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四川高一上学期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期中考试77290
2016四川高一上学期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期中考试77290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5-12-22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大环境如此,大操大办的绝非我一个,前有车后有辙,别人能办得我如何办不得?

B.对于消费文化的前两种定义,学术界大多采取和稀泥的态度,或各行其是,兼容并包;或既承认两者具有区别,又要求对两种定义所涉及的对象加以综合研究。

C.苏秦游说赵王合纵抗秦,一举成名,衣锦还乡,妻子吓得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刮目相看,嫂子跪拜谢罪。

D.整体来看,现代配置的大型乐队掺入我国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达到了为开幕式表演推波助澜的效果。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前有车后有辙:照前人做过的同类事的做法去做。B.和稀泥:比喻无原则地调解或折中(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含贬义。根据语境,此处应用“折中”。C.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此处是说苏秦的妻子很怕他,“刮目相看”不合语境。此处可改“刮目相看”为“不敢和他对视”。D.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贬义词,不合语境,可改为“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

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

D.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9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A成分残缺,少主语,可去掉“由于”;B次序不当,“深刻理解”和“正确贯彻”应对调;D搭配不当,“抒发”不能和“个性”搭配,可将“和个性”改为“和表现个性”。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3.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3分) (   )

美国当代人文主义思想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健康的儿童性”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双重视角,                                       

①揭示社会生活的底蕴  ②把生活的厚厚尘土擦拭掉  ③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  ④一方面以成人那种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⑤一方面像儿童一样以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A.④②⑤①③  B.④①⑤②③  C.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④①③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7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

教育凭证

冯建军

教育凭证,又称为“教育凭单”、“学券”、“教育券”。它是由米尔顿·弗里德曼首先提出来的。“教育凭证”制度指的是:“为了对政府所规定的最低限度学校教育提供经费,政府可以发给家长们票证。如果孩子进入‘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这些票证就代表每个孩子在每年中所能花费的最大数量的金钱。这样,家长们就能自由地使用这种票证,再加上他们所自愿添增的金额向他们所选择的‘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购买教育劳务。教育劳务可以由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教育机关或非营利的教育机关提供。政府的作用限于保证被批准的学校的计划必须维持某些最低标准,很像目前对饭馆的检查,要求保证最低的卫生标准那样。”

教育凭证思想对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出现的选择教育运动和80年代后期的择校运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择校”被看做是实施教育凭证制度的一个重要载体。教育凭证的核心思想是:改变公立教育制度,打破国家对教育的垄断,使教育体制的重心从“生产者中心”转变为“消费者中心”,使家长和学生可以到教育市场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服务。

择校制度把矛头直指公立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管理”是政府的一种政治控制形式。为了确保国家的控制能够得到实施,最好的措施是发挥政治的作用,通过科层制管理对学校实行正式的管制。因此,公立学校既是科层制的,又是政治化的,二者紧密相连。但是科层制的问题是:学校层级高度分化、规则繁琐、过于形式化,以至于学校发展的自主性和专业化消失殆尽。政治化是科层制的内在支撑,也正是管理学校的这种特定的政治化制度促成并固守它的科层体制。择校制度的改革者认为,如果公立学校体制的基本结构不变动,改革根本无法取得成功,因为问题就出在学校制度上,是国家的“民主管理制度”造成了这些问题。所以,教育改革必须基于市场化重构整个教育体制,该体制应以学校自主权和家长、学生的选择权为中心,而不应以国家直接的民主管理为中心。

教育凭证的引入,可以变公共教育资源“政府—学校—学生”的传统配置模式为“政府—学生—学校”的新型配置模式。实施教育凭证制度,使每个学生公平地占有相同的教育资源,选择就学的学生人数决定一个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的多少。学校之间因为学生人数不同,总体资源会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与其学生人数是相匹配的。实施教育凭证制度,把政府强制以某种形式入学(比如“就近入学”)的方式改变为“自由择校”的方式,不仅保证了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而且会引起学校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促使学校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以更优质、更多样的服务尽力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赢得更多的生源,获得更大的经费保证。这种竞争从形式上保证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选自《教育市场化与教育公平》,有删改)

5.下列对“教育凭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教育凭证又称“教育券”,这是由弗里德曼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这很像对饭店卫生的检查。

B.教育凭证是政府为保证学校经费的最低限度提供,无偿发给学生家长的一种有价凭证。

C.教育凭证的使用对象是公立学校,政府提供的经费是学生每年花费的最大数量的金钱。

D.教育凭证是一种有价凭证,学生可以向自己选择的政府已经批准的学校用凭证购买教育劳务。

6.下列对“择校制度把矛头直指公立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一句含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了国家控制的实施,但因为其政治化,学校没有了真正的民主。

B.科层制是公立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政府通过科层制对学校进行正式的管理。

C.政治化是科层制的支撑,因为政治化,民主管理制度促成并固守着学校科层制。

D.民主管理制度是政府对学校的政治控制,确定了学校体制的基本结构,制约了教育改革。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教育凭证使得公共教育资源在使用上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学校教育也变“政府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

B.教育凭证制度让学生自由选择学校,这样学校在学生择校的前提下能公平地占有相同的教育资源。

C.教育凭证打破了公立教育的一潭死水,使学校之间展开竞争,赋予了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

D.教育凭证制度要求学校要无条件满足学生的需求,以此赢得更多的学生,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9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5.D

6.A

7.C

【解析】

5.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A.“他认为这很像对饭店卫生的检查”与文意不符。B.政府提供经费的学校是能为学生提供“政府所规定的最低限度学校教育”的学校,不是所有的学校。C.教育凭证使用的对象不仅是公立学校,也可以是私立学校。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对“民主”的理解有误,因为政治化,“学校发展的自主性和专业化消失殆尽”,而不是说学校没有了“真正的民主”。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A.从“政府—学校—学生”和“政府—学生—学校”分析,教育凭证的引入是变“学校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B.教育凭证制度让学生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而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是由学生人数决定的;教育凭证制度引起了学校之间的竞争,保证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D.“无条件满足学生的需求”说法绝对,同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是学校之间竞争的结果。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语言表达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4.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3个反应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5分)

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源起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关键词语:

难度:
知识点:压缩语段
使用次数:10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士  先秦  演进

【解析】

试题分析:提取关键词是筛选信息的一类题目,而在所给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包括了两项: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价值,那么就需要判断哪一个信息才是语段的主要信息,这是抓关键词的关键。在解答提取关键词的题目时要首先筛选语段信息,判断主要信息,在提取信息中的关键词,最后将关键词连缀一下,用是否能够概括主要信息来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筛选语段信息,语段的主要信息是谈“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信息应该在句子的谓语部分,可以抓住一个关键词“士”,有关“士”的信息,可以抓到“先秦”和“演进”。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0
90.90%
基础
1
9.0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6.36%
语言表达
3
27.27%
现代文阅读
1
9.09%
文言文阅读
1
9.09%
填空题
1
9.09%
作文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词语
1
9.09%
病句辨析
1
9.09%
句子衔接
1
9.09%
压缩语段
2
18.18%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人物传记类
1
9.09%
其他
1
9.09%
1
9.09%
材料作文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费工夫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