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音与其字义和词性有关。A项,笑靥(yàn)——靥(yè,本意指面颊上的微涡;笑容,笑颜)。B项 炮烙(pào)——炮(páo ,炮烙,古代酷刑,用炭火烧热铜柱,将人绑于铜柱上烧死,即坠炭上烧死。后来泛指用烧红的铁烧烫犯人的刑具)。 D项,洞穴(xuè) ——穴(xué,洞,窟窿)。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五十步笑百步,势均力敌,所以格外精彩。

   B.那个老中医用的是祖传秘方,只用了两种中成药,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老胃病,可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C.社会上有少数人爱传播小道消息,他们把不经之谈猎奇为新闻,甚至把谣言也加以扩散。

D.海峡两岸通航后,分别近半个世纪的两位老战友重逢了,他们看着对方花白的头发, 感慨地说:“曾几何时,我们也风华正茂、沙场拼杀过,可如今我们都老了。”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9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主要应看与修饰对象合不合、与语境合不合、适用对象当不当、感情色彩当不当。A项,五十步笑百步:有相同的缺点和错误,却去嘲笑对方。句中说“正反双方的表现”,对象不当。B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过老师或晚辈超过长辈。句中说的是老中医治好“我”的老胃病,语境不合。D项,曾几何时:指没过多久。句中望文生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B.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和保健品来提高和增长孩子智力,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子女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C.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

   D.构筑数字化的生活平台,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介质来和高科技生活相接,这种介质就是网络接入和平台支持。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0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搭配不当,句子主干是“培养和提高……的教师”,“提高”和“教师”不搭。B项“使用补品和保健品”并列不当,“补品”属于“保健品”,并列不当。C项成分残缺,在“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前加一个词“促进”。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有删改)

4.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5.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9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A

5.B 

6.B

【解析】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题干中问的是“‘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1.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C项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由低到高”错。D项“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浏览选项,然后回归文本,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仔细比较、分析,以发现问题之所在。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3.A“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D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刀 势 画

王 斌

    那洛阳在清末民初,就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1920年,吴佩孚进驻洛阳,洛阳遂成河南省会,军政要员云集,人口猛增。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后,又刺激了商业的发展。抗战爆发开封沦陷时,大批商号来洛阳开业,更让洛阳繁华无比,民间艺术颇多。

    洛阳剪纸就是其一。

    洛阳剪纸有三种:一种叫复制剪,就是依葫芦画瓢,复制原来的花样;另一种叫规则剪,如结婚用的喜字;最后一种是创作剪,完全出自艺人的自创,随心所欲,一蹴而就,为剪纸艺术中的最高境界。

    “创作剪”技艺最深的,在洛阳数秦百川先生。其作品栩栩如生,涉材广泛,独门绝技更是让人惊叹。

    剪纸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艺术改良之后很快成为日本高雅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人物是一位叫宫田雅之的人。此人通过刀势表现思想哲学和艺术美学,作品被世人称之为“刀势画”。其画作具有古典之美、刀势之美、冷峻之美、心灵之美多层美感。刀势在纸上所产生的线条配以艳丽的色彩,交相辉映之中,给人一种极大的感染力。

     1944年夏,宫田雅之的夫人龙愁秀带着儿女和丈夫生前得意弟子来到洛阳。当地友人问起中日剪纸艺术的话题时,宫田夫人说:“中国的剪纸艺术还缺少足够的美术素养和绘画基础,只局限于装饰作用,所以中国的剪纸只能像土特产一样批量销售,却登不上大雅之堂……”

    秦百川先生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当他听到那些话之后,脸红得发烫,立刻招呼弟子拜访。

    龙愁秀和秦先生一交谈,知道了自己言语间不慎得罪了人,立刻站起来给秦先生鞠躬致歉。秦先生说:“我接受你的道歉,也想见识一下您丈夫的‘刀势画’。虽然中日交战,但艺术无疆界。明日9时,在天门广场咱们现场交流一下,也算为两国剪纸艺术做点事吧。”

宫田夫人欣然接受了秦先生的请求。

    第二天9时刚到,宫田夫人如约而至。一阵客套之后,比赛正式开始。

    那宫田弟子看起来才三十多岁,却技艺了得,四十分钟后作品已然完成,悬挂于展厅显要位置。

    那是宫田雅之代表作《白桦湖四季》的翻本。作品巧妙利用了光影元素,将七彩玻璃纸刻贴出惟妙惟肖的白桦树、月亮、山峰、氤氲、湖水、鸟儿。既有油画的细腻、中国水墨画的诗意,又兼有日本版画的冷峻内敛。既有东方的禅宗悟道,西方的哲学意味,又体现着一种特有的伤感之美。在玻璃装裱镜的反射下,画面亦真亦幻,将日本风景名胜白桦湖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树、那山就像伫立在众人眼前,那水就像流在众人脚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完美无瑕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

一时人人惊呼!

    宫田弟子作品一完成,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秦先生那里。

    秦先生早已进入忘我境界,挥剪如飞。时而如走蛇空灵诡异,时而如蜻蜓点水飘逸轻灵。手臂运作间,纸屑扬扬洒下。少顷,额头渗出细汗。

    良久,秦先生手臂停了下来,抬起头郑重凝视墙上高高悬挂的《白桦湖四季》。少顷,只见秦先生划破长空的一剪之后,突然一口鲜血“噗”地喷出,人慢慢倒地。

    赛场大乱。

    秦先生被送往医院之后,那幅带血作品静静躺在案上,揪着众人的心。作品表现的是豫西抗日独立支队血战日军保洛阳。有骏马飞跃嘶鸣,有山河支离破碎,有百姓同仇敌忾……那磅礴宏大的气势,丝丝入扣的表现手法,精妙的造型,勇进悲壮的氛围,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前线战场。

    人们正赞叹间,只见秦先生几名弟子红着眼睛返了回来。数米长的剪纸在几个人手中被慢慢撕开。立刻,剪纸变成了对称的两幅作品。

    这时,突然有人喊到:“剪纸上有字。”

    众人这才注意到,在错综复杂的剪纸线条中,隐藏着偌大的两个字“落阳”。几名弟子把对称的两幅剪纸轻轻移到了屋外。清风徐徐吹动下奇迹出现了,只见剪纸上薄薄人儿车儿马儿飞快哗哗地动。或疾跑、或跳跃、或厮杀,似有鲜血飞迸,似有硝烟弥漫,似有枪弹嗖嗖飞过。风停时,人儿车儿马儿趋于平静,“落阳”二字又显示出来。

    众人瞪大了双眼,只差点儿钻进剪纸中去。

    那场大赛之后,传来秦百川先生去世的消息。

    让人们称奇的是,自那一天开始,日军在中国战场很快大溃败,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不可一世的日本太阳旗从洛阳上空狼狈撤下,历时一年零三个月。

                                             (选自《小说月刊》2012年10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

A.这篇小说开头写了洛阳从清末民初就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以洛阳的繁华、民间艺术颇多,引出洛阳剪纸和剪纸比赛的故事。

B.以“刀势画”为代表的剪纸,是日本的传统技艺,代表着日本高雅艺术的最高水平,具有古典美、刀势美、冷峻美、心灵美等多层美感。

C.剪纸比赛时,宫田弟子技艺了得,用四十分钟剪出的宫田雅之的代表作《白桦湖四季》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

D.秦百川那幅带血的剪纸作品表现了中国军民抗日的内容,造型精妙,表现手法丝丝入扣,气势磅礴宏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E.这篇小说的情节简单,通过中日之间进行剪纸比赛、挫败日寇阴谋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2)小说开头部分对洛阳剪纸作了介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3)小说中刻画的秦百川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4)有人主张“艺术无疆界”,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本文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BE

(2)①为小说的展开提供相关的背景,便于文章内容的理解;②从洛阳剪纸写起,引出主要人物的出场;③和后文日本的“刀势画”对照,交代了两国艺术的源流关系。(5分)

(3)秦百川是位爱国艺人。①他剪纸技艺精湛,比赛中创作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境界。②  他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听到日本人贬低中国艺术,便要出面比赛,一争高低;他的作品反映了抗日军民的斗争生活。③对抗日斗争有着必胜的信念,他的作品巧妙地蕴含着日本“落阳”必败的寓意。(总评1分,分述每点1分)    (4分)

(4)认同“艺术无疆界”的说法。①艺术本身应该是超越国界和阶级的,它只是通过借助一些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技巧的创造性劳动。②艺术手法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文中日本的刀势画就是中国剪纸传入日本后由日本艺人改良而成的。③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人类共同审美共同欣赏的,小说中无论是宫田弟子的作品还是秦百川的作品,其技艺之高超能得到人们共同的欣赏。

反对“艺术无疆界”的说法。①任何艺术都要基于民族的文化传统,它是表达民族文化精神的途径,它不可能不烙上民族的印记。②艺术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基于社会生活、同时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它不可能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为所有人认同。比如秦百川的剪纸作品就会表现抗战内容,宫田弟子的作品则不可能表现这样的主题。③艺术手法可以互相借鉴,但欣赏艺术的群体的感情倾向是无法左右的,比如秦百川的作品就会对豫西的抗日军民起着鼓舞作用。艺术是有疆界的。(观点明确1分,论述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小说的情节和技巧。首先应通读文本,把握人物、环境、情节;然后依据情节分析技巧。B.文中指出剪纸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文中只说剪纸是“日本高雅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人物是宫田雅之,他的作品被称为“刀势画”,并未说“刀势画”代表日本高雅艺术的最高水平。E.这次剪纸比赛是民间的比赛,小说也没有表现“阴谋”以及挫败“阴谋”的相关情节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题干问的是“小说开头部分对洛阳剪纸作了介绍”“这样写的作用”。作用主要有:1..描写环境,烘托氛围;2.为整个小说打下某种契机,铺垫、伏笔;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4.第一人称一般都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更生动;5.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读者思考;6.点题,总领全文,衬托人物形象。首先回归文本找到所写的内容,然后思考与上下文的关系,与小说人物的关系。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正面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借助他人他物进行侧面衬托。题干问的是“秦百川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先给人物定位,他是一位爱国艺人;然后到文中找人物的言行举止,比赛中创作的作品可以看出其技艺精湛,听到日本人贬低中国艺术,便要出面比赛,体现其爱国之心。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题,答案较为自由,可以同意前者,也可以同意后者,也可以将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同意前者“艺术无疆界”,应从艺术与整个人类的关系入手;如反对“艺术无疆界”,就应从艺术中所体现的不同民族的特色入手。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0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0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30.0%
现代文阅读
2
20.0%
文言文阅读
1
10.0%
填空题
1
10.0%
语言表达
2
20.0%
作文
1
1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字音
1
10.0%
成语(熟语)
1
10.0%
病句辨析
1
10.0%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0.0%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10.0%
散文类
1
10.0%
其他
1
10.0%
1
10.0%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10.0%
材料作文
1
1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271416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